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伟
(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 合肥230061)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现代社会充满挑战和希望,青少年学生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对象,作为受教育者,在其一生中,是否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往往取决于有无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黄金时期,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规律,研究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途径。在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为重点。这也正是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目前中学阶段采用的学生发展综合评价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订的,内容涉及对学生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价。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大多数学校都把学生的学业成绩看得更重,六大纬度(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评价粗放,从而把学生发展综合评价变成了走过场或应付了事,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引导学校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知道,善于创新的人都会表现出来一种重要的个性特质,那就是创新个性。一般创新个性具有几种特质:一是好奇心,对事物特别是新鲜、独特的事物充满好奇,有兴趣,喜欢追问和了解;二是想象力,善于把相距遥远的事物联系起来,并善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意见;三是挑战性,不盲目相信学术权威,敢于向已知和未知,提出挑战,发表评论,尤其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很明显,要鼓励学生发展创新个性,仅仅依靠学业成绩是无法做到的;恰恰相反,充分运用好学生发展综合评价,不走过场,使其落到实处,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果。
合肥一中是安徽省首批课程改革“样板校”,在充分运用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发展创新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就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学生在高中三年修满144个学分,则可以毕业。这样的要求对于一般高中生来说,仅通过文化科模块学业成绩这一方面拿到的学分就可以达到144个学分的最低要求了。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合肥一中规定高中三年必需修满172个学分才可以毕业。这样一来,学生如果仅想通过修文化课来拿够学分则肯定是不行的了。学生就要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学长团、社区公益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去拿学分,还要积极学习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程,比如,中外戏剧鉴赏、中外小说鉴赏、旅游地理、数学思维发散训练、物理学史说、生活中的化学、趣谈经济、西方哲学史、人体营养与健康、汽车驾驶与保养、电脑机器人、科技创新等一大批校本课程。
充分运用学生综合评价,鼓励学生发展创新个性,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主动选修各类校本课程,使学生们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耐挫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正因如此,合肥一中的学生也得到了诸多著名高校“求知欲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能很快适应、融入大学生活,表现出自信积极的精神面貌,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运用批判性思维与教授互动学习,在汲取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活跃于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社区服务工作,视野开拓”等溢美之词。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影响下,人们往往注重对学生的听话、尊长及驯服的品质培养,过分强调统一。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些弊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2]。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的品质,独立思考,不循规蹈矩,勇于探索、拼搏进取的意识和能力。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情感。能让学生自由发展想象,拓宽他们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不拘泥于教师所讲的点面上。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纵观我们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更多是被动的。而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也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观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合肥一中每一个教师的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枚不胜举。例如,在合肥一中有一个惯例,就是每年的高一学生都要进行一个修学旅行活动。有教师在讲《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时,就充分结合学生外出修学旅行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自己提供素材,分组设计、制作出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现阶段的中学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向高考看齐,一切围绕着高考,以高考作为一切行为指南,有效有利就去做,长远有效有利但眼下看不到效果的就不做。学生进入高中后,过多的考试、过多的评比,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强调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强调知识的巩固强化,出发点当然是很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眼下的效果,学生的知识往往不是由探讨思考获得的,而是由教师直接灌输进去的,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3]。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由于在短期间不如教师满堂灌来得直接有效而被束之高阁。
过于沉闷严肃的课堂往往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的是亲和的对话平台,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这样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他们就能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
在合肥一中,经常能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一心想着为高考加分,要为自己的“人生”加分。教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学生们在课堂是主动学习者,思维活跃。这样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才更有潜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所有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4]。因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和欣赏每一名学生,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依靠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3)教师要鼓励所有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4)教师要支持学生学会合作,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创新;(5)教师要自觉地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中,要在教改实践中勇于创新,在教学中求新求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把创新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名学生的心田里。
例如,在合肥一中的校园里经常能听到一些“权哥、慧姐、郑爸”等学生对老师这样的亲切称呼,就连合肥一中的陈栋校长也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栋哥”。“窥一斑而知全豹”,实际上在合肥一中整体体现出了一种师生平等思想。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重教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提升中学生创新能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创新氛围尤为必要。
创造能力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加强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校适当安排一些创新课程,这样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创新课程可以从某一学科如思维科学或心理学、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有重点地教给学生们一些最基本的科研和创新方法,诸如如何选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提炼论点(观点),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论文结构;如何论证阐述;如何修改文稿,了解论文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等等。同时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综合性大作业或小论文,对学生进行一些科研创新的基本训练,教师再加以必要的指导和辅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合肥一中就依托“小小发明家工作室”、“科技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制作室”、“单片机实验室”等功能平台,自主开发校本课程,整合资源,在学生中开设了一系列创新课程。学生通过创新实践的磨练,动手、动脑,启迪思维,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在每一年的全国、省、市级科技创新论文评比、电脑机器人比赛中,合肥一中的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的教学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性。教师要善于吸取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只有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引领学生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才能培养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再寻找问题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激励教师创新,合肥一中制定了专门的奖惩条例,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创造。学校将教师的工作表现、实绩评估、切身利益相关联,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另外,还进行精神激励,每学期召开各个层次的民主生活会,评选先进教师。关心教师政治上的进步,发挥优秀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带动全校教师共同进步。在每一届的合肥市“科技创新市长奖”的领奖台上,合肥一中的教师人数总是最多。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科普讲座、论坛和学术报告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涉猎,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学习他人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以强化创新意识。还有,课外学习小组,课外的主题交流,户外运动,各种社团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和睦的学习环境,缓解学习压力,也为创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创新文化的魅力,为他们自主学习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例如,合肥一中利用假期举办“中学生科学探索夏令营”,让同学们有机会聆听专家、教授的高水平报告;参观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到全国著名高等学府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与金牌奥赛教练面对面,领略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视野;走进科技创新活动基地,亲自动手实践,创新设计,开启机器人、航模、无线电等一系列科学探索之旅;这些举措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很好地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探索兴趣,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启迪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同学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受到传统文化和道德哲学的影响,反映在教育问题上即时常出现对同一问题的求异思维。实行统一化、标准化的应试教育,常常更是无情地阻滞了学生的独立思维,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把一批批富有创造潜能的学生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件。因此,我们还要破除传统教育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思想禁锢,树立具备创新意识的新教育观。
而文化包容,环境宽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一个重要的条件。在此环境下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团队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帮助,对他们日后发展更具有深远的影响。要想改变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更需要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深化改革,进一步改革考试制度,改变对教师的评价体系。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急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总之,只有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整合学校所有的教育资源,切实围绕着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目标,创新教育这棵大树,才会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没有创新的人才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成果,对于学校来说,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原则,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时代赋予它的神圣使命。如果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能立足岗位,不断提高自己能力,提高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对于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1]陈雄辉.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Z1:20-21.
[2]朱清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4):1-3.
[3]李太平,李炎清,等.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08,(7):83-88.
[4]眭依凡,叶至诚.学府之魂——中外著名大学校长教育理念[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