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 150001)
彼得·圣吉于1990年提出了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这一理论,指出在这样的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加尔文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用于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组织。”[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校教育的办学期望也越来越高,学校教育也切切实实发生着各种转变。对教务处的工作人员来说,只有进行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接触最新的教学模式和研究成果,才能有效推动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尤其是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网络课程和民间办学的力量也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学校相关的硬件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都需要升级,学校的教育制度等都面临着变革。
坎特[2]早在20世纪就曾经预计,组织在将来可能会由具备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的团队来运作。因为只有找到在学习和发展上花心思和时间的门径,并能以某种方式为工作增添价值,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做出卓越的成绩。
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一直是学习型组织领域最为经典而流行的理论。五项修炼是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型、建立共同的愿景、团队学习和共同思考。在这个基础之上,南开大学邱邵良[3]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了“组织鱼模式”,这个模式由学习观念、组织学习框架体系、组织学习激励与保障机制和学习行动四部分构成,分别对应于鱼头、鱼身、鱼鳍和鱼鳞、鱼尾。学习型教务处团队的构建,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做保障,再崇高的理想也是空洞无物的,再高亢的激情也早晚有耗尽的一天。因此,明确责任、加强纪律、完善问责机制是一个团队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构建学习型教务处,首先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制度,并给出适时的反馈与创新,形成有特点的学习网络。处内各部门要有共同的愿景,形成教务处特有的文化理念。同时,各个部门要结合本科室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定制有特色的科室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形成固定的文化和传统。希利夫和莫蒂斯卡[4]注意到,完整整合性的优质工作文化都是超越组织边界来组织合作团队的,这就要求每个人的态度、信念、思想和工作目标都要依照自我角色而做出改变。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秉持单打独斗的传统,而团队合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职能和技能的个体在一起工作。在团队中工作,需要对其他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有一系列新认识。以我校为例,教务处7个部门虽然各司其职,但很多工作其实是相互渗透和依靠的。例如,改进自己的工作计划会给其他部门造成怎样的影响,自己需要获取哪些相关的工作信息。在教务处内,要打破部门之间的隔阂,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使相互之间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尽快地传播和流动。例如把资料集中放在移动式橱架上,方便不同的人查阅。
在向他人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自我学习。根据岗位目标更新自身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除了坚持日常化的培训之外,更要积极利用好各方资源,包括网络、书刊、培训班等,多渠道地学习知识、充实自我。
建设学习型组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未必能够立竿见影,亦需持之以恒。在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过程中,需得推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基本信念。在团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对部门的支持好比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仅需要对团队技能进行评估,另外还要帮助他们用知识来应对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复杂事物与挑战。激励性机制让人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从而促进成员更加努力。同时,也有利于团队成员们在树立正确的荣誉感、自豪感的基础上,促进团队建设良性发展。
行动起来是学习型团队最关键的一环[5]。如果没有行动,所有的梦想都只能是虚无缥缈的。因此,不管什么理念和措施都需要实施才能有效果。我们认为,可以发挥团队行动长效机制的作用,即不断给自己的团队设立小目标。例如为了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现代信息中心就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如何提供更好的信息化资源和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需求。不断追求和进取的精神,将会为部门的发展带来持续不竭的动力。
如何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如何激发成员的主动性,让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为学习型团队建设献计献策,从而发挥全体成员的力量,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全体师生——这是教务处工作的生命线。笔者认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结合学校和教务处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应该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凝练出学习型团队的精神内涵。
哈工程“三海一核”作为哈工程的鲜明特色,已成为和平年代共和国对工程大学的新要求。哈工程在满足国家“三海一核”领域的战略需求方面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也承载着共和国教育事业腾飞的梦想。作为学校的核心部门之一,教务处在与全校的战略决策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应该着力打造积极进取的学习型团队,凝练出具有教务处特色的团队精神。让每一位团队成员从心底认可“与教务处一起发展,与哈工程一起成长”的“家”文化。只有每一位成员认可了团队,自觉地从团队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整个教务处才能展现出它的生机活力,发挥出它的全部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处理好个人与学习型团队的关系,使得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全局意识,找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同时团队建设过程中,也要兼顾个人的得失,全面了解成员的学习状况、思想动态、生活情况甚至人生规划等。
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的确,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因此,我们认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培养人,以感情培养人——这才是一个学习型团队成功的基石。教务处学习型团队的创建离不开学校的整体发展,相信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很快就能够形成高效、专门并具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交叉融合的学习型团队。俗话说:“只有种得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一个学习型的团队一定会是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团队,也会为学校教务工作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思路。
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略谈了教务处学习型团队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当然,团队建设需要发掘的还远不止这些,所以教务处学习型团队建设工作也有待于大家不断加以深化和拓展。
:
[1]邱昭良.学习型组织新实践:持续创新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Kanter J.J.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season on metabolic rate of white - tailed deer[J].MSc thesis,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Durham,1989.
[3]邱昭良.迈向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的障碍因素分析与学习型组织构建[D].天津: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4]Shilliff K.A.,Motiska P.J.The team approach to quality[M].ASQC Quality Press,1992.
[5]王春豪.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析——基于组织学习鱼模式[J].当代经济,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