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哈尔滨 150025)
非典型级类词浅析
范云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哈尔滨 150025)
非典型级类词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多个领域,比如网络游戏、电影分级、人物评价等,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客观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概念界定、表现形式归纳、生成机制阐释,以及表类别作用考察,我们能对非典型级类词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和把握。非典型级类词既有语法层面的观察,又有认知、修辞层面的考量;不同于典型级类词单纯的级别义,非典型级类词具有表级别和表类别的双重作用,甚至单纯地表类别,这也表明汉语词汇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而级类词前加成分的多样性让我们如何定位汉语词汇系统的包容性提出了深刻反思。
非典型;认知;修辞;级别与类别
非典型级类词是语义交际的重要手段,构词语素包括名词、动词、数字、西文字母等多种形式,既可以表示概念间的层次等级,又可以脱离语义场,孤立地表示类别义,具有主观评价作用。
在汉语词汇中,以“级”作为构词标记的词汇总称。级类词包含多个词汇集团:一级、二级、三级……,甲级、乙级、丙级……,高级、中级、低级……,省级、市级、县级。有三个特点:(1)都有构词标记“级”,表级别义;(2)前加成分多是数词、形容词或名词;(3)前加成分处于一个语义场中,其区别特征具有梯度性;(4)词汇集团中的某一个词在句中出现,会让人主动联想比该词汇等级高或等级低的词。以上四点是典型级类词的主要特征。
级类词中的词汇集团还有其他类型:1级、2级、3级……,A级、B级、C级……Ⅰ级、Ⅱ级、Ⅲ级……,前加成分可以不是汉字;菜鸟级、老鸟级、骨灰级、火星级,前加成分虽表等级,但不处于一个语义场中;殿堂级、大哥级、影帝级、影后级、首级、晋级、升级、降级,前加成分除了名词还有动词;所以非典型级类词的主要特征是:(1)前加成分既可以是汉字,也可以非汉字;(2)前加成分的词性比典型级类词丰富;(3)语义既可以表级别,也可以表类别;(4)即使表级别,前加成分也不处于同一语义场中。
对非典型级类词的种类归纳是以前加成分为划分依据的。
在网络游戏中,游戏人物的成长变化是以数字+级表示的。韩国网游《热血江湖》就是用1级、2级、3级……表示游戏人物的成长水平,数字越大,人物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就越强,血量上限和魔法上限就越高。
网络游戏要求游戏玩家完成某些任务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或是金钱,或是经验。这些任务是有难度差异的,国产网游《佣兵天下》用西文字母+级表示任务难度等级,S级任务最难,F级任务最容易;美国电影分级制度被翻译成中文也是以西文字母+级表示的:
G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
PG-13级:13岁以上儿童观看
NC-17级: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
前加成分G、PG-13、NC-17表等级,但不处于一个语义场。
我国钢筋强度等级分为五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
殿堂级、大哥级、大姐级、教父级、钻石级、黄金级、晋级、升级、降级……这类级类词的前加成分在言语交际中多处于独立位置,没有相关的语义场,在交际中多表达人的主观评价。
(1)徐小凤是香港殿堂级歌手。
(2)崔健是大陆摇滚乐坛教父级人物。
(3)隔壁的李先生是钻石级王老五。(“级”可以省略)
(4)周润发是香港演艺圈大哥级人物。
四个例句中的“殿堂级、教父级、钻石级、大哥级”都是孤立出现的,比如句(4)中级类词的前加成分“大哥”属于词汇集团“大哥、二哥、三哥……”,区别特征具有梯度性,但只有大哥能出现在句中,其级别义已经弱化,只具有主观评价义。
由于前加成分的复杂性,非典型级类词的构成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从认知、修辞等角度进行语义分析和考察。
根据 Rosch(1978),Lakoff(1987),Taylor(2003)等学者提出的原型理论,典型级类词处于原型范畴的中心位置,非典型级类词则处于原型范畴的边缘位置,典型性已经弱化;由于现代传媒的完善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许多非汉字的符号进入汉语交际,被归入外来词范畴,特别是非典型级类词,前加成分的多样性与表义的特殊性并不影响它们在汉语中的交际作用,但与原型范畴,即典型级类词的作用存在差异,只能属于级类词范畴的边缘位置。
Fauconnier(1997,2002)和 Turner(2002)提出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概念合成是人的认知手段,是概念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影帝级”是媒体和影迷对年度最佳男演员的尊称,其概念合成映射如图所示:
比喻又叫譬喻,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外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1]。观察例句“隔壁的李先生是钻石级王老五”,王老五是单身男子的代称,钻石代表单身者的财富和地位,“钻石级王老五”是用钻石的价值与在矿石中的地位来比喻家境富裕且社会地位崇高的单身人士。
类别和级别是汉语词汇表义的重要手段,类别表示概念间的差异对比,级别表示概念间的梯度等级;我们假设有四个概念M、m、n、N,概念m与概念n的区别特征为t,其语义公式为m=n+t,那么m与n处于类别关系;当m+t=M,n-t=N时,这四个概念任取两个都处于类别关系,但M、m、n、N却是一个等级连续系统:M>m>n>N,所以类别是级别的基础。
由于有的级类词只能孤立地出现在语境中,所以它只有类别义,没有级别义,比如殿堂级、大哥级、教父级等等。“首级[2]”只表示人的头颅,“首级”来自古文,秦朝律法规定,斩敌一首而爵升一级,“首”与“级”逐渐合成一个成词,表人的头颅义,且全由前加成分“首”来承担,构词标记“级”的等级义已经消失,头颅与人体其他部分(躯干、四肢)处于类别关系,所以“首级”虽是级类词,但只表类别,不表级别。
非典型级类词的前加成分丰富多样,有西文字母(A、B、C……),有阿拉伯数字(1、2、3……),有西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的组合(G、PG-13、NC-17),也有罗马数字(Ⅰ、Ⅱ、Ⅲ……),虽然它们不是汉字,但在汉语交际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对这类非汉字符号,如何在汉语词汇中给它们定位?它们是否可以融合到汉语词汇中?如果融合,是否造成汉语词汇的驳杂?这都是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非典型级类词在现代汉语表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法、认知、修辞等层面对其深入研究,包括语素构成、生成机制等,能使我们对汉语词汇分类和表义方式有更深刻、清晰的理解;而非典型级类词的产生与多样也表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深入,对人和事物的理解更具体,对范畴整合和概念归纳更明确、更全面。
:
[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2005.
H136
A
1001-7836(2013)01-0138-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1.052
2012-06-12
范云涛(1985-),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