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汉志·诸子略》与《隋志·子部》的比较看诸子典籍发展停滞的原因

2013-04-13 01:0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子部汉志目录学

郭 侃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哈尔滨 150025)

由《汉志·诸子略》与《隋志·子部》的比较看诸子典籍发展停滞的原因

郭 侃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哈尔滨 150025)

《汉书》为东汉班固撰写,他将《史记》的体例运用到断代史的著作当中,并改《史记》中的“书”为“志”,且首创了“艺文志”,系统整理了西汉以来在目录学方面的资料。其中在《汉书·艺文志》总叙中提到《汉志》是对刘歆的《七略》“删其要,以备篇籍”。《隋书》为唐代的官修史书之一,由唐代魏徵、颜师古等人修撰。其中《隋书·经籍志》在自古以来的史学家口中一直是评价较高的,姚名达更认为其可以“媲美《汉志》,垂裕《四库》”。它首次将典籍分类明称为经、史、子、集四部,对荀勖、李充所标的甲、乙、丙、丁进行了更为明确的改进与发展。基于此,便将《汉志》中的“诸子略”与《隋志》中的“子部”典籍各类状况加以比较分析,从而找到诸子典籍以及诸子思想发展停滞的原因。

目录学;《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诸子典籍;诸子思想

一、《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综述

《汉志》所采用的目录学分类方法是继承了刘歆的“七分法”,“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辑。”[1]1701由此可见,班固只是对《七略》进行整理,删去其中繁冗部分,留下其中的要旨部分。所以班固《汉志》中典籍的收录状况实际就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西汉时期典籍的存佚状况。

《诸子略》在《汉志》的分类排序中处于第二的位置,按其典籍的重要程度来看,它仅次于占封建统治思想位置,位于收录儒家思想典籍的《六艺略》之后。但若以其典籍数量来看,《诸子略》所收录的典籍在六类中则排第一,这也反映了诸子学说在此时代是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单从典籍数量的比较就占有很大的优势。

《汉志·诸子略》中有“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1]1746。其中所收录的十家典籍,所指即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由于小说家为“街谈巷语,道听涂说之所造也”[1]1745。所以“十家去小说,故曰九家。九家亦曰九流,向、歆所定。”[2]儒家学派,最早是产生在司徒这一官职当中的,由于司徒管理国家文化,所以其学说主要是帮助君主来理顺百姓教化的。由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至儒家在诸子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所以在《诸子略》中处于首要位置。道家学派,最早产生在史官这个位置中,史官的职责是记载各种古今“存亡祸福”的事情,所以更能看清事情的根本要义,认为“独任清虚可以为治”[1]1732。阴阳家学派,产生于掌管祭祀、天文历法的官职当中,由于受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影响,其学派的主张具有迷信性,即是“舍人事而任鬼神”[1]1735。法家学派,产生于理官这个位置之中,其主要的学说是赏罚分明,但是在执行各种政策的时候却只以刑罚为标准,以至于不近乎人情,而“残害至亲,伤恩薄厚”[1]1736。名家学派,产生于礼官这个位置之中,其学说主要以“正名位”而来维持“礼”的推行,如若逆其而行,即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1]1737。墨家学派,产生于清庙这个官位之中,其所倡导的理论主要是“节用”与“兼爱”的思想,以至“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1]1738。纵横家学派,产生于游走在诸侯之间对其游说的人之中,这派所讲求的理论便是能在当权者面前因事制宜、见风使舵,其辩论的口才必然很好,但如果让心术不正的人去行使,也必会引起“上诈谖而弃信义”[1]1740。杂家学派,产生于议官这个职位当中,其思想兼具儒、墨、名、法,但是没有一个中心,即是“漫羡而无所归心”[1]1742。农家学派,产生于掌管农业、土地的官位当中,其思想主张便是“重民食”,但是其思想弊端是“使君臣并耕”[1]1743,这样造成的后果便是“悖上下之序”[1]1743。小说家,产生于稗官这一职位当中,所讲的也都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言论。

以上便是《诸子略》中“九流十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思想局限性的梗概。《诸子略》中所收录的各家典籍数量共有4 324篇,在总共的六种分类目录中,典籍数量最多。但是整个《汉志》仅有书目,而没有对其中心思想的详细阐释,即是有“篇目”而没有“叙录”,这相对比于《七略》“条其篇目,撮其旨意”不免有所缺憾。

二、《隋书·经籍志·子部》综述

《隋志》所采用的目录学分类方法是继承荀勖、李充所创立的四部分类法。这“实为中国目录学史之主要潮流,亦即分类史之正统派”[3]。晋人荀勖撰《中经新簿》采用了甲、乙、丙、丁为分类标题,“分为四部,总括群书”[4]906。甲部为“经”、乙部为“子”、丙部为“史”、丁部为“集”,由此开创了一种新的目录分类方法,而至《隋志》时则直接将四部称为经、史、子、集。“今考见存,分为四部……其旧录所取,文义浅俗,无义教理者,并删去之。其旧录所遗,辞义可采,有所弘益者,咸附入之。”[4]908《隋志》便是秉承这样的收录原则,编纂而成,即是“去糟粕,取精华”,把最好的文献资料保存下来。

《隋志·子部》在《隋志》的分类排序处在第三的位置。经部所收录的典籍目录为六艺、小学、孝经等儒家经典,而在此时儒家思想已完全地成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是绝对的主流思想,所以经部必然也应处在典籍分类第一的位置。而史部典籍则是相对于七部分类法而新创立的一个分类,这一时期,史部典籍开始为各王朝所重视,以吸取前朝治国施政的教训,史部典籍的数量也大幅度的增长,以至史部处在典籍分类第二的位置。与以上两个分类发展相比即可以看出,子部典籍的地位可以说是有所下降,无论是在分类排序的位置还是典籍数量都不能与以上两个分类相提并论了。

由于四部分类法的采用,《隋志》中子部所收录的典籍也不仅仅是诸子典籍,更把“兵书”、“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合并其中。这就使得子部的典籍鱼龙混杂,所宣扬的学说也都不仅仅是曾经的诸子百家。而真正的诸子学派再也没有新的成员加入,依旧是“九流十家”,思想也没有进一步的更新。反而以“阴阳家”为分类的典籍在《隋志》中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五行”,其中所收录的典籍也不尽是“阴阳家”的思想学说著作了。

从《隋志》中子部所收录的典籍数量上来看,仅计“九流十家”,其典籍数量为3 915卷。与经部、史部典籍相比较,数量上甚至不及史部典籍的1/3。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子部典籍在西汉时恢宏的数量以及在分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在此时已不复存在。

三、《汉志·诸子略》与《隋志·子部》的比较

《汉志》与《隋志》分别代表了目录学上两种典籍分类方法上的集大成者。《汉志》是目前存世最古老的目录学著作,它同时也是七部分类法中最为优秀的著作;《隋志》则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典籍分类法:四部分类法,《隋志》同时也是四部分类法的目录学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以下以两部著作中关于收录诸子典籍部分的《诸子略》与子部的比较为角度,来探究诸子典籍及其思想发展停滞的原因。

(一)诸子典籍在著作中所处位置的下降

《诸子略》在《汉志》中的分类排序处在第二的位置,其重要性也仅次于《六艺略》。其中《六艺略》所收录的典籍为儒家经典,是支持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重要理论,必然要列在第一的位置上。而《诸子略》所收录的诸子典籍在儒家思想列为正统后依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不是立即就被统治者所极力排斥,其思想还是有利于统治者的施政治国,其建议也会被统治者所采纳,所以《诸子略》的地位仅次于《六艺略》。

而到了编纂《隋志》时,子部的位置已经在四部中位列第三了,其受重视程度可想而知。经部所收录的为儒家思想典籍,而在此时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了,分类排序在第一的位置也愈加不会被动摇了。把子部排序第二位置取而代之的是新创立的史部,在《汉志》中史家典籍仅仅是依附在《六艺略》中的《春秋》小类里的,而在此却单独成类,主要原因即是史部典籍已开始为统治者所重视,成为其吸取前代教训更好治理当朝的重要参考依据,以至于各类史书开始纷纷涌现。

(二)《隋志》中子部内容的繁杂

在《汉志·诸子略》中,收录的典籍均为关于诸子思想的典籍,内容明确限定在“九流十家”之中,并且其“小序”格式也都限定于先述其思想的主张,然后讲其思想的局限性,行文也极为工整,各个“小序”都在一种统一的风格之下。

而《隋志·子部》中则不尽都是诸子典籍,由于变为四分法,相对于七分法中多出的几个分类必然要合并在一起,而所被掺杂的一个分类即是子部。子部中多出了“兵书”、“天文”、“历数”、“五行”、“医方”,而少了阴阳家。虽然阴阳家的思想以“五行”为名出现,但毕竟五行不是以一个学派的身份出现的,而是更多地宣扬占卜、占梦等,其中缺少一定的学术思想。新加入的几个分类,除了“兵书”有一样的学术思想外,可以归于诸子,其余的都是《汉志》中《方技略》与《术数略》的内容,并不是真正的诸子,只是无类可分,才将其归于子部。由此可见,子部中的诸子典籍地位的下降,竟与术士等敬鬼事神的典籍相提并论。

(三)诸子典籍数量上的减少

《汉志·诸子略》中所收录的典籍数量最为庞大,共有4 324篇[1]1745,占《汉志》收录典籍总数的 1/3,仅从数量上看,诸子思想的重要地位即可体现。

然而在《隋志》中,诸子典籍的数量仅有3 951卷[4]除去“兵书”、“天文”等分类,在六百余年的时间中,其典籍数量不仅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在《隋志》中子部所收录的诸子典籍数量也仅占总数的7%,这足以体现诸子典籍地位的下降,以及其发展的停滞。

四、总结——诸子思想发展停滞的原因

通过前文对《汉志》与《隋志》中诸子典籍的比较分析后,仅以此为角度,诸子典籍及其思想发展停滞的原因即是:

随着儒家思想逐渐在中国确立其统治思想的地位后,与儒家学派在战国时代进行“百家争鸣”的诸子学派思想开始受到统治者的排挤与打压,并使得其地位开始进一步下降。从其典籍在目录学分类排序中即可看出,诸子典籍、思想的受重视程度已然在史部典籍之后。诸子思想所宣扬的学说也不为统治者所采纳,而最终诸子思想走向衰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到编纂《隋志·子部》时,所收录的各派诸子典籍在内容与数量都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并且其学术思想有很多还停留在西汉时的阶段。

由此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诸子典籍发展所遭遇的困难最主要的便是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排斥与打压,无论是其在目录学分类法中的位置,还是诸子典籍数量,在历史进程中都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目录学著作中可以得到最直观的反映。而到了现代社会,仅存的诸子思想典籍也更应该受到公平的待遇,并进而有更好的前进与发展,其宝贵的精神遗产也需要我们保留与发扬。

:

[1]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202.

[3]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7.

[4]魏徴.隋书·经籍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3:906.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Zhuzi's Classical Books'Stagnation by Comparing theHanZhi·Zhuziwith theSuiZhi·Zibu

GUO Ka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Han Shuwas written by Ban Gu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He used the style ofShih Chiin writing dynastic history,and changed“Shu”to“Zhi”,created“YiWenZhi”,and systematically arranged the information of bibliography since the Western Han Dynasty.Sui Shuwas one of the Tang Dynasty revised historical books,written by Wei Zheng,Yan Shigu and so on.Sui Shu·JingJiZhihas been spoken highly of by lots of historians since the ancient times.Yao Mingda even considers it can be comparable toHanZhiandSiku.Bibliography is classified to“Jing”,“Shi”,“Zi”and“Ji”for the first time.This article will expound that by comparison of theHanZhi·Zhuziwith theSuiZhi·Zibu,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Zhuzi's classical books'stagnation.

bibliography;Han Shu·Yiwen Zhi;Sui Shu·Jingji Zhi;classical books of Zhuzi;ideology of Zhuzi

I206.2

A

1001-7836(2013)01-0127-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1.048

2012-05-06

郭侃(198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历史文献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子部汉志目录学
呼唤21世纪的新目录学——柯平教授访谈录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天文演算法、術數類提要獻疑
整理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标点志误
從《四庫全書》對《青溪寇軌》和《泊宅編》的分類看四庫館臣分類的智慧
《孟子》在我国目录学中的地位变迁及原因
对目录学20多年来的探索与追求——评柯平教授的《从文献目录学到数字目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