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观念对师专生心理的维护

2013-04-13 02:24覃素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观念现实心理健康

覃素安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广东茂名 52520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8月)明确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系:“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这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德育工作的时代性与前瞻性的认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兴未艾,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指导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大量可供持续深入研究的资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已经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德育修养的作用,但还缺乏对其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挖掘和提高教育实效性方法的研究;从研究对象而言,大部分都是针对本科及其以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对专科生尤其是师范类的专科生的相关研究问津的人不多,这大大地影响了基础教育人才质量的提高。据此,本文拟从师专生心理健康维护的角度出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提炼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资源与观念,论述其价值意义及如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2]心理上的疾患因主观客观等多种原因而羞于启齿,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如此背景下生活,人们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学识修养,而忽略其心理健康水平。师专院校的大学生囿于教育环境、教学水平普遍低于高等院校更容易被忽视,产生的心理问题越多,导致的后果越严重。师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为小学教育系统输送教师,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严重性。当前大部分高校以心理学知识教育与咨询作为干预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但过于专业,加之正规的心理咨询师还不普及,这就影响了心理教育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一说,但它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观念,对于弥补当前的缺失大有裨益。本文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汇合道、佛文化的诸子文化形态。下面主要围绕师专生三个方面的心理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失落感、迷惘感和中国传统文化能合理调适情绪、自我完善的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师专生都是当前高考第三批A线的生源,层次偏低。理想的失落让他们普遍有强烈的“虎落平阳”的失落感,很多学生自暴自弃的倾向明显,精神萎靡不振。以我校学生为例,他们之中有一半以上觉得师专生的学历偏低,生存压力更大,社会竞争力不强,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这是催生他们对前途命运倍感迷惘的根源。心理的失衡和对人生目标的迷惘让他们深陷于巨大的痛苦之中,这足以让一个身体健康的学生无所适从,心理疾患就此埋伏。中国传统文化合理调适情绪、自我完善的发展目标的特质可以消除他们的痛苦。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情绪的合理宣泄有益于身心健康。《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情绪的中庸之道可以“发”,但要“中节”,即要合理适度,否则就像洪水猛兽一般泛滥成灾,有害于身心健康。圣人孔子非常注重情绪的合度调适,《论语》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一个温和厚道但仪容肃穆,庄重但不显得粗暴,谦恭而安祥的儒者跃然纸上。这些给深陷于失落感的学生以启示:一个人只有时刻注意情绪、情感的调适才有如此气度,不可自拔的失落感就不“中节”,只会让自己身心俱损。孟子主张养心,他认为人的情绪可以发泄但不可以恣情纵欲,而应合理地“节”与“导”。荀子提出“治气”之术,实则也是调适情绪以使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这些哲人所倡导的都符合情绪流露的“中庸之道”,对师专生心理失衡的调适有启发和暗示作用,有利于让其心理回归正常。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自我完善的发展目标有助于消解师专生的迷惘感。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尚书》说:“惟人万物之灵。”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意义,突显人的主体意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是哲学意义上的“人学”。孟子说人人皆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与修炼,“四端”可以发展为“仁、义、礼、智”。这样的理念告诉我们,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况,只要你不断学习,不懈追求,就会成为有价值的人,这可以消解师专生因理想失落而致的自弃感与自卑感。孔子把人生自我完善的发展目标按年龄不同分不同层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在世,只要你有心,有目标,人人都可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也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要义与体现。这样的理念告诉学生们,人生的前途命运不是由现实环境所决定的,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师专生的失落源于现实的不遂人意,迷惘源于对未来的担忧焦虑,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合理调适情绪、自我完善的发展目标是一剂良药,对症下药,他们的失落与迷惘就可以慢慢消除。

人际关系的紧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忠恕。据不完全统计,当代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是由交友、恋爱、性等活动所造成的,这是他们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以我校的调查为例,经常感到紧张不安的同学为数不少。通过谈话等方式了解,由人际关系导致的紧张占的比例最大。他们是90后,其中独生子女较多,充满活力的他们是校园的生力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以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他们与人交往时容易产生矛盾冲突,恋爱中占有欲过强,享乐不负责任,不能正确对待失恋等等。他们在饱受心灵煎熬的同时也制造了紧张的人际关系。在师专院校里,囿于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教育理念的相对滞后,这些问题会更加突出,后果会更加严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忠恕可以消解人际关系紧张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所要协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信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其“五常”之“朋友有信”强调要本着诚信的心态交往。诚信的前提是平等,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就是缺乏诚信的体现,这恰恰是人际关系紧张的同学所应该反思的。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行事待人原则。“忠”即尽己,尽心竭力办事之意。一个人待人只要“忠”,就可以消除人际交往里的盛气凌人,达到平易亲切如春风的境界。“恕”是“忠”的延伸,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将心比心,是“亏人是祸,饶人是福”的宽广胸怀,是以德报怨的仁心境界。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恕”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一个人越懂得宽恕别人,也越容易得到别人的宽恕。以“忠恕”来处理人际关系,可以令学生的心胸开阔,这是他们人际关系的紧张得以缓解的根本。

脱离现实的焦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现实。脱离现实是指大学生不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不愿在现实中锻炼自己,诸如“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略实践的锻炼等等。信息时代对网络的依赖、沉溺是大学生脱离现实的主要表现之一。2009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18~23岁年龄区间的青少年网瘾比例最高,达到15.6%,而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3]。它带来的危害既是肉体的更是心灵的,人际关系的疏远、人生态度的冷漠令他们陷入深深的焦虑中。从个体而言,师专生因理想失落的自弃与迷惘让他们更容易以网络作为疗伤的平台,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心灵的慰藉,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越沉溺就越与社会脱节,焦虑越多越深;从客体而言,师专院校囿于师资力量、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局限而没有足够重视其危害性,因此没能很好地开展相关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对于心理上已经出现疾患的学生当然要求助于医生,而防患于未然才是关键。首先要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正确认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人对现实世界的正确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的姿态在转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儒学是人学,其关注的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隐士长沮、滐溺嘲讽孔子并劝其归隐,孔子断然拒绝。这些虽未标榜就是今天社会心理学的观念,但其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已深入人心。这些理念可以纠正学生对现实的错误态度与做法,让他们明白,一个人尤其是任重道远的大学生关注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是理所当然的,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更是保证其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不但入世的儒学积极关注现实,就是所谓出世的道家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逃避现实。庄子鄙视功名利禄,但他从未停止过关注现实。胡文英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极热故感慨无端。”[4]“热”与“感慨”恰恰体现了庄子对现实世界的极为关注,因此他非常清楚窃国大盗的嘴脸:“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关注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为特质,这对于纠正学生对现实的错误态度和维护其心理健康都大有裨益。事实证明,越是密切关注现实、勇于直面现实的学生越不会跌入虚幻世界的焦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切而温暖,遭遇问题善于寻求办法解决,而不会一味地逃避,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弱,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观念对师专生心理的维护只有落于实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如何利用它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先知后行,边行边知,知行合一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主要方向与举措。

营造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是“知”的重要环节。首先应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纳入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念的内容,这是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学习、接受相关知识的前提条件。例如大学语文这门公共必修课应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念的章节,授课时注重对心理健康观念的引导与把握,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心理健康资源的补充,为维护其心理健康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念的选修课,如《论语的感悟》、《庄子的养心》等等,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观念。其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念的交融与渗透,这是保证学生能从更广阔的渠道获得相关心理知识、改变心理观念的良好途径。例如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校园黑板报、校园网站等都可以变成学生获取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念的园地,尤其是校园网站的建设对传播传统文化的心理观念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大部分同学喜欢上网,只要你把传统文化网站设计得集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身,不愁学生不愿意上网搜索资料,从而了解相关的知识理念。由课程建设到校园文化的渗透,让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获取渠道得到了拓宽,课内外相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利于他们加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知识理念的认知和把握。

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是“行”的落脚点。首先利用学校社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校内社团、校际社团开展各类比赛,可以创设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知识为主题的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模拟、分享、点评,从而感知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精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践行心理健康观念,完成由“知”到“行”的转换。尤其是社团之间的比赛活动,输赢难免,让学生直面比赛结果是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好办法。社团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既践行了中国传统文化要关注现实的理念,又提升了学生的人生价值感,消解了因理想失落的心理失衡感和对未来的迷惘感。其次是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念为主的心理辅导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学生作为引导的成员,以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观念为依据,分析、引导、纠正学生在生活、学习、恋爱等各个方面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同时跟踪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在反馈与指引的不断循环中培养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观念解决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实现边行边知,知行合一的心理教育目标。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观念对师专生心理的维护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实效。

[1]张岳.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0,(30):120.

[2]周瑞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24):81.

[3]王亚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危害与干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26):92.

[4]李花蕾,张京华.胡文英与《庄子独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0.

猜你喜欢
观念现实心理健康
维生素的新观念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