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优质课“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引入的再思考

2013-04-12 18:20
化学教与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氧气酒精课题

王 斌

(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江苏 泰州 225300)

2012年10月份有幸在南京弘光中学观摩了省化学优质课,其中东台实验学校杨老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课中,用“瓶吞鸡蛋”实验引入,即用沾有酒精的棉花点燃后置于集气瓶中,在瓶口放置一只熟鸡蛋,片刻后鸡蛋被吞入瓶中。此化学魔术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一片惊呼,兴趣很浓烈,都想尽快揭开这个奥秘,所以他们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了新知识的探索。同时该实验暗示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方法,即要消耗氧气使得集气瓶中压强变小(注:酒精燃烧从分子角度看每一分子酒精燃烧消耗三分子氧气生成二分子的二氧化碳和三分子的水,气体分子数目减少,压强就减小),而且实验提示了测定消耗氧气的方法,即集气瓶中压强减小,鸡蛋就被压入瓶中,若换成水,水会发生倒吸现象。精心的设计,灵活运用,巧妙的导入一举三得,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抓住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回来后,又对本课例重新琢磨,有几点思考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课题的“引”与“入”

课堂教学中的课题引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好的课题引入犹如第一锤、第一步棋、第一幕剧。这第一锤、第一步、第一幕能否敲准、走活、演好,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引入课题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教师精心设计课题引入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本节课“瓶吞鸡蛋”实验恰当地制造悬念,产生强烈的效果,较好地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问题的探索、研究和讨论上,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但此后的教学过程中,此引入并没有再次得以应用,从而感觉有些为引入而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包含实验原理分析、实验装置分析、实验步骤分析及实验误差分析。酒精的燃烧过程从分子角度看每一分子酒精燃烧消耗三分子氧气生成二分子的二氧化碳和三分子的水,气体分子数目减少,压强就减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反应后装置中内部压强变小,但在实际实验中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就是当酒精燃烧时,放置在集气瓶口的熟鸡蛋在瓶口上下震荡 (此现象在学生的描述中未曾出现),很明是由于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使得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溢出,当燃烧结束后,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因此鸡蛋被吞入瓶中。本节课的实验误差分析中正可以将课题的“引”再“入”课堂,本节课的实验误差分析是在学生实验结束后进行的,展示并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实验误差结果即测量值大于五分之一和测量值小于五分之一。分析结束后可以将学生再次带回课堂的开始引入中,首先让学生回忆实验的现象看是否有遗漏,借此可以指点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其良好的实验素养。化学实验千变万化、现象各异、操作要求高,有些实验现象相近或仅是一个瞬间过程而难以观察;有些实验中的现象稍纵即逝,观察时如不一丝不苟,很容易漏掉这些现象;有些实验因为操作程序不同而有不同现象;还有些实验需反复操作才能成功。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实验中要严格操作,仔细观察、记录、认真分析、归纳才能得出结论。其次可以结合空气中氧气测量值大于五分之一的实验误差分析和鸡蛋震荡的现象共同探讨鸡蛋被吞的可能原因再次让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升华。课题的引入不仅仅是将课题导出来,更要能深入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才能承上启下,融会贯通。

二、课题引入的暗示不能“暗”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里戈里·洛扎诺夫于60年代中期创立的。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经过研究证明,大部分的人都容易受到暗示。在某种信息源的暗示和刺激下,人的潜意识中会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用这种信息支配进行下一步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意想不到的结果。本节课课题引入实验暗示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生将暗示进行支配应用明确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先利用物质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来完成实验设计,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但在这节课中,教师没有明确指出能用于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必需具备的条件,反而在魔术实验的引导中,学生思想上处于一个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思想环境中,在潜意识认为酒精及棉花的燃烧可以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得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事与愿违。窃以为可以在介绍红磷的燃烧后分析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必需具备的性质或要求,接着分析酒精及棉花的燃烧可以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消除实验暗示对学生思维的误导。教学中的暗示便于提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自发主动地接受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融洽。当然,教学中的暗示包含着更为宽广的内容和更为丰富的技巧,当我们熟练地掌握了这一技巧,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及教师的意图和学生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时,暗示便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好课,关键在于导入,导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导课,不仅只为引入新课,更应能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这样才具有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氧气酒精课题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75%医用酒精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跟踪导练(一)(2)
酒精除臭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