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金沙江路906号,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建筑面积4 936平方米,内设全科、中医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医技科等,核定床位60张,下设海鑫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个健康促进站,服务面积4.47平方公里内、服务人口6.1万。目前,中心在岗人员有146人,其中卫技人员129人,正高1人、副高5人、中级职称42人,研究生10人。2012年中心年门诊服务量45万人次,出院病人400人次。
中心先后13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曾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为老服务先进集体等。2011年中心创建为上海市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中,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中心在“引进人、留住人、用好人”方面动足了脑筋,中心成立学术委员会,以更人性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来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三年来,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以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新录用34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17人。为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中心实行青年人才业务带教和后备干部挂职带教制度。利用二、三级合作医院在人才培育、培养方面的优势资源,组织中青年专业人员外出培训,2011年10月至今,中心已派出5人参加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的进修学习。中山医院也定期组织对中心慢病管理团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人才培养制度化,为中心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医科田国平医师入选“2011年度上海市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全科医师郁斌入选“2012年度普陀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极大的推进了中心的学科建设。上海市卫生局重点课题《“治未病”在社区骨质疏松防治中的实践》与普陀区卫生局课题《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模式研究》结题时均被评定为“国内领先”,后者还获得了“中国老年学骨质疏松委员会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中心医务人员自主研发了“家庭病床管理”与“社区居民体质辨识管理、社区骨质疏松防治管理”软件,并成功申请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多家机构推广应用。目前中心在研的市、区级课题共有11项,近三年中心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14篇,各类大会交流发言6次,书面交流14篇。
中心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疾病防治基地”、“复旦—伊拉斯姆斯医学研究中心社区基地”、“中华预防医学会全国体检人群慢病风险与控制标准化建设基地、“南昌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实习基地”。
中心在区政府、卫生局及街道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服务流程。其中包括离休干部、残疾人一门式诊室和将输液室调整至门诊一楼,儿保、防保、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等健康人群服务集中于首层独立区域;中医诊疗区域集中在门诊三楼,并在门诊楼增设一部残疾人变频电梯。所有科室设置规范,标识清晰醒目,环境整洁舒适,流程合理便捷,信息公开透明,温馨便捷的就医环境,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在门诊大厅已实行电脑自助挂号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建立服务功能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自助测压、家庭责任制医生电子预约服务。推行病房电子病历、门诊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家庭病床电子病历,与中山医院建立社区专家门诊预约系统,方便社区居民解决专家预约看病难的问题。实行全程就诊一次性收费,优化诊疗流程,在全科诊室、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口腔卫生室设置电子叫号系统,有序安排患者进行就诊,改善就诊环境。
中心充分运用传统医学优势,满足社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大力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整合中医诊疗区域,将中医诊室、骨伤诊室、针灸推拿室、康复医学科等进行合理布局,体现中医诊疗的特色,方便患者就诊。进一步巩固中医治未病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完善中医社区诊断。对60岁以上老年人在免费体检的同时增加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目前已完成社区居民体质辨识8 087例。在首批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单位验收中,中心以总分97.5分的好成绩名列全市第一。
2009年中心作为普陀区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推荐单位,接受了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复核工作组的检查,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2010年,中医科主任邱丽医师先后2次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培训班”进行授课。2011年12月16日,中心代表上海市接受卫生部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市”的检查,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11年,中心成功创建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0月成功通过了该项工作的中期评估。
中心作为复旦——伊拉斯姆斯医学研究中心社区基地,于2009年初与中山医院开展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国个人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子课题和上海市卫生局“临床流行病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长风社区中老年居民多种慢性代谢疾病防治研究》(以下简称“上海长风研究”)项目合作。自2009年起中山医院先后向中心投入了眼底照相、多普勒彩超、i-DXA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等设备,为本社区的居民提供了多种慢病筛查检测手段,为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慢性病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3年来已经为6千多名4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免费健康普查,建立了详细的个人健康档案,并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
中心不断创新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形成了四大特色工作: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社区中医治未病探索、家庭病床管理、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模式。2012年社区健康小屋的建立,全面拉开了中心慢性病系统管理的序幕,在三级医院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心先后开设了心脑血管、骨质疏松、糖尿病等专病门诊,启用健康自检系统,自测血压、身高、体重等,数据与医生工作站相连。逐步建立起健康体检、慢病筛查、疾病诊断、疾病治疗、随访管理、健康教育等系统化的慢病管理模式。长风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特色工作的开展,不仅吸引了大量患者,大大提高了门诊服务人数,也全面提高了中心整体的业务水平。
2012年3月1日,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带领市卫生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前来调研长风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充分肯定了“上海长风研究”项目带动“长风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项目的开展对中心慢性病综合防控、争创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美誉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五十多年扎扎实实的工作做出来的。中心早在80年代就荣获了“上海市文明单位”的称号。中心的医术和口碑在同行中是首屈一指的,特色科室——中医骨伤,更是中心的金字招牌,远在郊区的患者也都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中心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强调一个理念:文明长风、爱的家园。第十六届市文明单位的创建分两个层面,精神文化建设层面:幽幽古韵、文化长风;业务学术建设层面: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中心推出“学术类、文艺类、公益类”三大系列活动,成立“慢病管理团队”、“科研团队”、“学术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组建“天使舞蹈队”、“青年合唱队”、“羽毛球队”等文体团体,通过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不断积淀中心文化底蕴。在“创全”专家组评审中,取得了职工、患者满意度“满分”的好成绩。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懈努力的目标。中心全体员工牢记“健康生命有约,真情服务无限”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真正起到全国示范引领作用,让社区卫生服务“走进社区、深入家庭、服务居民、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