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琛,孙玉忠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
哈尔滨犹太移民社团史作为地区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已经被学界所广泛关注,学界较多从近现代商业发展史,犹太移民生活史等视角开展研究,成果颇丰。科学文化的案例研究源于科学哲学与文化哲学相交叉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科学活动本身并进行哲学上的反思。同时自20世纪中叶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科学哲学领域以来,科学文化作为重要议题的研究历久弥新。国内科学哲学学者孙慕天教授提出科学技术观的多元化发展,哈尔滨地区作为近代移民城市,特别是多民族多元化的地区文化是科学文化多元化研究的基础,同时比较科学哲学方法的使用,并最终倡导中国本土化的科学哲学研究[1]。关注犹太裔移民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关注犹太裔移民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科学文化问题及其对哈尔滨地区科学文化的影响,从而可以梳理哈尔滨地区科学文化传统。本文以犹太社区领袖亚·考夫曼哈尔滨生活作为基础,并尝试解决科学文化传播等基本问题。
在科学史以及科学文化视阈下,研究哈尔滨犹太裔移民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样本进行分析。哈尔滨犹太裔移民研究,特别是作为地区特色研究课题,李述笑研究员为首的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犹太人研究中心的理论成果丰硕,特别是关于犹太人社团生活的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影响很大。自科学哲学研究传统创立以来,关于科学史的作用就争议不断,托马斯·库恩开创科学哲学历史传统和莫顿开创的科学社会学,使科学哲学界更多的关注科学史的作用。科学文化作为科学哲学始终关注的领域,更是被学界所重视。正如孟建伟教授指出,科学活动不可只关注形而下的实践活动,更要关注形而上的科学之魂[2]。通过对哈尔滨犹太裔科学文化的深入思考,可以有助于理解科学活动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缩影。
亚·考夫曼先生作为哈尔滨犹太移民社团的领袖和传播科学文化的学者,其研究价值对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文化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追溯这段历史可以重新认识这段历史的价值。我们从考夫曼的生平开始,1885年11月28日,亚伯拉罕·约瑟夫维奇·考夫曼出生于俄国契尔尼戈夫省姆戈林市一个正统犹太家庭,1904—1908 就读于瑞士伯尔尼大学攻读医学,并在瑞士参加锡安主义运动。1912年迁居来到哈尔滨生活[3]9。在其生平研究中,李述笑研究员所做的生平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研究其生平提供帮助。作为哈尔滨犹太科学文化的倡导者和亲历者,是作为科学哲学反思的重要案例,科学文化实践主义的研究应基于区域性科学活动为基础。
自1905年哈尔滨开埠通商以来,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发,大量国内外移民相继涌入这片未经开发的热土,这中间尤以犹太裔移民的涌入较为特殊,因为他们大多因政治原因或者避难来到这里,融入到迥然不同的中国文化之中,特别是以亚·考夫曼为领袖的犹太裔移民社团生活更是近代哈尔滨侨民生活的缩影。
哈尔滨犹太裔移民工商业蓬勃发展,伴随工商业的发展犹太裔投资的企业带来当时世界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式。阿伦·约瑟夫维奇·卡甘为代表的犹太裔近代实业家,创办了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工艺和管理方式的近代化工厂。其中包括如参与经营的阿什河糖厂是中国第一家甜菜制糖企业,其锅炉和离心泵等设备均为英国伯尔曼及俢窝伊公司进口,按可生产俄式砂糖的要求安装,一昼夜生产精糖20 吨。1921年对俄国面粉公司进行改组并收购了松花江面粉厂(也称永胜公司)年生产能力约为10 万吨,其建筑和设备堪称北满地区一流。此外,还兴办酿酒工厂、豆粕粉碎等农产加工厂等[4]。这些近代工业实业对中东铁路和哈尔滨地区的重要性,对中东铁路沿线的利用率提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传播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经验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对今天哈尔滨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的科技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近现代的哈尔滨犹太裔移民的文化是科学的。简言之,犹太裔移民大都由于远东地区近代的开发或迫于欧洲国家对犹太民族的高压政策,所以犹太裔移民的社会阶层比较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带来了西方近代以来崇尚科学的文化传统以及犹太民族特有的科学精神。1912年2月,亚·考夫曼来华,并以行医为职业。1914年开始在哈尔滨市立医院工作,后作为犹太社团领袖领导哈尔滨犹太裔社区[3]9。体现犹太裔移民的文化是科学的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以考夫曼生平研究可见犹太裔移民大多受过良好的现代科学教育并从事近现代科学的相关职业,并对哈尔滨地区科学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利用当时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病患诊治。其次,形成了依托现代科学基础的社会化建制和科学发展体系,1917年10月犹太中学建立,亚·考夫曼先生应邀担任校务理事会主席。1924年1月筹建哈尔滨犹太人民大学。可见犹太裔移民不仅传播其文化,还依托犹太社团建立了体系化的教育机构,相关教育机构陆续设立。犹太裔移民特别重视艺术领域的教育,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5]。再次,犹太裔移民注重报刊业等有助于科学与文化传播的领域,使科学文化通过报刊的发行得以广泛传播,促进近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亚·考夫曼组织出版了报道远东地区社会文化生活的《西伯利亚——巴勒斯坦》(后更名为《犹太生活》)。犹太裔移民的文化是带有明显近现代科学传统的移民文化,区别于同时期的闯关东移民文化等[6]。由这些事实证明,犹太裔移民文化是近现代科学文化的桥梁,进一步促进哈尔滨地区近代化进程的基本因素。
近现代哈尔滨犹太裔科学文化发展是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首先,由于在宗教和文化习惯上哈尔滨犹太裔移民与其他族裔移民和中国境内的移民具有较大差异,所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如亚·考夫曼1921年5月将犹太贫病救济会施诊所开办在犹太免费食堂和犹太养老院,其带有犹太教会的色彩,就有鲜明的犹太宗教传统。其次,科学文化发展伴随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如1921年2月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选举理事会,锡安主义组织成员占40 名理事中的22 人,并且教育卫生等活动的经费来源于锡安组织成员的捐赠,传播科学内容的报刊也多由该组织创办。最后,犹太裔移民的科学文化根本目的是传播自身的科学与文化,并且加强其民族文化的内涵。作为犹太社区领袖和优秀的社会活动家亚·考夫曼的作用是公认的。科学文化的解释性,即科学活动蕴涵文化因素反之文化成分解释科学认识。同时科学文化的开放性是科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哈尔滨犹太裔移民科学文化活动正是科学解释性与开放性的统一[7]。
应该指出的是,科学史研究具有传统史学研究的基本特点。近些年来,科学史研究的内史论与外史论研究传统争论不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史发展的进程。从科学文化角度研究兴起于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传统,其社会学视角丰富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研究。科学史无法脱离其社会背景独立研究,如果脱离研究科学史也是不具有重要价值的。默顿创立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传统的科学史,也正是这方面研究很好案例。潘光教授研究犹太人在亚洲活动与生活的比较研究中着重阐述了教育、经济、文化活动,但没有对科学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8]。将亚·考夫曼作为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载体的研究还没有先例,从科学史视角,甚至是科学文化哲学视角研究,可以打开哈尔滨犹太移民问题和科学哲学新的领域,对发展区域科学文化研究与科技政策与管理是大有好处的。哈尔滨文化的包容性为犹太人创业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犹太裔移民也为哈尔滨多元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9]。
从上述分析,作为科学文化的犹太裔移民研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其一,科学实践的丰富性。在亚·考夫曼先生的领导下,创办现代科学文化的机构,宣传科学文化思想。在漂泊异乡的生活里,可以很快适应中国化的社会生活,又坚持其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并加以创新。美国现代科学哲学家约瑟夫·阿加西指出科学文化的实践主义研究的重要性,特别在科学文化的自治、宽容与责任等诸多方面讨论了科学文化实践观的必要性[10]。其二,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科学方法论,以及基于宗教和民族运动为前提的犹太民族特色,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发展。科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内在机制是复杂而又具有规律的,把握这样一种张力是研究此问题的关键,犹太裔移民哈尔滨社区生活研究的突破口也在于此,专门性研究是此课题未来的趋势。其三,异于传统中国科学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的内在机制,这也是今后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以亚·考夫曼哈尔滨生活工作的历史为背景,更好理解犹太裔科学文化的认识论层面的问题。李醒民教授在分析科学文化时着重指出科学文化的形而上的研究较为重要,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原与真诠,这有益于道德和人生[11]。科学文化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难以单一的结构表征科学文化的特性,在研究上述问题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在理解科学文化时应该以分层结构和真切的历史事实分析科学文化的本质规律和运动模式。哈尔滨犹太裔移民科学文化的研究更是体现这一思路的理想问题,随着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文化问题将是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研究的桥梁和助手。
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最好的诠释。近现代中国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西方科学的传播史,在很多地区科学文化传入往往伴随殖民史的发生,重要是哈尔滨地区作为开放型的城市在接受犹太裔科学文化的同时,并没有产生剧烈的社会矛盾,这是值得深思的事情。科学精神贯穿于亚·考夫曼先生的一生工作与生活之中[12]。从有关文献与相关著作中可以看出,考夫曼的科学精神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社会活动层次、科学认识论层次以及科学本体价值层次。社会活动层次,简而言之就是亚·考夫曼参与的科学活动实践工作,在推广犹太社团科学活动以及社会其他活动中的科学事业,这部分工作是广为学界所认同的,也是被公众所赞许的。科学认识论层次则是,考夫曼对犹太社团科学文化结构的认识与主张,主张建立近现代科学为依托的教育体系以及现代医学为基础的犹太医院。尤为重要的是,作为外来移民直至犹太裔移民陆续迁出哈尔滨地区,其相关机构依然发挥着作用。科学本体价值层面,是发展犹太文化传统,传承犹太文化。
科学文化思想是亚·考夫曼多年的社会实践和犹太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致,也是犹太移民问题研究所忽视的内容,这为更好理解哈尔滨近代科学文化的形成,乃至哈尔滨近代科学发展的脉络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哈尔滨地区作为近代新兴的移民城市,特别是大量外国移民曾经长期生活的城市,可以作为地区特色的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案例,丰富地区近代史与社会文化的研究。作为哈尔滨重要地区性课题,哈尔滨犹太裔移民问题挖掘还需要深入和专门化。科学文化甚至是科学文化哲学的研究应该立足于科学的文化史并以哲学视角进行反思才是合理的研究方式。
[1]孙慕天.边缘的求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11.
[2]孟建伟.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J].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6).
[3]曲伟,李述笑.哈尔滨犹太人[M].哈尔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张铁江.揭开哈尔滨犹太人历史之谜——哈尔滨犹太人社区考察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8.
[5]韩天艳.哈尔滨犹太社区的民族教育[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5).
[6]韩天艳.哈尔滨犹太侨民文化遗产述评[J].东北史地,2012,(4).
[7]约瑟夫·劳斯.涉入科学 戴建平译[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9.
[8]潘光.犹太人在亚洲: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6.
[9]汤洵.哈尔滨俄裔犹太人族群的形成[J].哈尔滨:学术交流,2011,(12).
[10]约瑟夫·阿加西.科学与文化[M].邬晓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李醒民.论任鸿隽的科学文化观[J].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2]曲伟.哈尔滨犹太人的历史地位[J].学习与探索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