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惠 张括志 张 华
(河北衡水中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大大小小的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学生必不可少的经历,平时的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更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试卷讲评课、习题讲评课在课堂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如何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呢? 在化学组的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两节精彩的试卷讲评课,令我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两位老师的共同特点是对试题进行了分类讲评。 教师甲是根据知识的类型以及思路方法进行归类,这是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获得方法规律的提升。 教师乙则根据学生的出错方式进行分类,例如概念不清,审题不清,知识遗忘,不善于迁移运用,思路方法不当等等。 这样讲评既能使出错学生对号入座,正确归因,加深印象,又能使其他学生引以为戒,从而提高效率。 可以看出,两位老师在讲评之前作了精心的准备。 一位老师反思如下:
第一,有些学生题作对了,但不一定对考查的相关知识完全了然于心, 所以有必要对一些知识进行梳理,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考查点, 尽管是选择题的一个选项,但牵涉的知识不少;第二,有些题目仅仅是作业题的变形, 但仅仅变换一点条件就导致30%的同学失误,怎样教育这部分学生, 让他们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不再“马虎”? 同时让他们不感觉出丑? 所以这些问题比较适合提问一些泼辣、不小心眼的学生;第三,分类讲解是必需的,在此基础上的升华怎么做到? 应该一类题分析完后让同学们谈收获,以及以后做题的注意事项。
我们平时上课主要关注的是正确率,把正确率低的题目依次进行讲解, 对学生出错的原因不做深入地了解,就题讲题,造成一部分学生陪听,效率低下。 所以,我们在讲评之前要广泛搜集信息, 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我们常常说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习题讲评课、试卷讲评课也应如此。 首先根据试卷的内容、特点和答题结果,对试卷进行归类分析。 然后是备学生,造成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有心理因素,也有审题因素,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识漏洞及方法的欠缺。 对于典型错误,可以提前找学生了解错误原因,确定学生的障碍所在。
试卷讲评课应注意加强培养学生严禁规范的学习习惯。 规范体现在读题、审题、解题、书写等一系列环节上, 因为不规范失分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试卷讲评课是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的最好时机。 如何进行规范性教育呢? 以下是展示课的精彩片断:
教师:当你们看到这道题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学生:(众答)很高兴。 考试前刚做过。
教师:咱们请xxx 同学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学生:(犹豫)这道题问的是实验现象,我当时没有考虑放出SO2的现象是否明显……
教师:请把题目再仔细读一遍。
学生:(逐句阅读题干,恍然大悟)噢,先通入氯水,再通入氯化钡溶液。
其余学生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显然对审题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师适时点拨:审题重于解题,我们在审题时既不能因为题目熟悉而得意忘形,也不能因为题目陌生而心烦意乱。 这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以上是规范审题的教育,方法是让学生说出考试时的想法,暴露错误,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 对于共性问题作出这样的典型分析, 不仅使出错的学生印象深刻,对其他学生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反之,对每一个错误都有老师进行泛泛点评,看似节省时间,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功效甚微,实际上是浪费了时间。
对于更加明显的审题失误, 可以进行专项统计,也是引起学生重视的措施之一。 比如:这道题要求写离子方程式,有___人写成了化学方程式,共失_________ 分。 这显然对老师上课前的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书写的规范性,可以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一些典型的试卷,这道题为什么会失分,怎么答才能不失分,学生是非常需要这样的具体指导的。 有的题目学生虽然能够得分,但存在侥幸的成分,在答题的技巧和细节上,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地分析。
有效课堂的标志之一是学生的积极思考,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问题,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充分的表达、交流、评价。 讲评课的问题一般是围绕题目提出的,提问的目的与新授课有所不同。 以下是两位老师对问题“比较碘元素和硒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设计:
第一种设计:
先设计三个问题:(1) 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质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S+I2=? (3)S、Se、I、Br 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问题答出来,最初的问题就得出了答案。 这样设计有利于分散难点,使学生尽快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缺点是老师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力度较小。
第二种设计:先提问一名出错的同学,该同学答这两种元素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无法比较(一部分学生有同感);然后由另一名同学进行分析,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问题的关键。 这样设计学生思维的力度更大一些,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缺点是占用的时间较长。
具体采用什么样的问题设计, 取决于多种因素,不能生搬硬套。 但是无论哪一个教学环节,我们都要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教学,而是要持续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 ”“我的教学有效吗? ”“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 ”等等。
对于课堂提问的处理, 还包括学生回答结果的评价。 评价应该是积极的,多角度的,开放的。 既可以由教师作总结性评价,也可以由学生相互评价。 由学生进行评价的好处是: 既可以使学生养成善于表达的习惯,又可以引导他们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还可以督促他们边听边思考。
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时作业, 都是教与学的反馈,对教与学具有诊断性。 在讲评时我们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知识的扩展,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扩展知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题目的延伸变形。 为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讲评时对重要题目要进行变化延伸,也就是常说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要着重从方法和思路上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逐渐形成一般规律。 例如两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 “二氧化硫中混有三氧化硫如何除去”进行分析讨论之后,都进行了扩展:二氧化硫中混有氯化氢如何除去? 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如何除去? 二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硫如何除去? 等等,这样就帮助学生总结了除杂问题中常用的原理。
二是对于重点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根据知识线索构建知识网络,从整体和全局掌握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易混知识进行对比记忆,例如针对于题目中“干燥的氯气可以储存在钢瓶中”联想浓硫酸也可以储存在钢瓶中,由“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联想在空气中易变质的其他常见物质等等。
有模式不惟模式,习题讲评课亦是如此。 永远抱有研究者的心态,才能上出高水平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