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对“学长制”的创新应用

2013-04-12 18:02:27曹然彬任志新
关键词:学长制伙伴关系学长

曹然彬 任志新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1 “学长制”的含义、起源与发展现状

“学长”,原指对一个学生在个人发展方面起到积极帮助作用的人。“学长制”又称“学长计划”(英文为“Student Mentoring Scheme”简称“SMS”),是在国际上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普遍推行的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指学生管理部门选拔政治觉悟高、成绩优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高年级学生,经过相关培训,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引导和督促,从而扩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新兴学生自主管理机制。作为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它是以辅助管理的角色介入,其要义在于精选高年级中的优秀学生,以平等、博爱的精神与新生实现良性互动,促使新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从而达到开阔新生视野、锻炼高年级学生能力的教育管理目的。

早在15世纪,英国的伊顿公学就开始实施学长辅导制度。日本早稻田大学还将其作为一种学校的领导机制。美国高校如哈佛大学学长辅导制度的理念就是帮助指导新生面对大学挑战,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为学长提供提高领导能力的机会。他们称学长为“peer advisor”;英国高校如利兹大学的“peer mentoring”项目,就是由学校组织有经验的高年级学生(mentor)与若干个一年级新生(mentee)配对。mentor给mentee提供各方面的帮助,使他们更快地融入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在我国,最早是康有为在1891年创办“万木草堂”时,吸收新式学校的管理方式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起用优秀学生做学长负责指导学生,并分工管理各项工作。现在我国众多高校在新生中推行的“学长制”是在高校扩招过程中适时出现的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生事物,它弥补了高校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出现的“真空”,促进了新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例如,香港科技大学有“卓贤汇”特色活动(conl1uence dinner),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十几所高校近年来也陆续实行了这一管理机制。

2 “学长制”的理论基础

“学长制”的理论基础是伙伴教育。据《现代汉语词典》(1996),伙伴“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即共处某一共同体,并与共同体其他成员拥有共同的目的和价值观,合作进行某种活动的人。没有默契不成伙伴。伙伴教育的理念建立在“伙伴”的概念之上。伙伴教育的主旨是在教育中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使主体能在伙伴关系中进行教育、发展、生活,成长为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良好伙伴,即成为社会共同目标与价值的分享者、维护者与创造者,成为社会共同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伙伴教育的基本思路是使学习者在伙伴关系中学习、发展,成长为社会发展的良好伙伴或积极的建设者,简单说来就是在伙伴关系中培养伙伴。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中人的前景设想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相对独立性、自由个性。在农业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人的依赖性”基础上的,进行的是群主体的依赖性教育,产生的是依赖性人格;在工业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物统治人基础上的人的相对独立,人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进行的是个人主体教育,产生的是个人主体的独立人格;在信息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自由人平等结盟,即伙伴关系,进行的是类主体教育,产生的是类主体的自由人格。伙伴教育的基础是情感与信任,古语道:亲其师、信其道、笃其行。伙伴教育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教育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营(传)销活动中。

伙伴教育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合作关系,解决现实社会中人对人的隔膜、分离问题。伙伴教育不仅体现在伙伴之间的彼此影响、互相激励上,同时,通过伙伴关系,学生可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逐步走向“社会化”。伙伴教育能够建立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打破现实学校教育与社会要求隔离的状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伙伴教育能够建立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融通关系,清除劳动与人生的异化关系。

3 “学长制”的创新应用

3.1 变少数学生的活动为全体学生的参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实施“学长制”的高校采用的方法是聘任政治觉悟高、学习成绩优秀、社会工作能力突出同时又乐于帮助和培养学弟(妹)工作的高年级学生,对口帮扶、指导、教育低年级学生的模式。被聘任的学长及时了解学弟(妹)的家庭状况、心理活动、生活困难、情感挫折等问题,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帮助学弟(妹)解决生活、学习、工作、感情等方面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弟(妹)规划总体和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认为,“学长”是个相对的、广义的概念,应包含以下两重涵义:第一,相对低年级学生,全体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学长;第二,在不同年级中,任何在德、智、体、美、劳等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也都可以称之为学长。“学长的活动范围可以是包罗万象的,从有教育意义的到有趣味的、从私人的到职业的、从正式到非正式的;学长的角色可以是非常灵活的,如兄弟姐妹、顾问、信息提供者、辅导员、教练、家庭教师、简单的朋友,或者只是一个陪伴者。”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与他人沟通交流、相互影响的平台。这个机制设计可以建立一个广泛平等的、全方位的、自由互动的、充满活力的学生成长环境,身处这一环境的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是被动地参与和“被影响”,从而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全面的、健康的、自然的伙伴关系。应该说,推行“学长制”绝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仅仅为了缓解学生管理队伍人员的不足,其目的更多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追求的是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是希望高、低年级的学生都能尽快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3.2 从单一管理到全方位的参与教育教学

目前各高校实行的“学长制”主要是在学生管理中应用,是一种学生管理的辅助机制。通过“学长制”可以大大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针对性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将“学长制”扩大到教学领域。学院将学长分为三类:一类是注重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班级学长”;一类是注重管理与教学相结合的“专业学长”;还有一类是注重管理与思想引领相结合的“党员学长”。在教育教学中,选聘学习成绩优秀、技能突出的高年级或同级学生担任“专业学长”,对同一专业的低年级或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辅导,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比如说,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院依照行业习惯和企业文化的要求,让学生自由拜师或收徒弟,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学生当师傅,形成比较稳固的伙伴关系。“专业学长”们来源于学生,更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基础,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传递给辅导对象,这样的帮助和指导在心理上更容易被学弟(妹)接受,在时间上更及时,特别是在一些职业教育和工程教育中的经验性知识的传递上,这种手把手的长时间的帮助显得更有效。同时,“专业学长”们还要将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和加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提高教师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对学弟(妹)接受的指导也能更好地促进学长们自身的学习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并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学能自反,教能自强,互尊互学,教学相长,“学长制”实现了高低年级学生的共赢,使学长制的教育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3.3 从学制内延伸到学制外

一般“学长制”通常情况是在学制内实行。为夯实“学长制”的组织基础,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于1997年建立了毕业后流动站制度。学院每年在毕业生中选聘一批思想觉悟高、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充实到毕业后流动站,在站内学习2~3年时间后充实到学院的教师队伍,也可根据自身意愿离站。毕业后流动站的学员既是学生又是老师,他们享受教师的待遇但也有自己的课程学习任务。学院也为“学长”在政治思想方面、业务技能方面、管理科学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的全面发展拟定适合的教学计划,提升“学长”的综合素质。他们除了学习以外,还以“学长”的身份被派往班级、专业、系或部门参与班级管理、课堂(实训)教学与辅导、学校管理等工作中来。这样,毕业后流动站将学校“学长制”延长了2~3年,有利于学校文化坚守传承与创新发展。

总之,“学长制”是将学生的特殊教育与普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发挥学生领袖的示范作用与调动全体学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这就要求全体师生在学校的全部活动中,牢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这一学校的本质特征,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放手发动学生、紧紧依靠学生、一切从学生的成长出发。实施“学长制”有利于密切师与生、生与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伙伴关系,在校园中创造一种温暖、积极的学术文化氛围;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学生的品德教育与自我提升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教育教学尤其是实践性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学校文化更好地坚守传承和发展创新。

[1]郑育杉.学长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的模式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258.

[2]张信先.学长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3):79.

[3]刘长海,罗怡.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J].江西教育研究,2005,(5):15.

[4]魏剑波,赵冬亮.学长制在高校中的发展模式及作用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2):94.

猜你喜欢
学长制伙伴关系学长
白鹭起舞
江淮法治(2020年14期)2020-11-25 08:47:52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学长制”拓宽学生成长空间
教育(2017年1期)2017-02-09 15:18:52
大学新生管理中实行学长制的问题及对策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11:31:04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专利条款研究
知识产权(2016年1期)2016-12-01 06:56:47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学长制的思考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40
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透明度规则
基于大学生事务中心的学生自治模型探究
求知导刊(2016年9期)2016-05-01 12:46:10
致新学妹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中国火炬(2015年4期)2015-07-31 17: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