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娥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战略性新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岛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培育和加快发展若干个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将决定青岛未来产业层次、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和全国的战略地位。本文仅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例加以阐述。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获得较大发展,节能环保设备生产已达到相当规模。据经合组织统计,这些国家的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率平均为10%左右,以高于GDP增长率1-2倍的速度稳步增长,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在2008年全球环保市场份额中,美国占全球的36%,居第一;西欧占29%,排名第二;日本占16%,排名第三。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在全球的份额中比重较小,但其需求增长极为迅速。
目前世界上环保产业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美国是当今环保市场最大国家,占全球环保产业总值的1/3。日本环保产业在洁净产品设计和生产方面发展迅速,如绿色汽车和运输设备生产居世界前列,节能产品和生物技术也是日本环保产业集中发展的对象,2010年日本环保产业的产值为354亿美元。环保装备产业的重点企业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东芝、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西门子AG发电公司、弗洛特威务环保有限公司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把节能环保技术及产业列入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十大领域,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08年国内节能环保产业总营业收入已达1.4万亿元,2009年为1.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4.7%,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 “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2年,实现节能环保产业总营业收入达2.74万亿元,约占同期GDP的6.7%,其中节能产业产值9000亿元,环保产业产值达到84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值1万亿元。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共识,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撬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杠杆。从长远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对节能环保产业的需求快速上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和发达国家制造的绿色壁垒,都需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竞争制高点,2010年9月9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此次会议确定了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电力电子设备、低碳减排类公司(CDM)、电厂脱硫、节能建材行业、污水处理及固体垃圾处理和半导体照明产业等六类。按照新的规划,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五省八市为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要求“在试点地区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培养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未来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宽广。
加快培育发展青岛市包括节能环保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决定青岛市经济长远、持续、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之举,必须结合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从行业发展潜力、带动效应、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出发,结合技术发展和未来消费需求发展趋势,立足青岛市特色优势和现实基础条件,选择适宜青岛市发展的新兴产业,掌握一批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实施一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努力把青岛市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
按照以上原则,青岛市编制了包括节能环保产业在内的八大新兴产业发展方案。规划到2015年,实现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1500亿元。其中,节能产业产值达到900亿元,环保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培育2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和规模6-7个过亿元的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公司,逐步构建青岛市新兴产业发展框架。其中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选择发展新型环保关键技术装备、新型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节能环保服务和综合利用产业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岛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测算,全市2011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2192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节能环保产业产值32亿元。总体上看,青岛市环保产业已初见成效。一是部分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二是涌现出一批新兴节能环保企业。华欧集团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和科瑞特环境工程公司反渗透脱盐系统设备自主研发取得成功,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公司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处理和天盾橡胶公司轮胎再制造分别成为我国循环经济重点领域试点企业。氯碱白泥好发电厂二氧化硫双向治理、海水淡化、淤泥发电等示范工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与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相比,青岛市还存在许多差距。一是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龙头项目。除了家电企业外,其他节能环保产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企业装备水平不高,科研开发能力不足,不少企业的产品是低水平重复,结构雷同,缺乏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产品,远不能满足青岛市节能环保的需求。二是产业集群发展能力不强、配套能力较差。目前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尚未形成系统集成能力,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明显不足,在大型节能环保项目方面只能提供单台设备或产品,而且附加值较低、市场不稳定,产业内部未形成设计、开发、承包、生产、销售相互配套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难以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三是市场需求信息不畅。一方面节能环保工程对技术装备有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节能环保企业需要正确信息指导生产,但当前环保市场明显满足不了上述信息需求。四是政策法规引导力度不够。青岛市节能环保产业法规政策虽有所加强,但仍未发挥出有效驱动作用。比如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污染罚款低于其所造成的损失,这样很难促使企业把外部的不经济性内部化,难以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和顺利发展。
一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和产品优势。部分领域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高效节能空调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橡胶围油栏系列产品、大气采样器、冷媒回收净化加注机等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废家电拆解处理成套装置、轮胎翻新成套设备、冷冻法胶粉生产装置等领域也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工业锅炉脱硫除尘、海水利用预处理等方面也有较好的技术储备。
二是具有良好的产业重点和综合科技优势。经过多年发展,青岛市不仅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而且正处于产业转型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比,其工业能够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青岛市还具备较好的科技开发和人才优势,有国家级和部委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还设有环保专业或科研机构。工业系统中也有相当数量设计研究院所和国家级的实验室,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有较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青岛市是国内品牌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也是国内较早开展生态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城市之一,对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投入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同时,青岛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具有良好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的环境和机制,在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设备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对环境建设要求,为高起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了观念和物质的支撑。
1.节能产业重点领域
加快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一是以华欧集团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科瑞特环境工程公司反渗透脱盐、船舶总公司七二五所海水利用预处理等技术装备系列研发为重点,引进、消化吸收反渗透等关键技术装备,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二是以南车股份公司地源热泵等技术装备的系列研发为重点,引进、消化吸收海水源热泵关键技术装备,加快海水源和地源热泵应用产业示范。三是以荏原环境设备公司高效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全自动燃油蒸汽锅炉、青义锅炉公司高效节能锅炉、海众集团和特利尔水煤浆锅炉等设备开发为重点,加快高效节能环保锅炉的规模化生产。
加快研发高效节能产品。一是以海尔、海信、澳柯玛高效节能家电产品研发为重点,加快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冰箱、洗衣机等多种家用电器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二是以海尔、澳柯玛、凯特太阳能热水器研发为重点,加快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三是加快发展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新型自保温墙体材料和建材产品;以金晶玻璃公司节能型中空玻璃和亨达玻璃集团节能型平板真空玻璃研发为重点,加快节能型玻璃建材生产。
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业。一是加快实施节能改造重点工程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2015年高效节能产品比例达到55%。二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联合重组、增强竞争力,成为产业龙头。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提供节能服务。三是发展提供专业能源审计、节能项目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信息咨询等服务的节能服务产业,引导企业做精、做专、做强,走特色化、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2.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加快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示范。一是以厌氧发酵设备、围油栏、海洋溢油污染防治、含油污水处理、二氧化氯消毒等技术与设备研发为重点,与国外专业水务公司合作,引进印染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深度处理、膜处理、高效净水处理等多项污水处理的国际先进技术,加快污水处理系列技术装备的开发、生产和应用。二是引进汽车、工程机械、交通机械等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和装备,加快发展零部件再制造产业。三是以脱硫除尘、碱业公司白泥与二氧化硫双向治理等技术装备的研发为重点,加快脱硫设施生产和推广应用。四是以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研发为重点,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测等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五是以废旧家电拆解处理成套设备研发为重点,集中研发废旧电器电子、废塑料等再生资源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高附加值利用的技术与装备,加快在国内产业化推广应用。三是以轮胎翻新技术装备研发为重点,加快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
加快开发生产环保系列产品。一是利用脱硫石膏、粉煤灰、钢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饰材料。二是加快发展再生金属、再生橡胶、再生塑料、再生玻璃等再生资源制品。三是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和交通机械设备、轮胎等再制造产品。四是利用餐厨垃圾、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生产生物柴油、有机肥、沼气等。五是发展高性能防渗材料、耐高温防腐防磨材料、生物滤料及填料、水处理用活性炭、木塑代木产品、粉煤灰和废塑料复合产品等环保材料。六是发展复合型絮凝剂、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杀菌灭藻剂、生物农药等环保药剂。七是发展可循环利用包装材料和可降解塑料产品。
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一是加快实施报废机电产品回收利用、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报废家电回收利用、废旧办公设备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废钢铁集散加工利用等 “城市矿产”工程,整合、改造、规范和提升配套回收及服务体系。二是开展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安全处置及资源化行动。在全市建成干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培育示范性城市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和收运体系。三是发展环保工程服务。加快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业污染治理等工程,推进污染治理专业化和市场化,支持专业化的环保公司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行环保项目,鼓励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四是加强环保咨询服务。重点培育清洁生产指导中心等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服务机构,山东世通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等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服务机构,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监测和环境科技咨询服务能力和水平,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一是整合青岛现有相关政策和扶持资金,研究更加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从税收激励、融资、技术标准、政府采购、行业准人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选择重点突破的关键领域,进一步加大财政引导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领域项目建设。三是抓紧青岛新兴产业分行业的战略研究,动态跟踪国内外各重点领域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动态,明确发展重点和推进措施等。
一是抓住青岛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的战略机遇,着力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对战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按无偿资助、拨改投、有偿使用等方式予以支持。二是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三是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强对新兴产业研发机构的引进,充分发挥驻青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作用,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支持产学研合作研发产业关键技术。
一是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发展,培育更多有活力、有发展前途的创新型小企业上市。二是加强对风险投资发展的引导力度。青岛市已成立5亿元的青岛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青岛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主要投资处于种子期、成长期等创业早中期的创业企业,培育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和带动创业投资发展方向的一项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创新,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机制,争取取得最大效益。三是探索提供适应科技创新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四是切实落实国务院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吸引民间资本,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立完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流动机制,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强化产业工人技术培训,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和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资料
1.全球环保产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EB/OL].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73468.html.
2.中国环境报.5年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5万亿元[EB/OL].搜狐网,http://green.sohu.com/20100301/n270 487383.shtml.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ov.cn/zwgk/2010-10/18/content_1724848.htm.
4.刘明君.2012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