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元,李兆友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制造业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快速提升经济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进入后危机时代,发达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与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相互转换,企业转型升级动力增强与发展困难加大并存,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制造业企业能否寻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是亟待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转型升级”仍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通过优化发展动力要素,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是直接决定着我国能否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来源之一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美国金融危机始于2006年下半年由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引发的次贷危机,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破产从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信用危机虽然起源于美国,但在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使得世界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最严峻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乃至经济衰退。但金融危机并未结束,反而随着房市继续向下探底而逐步升级和扩散,进一步升级到一场全球性经济动荡和衰退的世界经济危机。2011年9月,穆迪下调了法国两家银行的信用评级,欧债危机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使国内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打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面前,亚洲以及其他新兴国家复苏强劲,从统计局已经公布的2009年6月以后的经济数据看,各项指标表明中国经济已走出V字型反转。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外需不足,因此尽管复苏之路可能还将漫长与曲折,但经济复苏的苗头与拐点已经显现,从这一角度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开始迈入后危机时代,[1]显示了政府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回暖基础还不牢固。全球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有效需求过度所致,其本质是在信用透支消费模式掩盖下,由虚拟资本为追求无限增殖而过度投机的结果。需求乏力是后危机时代的显著特征,金融危机只是一个表象,它所映射的本质是贫富差距拉大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等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致使全球总需求规模整体萎缩,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有的国家或地区甚至处于衰退之中。虽然当前宏观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但制造业企业的外部环境仍然不容乐观。在整个国际产业链条中,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最早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低端生产制造,利润空间也越来越狭小,这样的经济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他人的。同时,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经济快速复苏的基础相对薄弱,GDP增速已低于8%,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二是危机波及范围和领域广。进入新世纪以来形成了新全球化高潮,伴随国际衍生金融产品的高速发展,当前国际金融形势风云变幻,曾经带来繁荣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模式陷入危机的时候,分享其繁荣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是全球化经济的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使美国把有害的泡沫传染给世界,同时延缓了国内危机,但埋下了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火种。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危机就成为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了。如欧元区信用危机、冰岛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纷纷上演。人们不禁反思过去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一个长久性的课题。说它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是因为不论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制造业企业。说它是一个长久性的课题,是因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制造业企业问题。因为土地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引发了中国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的激烈探讨。
三是虚拟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日益突出。目前,全世界的虚拟资本额已超过实体资本,虚拟资本的新发展也正是商品内在矛盾继续发展的产物,其价格不随实体资本价值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美国的虚拟资本过度膨胀,甚至脱离其现实资本运动,致使资产价格泡沫化,使得整个链条上某一节点出现断裂致使风险集中爆发,导致经济危机爆发。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动力源从虚拟刺激回归实体支撑,已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四是全球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明显。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制造业产业在技术上是相对落后的,所生产的产品能耗高、污染严重,难以实现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制造业企业不能盲目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生产线,而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战略。后危机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全球经济的再平衡,结构调整是后危机时代的核心主题,自主创新是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引擎。[2]因此,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结合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理性应对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客观现实。
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强调生产的社会性,主要分析了物质资料或劳动产品的生产,而劳务一般不列为生产的范畴,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只考察了投入增加与产量增加的递增关系,认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为了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同时,专门论述了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对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恩格斯曾经说过,经济学领域没有多少可以自由飞翔的空间,这充分说明了如果实体经济运行不健康就会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严惩。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国防安全的重大威胁,客观上要求首先发展重工业,但真正要实现工业化,还是应当从轻工业开始,这样重工业的发展才能得到轻工业的有力支持。“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资本的原始积累对广大小生产者的剥夺是十分残酷和血腥的,但就其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乃至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来讲,又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工业化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人类生活史上的深刻变革和生产力的迅速跃迁,马克思恩格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人类文明角度预示了工业化是全世界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资本的扩张,高科技革命更加助长了资本扩张的广度和深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的工业化生产活动表现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产生大量负面效应。马克思谈到“未来景象”的问题,“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5]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认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6]当前,由于缺乏完善的约束机制,“现代的灾难”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之中。
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的理论强调,任何社会的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和内部都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保持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和生产企业的最优规模。重工业优先发展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指导工业化实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工业化,这在世界工业化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世界工业化道路的模式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7]《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未来中国工业化战略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增长动力不足,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工业化快速发展所掩盖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的不断升级,“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转型势在必行。
现代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虚拟经济的产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虚拟经济一方面可以带动资本性生产要素快速聚集,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现代经济进步的显著表现;另一方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实已经告诫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缺乏及时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造成虚拟资本过度膨胀,致使虚拟经济虚假繁荣,给经济危机的爆发带来了潜在风险。[8]总之,二者既可表现为良性互动关系,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又可表现为恶性反馈关系,过度“虚拟”可能会误导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正确运用,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二者必须在运行方式、经营规模等方面相互匹配,美国金融危机反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从而印证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当今先进制造业技术具有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五大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更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我国资本市场乃至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9]同时,在后危机时代,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有望成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新引擎,以期占领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发展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路径,并用它去影响和装备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实现一国经济的快速跃升。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但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面临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事实证明,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全球化大背景下美国经济危机扩散和转嫁的结果,外部市场需求大幅减弱,对制造业影响首当其冲。拓展国内外市场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外向型制造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危机暴露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存在基础管理粗放以及战略规划短视的现象,一些企业基础管理缺失和弱化。中国长期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和生产规模的外延的扩大再生产难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逐步转向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要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首先必须在世界上继续扮演好制造者的角色。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劳动力大国,成为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最终聚集地,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比重,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升级优化缓慢。但是,我国目前制造业企业存在着散、软、小的问题,由于市场监管环境宽松,需求旺盛,长期以来结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后危机时代具有明显特征就是经济社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政府一再强调,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换代,要积极主动地把粗放型的经营、生产改成集约性的经营和生产,但问题是繁荣掩盖了矛盾,耽误了经济转型。如东北地区在重型机床、金属冶炼、大型电力设备、飞机制造等产业基础雄厚,但如不能提升活力,进行产业升级,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地位将会继续下滑。[10]同时,部分制造业企业长期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落后产能难淘汰等结构性矛盾。
我国正处于市场化与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部分制造业企业在社会经济转型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往往选择投机,不积极主动地组织创新研发新产品,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而中国的出口产品并不是单纯的“中国制造”,而是一种“世界制造”,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不是哪个国家的危机,而是全球化经济的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受到了发达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竞争压力和新兴经济体独特优势的冲击两个方面的夹击,在夹缝中成长。即使2008年没有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产业危机”已经来临。这次金融危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世界各国依靠资本市场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尽管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期,但面临着功能升级、链条升级以及集群升级等产业升级困境,也制约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主内涵式发展步伐。
气候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由于缺乏协调一致及具有普遍约束力条约框架,导致在排放权限与责任没有明晰的条件下,各国为了自身发展不惜无节制地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气候环境版的“公地的悲剧”。[11]据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和统计,二氧化碳排至大气后,少则50年长则200年都不会消失。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在后危机时代,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的呼声将越来越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主流,2009年11月份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作为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部分制造业企业面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硬任务将更加艰巨,靠透支未来、牺牲环境的制造业发展思路必须彻底改变。
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核心是从资源消耗型转向要素集约利用型。迟福林(2010)提出,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的“三重力”的改革与创新,即以市场化改革释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活力,以社会体制改革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合力。[12]长期以来,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体现在美国的负债消费和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这场危机证明了重振制造业是实现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讲,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也必然影响到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回落,必须破解消费难题,大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步入工业化后期,工业生产要积极倡导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低碳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和应用电子系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推动我国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而且要实现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化解制造业企业发展困局。[13]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节能减排,使之成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结合点和重要方向,避免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产业老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的“中国奇迹”。未来30年再续辉煌将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受国内宏观调控的叠加影响,中国依托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反过来资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又制约了制造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统筹考虑经济、资源、环境三大因素的优化,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14]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①回升至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仍处于困难时期。当前部分制造业企业遭遇成本上涨的困扰,亟待进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主要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制造业,它以信息和知识要素投入为特征,继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从而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早日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不断提供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因此,调整优化产业及产品结构,通过渐进式地改善技术、资源等约束条件,从而在长期的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从企业内部化解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巨大矛盾,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并获取国际资源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若能成功利用好这次机会,合理有效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不适宜继续发展的产业,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国际产业将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发展阶段过渡,我国制造业企业也正经历速度与结构、效益的周期性调整,全球经济从“衰退”到“复苏”,正在经历着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博弈。中国经济正日益形成一个依赖外资、外贸和外需以及制造业比重过大的不合理结构,必须实现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自主经济的转变。危机冲击以来,国民经济体系开始趋稳,但回升尚不稳固、不平衡,有较多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从国际上看,正是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都被动地陷入下滑、调整阶段。同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内部,存在生产力梯度差异而形成产业的转移,使产业分布呈阶梯型,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转移。通过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重组生产基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能力,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由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进程所演绎的结构变动趋势,称之为常态演进趋势,即内向关联动态均衡下的结构演进趋势。后发地区通过借壳孵蛋的方式,实现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资本的累积与增殖,通过制造业企业群体间的协同发展与联动效应,充分发挥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市场开拓优势和扩张优势,加强产业集聚和企业兼并整合,提高工业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拉动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要强调国际市场导向,禁止承接不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防止落入拉美化道路的后发技术优势陷阱。
马克思多次指出,科技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在生产中的运用,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从而不断地促进经济增长。[15]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高的企业所表现出的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充分证明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着力解决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多渠道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设高效规范现代化的人才市场,才能满足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当前,结构性“用工荒”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容忽视,甚至出现工人“用脚投票”现象。工人不慌工厂慌,我国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在企业管理、福利待遇等方面实现人性化,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自主创新作用,积极引进国外掌握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人才。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构建与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相结合的多层次高技能人才培训制度,以保证中国制造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高耗能、高污染的风险社会,为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后劲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不断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好能源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通常制造业PMI指数高于50%,表明经济处于复苏状态,制造业PMI指数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1]孔令锋.两次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格局的比较分析与政策启示[J].当代财经,2009,(12):10-16.
[2]唐未兵,彭涛.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0,(3):33-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10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7]郭根山,祝念峰.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及其中国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4-17.
[8]徐充,张志元.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J].学术论坛,2010,(5):1-4.
[9]叶连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64-269.
[10]刑国均,邓继跃.2012装备工业蓝皮书:转型升级中的装备制造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
[11]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243-1248.
[12]迟福林.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91-94.
[13]张志元.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路径[J].经济与管理,2010,(10):39-43.
[14]李廉水.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30.
[15]张维达.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