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前期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述论

2013-04-12 15:45牛建立
关键词:成套设备技术设备

牛建立

(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暨洛阳市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河南洛阳471023)

20世纪70年代前期,毛泽东、周恩来等根据有利的国内条件和国际形势,大胆决策,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利用这些引进设备,兴建一批大型工业项目。虽然引进和建设过程中有一些缺点,但这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后,对当时和此后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对外开放的前奏。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有学者考察了70年代前期中国大规模从国外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历史背景和成就[1];有学者对这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进行历史再考察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指出其严重缺陷,如仅引进设备而引进的技术较少、不讲经济效益、管理体制落后等,同时也指出了一定积极意义[2]。这些研究成果是从规范市场经济的角度反思得出的结论,没有把这一问题放在当时混乱的“文革”环境中考察。在当时“文革”的混乱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缺陷是普遍存在的。笔者不揣浅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一步考察,请教于方家。

一、决策背景

(一)“文革”后期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调整。1971年“九一三”事件在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毛泽东汲取一些教训,采取多种措施缓和因“文革”造成的各方面紧张关系。在毛泽东支持下,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调整干部政策、经济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政策。在毛泽东“许可”的范围内,周恩来采取多种措施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消除“文革”对经济工作的破坏,恢复政治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他强调“运动和业务不能对立”,鼓励各级干部抓业务,把生产搞上去。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精神,197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无政府主义是假的马克思主义骗子的反革命工具——学习笔记》等3篇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文章,揭露“文革”中盛行的“打倒一切”、“砸烂一切”、“群众运动天然合理”等谬论。这3篇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得到大多数干部、知识分子和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国内局势开始好转。而当时在“四人帮”动不动就扣政治帽子、批判“洋奴哲学”、“卖国主义”的情况下,周恩来调整政策和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批判极“左”思潮,为引进成套技术设备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迫切需要解决。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人民群众仍然缺衣少食。毛泽东说:“解放这么多年,吃饭和穿衣问题还解决不好,怎么向人民交代?”他指示:必须把粮食抓紧,必须把棉花抓紧。70年代前后,国家每年都要召开棉花会议,周恩来亲自主持,要求各地多种棉花、多卖棉花给国家。即使这样,国内棉花仍然不能满足需要。世界上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是发展化学纤维工业,以解决纺织工业原料问题。为此,纺织工业部专门向中央写报告“实行天然纤维(棉花)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但由于国内合成纤维技术落后,纤维质量不好,群众不欢迎,群众喜欢的涤纶(的确良)、晴纶(人造羊毛)等纤维几乎没有。毛泽东得知一名服务员千辛万苦才买到一件“的确良”衣服,对周恩来说:买一件“的确良”不要千辛万苦,百辛百苦行不行?周恩来说:我们没有这个技术,还不能生产。毛泽东又问:能不能买?周恩来说:当然可以。事后,周恩来向李先念、余秋里传达了毛泽东“我们也搞点化纤”的指示,要他们研究办这件事情,从国外引进化纤技术设备。

(三)中国国际环境改善,西方发达国家有意同中国做生意。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是“文革”期间我国外交战线上取得的重大胜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破两国间20多年的坚冰,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毛泽东在会见尼克松时,批评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领域闭关自守的错误做法,他说:“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搞点小生意,我们就死不肯。十几年,说是不解决大问题,小问题也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所以就打乒乓球。”[3]1638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关系缓和,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中国迎来了对外建交的又一次高潮,至1973年底,已基本上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建交的过程。外交关系的突破带来了对外贸易合作的新契机。与此同时,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商品、资本、设备、技术都急于寻找出路,对与中国做生意有浓厚兴趣,这就为中国引进成套技术设备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四)国内石油生产的突破,使中国发展石油化工有了可能。1959年,中国石油产量373万吨,自给率只有40.6%;1965年,由于大庆等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成功,中国石油产量达到1 131万吨,完全实现了自给;到1972年,中国的石油工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油产量达到4 567万吨[4]8,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用不完,就可以拿出一部分原油作为生产化学纤维的原料。这就为中国引进成套化纤设备奠定了原料基础。

这四个背景因素综合起来,使得中国从国外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时机日臻成熟。毛泽东、周恩来把握时机,在70年代前期作出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决策。

二、引进计划的确定与扩大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从最初4套化纤和2套化肥约4亿美元的方案,到最后26个大型项目约43亿美元方案的出台,前后经历了1年左右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提出引进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1972年1月16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分析了我国棉花和化肥产量严重不足、大量依赖进口的现状,指出了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出:为了争取时间,掌握技术,加快我国化纤、化肥工业建设的步伐,求得一个较大的突破,并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拟争取在(1972年)上半年与外商签订合同,花费4亿美元,引进4套化纤技术设备和2套化肥技术装备,以及部分关键设备和材料,争取五六年内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可以生产化纤24 万吨、化肥400 万吨[5]386,化纤产量“约等于500万吨棉花,可织布40亿尺,其中‘的确良’(涤纶)的产量(包括当时产量)将达到19亿尺,城乡人民对‘的确良’的需要,将进一步得到更好的供应”[4]10。引进这4套设备的厂址,拟放在四川、辽宁、上海、天津。进口2套化肥设备,建在四川和大庆。《报告》还提出,立即组织3个技术考察组出国考察,争取在1974年、1975年建成或形成生产能力。

1972年2月7日,经毛泽东、周恩来等批准后,这些项目正式组织实施。负责这项工作的轻工业部和燃料化学工业部组成考察组,分别到西欧、日本考察,选择引进对象,5月份他们给国务院写出考察情况和进口化纤设备安排方案的请示报告。5月24日,李先念批准,并派柴树藩同志主持同外商谈判。经过1个多月的谈判,柴树藩向国务院写出《进口化纤设备谈判进展情况的报告》。9月2日,周恩来将报告批给李先念、余秋里,经过他们批准后,第一批进口化纤、化肥设备的报告正式确定下来,迈出了引进成套设备的第一步。

由于上述成套设备引进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其他部门如冶金部、三机部、四机部等都想借此机会引进一些先进技术,纷纷向国家计委提出引进项目和出国考察,这是引进规模扩大的内部因素。同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引进项目也表现出极大热情。辽阳化纤项目是从法国引进的,在谈判过程中,因为1 000万美元的价格分歧,合同一直签订不了。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时宴请周总理,他说这个项目的签订会引起世界轰动,希望中国政府在价格上让步,最后周恩来从大局考虑同意了。这个合同的签订,的确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很多西方国家由此看准机会,纷纷要和中国做生意。这是导致引进规模扩大的外部因素。

第二个阶段,武汉钢铁厂引进一米七轧机。1972年8月6日,国家计委向李先念等并国务院呈送《关于引进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问题的报告》,指出:“轧钢能力不足,钢材品种不配套,特别是板材、管材少,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冶金部要求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一套,包括热连轧机、冷连轧机、镀锌机组、镀锡机组、硅钢片机组等设备。进口一套新的连续轧板机约需2亿美元,虽然用外汇较多,但与每年进口300万吨钢板所花约 3 亿美元相比,还是合算的。”[4]13《报告》建议由冶金部、一机部、外贸部、国家计委指派人员成立专门小组负责这项工作。8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正式批准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一米七轧机,建在武钢。

第三个阶段,引进范围不断扩大。煤炭、石油、化工、机械、电力等其他工业部门,经过出国考察也相继提出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项目,引进范围不断扩大。1972年11月7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报送《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建议进口23套化工设备。对上述3批引进项目进行研究后,周恩来感觉很零碎,而且,既然有这么好的机遇,事情就应该做大一点,所以指示国务院业务组和国家计委把这些项目合并起来,准备采取更大规模的引进方案。

第四个阶段,批准“四三方案”。1973年1月2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和国务院业务组研究的意见,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因计划用外汇43亿美元,故称“四三方案”。李先念随即把这个报告送给周恩来,经过讨论和修改,3月22日,国务院原则上批准了这个报告。《报告》提出:由于“我国的对外关系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急于找产品市场,找资金出路。积极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扩大对外经济交流。我们研究,拟在今后三五年内,集中进口一批成套设备和单机设备,争取在‘五五’计划期间充分发挥作用,初步提出进口43亿美元的方案”[4]14-15。后来又陆续追加了一批项目,计划进口总额达 51.4 亿美元[6]864。

“四三方案”还阐明了引进技术设备的目的和6项原则。进口成套设备的目的在于,“引进新技术,支援农业,加强基础工业和轻工业,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引进设备的原则: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二是学习与独创相结合;三是有进有出,进出平衡;四是新旧结合,节约外汇;五是当前与长远兼顾;六是进口设备大部分放在沿海,小部分放在内地。这6条原则成为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指导方针。“四三方案”还建议,由国家计委及各部委组成“进口设备领导小组”,“像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抓‘156’项进口项目那样,扎扎实实地把建设任务抓紧抓好,尽早投产见效”。

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项目共26个:化学纤维4套,即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四川维尼纶厂、天津石油化纤厂;石化3套,即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的30万吨乙烯、吉林石化公司的11.5万吨乙烯及配套项目、北京化工二厂的氯乙烯设备;大化肥13套,即沧州化肥厂、辽河化肥厂、大庆化肥厂、栖霞山化肥厂、安庆化肥厂、齐鲁第二化肥厂、湖北化肥厂、四川化工厂、泸州天然气化工厂、赤水河天然气化肥厂、云南天然气化工厂;烷基苯项目1套;大型电站3套,分别建在天津北大港、河北唐山陡河、内蒙古赤峰元宝山;钢铁项目2套,武钢的一米七轧机和南京钢铁公司的氯化球团。另外,还有43套机械化综合采煤机组,以及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等单个项目。

1972年,全国进出口总额只有48.4亿美元,其中进口22亿美元,而根据“四三方案”的计算,引进这批成套技术设备需要43亿美元,加上利息,总数要达到50亿美元,总投资折合人民币是214亿元(这在当时是不小的数目),1972年全国基本建设的总投资不过412亿,这26个项目就占214亿,实际上后来还超过了这个数字。[4]19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这次从国外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党中央、国务院下了很大的决心。实践证明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三、项目落实与建设

这批成套技术设备引进方案得到批准之后,很快付诸实施。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由有关部委组成的进口设备领导小组,负责审查、组织进口、综合平衡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和承接进口项目的省市也抽调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到1973年底,大部分项目签约完成。与之相配套,国内先后开工的26个工程,均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1974年初国务院专门发出文件,明确规定:引进项目的投资要专项保证,设备材料要专项安排、单独核销,施工力量要优先安排。到1979年,上述26个项目的合同履行完毕,共用39.6亿美元,比原计划少了3亿多美元,实现的程度差不多达到92%[4]20。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26个项目的建设情况总体上是好的,截至1979年底,已有20个建成投产,平均每个项目的建设工期为3年8个月,其中最长的5年,而国内同期安排的一批大中型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建设工期长达11年[7]19-23。到1982年底,所有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这批项目的顺利落实与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李先念、余秋里、谷牧等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在项目的引进、落实和建设方面,花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及时解决反映的现实问题。周恩来一直强调,这批引进项目对外履约,一定要重合同、守信用,不能把事情办坏。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建在金山卫填海造地而成的软土层上,建设初期,日本商人反映那里的地基不好,土层比较软,打了很深的桩,仍然怕出事故。周恩来要求一定采取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千万不要出事情。对于这批引进项目,周恩来等确实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万一出了重大事故,就会给“四人帮”以口实,对他们进行批判攻击。

邓小平对这批引进项目给予大力支持。1973年他刚刚复出,恰好赶上这批引进项目的落实和建设,他就到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建设现场视察,听取有关人员汇报,从引进设备的谈判情况,投产以后预计的收益,投资、年利息的金额,厂区、生活区的布置,污水处理和污染问题的解决,进口设备的运输等,都详细询问,并实地考察了规划厂区。两年后他又到那里视察,看到各方面进展很快,特别强调解决好污染问题,回到北京后,要求谷牧在该厂以国务院名义主持召开现场会,介绍其经验,推动基本建设战线的整顿工作。会议于1975年8月在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成功召开,达到预期目的,影响很大。

陈云大胆利用外资,满足引进设备所需资金。1973年6月7日,新上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就筹措外汇资金的问题请示陈云:现在可以搞到10亿美元甚至更多,但是,这是否不符合毛泽东的自力更生方针和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精神?对此,陈云回答,现在形势变了,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75%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25%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反过来了,这个趋势是定了[8]176。于是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开展筹措外汇和利用外资工作,满足了对外引进的迫切需要。李先念是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具体负责人,从出国考察、谈判、签订合同到国内立项审批、制订方案、筹措资金,再到国内筹建工作的各个环节,他都精心筹划、周密组织;对引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以保证整个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次引进的成套技术设备项目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虽然不断受到“四人帮”及其在各地党羽的干扰破坏,也造成了一些恶果,如江青一手炮制“蜗牛事件”和“风庆轮事件”,以及对大庆化肥厂的指责、干预等,但总体上来说,这批项目实施还是比较顺利的。

四、重大意义

第二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大规模成套引进设备,解决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四三方案”提出引进成套设备原则的第一条就是“集中力量切切实实地解决国民经济中几个关键问题”。当时,中国国民经济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大问题是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四三方案”全部引进项目共26个,其中用于解决吃、穿、用问题的化肥、化纤和烷基苯项目18个,总投资136.8亿元,占“四三方案”全部投资的 63.84%[4]32-33,重点十分突出。1977年底,13套大化肥项目,已有7套投产,到1978年6月,累计生产尿素361万吨[4]35,促进农业发展是不言而喻的。在穿的方面,到1982年4套化纤项目全部投产,大量的涤纶、晴纶等合成纤维纺织品和塑料制品解决了中国的服装、鞋帽供应问题,1984年中国取消了布票。

在能源动力方面,43套综合采煤设备从1974年开始投入使用后,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采用引进发电设备建成的发电厂,不仅提高了火电厂发电机组的等级,而且缓和了华北、东北地区电力紧缺问题。在原材料方面,武钢一米七轧机从投产到1983年底,共生产钢材556万吨,平均每年产量增长26.6%,其中,冷轧、热轧、硅钢片三厂的产量分别以27%、31%和36%的平均速度递增,1983年,薄板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7.1%[1]。另外,塑料、合成橡胶、洗衣粉等多种化工产品的产量也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这批项目建成投产后还节约了外汇,降低了消耗。引进项目建成投产以前,这些项目所生产的大部分产品大量依赖进口,花费许多外汇,而这些项目投产以后,国家在这方面的花费得到节约。如薄板钢材,在一米七轧机投产以前的三年中,国家仅进口镀锌板、镀锡板和硅钢片就花费外汇5.5亿美元,相当于引进一米七轧机用汇额的91.7%。而从1979年到1984年,一米七轧机共生产代替进口的商品材268万吨,节约外汇26.9亿美元,相当于引进设备费用的3.3倍[1]。同时,“四三方案”引进设备的产品已有相当数量打入国际市场,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另外,由于引进设备技术性能高,从而减少了单位产品产量的物质消耗,仅一米七轧机的镀锡工艺,每生产1吨镀锡板只消耗锡7公斤,比国内原有的生产工艺降低消耗72%[1]。

(二)通过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我们才真正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了解。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成套设备是从苏联、东欧国家引进的,尽管它们把当时自己比较好的技术给了我们,但这些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技术,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不是先进技术了。而第二次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是新中国第一次同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的项目绝大部分属于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其中许多技术是当时我国未曾掌握、未曾认识、甚至是闻所未闻的。这些技术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如一米七轧机,不仅提高了轧钢技术,而且吸收了金处理、陶瓷化工、液压传动、信息传递、能源介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又如,在引进综合采煤机后几年的时间里,我们便研制出适合我国井下作业需要的综合采煤设备以及配套的液压支架、运输机械等设备,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机械化打开了局面。另外,通过培训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操作工人,企业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这次成套设备引进还带来了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带来了广泛的最新市场信息,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外部世界的变化,看到了究竟什么是先进技术,什么是高度发达的工业,什么是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对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了深刻的认识。据当时成套设备引进特别顾问顾秀莲回忆,在欧洲考察让她眼界大开,触动很大。在德国,她看到奔驰车在高速公路上开到180迈,德国人从不迟到的守时观念,让她印象深刻。“看完以后就觉得,国外的经济这么发达,这么先进,我们必须急起直追,我当时小一点,老一辈就更这么认为了。”[9]

(三)通过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培养了技术、管理和外事人才,积累了经验,为此后的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通过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专家和管理干部,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技术和企业管理上。而通过第二次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我们真正从西方发达国家学到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知识,积累了同西方发达国家打交道的经验,特别是怎样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怎样引进软件、怎样开展更高层次的合作问题等。如1973年6月,周恩来在会见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洛克菲勒时说:“通过两国银行往来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这是一个有效的渠道。这一点我们还赶不上台湾的严家淦。”[10]602同年 10 月底,他会见澳大利亚总理时说:“台湾有一个高雄港是自由港,没有税,吸引外资带着原料去建厂,利用台湾的廉价劳动力、劳务费,然后把商品回销外国,这样很多外资去台湾投资。”[10]630-631虽然受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所限,周恩来的这些对外开放思想没有实现,但为后来的对外开放提供了理论先导。再如陈云在同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谈话时,提出“和资本主义打交道是大势已定”,“对资本主义要很好研究”,“要把一些界限划清楚,如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做工作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缚住”等思想,成为利用外资的理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参与第三次大规模技术设备引进的骨干人才,都是从参与第二次大规模成套设备引进的人员中成长起来的。

综上所述,20世纪70年代前期,毛泽东、周恩来等根据有利的国内条件和国际形势,决定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利用这些引进设备,加上国内生产设备改造,兴建一批大型工业项目。虽然引进和建设过程中有一些缺点,但这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推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改革开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次大规模成套设备引进起到了承前启后、率先开拓的作用,使中国较早地从苏联、东欧国家转向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对外开放的前奏。

[1] 阎放鸣.论我国第二次成套设备的大引进[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1).

[2] 林柏.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技术与设备历史再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1);孔繁敏.对七十年代前期引进技术设备问题的反思[J].经济科学,1987(5).

[3] 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 陈锦华.国事忆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5] 刘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第三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9):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7] 王永华.我国七十年代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揭秘[J].党史博采,2011(6).

[8] 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9] 滑璇.“四三方案”:与资本主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J].中国新闻周刊,2012(7).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成套设备技术设备
中国(上海)国际灌溉与温室技术设备展览会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无线电技术设备的使用情况
现代汽车维修现状、技术设备与质量管理
浅析广播电视技术设备的接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