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以人为本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分析

2013-04-12 22:06:02□文/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院校职业

□文/辛 燕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郑州)

一、前言

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社会对于拥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得越发强烈,而高职教育往往在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方面倾注了更多的关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也随之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国内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高职生为51%,200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2%,高职生为62%。尤其是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还存在离职率较高、专业的对口性较低等现象,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方面,还需要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指导。高职院校原本短期性、应急性的就业模式目前看来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要求。故而,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水平的最好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内涵与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这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注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我国现代管理学中,“以人为本”是其提倡的核心理念之一,这种管理理念注重对人个性差异的尊重,注意对人自身潜能的激发,目的是提高人内在的素质。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高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变现为一切以学生为本、为中心,注重个性化的知识传授,以及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观与职业道德的塑造和培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更为长远的职业眼光为学生的就业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做出指导。采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目的就在于,它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将学生的发展视为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事情来抓,帮助学生树立切实而具体的职业生涯目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望,帮助学生成功地重塑并突破自我,准确认识并评价自我,进而在求职过程中拥有对自己的合理定位与规划,不盲目、不畏惧,不过于理想化,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学制比较短、教学模式也相对突出专业性与职业性,故而对学生的职业训练的比重也比较大,这些特点都是高职院校在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重视就业,轻视职业生涯教育的现象,这就需要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跳出旧有指导模式,将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完整工程来抓,依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自身发展情况为基础,借鉴他国经验,逐渐建立适合学校发展,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三、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职业生涯教育上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相对缺乏完整而长效的机制,职业生涯的教育工作也成效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学校本身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关注不足。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更为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主要工作都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上,往往对职业生涯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忽略教育的根本目标,亦即实现个体全面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时往往采取短期促销式安置手段,一般作为对毕业生实习过程中的强化指导出现,往往安排与大学最后一年或最后学期,主要的对象也为毕业生,很少针对全部学生开展,这种状况一般不容易对学生产生全面、合理、科学、成熟的职业教育影响,往往容易使学生缺失自我目标、对就业的准备不足以及对职业的期望过高等现象,对学生的全面、健康、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校内相关机构与队伍建设不足。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一般由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完成。就业指导中心的业务性比较强,工作也比较忙,很多事务性工作的压力使指导中心缺乏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展开系统而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而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人员多数为主抓学生工作的教师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这部分群体对学生的就业管理方面的工作一般比较到位,但是对与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掌握则欠缺火候。这种师资队伍落后与人员素质有差异的现象会严重影响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

(三)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相对狭隘,方法相对落后。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往往处于就业压力的考虑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其内容大多还是围绕着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分析、对就业政策的讲解以及对就业信息进行发布等,一般较少注重对学生就业心理的调试、创业教育的指导等。此外,很多学校甚至还欠缺学生可以进行个体咨询的途径,这些都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采取讲座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也易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些都会导致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大大降低。

四、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途径

在我国依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和本质,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与精髓所在。也就是说,以人为本是一种根本的智慧,它代表着最为科学的发展观。那么,在高职院校中应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推动学生个体的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就十分重要,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拓展教育功能,着力构建好“以人为本”的服务教育体系。

(一)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树立,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故而人才是教育主体,这也是在高职院校中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之所在。高职院校需要转变满足学生的就业安置的单一目标,转而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根本目的。

1、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自我认识。人最难的是认识自我,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正确、客观而合理的认识才能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自负也不自卑,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才能够正确面对挫折与荣誉,用一种冷静、自然、理智的视角面对生活中的风浪和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制定出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不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我是基础。故而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根据对自我的认识调整自身的职业理想、就业期望与职业意向。

2、注重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学生的个性、禀赋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人成长,树立具有差异性的辅导管理,承认每个人的不同性情、天赋、生长环境与爱好,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3、加强相关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教材要能够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课程设置要能够符合学生专业发展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突出训练性与操作性,使教材和课程的设置能够充分体现职教的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服务与保障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要积极建立相关的服务和保障体系,这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与家庭四方的共同协调与配合。其中,政府应该着力加强政策上的支持,号召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帮助用人单位消除对高职学生应用能力的怀疑,还要加强对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引进相对专业测评软件,在物质上提供坚实的保障。人员的保障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规模配备专职的辅导人员,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指导。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和其他的社会机构间的联系,比如建立一些大学生实习基地,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的主管进行咨询等,以便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加快学生社会角色转变进程。

(三)着力打造第二课堂活动体系。通过对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打造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生涯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衔接过程,并注重多形式实践训练的开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可以开展规划职业生涯的比赛。比赛内容涉及人物访谈、职业测评、团体辅导、职业咨询与作品展示及比赛过程,这种全面而有体系的方式能够便于学生进行更好的职业规划,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二是建立相关职业技能的训练组织,通过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农村、社区以及街道等各种技能服务中去,借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三是要充分利用这种社会资源,着力为学生提供能够进行实践锻炼的途径。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送温暖送爱心等活动,通过对社会实践的积极参与,使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够逐渐形成对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的初步思考。

(四)注重全程职业生涯教育。在职业行为中,职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成败。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其指导对象应为全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从本质上来讲,它涉及到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引导,涉及到对学生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影响和指导。也就是说,职业生涯教育并非简单的就业过程,而是更具有意义的教育过程。学生在受到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认识、接受、反思、突破以及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在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也需要有人可以进行直接的答疑和对话,只有这种全程的教育方式才能够真正地使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产生效果。要想实现人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全程职业生涯教育不可获取,而且意义重大。

对于职教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应分层次实施。进行具体指导时,应根据学生的年级与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需要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侧重点。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尚处于准备和适应阶段,此时需要将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与职业介绍及入学教育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可以从开展个性心理的测评和职业适应性等测试着手,在帮助学生逐渐认识自己以后,再培养他们逐渐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提出规划。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他们此时应在经历前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具备了一定的初级目标,需要做的就是针对后续的发展情况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调整的过程,这一阶段要求高职院校指导学生按照既定的职业生涯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内容,并指导他们进一步培养自身需要的专业技能,逐渐具备更好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应处于相对成熟的时期,此时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准备,充分地做好走向职场的各种准备,此时一些择业的方法与择业技巧也是必要的,学校应将这些求职知识对学生进行传达,帮助学生利用正确的方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适宜教育岗位。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帮助一部分特点比较鲜明、人格比较完善而成熟的学生进行大胆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大胆面向创业等未来之路。

五、结语

“以人为本”对于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只有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培养出更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胆地进行“以人为本”工作体系的构建,才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就业观,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推动学校走向更为稳健的发展之路,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1] 王元福,张晓燕,刘辉.河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研究 [J].时代教育,2012.5.

[2] 王蕊.浅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2012.12.

[3] 姜莉.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研究[J].正德学院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