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立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英国于2003年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报告认为,低碳经济就是通过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和新型能源,以降低经济产出的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获取GDP的绿色增长。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加大碳减排技术使用,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生活观念、消费模式、发展路径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可协调性的发展。简而言之,低碳经济就是开发和利用低碳能源,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工业化时代以来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
根据我国学者的一般界定和认识,低碳经济概念可以分划出经济形态论、可持续发展论、低碳排放论、绿色经济论等几种类型。
经济形态论。龚建文认为,低碳经济是实践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模式。[1]潘家华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经济形态。[2]冯之浚等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低碳产业、低碳排放、低碳技术、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3]李建建认为,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4]张坤民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大力提高能源效率、规模性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断开发利用碳减排技术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5]李宗才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的一种创新型、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6]
可持续发展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同时又可以维续后代人发展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学术界,低碳经济研究也引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付允、马永欢等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以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碳技术的开发和运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7]杜飞轮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先决条件,借助技术和制度创新,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8]周生贤提出,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促进发展观念的改变,建立清洁能源体系,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可持续性发展。[9]单宝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实质就是提高能源效率和转换清洁结构,核心是实现能源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最终实现人类生存发展观念根本性转变的可持续性发展。[10]
绿色经济论。英国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先提出绿色经济概念,就是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了恰当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实现对自然资源高效文明的持续性利用,最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金涌等人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11]吴晓青认为,低碳经济也可以说是一次绿色的能源革命。[12]邢翼等认为,低碳经济本质上是节能经济,最大限度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排放以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开发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其本质上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3]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低碳产出,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发展路径是碳中和技术的绿色经济模式。[14]刘细良强调指出,低碳经济本质上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性选择和理性平衡,是一种追求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实现高效益、高效率、高效能的绿色可持续经济。[15]
低碳排放论。美国经济学家Boulding提出,要依借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减少社会生产中自然资源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一种对自然环境危害最小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就是为了降低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重在建立低碳能源体系、开发低碳技术和转变高碳产业结构,核心内容是实施低碳政策、开发和使用低碳产品,以大量减缓低碳排放来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模式。[16]王灿认为,低碳经济就是指经济产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大大低于当下的排放水平。[17]姜克隽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要素,就是在经济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获得社会整体发展的最大产出效应。[18]郝泽华认为,低碳经济就是施行低碳能源系统,开发低碳技术,打造低碳产业结构,实现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减少碳量排放。[19]
总体而言,低碳经济的经济形态论、可持续发展论、绿色经济论、低碳排放论四种类型的概念都注重节能减排,都强调珍惜有限资源,都强调从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技术开发和使用上开拓出发展的路径,都呼吁保护人类共同居住生存的环境。国内学者只在是研究的视角、分析的范式、规范的准则、实施的手段、拓展的路径各有不同而已。经济形态论注重从经济发展形态的高度确立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把低碳经济视作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生产方式。[20]可持续经济论重在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重在坚持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旨在提高资源利用能效。低碳排放论的核心在于节能高效上,重心在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比重,目的在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某种程度上两者的发展并行不悖,都是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1]崔大鹏认为,绿色经济内涵宽泛,涵盖广阔,可持续发展论调则注重“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能源安全、发展创新经济”。[22]绿色经济就是把非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获得对资源能源消耗的最低化、环境污染的最小化、生态破坏的最低化处置。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在经济发展效应和目的上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在可持续经济发展中,最少的废弃物排放是首要目标,最小化的碳排放量、无碳化的循环发展都是低碳经济的重要表征。[2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研究认为,低碳经济具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机制运作的经济特性;有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使用、提高资源能效的技术特性;有加大碳减排力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目的性。[24]李建建、马晓飞认为,低碳经济具有降低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的目的性,借助技术、机制创新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减缓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缓解地球变暖的态势;低碳经济最终只能依靠新能源技术开发、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推行绿色生产模式,最终达到经济社会整体重构的效应性。[25]林诠认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低碳经济以降低碳基能源的巨大碳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为基本要求,以促进全体社会绿色、和谐、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本质目的就在于对资源和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对低碳产品的广泛开发,对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全面减排。[26]杜飞轮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低碳的生产模式,低碳的能源体系,低碳的消费结构,低碳的生活方式。[27]章宁研究认为,低碳经济具有如下特征:低碳经济的发展源起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整体窘境;低碳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含着高技术、高投入和高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必须依赖绿色能源的开发和低碳环保技术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工业化国家未来发展的新的着力点。[28]
彭近新认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滞碍因素,无论是经济发展层面还是能源技术开发创新,无论是低碳经济政策法规还是环境保护观念,无论是低碳经济运行机制还是政府支撑的力度,无论是市场化的推进还是行政化的管理,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多处在下风。所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依然是任重道远,挑战重重。[29]庄贵阳认为,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的技术投资力度严重不足,在全部科研支出中比重不足1.5%,与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不可同日而语,而企业自主研发投资不到全部科研基金的35%。而且,碳减排技术缺乏长期规划,多谋求短期效应,对市场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不足;低碳经济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对国际低碳技术的转让和合作缺乏制度性支持。[30]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模式的高投入、能源结构的高消耗、温室气体的高排放成为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挑战。从发展阶段而言,中国正处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总体进程之中,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能源消费的大幅度增长都极大地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对煤炭和石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多煤贫油少气的资源和能源结构决定我国的化石能源体系暂时不可能得到彻底的变革;在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体系中,中国产业技术的低端化层次、低附加值的产业供应链、出口产品竞争力弱的低端结构模式引发的大幅度转移排放等,都是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挑战。[31]周剑等学者研究认为,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减排态势会对我国的碳减排形成空间挤压,直接影响到我国新能源建设领域的决策;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技术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竞争性挑战;以改善地球变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竞争格局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较大影响;发达国家在碳减排和碳交易领域的优势势必加大我国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成本。[32]可以说,国际领域内低碳经济发展的势头对中国的节能减排形成一个外在性的加压环境。
就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低碳经济发展也同时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一书中指出,我国在现阶段大力推行碳减排举措,实现低碳经济的长足发展,既符合世界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潮流,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转型态势;既是科学发展观践行的实际举措,又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内容。在这个历史性的机遇中,应该力促实现碳减排技术的升级,使我国在低碳经济技术领域中力争拔得头筹。[33]总体而言,我国低碳减排的空间较大,实现低碳减排的成本相比较发达国家为低,减排行业和企业之间合作潜力很大,[34]和发达国家进行碳交易的可能性更为宽敞。[35]周剑、刘滨、何建坤等学者研究认为,在现有的国际竞争规则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技术为我国推进低碳技术的自主性发展提供机遇,有利于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西方发达国家在WTO的规则下运作国家碳交易市场,采纳规格更高的行业绿色标准,这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形成促进的动力。[36]
就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促进经济增长、缩减贫困差距、增加劳动收入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节点。所以,通过降低国民收入、减缓经济增长幅度的方式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应是不可取的。中国只能走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投资的路径。[37]《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设置了节能减排、强化低碳、绿色发展的基本模式。[38]张坤民认为,中国资源禀赋不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能源消耗数量巨大,碳排放量总额居高不下。有鉴于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可替代能源建设。[39]任力认为,实施低碳战略,优化产业构成,调整能源结构,在碳交易市场实现国际接轨,借助强力政策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40]《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研究认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必须符合国情,同时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拓展出一条目标明晰、注重实效的发展路线。要注重远中近期目标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碳减排规则制定,勇于担当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提升国家地位和形象。[41]冯之浚等认为,发展低碳经济重在“创新”:要以观念创新推进低碳建设,要以结构创新推进能源更新,要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排放,要以消费创新推进低碳生活,要以管理创新推进低碳社会。[42]付允认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坚持把低碳发展、节能减排、推广碳中和技术为最基本的发展路径和方向;确立国家碳交易机制。[43]
张一鹏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单纯地依赖低碳技术的进步是不可取的,甚至是低效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低碳生活的基础辅助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生活的选择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好诠释。[44]吴晓江认为,低碳经济其实是一种“公民运动”,需要全民的低碳生活方式予以支撑。所以,低碳经济建设不是单纯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是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治理,而是要真正关注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生活细节中向“阳光经济”和“风能经济”转型,实现全民节能减排。[45]
以低碳城市建设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潮流,很多学者在此领域展开研究。汪光煮指出,我国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理念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46]戴亦欣则认为,政府主导、市场引发、市民合作,建立起合理的治理结构和良好的制度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核心要素。同时,要将低碳经济的时代转型和城市的发展历程相结合。[47]毕军认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旨是城市发展指标与产业调整实现整体协调,要将政府从上到下进行掌控的制度模式和长期减排的目标任务相结合,避免城市建设中追求低碳经济政绩的短期效应。[48]刘志林认为,低碳城市的建设内涵应该是经济模式转变、消费理念提升、生活方式转化、生活质量提高的结合体,只有碳排放达到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标准,才能使低碳经济成为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49]很多学者重点研究了我国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与发展模式的基本关联[50][51][52]。
整体而言,我国很多学者在发展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学者们指出,我国正值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飞速发展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碳减排压力有增无减。[53][54]所以,当代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更为重要,要在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下,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促成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降低能源强度、促进节能减排,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55]加大碳金融和碳财政的支持力度;[56]改变能源消费方式,拓展绿色经济消费;[57]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实现国家、企业、市场三者有效合作;[58]以技术创新、能源创新、制度创新达到节能减排效应;[59][60]在国际领域加强低碳技术合作,发挥碳汇潜力,拓展国际碳交易的合作。
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建设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国去吸取和借鉴,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事业的发展。
冯之浚和陈岩等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推行低碳经济的基本经验后指出,欧盟的低碳减排,英国的低碳立法,北欧的低碳生活,美国的智能和超导电网,日本的低碳社会,这些低碳政策体系已经初现成效,成为我们借鉴和参考的重要依据。[61][62]仇保兴详细地总结了英国低碳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对英国全民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行动给予高度评价。郭印、王敏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国际领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其中,英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无论是气候变化税还是碳基金制度,无论是气候变化协议制度还是碳交易机制都给全世界的碳减排作出了表率;德国为了实施自己的低碳经济战略提出了气候保护的高技术战略、生态税收制度、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等,都展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意大利采取CIP6机制和白色证书制度,在全国展开能源效率行动计划,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事业中展示了自己独特而且有效的贡献。[63]陈志恒详细总结了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具体举措,包括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制度革新、环保示范、国际合作等诸多领域里的协同互动。[64]刘志林对英国的低碳城市和日本的低碳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总结了两国在低碳经济建设上的宝贵经验。[65]
总体而言,我国学者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介绍上多数只能作一些简单的评介,欠缺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有关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建设经验对我国低碳经济事业的效应缺乏基本的检测,对我国低碳事业的教益缺乏系统性和实证性论证。但无论如何,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低碳经济的先驱,在诸多领域的成就很值得我国进行借鉴和参考。
[1]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2]潘家华.低碳经济的概念与方法学探析[A].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上)[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204-206.
[3][42]冯之浚,等.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新华文摘,2009,(13).
[4][25]李建建,马晓飞.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J].广东社会科学,2009,(6).
[5][9]张坤民.中国走低碳发展之路:必要性与可行性[A].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上)[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73.
[6]李宗才.我国低碳经济研究述评[J].争术界,2010,(6).
[7][14][43]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8]杜飞轮.低破经济[J].宏观经济管理,2009,(7).
[10]单宝.解读低碳经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11).
[11]金涌,等.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9).
[12]吴晓青.实行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A].潘家华.低碳经济的概念与方法学探析[A].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上)[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60-72.
[13]付允,等.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A].中国资源与环境,2008,(3);邢翼.中国低碳之路怎么走[C].环境经济,2009,(8).
[15]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N].光明日报,2009-04-21.
[16]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73.
[17]王灿,王克.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A].张坤民,等.低碳经济论(上)[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社,2008:419-420.
[18]田晨.《世界环境》记者田晨访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姜克隽[J].世界环境,2008,(2).
[19]郝泽华.在“低碳经济”中赢得先机[J].企业文化,2008,(10).
[20]贺业方,朱兵,洪丽云,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分析——基于资源生产率[J].技术经济,2010,(12).
[21]周宏春.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考量[J].理论前沿,2009,(20).
[22]崔大鹏.低碳发展漫谈[A].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上)[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232.
[23]方时娇.也谈发展低碳经济[N].光明日报,2009-05-19.
[2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8).
[26]林诠.建材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方向[J].中国建材,2009,(9).
[27]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10).
[28]章宁.从丹麦“能源模式”看低碳经济特征[J].科技经济透视,2008,(12).
[29]CCICED.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A].张坤民,等.低碳发展论[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041-1067.
[30][37][55]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31]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32][36]周剑,刘滨,何建坤.低碳发展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与气候危机的必然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09,(15).
[33][4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1-102.
[34]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
[35][61]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8).
[36]周剑,刘滨,何建坤.低碳发展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与气候危机的必然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09,(15).
[3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8.
[39]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0]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44]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中外能源,2009,(4).
[45]吴晓江.转向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J].社会观察,2008,(5).
[46]汪光煮.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城乡规划理念转变[J].城市规划,2010,(1).
[47]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48]毕军,刘凌轩,张炳,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与困境[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49][65]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
[50]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7).
[51]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
[52]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国情国力,2009,(12).
[53]于恒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1,(1).
[54]秦军.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对比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56]岳瑞锋,朱永杰.1999—2007年中国能源碳排放的省域聚类分析[J].技术经济,2010,(3).
[57]徐匡迪.走低碳发展之路应对气候变化[J].科技通报,2010,(1).
[58]冯俊新.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
[59]冯之浚,周荣.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
[60]白楠楠,宋焕斌.低碳经济——中国实现跨越发展的契机[J].生态经济,2011,(1).
[62]陈岩,王亚杰.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0,(4).
[63]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生态经济,2009,(11).
[64]陈志恒.日本构建低碳社会行动及其主要进展[J].现代日本经济,2009,(6).
[65]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