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伟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453007)
在社会结构转型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孤儿、流浪儿童、大病儿童、残疾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弱势群体问题凸显。近年来,针对农村弱势儿童及其家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弱势儿童的社会救助,初步解决了他们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问题,但是其成长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运用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对此问题进行解读,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道,对于更好地保护农村弱势儿童权益,构建本土化的社会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以1965年斯维姆斯哥特会议的召开为标志,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研究领域。社区心理学从生态学水平上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通过相互合作研究和采取共同行动,进一步探讨在生态、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不同脉络中的人类行为,并长期致力于预防、赋权、社会改变等工作,以有效提升个人、社区与社会的生活质量。社区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个体健康,追求个人与家庭的幸福。个体健康指的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幸福感和目标的实现,以及维持健康的社会—情绪的应付方式,体现的是“全人”的理念[1]173。家庭是个人健康的基石,稳定的家庭有利于促进个人健康。社区心理学强调通过提升情绪能力、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改革社会服务政策,借由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逐步达到幸福社会的终极目标[2]16。
2.重视社区感的培养。社区感指的是一种对社区的归属感,是与社区成员的互相依赖、互相照顾,感到自己是一个可靠的、稳定的社区中的一员[3]。
3.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社区心理学强调人与人存在着各种差异,常见的几个维度有文化、种族、年龄、宗教、社会地位等[1]175。
4.重视生态学视角,强调生态系统层面的分析与介入。社区心理学认为人与环境的适应是人与环境的彼此互动,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逐渐形成生态层次分析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包括个人、微系统、组织、地域、巨系统[4]。
5.以赋权促进个人、组织与社区的系统改变。赋权是个人、组织与社区借由一种学习、参与、合作等过程或机制,获得掌控与自己本身相关事务的力量,以提升个人生活、组织功能与社区生活品质。赋权是社区心理学的重要精神与概念之一[2]272。
6.预防重于治疗。社区心理学强调对社区成员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预防各种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5]。目前,预防将制度、社区及政策等系统改变的范畴也扩增进来,而且不仅要防止问题或疾病的发生,更要增强身心及社会的幸福感。
7.强调公民参与,重视跨区域的协同合作。公民参与指社区成员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同作出决定的过程。社区心理学强调找出个人及社区的优势,尊重被服务群体现有的生活经验、智慧、社会网络、组织、文化传统与其他相关资源,通过“公民参与”或“社区联盟”的方式,形成一种合作的关系,彼此贡献心力,进而最终让被服务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度过难关[2]20。
8.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即在社会中,权力、义务、机会、资源等能够做到公正合理地让所有民众均衡享有。社区心理学家把这一价值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包括对影响个体健康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的研究,同样也包括为社区以及社会所有的成员谋求幸福、健康的政策倡导[2]18。
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弱势儿童是相对于正常儿童而言的,主要是指那些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原因,其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切实的维护,因而其生存和发展遭遇障碍,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支持和帮助的18周岁以下的儿童,主要包括生活在农村的孤儿、大病和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贫困儿童等。
在社会结构转型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孤儿、大病儿童和残疾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特殊弱势群体问题凸显。我国目前孤儿总数为71.2万人,生活在农村的孤儿约总数的86.3%。0至17岁的各类残疾儿童共计504.3万,大约占残疾人总数的6.08%。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农村残疾儿童占残疾儿童的79.24%,农村儿童的残疾率为1.77,高于城市的1.24[6]。据统计,我国脑瘫患儿已多达600万,且每年以4至5万的数量递增,70%的脑瘫患儿生活在贫困地区[7]。每年新增的白血病儿童约有1.5万人。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已成为农村贫困地区儿童的健康杀手,而呼吸道和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呈现增多趋势。2010年至2012年,广西手足口病死亡316例,其中农村233例,占比74%[8]。据估计到2010年底,约有49.6至89.4万中国儿童成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9]。在广西、贵州、青海、陕西、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区)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生活着40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8]。针对农村弱势儿童及其家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弱势儿童的社会救助,初步解决了他们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问题,但是其成长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仇雨林认为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儿童福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内容涉及儿童的抚养、教育、医疗、保护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儿童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基本权利。但儿童福利政策还存在着政策分散、可操作的内容不足、政策的适应性不强、政策执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同时过分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宗教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力量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针对孤残流浪等困境儿童的福利和保障政策偏少,且层次较低。
以农村贫困唇腭裂儿童为例,他们一方面面临病痛的折磨和心灵的孤寂,另一方面却因为家庭贫困而无力改变现状,贫困与疾病相结合,使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利和接受医疗服务的权利都难以得到保证[10]。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农村贫困唇腭裂儿童的社会救助,如将唇腭裂纳入大病保险范围;民政部针对福利院残障儿童开展的“明天计划”,其中就包括对唇腭裂儿童的医疗救助;妇联、计生委等有关部门也开展了相关的医疗救助计划;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开展了重生行动计划;国内外的社会组织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嫣然天使基金会等开展了专项医疗计划。
重生行动的开展,比较好地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农村贫困唇腭裂儿童的治疗及心理康复问题。“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实施的大型公益项目。该项目资助全国贫困家庭患有唇腭裂及相关畸形、年龄在0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体检、手术、康复的全部费用,并补助病患儿童及一名陪护人员的食宿交通费。为保证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质量,在全国范围内精选33家项目承办医疗单位,为贫困家庭罹患唇腭裂子女实施手术治疗和康复指导。重生行动还致力于从手术治疗到心理支持的多元延伸,从医疗系统到专业社工的跨界合作,从单一救助到“医疗—心理—社会”综合救助模式的创新探索,力求通过全方位的支持为万千唇腭裂患儿带来切身利益,使他们融入社会,释放生命的潜能。“重生行动社会心理支持服务计划”于2009年在北京试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与北京市口腔医院合作,为受项目办资助来京接受治疗的唇腭裂患者及家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试点经验总结基础上,2011年在全国10个城市推广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10所高校与10家医院配对合作,为唇腭裂患者家庭提供医务工作服务,社会心理支持的成效显著,受到患者家庭、参与院校、医院及项目办等各方的肯定。在此基础上,2012年初,“唇腭裂儿童社会康复示范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社会服务项目,依托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的为唇腭裂患者免费治疗修补的“重生行动”项目,在北京、四川、河南等15个省份由高校和医院合作开展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为住院治疗的农村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及其家长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唇腭裂儿童及其家长建立相互支持的社会网络;对治疗离院的唇腭裂儿童进行跟踪回访,以了解其进一步服务需求;开展唇腭裂儿童所在地区的社区服务,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消除社会歧视、增强抗逆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救治唇腭裂儿童的医院宣传和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团队,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该项目在服务理念上,强调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三维治疗模式,注重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全面发展,强调助人自助。在理论支撑方面,强调农村贫困唇腭裂儿童的康复不但受到自我认知、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系统包括儿童的家庭、同辈群体、亲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在对患儿进行帮助时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儿童及其家庭身上,尽可能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培养和挖掘他们的抗逆力,利用他们的这些优势来进行自我的帮助和发展。在服务对象和内容方面,由过去仅针对重生行动的病人及家属,扩大到针对所有唇腭裂住院病人及家属,除家长互助关爱小组外,还开展针对学龄后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等带有鲜明特色的小组活动,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家长们看到自己在照顾患儿方面的优势,对患儿的成长更有信心,同时建立了家长间互帮互助的社会支持网络;由患儿的父母延伸至患儿的亲属,由最初的唇腭裂病房延伸到其他病友的病房,从医院延伸到患者所在的社区,甚至与患者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合作开展社区走访、宣教等活动,为唇腭裂群体搭建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心理支持平台。在为期半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各方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该项目得到了唇腭裂儿童及家属、合作医院、参与高校师生和唇腭裂儿童所在社区、所在地政府等的高度认可。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的社会救助,初步解决了农村弱势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和发展问题,但是农村弱势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虽然存在农村贫困问题的长期性、农村社区生活的变迁等客观原因,但是从社区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保护的理念仍然以事后救助为主,注重农村弱势儿童儿童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要;在目标追求方面主要着眼于社会稳定;在路径选择上明显有着国家中心主义的取向,主要依赖于家庭和政府的力量。而重生行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是该项目的理念与做法和社区心理学是一致的。
基于社区心理学的视角,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村弱势儿童的权益,科学有效地解决救助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必须在社会保护理念方面有根本性的转变。
其一,坚持“全人”观念,关注农村弱势儿童的全面健康。开展社区层面的干预,重点是促进农村弱势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建立互助型组织,建立和修补农村弱势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开展学校层面的干预,为学龄期弱势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社会交往环境;在法律、政策、社会服务层面倡导变革,以促进农村弱势儿童身体、智力、道德、批判性思维、创造性、精神和价值操守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个人和社区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必须了解农村社区所有独特的文化或习俗,承认并尊重各种社会身份如不同的性别、民族、社会经济地位和收入、年龄或其他特征。虽然同样是农村弱势儿童,但是影响他们弱势的原因有很大的不同,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的福利需要,进行分类救助和保护。
其二,预防为主的理念是社区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从长远来看,预防疾病要比疾病或问题发生后再进行个体治疗效率更高、效果更佳。在社区心理学中,预防主要分为三级水平:(1)初级预防面向的是整个群体,即把有害环境消除在有机体产生疾病之前。有调查显示,有唇腭裂病儿童的母亲中大多数在怀孕期间服药或者接触过农药,因此有效的预防手段是加强科学生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倡导正确的生育观念。(2)中级预防,指对刚刚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发现,在心理问题没有变得更为严重、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及早治疗。特别是针对学龄期弱势儿童在人际交往中会因为社会歧视和排斥而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加强教育和专业介入。(3)三级预防的工作重点不是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而是在于减少问题确诊后给个体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引起相关心理问题的可能性。由于经济上的困难、生理上的缺陷、心理上的自卑,许多大龄农村弱势儿童出现比较突出的发展问题,因此要做好职业能力培训和就业安置工作。
其三,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则,是个人实现充分、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公正观念强调人们应该公平地获得资源,人类权利应该被公平地保护,结构上的和社会的不公平应该被尽量缩小,社会应该朝向弱势群体或被剥夺权力的群体的赋权而努力。聚焦农村弱势儿童群体,他们的生活、医疗、教育、成长发展等面临诸多困难,我们不能把关注的焦点停留在事后的救助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而应该把关怀弱势儿童、消除社会结构和政策方面的壁垒、减少城乡儿童社会福利待遇差别、促进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保护的理念基础和目标追求。
针对农村弱势儿童的多重问题,基于理念层面的反思,为了更好地保护儿童权益,必须进行社会保护策略的优化和改革,要从生态系统层面的进行分析和介入,不断扩大社会保护的参与主体,建立跨区域的协同合作,坚持赋权取向,凝聚社区心理意识,培养社区感。
农村弱势儿童的问题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成长、教育、营养、医疗、心理、和社会化等诸多问题。因此,农村弱势儿童问题的解决应该强调生态系统层面的分析与介入,关注个人特质、微观系统(家庭、朋友网络、班级教室、宿舍、自助团体、运动队伍等)、组织系统(助人服务与健康照护环境、学校、宗族、宗教团体、商业组织、社区联盟等)、社区系统(邻里、城镇、乡村地区等)与宏观系统(文化、社会、政府、政党、社会组织、国际机构、大众媒体、网络、信仰系统等)。在这些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要分辨出哪些是风险,哪些是保护因素。农村弱势儿童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风险和保护因素可能来自远端的个体和情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生物遗传、以往生活经历的持续影响等,情境因素包括文化传统、社会氛围、社会规则、经济条件、邻里关系、家庭动态等。在一些地方对于儿童先天性疾病产生的原因常有因果报应的看法,这些有着迷信色彩或者主观臆断色彩的认知都可能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风险或保护因素。风险和保护因素亦可能来自近端压力源,如主要生活事件、生活转变、日常烦恼、灾难等,研究发现农村弱势儿童家庭出现的重大变故(如亲属死亡、搬迁等)对弱势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现代社会逐渐步入多元福利社会,福利体系的内容愈加丰富,福利参与主体趋向于多元化。社区心理学亦强调社区中所有成员、组织的积极参与。而我国现行的农村弱势儿童社会保护体系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仍然是家庭和相关政府部门,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村弱势儿童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在继续坚持家庭福利功能不可替代性和政府责任优先原则的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创造条件鼓励社区中的各种社会组织、单位、企业、个人参与农村弱势儿童的保护工作,建立跨领域的合作共同体,关心和支持他们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
赋权是社区心理学的另一重要思想资源,赋权的核心目的就在于提高个体控制自己生活的可能性,避免产生无助感。只有个体自身最为了解自身的需要,因而也最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付诸实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赋权又是一种过程,即能够保证个体不断获得关于自身及所处生活环境的信息,积极掌控自己的生活,并自主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去。同时,赋权行为也意味着采取行动。人不仅是认知者,更是行动者,社区心理学家和社区成员之间是一种研究者与报告者、教育者与合作者、倡导者与行动者的关系,社区心理学家赋权于社区成员,使社区成员有权力为自己做事情。农村弱势儿童及其家庭虽然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但是他们仍然有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村弱势儿童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应将关注点聚焦在儿童及家庭身上,尽可能地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和优势。
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的中心概念,是社区和社会行动的基础。社区感是社区成员的一种归属感,一种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群体之间彼此相关的感觉,以及通过共同生活可以满足成员的需求和共享信念,社区感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成员资格、影响、整合和需求满足。社区是农村弱势儿童及家庭长期的生活空间,许多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都与社区密切相关。一个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比较强,关系融洽、交流频繁、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社区一定有利于弱势儿童的健康成长。
[1]崔丽娟,等.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詹姆士·H﹒道尔顿,等.社区心理学——联结个体与社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广新.西方现代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4]吴均林.心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0.
[5]KAREN GROVER,等.社区心理学[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5.
[6]尚晓援.中国残疾儿童家庭经验研究[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2
[7]佚名.2013年全国贫困脑瘫儿童救助工程在北京海华启动[EB/OL].[2013-05-06].http://health.pclady.com.cn/97/972296.html.
[8]王军伟,等.成长之困:四千万贫困儿童调查[J].半月谈,2013(11).
[9]财新网.中国弱势儿童数量扩大[EB/OL].[2011-06-04].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604/211112994793.shtml
[10]“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实施方案[J].社会福利,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