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方式的嬗变及应对策略

2013-04-12 06:49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意识政治

汪 达

(湖北工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政治意识表达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政治意识表达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正确地规范和引导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政治意识表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马克思曾说:“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1]随着国家政治生态渐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表达热情也逐渐高涨。大学生主动要求政府信息公开,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政权就是很好的事例。比如:2011年5月,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李燕,向14个部委申请公开各部副部长的分工职责情况未果后起诉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2012年9月1日,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安监局申请公开“微笑局长”杨达才个人工资。2012年9月24日,西北师范大学大二女生黄焕婷向铁道部申请公开“新一代客票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的具体项目内容。等等。

虽然以上事例结果不尽相同,但这些现象传递了一个可喜的信号:公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在理性改变,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在提高,他们已经越来越多地主动参与到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来。

一、当代青年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变化的表征与特点

古希腊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说明了人都有社会性和政治性。通过本文开头的三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在如下几个方面较之以前有所变化。

1.网络政治意识表达占主导。传播学家因尼斯认为:“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与社会结构乃至政治意识的变化一般是同步的,譬如埃及文明从绝对专制向更加民主的变化,即与以纸草取代石头作为媒介的变化同步。”[2]同样,网络新媒介的出现,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使他们的政治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超过台式机电脑网民3.8亿。网民中,专科学历占10.1%,本科学历占11.5%。可见,高校学生网民的数量不容小觑。与此同时,微博、飞信、微信、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以及手机短信、视频聊天等电子平台的广泛普及与应用,给网络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了诸多便利,使他们的政治意识表达呈现出便捷性、及时性、低成本性、高参与性等特征。

当然,网络政治参与也有自身缺陷,其虚拟性决定了其不能有效识别政治主体的身份,致使政治主体的政治意识表达呈现出一定的无序性,有时甚至有暴力性倾向。

2.政治意识表达目的日趋理性化。现今高校中的80后、90后青年学生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每一代人都是被所处时代塑造的,每一代人都有其属于自身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当代青年学生在知识结构、观念视野、民主法治等现代意识方面走在了时代前列。

2012年3月,教育部在全国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同时还在上海开展了网络调查。6月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调查结果。通过调查,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表达”是这样的: 对中国共产党真诚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认同,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不移,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给予高度赞扬,对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对目前我党的对台政策给予高度认同,对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给予高度肯定等。这充分体现了青年大学生能够比较客观地站在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对诸多社会问题采取了理性分析及表达方式。

回顾过往,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字报”,八九十年代的“学潮”等泛政治化、激进化、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已经逐渐远离当代青年大学生了,目前他们的政治意识表达更加平和、务实、理性。在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玉树地震、国际金融危机、保卫钓鱼岛等一系列大事、难事、急事等重大关头,这些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3.热点问题政治意识表达群体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最好时期,同时亦是矛盾多发期。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付费求学带来的经济压力、双向选择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房价衍生的情感压力、贫富不均引发的心理压力等,这些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政治意识表达日趋去政治化。与此相反的是,在社会热点问题上,广大青年大学生表现出了高亢的政治热情,政治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以近3年出现的热点问题为例:2012年 “表哥事件”后,广大青年大学生给予高度关注,将政府信息公开这个话题再次抛给政府,引发社会广泛的思考;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下,让五月的鲜花更绚丽,让世博会的效果格外给力,同时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国青年大学生。

当然,对待热点问题的群体性关注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正如亨廷顿等人所言:过高的政治参与也可能会导致“参与爆炸”[3],这对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由于青年学生政治敏感性有待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民生情结很有可能被反动势力所利用,因此,青年大学生对某一事件的过分群体性关注,值得学生工作者注意,比如新疆7.15事件,涉日保钓游行事件等。

二、应对青年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变化的路径

公民通过网络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参与政治问题的讨论,对政治决策施加影响等,构成了网络民意。 青年大学生由于其特别的身份,其网络意识表达更能受到政府、社会的关注。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政治意识表达,由于受到政治主体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积极理性型、消极宣泄型、被动煽动型等政治参与形式。为此,我们必须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加以正确引导。

1.以思想为先导,建立符合国情的政治意识文明。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等早期作品中,集中阐释了政治精神、政治制度、国家制度、政党组织、政治行为、政治行动等政治现象,将政治文明划分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意识文明的建立必须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唯此才能科学发展。“许多伟大的政治思想不仅可以照亮现实的存在,而且可以照亮前进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些思想,人类生活就处于一片黑暗之中。”[4]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我们必须用党的指导思想去武装头脑,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对待权利、正确行使权利,通过合法性的政治参与去做一个理性意识的表达者;做推动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健康发展的监督者;做推动基层民主、健全协商民主制度的行动者;做理性爱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引导者;做践行科学发展观,倡导公平正义,追求正确价值取向,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维护者。

2.以制度为保障,建立顺畅的政治意识表达机制。一直以来,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绊脚石,成为了科学发展的瓶颈。而拓宽政治主体的政治参与渠道,健全其政治参与机制,实现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对我国政治稳定、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社会的和谐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从总体上看,伴随着德育的大力发展,社会对青年大学生关注度越来越高;伴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青年学生的利益诉求在得到有效解决;伴随着社会群体政治意识的觉醒,青年学生的政治自觉与政治自信也不断提高。然而,受社会上功利型的经济性政治参与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表达渠道还显得不够通畅,学生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例并不鲜见。

因此,第一,要建立通畅的政治诉求表达机制。要让高校有足够的政治、经济实力满足青年学生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让学生有更多的、便捷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第二,要建立科学的政治诉求实现机制。政府、社会对于高校要在政治、经济上给予倾斜与扶持,大力营造良好的重教氛围,要在经济、生活上帮扶青年学生,让他们学无后虑。第三,要联合发力,形成整合机制,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关爱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引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服务

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网络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是关键之一。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表征形态之一,政治意识文明通过政治行为表现出来。

网络政治意识表达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与政治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它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以下作用:一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软环境”,使诸多“线上”矛盾的发酵有了缓冲,使诸多“线下”的“亮谏”得以采纳;二是促使法制建设步伐加快,加强法治;三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促进了其新的成长。网络政治意识表达带来的民生问题、法律问题、道德争论等无一不为社会的进步增加催化剂。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青年在常态下政治意识淡化,但在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会有集中表达;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5],这说明无论是站在国家、执政党的层面,还是站在公民个体政治主体层面,亦或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发展的层面,作为执政党可靠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的政治意识表达发生一定的嬗变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对此,我们必须理性对待,科学引导,对于他们的合理诉求要给予给力的回应,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政治意识表达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服务,为实现“中国梦”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73.

[2] Innis H A.Empire and Communications[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50:17.

[3] 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5.

[4] 格伦·蒂德.政治思维:永恒的困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4.

[5] 辽宁共青团.陆昊同志在共青团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9-05-18)[2013-02-06].http:∥www.lngqt.com/html/2009/20098/200985_5246_1.html.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意识政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