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刚
众所周知,2013年3月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十周年,其实这个月份也标志着欧盟展开军事维和行动十周年。我们知道,冷战后法国在非洲参加过多次维和行动,意大利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也执行过多次维和,就连中立国度瑞典也在联合国框架内参加过维和行动。此外,欧洲国家多年来也通过北约这个平台向巴尔干、阿富汗等冲突热点地区派出了自己的维和部队。但是欧盟进行军事维和,却是从十年前开始的。
十年来,其维和足迹不断延伸,从紧邻欧盟的巴尔干扩展到了欧、亚、非三大洲的多个热点地区;其维和模式日趋多样化,针对不同性质的安全问题采取了监督停火、人道主义救援以及武力压制威胁等不同类型的维和模式;其维和能力持续提升,如今已经能够部署包括民事警察、法律专家、作战部队在内的多种维和行动力量;其维和伙伴越来越多,联合国、北约、非洲联盟等多个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均与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不断扩大的行动范围
十年来,无论是通过《欧洲安全战略》还是《里斯本条约》,欧盟都昭示了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雄心。不过笔者认为这份雄心不是要像19世纪那样称霸全球,而是要向世界播撒和平与安全。
欧盟维和行动是从巴尔干地区开始的。冷战后前南地区冲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严重威胁到了欧盟的安全。2003年1月,欧盟在波黑发起了第一场维和行动,名为“欧盟警务波黑行动”。其目标是在波黑建立起持久的警务机制以维护社会安定,并帮助波黑政府改革警察系统。3月,欧盟又在马其顿发起了首次军事维和行动,代号“协和行动”。其目标在于进一步确保当地的安全环境。迄今,欧盟已经在欧洲范围成功地实施了六次维和行动。
除此以外,欧盟也认识到亚洲和非洲大陆对于欧盟安全的价值,因此其维和行动从一开始就走出了欧洲。从2003年7月在刚果(金)发起“阿特米斯”行动至今,欧盟已经在非洲成功地实施了14次维和行动,其中包括首次完全依赖自身力量的军事维和行动“阿特米斯”;首次海上军事维和行动“阿塔兰特”;以及最近帮助马里政府训练军队以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行动等等。自2004年起,欧盟维和行动也延伸到了亚洲大陆。迄今,欧盟已经在亚洲实施了七次维和安全使命,其中包括在巴勒斯坦的边界管控行动,在伊拉克推动法治进程的行动,在阿富汗改善司法系统的行动,以及在印尼监督和平协议实施的行动等等。
从2008年起,欧盟行动的范围进一步从陆地延伸到了海上。新世纪以来,索马里附近的印度洋航道饱受海盗袭击的困扰。欧盟在联合国授权下,经过与非盟等相关各方的协调与合作,在印度洋成功发起了“阿塔兰特”行动以维护国际航道的安全。如今,索马里海盗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对此,欧盟也有一份功劳。
丰富多彩的行动模式
欧盟认为国际安全问题具有全方位的“人类安全”性质,因此维和行动必须具备相应的综合性特征。为此欧盟充分调动了丰富的外交与安全资源,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问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维和行动模式。
监督停火是欧盟维和行动的常见模式。以2008年欧盟在格鲁吉亚的停火监督行动为例。俄格战争刚结束,欧盟就及时地向格鲁吉亚派出了监督停火特派团,以稳定相关地区形势,防止冲突复发,帮助确保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如今,格鲁吉亚相关地区已经稳定地恢复了和平状态。
人道主义救援也是欧盟国际维和行动的重要模式。以2008年发起的“欧盟力量-乍得/中非”军事使命为例。其目标是在达尔富尔危机背景下保护因战火而逃离苏丹的难民,同时确保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以及在当地的联合国人员的安全。事实表明,欧盟的行动对于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取武力以强制实现和平,同样是欧盟维和行动的重要模式。欧盟在印度洋实施的“欧盟海军-阿塔兰特行动”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长期的战乱使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严重威胁到印度洋国际航道的安全。欧盟“阿塔兰特行动”的目标是用武力打击海上劫掠行为,在保障国际航线安全的同时,确保联合国等对索马里的人道主义援助能够安全抵达该国港口。
除了上述模式,欧盟还采取了帮助东道国进行安全部门改革、法治建设等模式促进相关地区的和平稳定。
日益提高的行动能力
能力问题是维和行动的关键,全方位过硬的能力更是维和行动成功的保证。欧盟在建设军事硬实力的同时,也没有抛弃民事力量等发挥软实力的工具,而是发展起了相辅相成、非常平衡的能力结构。这使欧盟在实施维和行动的过程中,各种力量相得益彰。
欧盟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安全已经是个社会性与综合性极高的问题,而非传统安全例如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等问题更是如此。因此各种民事力量包括警察和法治专家等人,也能够对保障国家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以2007年的“欧盟警务阿富汗行动”为例。稳定的社会秩序及经济发展是阿富汗长期和平的关键所在,对此,警务司法部门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欧盟警务专家与阿富汗警察共同实施了这次行动。行动旨在向阿警务部门提供咨询、建议以及培训,帮助该国建立稳定、高效的社会安全体系。行动体现了欧盟协助东道国提高社会治安的能力,为阿富汗的警务系统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欧盟大力倡导社会的良好治理,因为这样能消除很多安全问题的深层次根源。而良好治理的核心是法治。当科索沃境内的武装冲突基本平息,社会急需重建秩序的时候,欧盟于2008年发起了“欧盟法治科索沃行动”。其目标是支持并协助科索沃的法治建设,尤其是警务、司法和海关等部门。其效果较为显著:科索沃海关在欧盟帮助下能力明显提升;科索沃警务人员拥有了越来越高的职业素养并得到了当地社会的认可;欧盟的行政专家帮助科索沃当局有效地压制了治安腐败现象。
除了强大的民事维和能力以外,欧盟的军事手段等硬实力也在危机场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欧盟实施的“欧盟力量刚果(金)行动”为例。2006年的刚果(金)选举是该国政治和解进程的关键一步,但也是在很不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的。联合国专门派出了使团协助选举顺利进行。针对联合国与刚果(金)的安全需求,欧盟派遣了两千余名军人实施维和安全行动。其目标是确保议会和总统选举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并防止叛乱武装发起骚扰。欧盟安全部队很好地履行了维和使命,其军事行动和威慑能力都得到了检验。选举期间,刚果(金)全国局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为政治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创造了必要条件。
越来越多行动伙伴
欧盟尤其重视国际维和行动的合法性,只有这样才不会落入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陷阱。联合国的框架是维和合法性的重要前提,欧盟实施国际维和行动的首要伙伴也必然是联合国。因此在几乎所有维和行动发起之前,欧盟都要争取获得联合国的同意与授权。另一方面,联合国也对欧盟在维和领域内的积极作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视为国际安全领域内的可靠伙伴。例如在2006年的“欧盟力量刚果行动”中,欧盟部队为联合国特派团全程提供了保护,突显了联合国对欧盟的信任以及双方合作的密切。
欧盟与北约关系的总体基调是合作。在维和领域,北约的合作对欧盟具有重要价值。正是2002年欧盟与北约达成的“柏林附加协定”帮助欧盟启动了最初几次维和行动。在2003年的“协和行动”以及2004年的“欧盟力量阿尔泰亚行动”中,欧盟均充分利用了北约的防务资源。其后,欧盟对北约的依赖逐渐降低。但双方仍然是国际维和领域内的伙伴,在如阿富汗等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非洲是欧洲的近邻,在欧盟迄今实施的20多次维和行动中,有一半是在非洲进行的,欧盟对非洲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而非盟是非洲最重要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拥有巨大影响力,因此也是欧盟维和行动的重要伙伴。欧盟与非盟在2007年的战略伙伴关系文件中确立了机制性的合作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欧盟与非盟的行动往往相互配合。以非盟对达尔富尔危机展开的维和行动为例,欧盟为此提供了民事、军事上的双重支持。而在“阿塔兰特行动”中,欧盟海军不仅为非盟的人道主义救援船只提供保护,而且还与肯尼亚等非盟国家展开了司法合作,双方的配合日益默契。
过去十年,欧盟已经通过大量维和行动为世界安全与和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此过程中,欧盟的足迹已经遍布三大洲,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伙伴。前路依然漫长,但是欧盟——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