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政治学说及其在科技教育上的贡献

2013-04-11 18:58雷克啸
关键词:尚贤政治学墨子

雷克啸,易 琴

(1.教育部 离退休干部局,北京 100088;2.中国地图出版社 教材出版分社,北京 100054 )

墨子的政治学说及其在科技教育上的贡献

雷克啸1,易 琴2

(1.教育部 离退休干部局,北京 100088;2.中国地图出版社 教材出版分社,北京 100054 )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首创者。他不仅提出“以名举实”的认识论,“天有意志”的鬼神观,“兼相爱”、“交相利”和“尚贤”、“尚同”的政治学说,而且在科技教育方面注重实效、突出创新、采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原理,在几何学、力学、光学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墨子;政治学说;科技教育;贡献

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首创者。其生卒年月的考证在学术界尚无定论。但墨翟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孔子齐名,他所创立的墨学与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成为儒墨显学,此为不争之史实。墨子出身卑微,自比“贱人”,精于工艺,曾当过工匠,与公输般(鲁班)同享盛名。《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少年时,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1]1267。墨子终因在政治理想和思想观点上的不同,走上了跟儒学相对立的道路。他反对儒家为了“求仕”获取功名,仅研习诗书礼乐。他认为儒家尽管也能学些伦常之道,认识一些鸟兽草木之名,但不可能学到劳动生产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墨子主张“为义”,即为着“农与工肆之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要“摩顶放踵”而为之。他认为对“农与工肆之人”有最大切身利益的,除了实行“兼爱”(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两相互利)、“非攻”(反对诸侯与诸侯之间的连年战争),使他们身家安全得到保障以外,就是能有助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需要向他们传授生产知识和工艺技能。《墨子》一书,并非完全出自墨翟一人之手。有说《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小取》为别墨,余为墨翟本人所著。有谓《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小取》等6篇为《墨经》,余为《墨论》者。说法不一,但在今本《墨子》中所包含的各篇著作,大体在哲学上能表现为同一流派,并表现为同一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为学界之共识。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儒家,在当时称为“世之显学”。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学派,其风格是贵实行而不贵文采,重口说而不重著书,强调身体力行与绝对服从首领。墨家都是生产劳动的参加者,认为“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则不生”[2]279。他们在生产劳动和教学活动中,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经验,践行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科学成果。他们不仅改进了生产工具,还制造了不少军事器械。

一、“以名举实”的认识论和“天有意志”的鬼神观

墨子确认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主张“以名举实”。他说“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2]346“举,告以文名,举彼实也。”[2]349这就是说,客观世界是实实在在的,由这种客观世界的实在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才构成“名”(概念、观念),“名”是由“实”而获取的。墨子认为,人类的知识是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得到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梁启超著《墨子学案》,有云:“知,材也。”(《经说》)“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即指思维的神经系统)“虑,求也。”(《经说》)“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齿兒。”(即指思维)“知,接也。”(《经说》)“知也者,以其知道物而能齿兒之,若见。”(即指客观的反映)“忽,明也。”(《经说》)“忽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3]3215(即指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4个要素:感官、思维、感觉、推理,作为不可或缺的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了。墨子以重实为条件来认识客观世界。他主张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亲自动手实践。他强调“以察知耳目之实”为“察知有与无之道”[2]252。

然而墨子何以从“以名举实”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跳到了“天有意志”的“天命”论呢?他不过是将自己的意志说成“天”的意志。他说自己的意志,是完全符合天的意志的。他自己说:“子墨子之有天之意。”[2]234“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2]221“子墨子之有天之意也,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之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2]234孔子否认鬼神,墨子则坚信鬼神的存在。墨子的“天志”,即天老爷之意志,亦即“天下之明法”,是他的规矩。“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2]217“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2]251

墨子一方面重实际,一方面又把“天志”、鬼神当作信条,这是怎么统一于他的学说中的呢?原来墨子认为:“今若使天下之人,皆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天下岂乱哉?”[2]251他是为了借宗教鬼神当作推行他政治主张之万能的工具。故他说:“当若鬼神之赏贤如罚暴也,盖本施之国家,施之万民,实所以治国家、利万民之道也。”[2]266在他看来,这样去扩大宗教的作用,将宗教的作用现实化,就可以取得人民大众的服依。墨子为实现其政治改革运动,组织了一个宗教团体。一方面宣传教义以扩大其政治影响,另一方面借籍其教义去训练信徒,“以自苦为极”的精神去履行教义。《淮南子·泰族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1]1204在当时,墨家学派人数众多,多具社会活动能力。《墨子·公输篇》说:“臣之弟子禽滑离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2]472《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4]155由此可见,墨家学派的势力及其社会活动的能量是很大的,支配了当时社会的一面。墨子信徒的坚定性、纪律性、实践性及其以“自苦为极”的牺牲精神,尔后都存于中国农民乃至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构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兼相爱”、“交相利”和“尚贤”、“尚同”的政治学说

墨子主张兼爱、非政、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天命、节用、节葬等,同儒学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学术思想的论争,在当时几乎有压倒儒家的优势。

墨子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对孔子主张的封建等级制度给予否定,明确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学说。墨子主张“爱无差等”,“兼以易别”。故他说:“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2]125墨子认为封建等级制度的“别”乃万恶之源,要“兼以易别”,只有“兼爱”,方能使天下大利。故说:“兼以易别……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也。”[2]137

墨子主张“兼相爱”与“交相利”是结合在一起的。他重视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他提出,人与人之间只有在“交相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无差等”的相爱,平等兼爱的社会才能实现。故说:“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2]122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的平等社会是不难实现的,他反对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主张人人都要参加生产劳动,人人都应有平等的享受劳动成果的权利;他反对贵族的奢侈,也反对儒家提倡的厚葬,提倡社会生活的节俭。

墨子在他所处的时代,看到大变革中农民的痛苦,除苛金赋税劳役之外,还有各国之间的战争,因此他提出了“非攻”的政治主张。“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2]401墨子抨击当时各国之战争不仅给物质生产资料以巨大的破坏,而且摧残社会劳动力,是全社会的最大危害。在《墨子·非攻上》中,他的弟子宋研曾以“非攻”之说去游说,而罢秦楚之兵。为着实现他的“非攻”理论,墨子和他的弟子还动手制造了不少军事器械,这种军事器械对防止战争起了很好的作用。墨子为了止楚攻宋,行十日十夜而至郢,见公输盘,通过论辩和攻防的模拟对演,战胜了公输盘,说服了楚王,化解了楚攻宋的一场战争。有史料记载:墨子“用咫尺元木”做成了挡车轮子的车横木,能载重三十石行走远路。他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制造了守城器械,在楚王面前,同公输般表演了一场防止用云梯攻城的战斗,一连击退了公输盘先后使用9种办法的进攻,迫使楚王放弃了攻宋的念头。

墨子的政治学说,除了“兼爱”、“非攻”之外,还主要表现在“尚贤”和“尚同”的主张之中。所谓“尚贤”,就是要崇尚贤才。墨子认为“尚贤”乃“为政之本”。“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2]49墨子一面反对封建宗法世袭制,一面主张由贤能来掌握政权。墨子认为封建宗法世袭制使“民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2]66。墨子主张:“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是以民无饥而得食,寒而得衣,劳而得息,乱而得治者。故古圣王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天亦不别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2]66-67墨子进一步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2]52“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服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2]52由是可见,墨子之贤能政治学说,乃一种打破身分界限限制,包括“农与工肆之人”的民主平等政治学说,在他看来,“天子为天下之仁人”,当由万民选举而立。墨子主张,理想中的“贤人”、“仁人”、“天子”并非脱离生产劳动的“治人者”,而是要和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庄子·天下》中有言曰:“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为墨。’”[5]863在墨子《尚贤》、《尚同》的政治学说中有其闪光的智慧。第一,“天子”与“万民”皆是平等的,政治上平等相处。只要是“仁人”、“圣人”,不论是农民还是工匠,都有可以被选为“天子”的平等机会;第二,“天子”不是世袭的,不是等级制的产物,而应由“万民”来公选。第三,凡是有才能的人,天子皆有举的义务。他说:“是故昔者尧之举舜也,汤之举伊尹也,武丁之举傅说也,岂以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哉?惟法其言,用其谋,行其道,上可以利天,中可以利鬼,下可以利人。”[2]77

墨子在《鲁问》中陈述了他关于政治学说的十大主张:“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谣辟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2]459其十大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兼爱。

墨子的政治学说在两千多年前的社会大变革中,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适应了时代潮流之需要。在其政治学说体系中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兼相爱、交相利”,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等思想,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思想直到21世纪仍有启迪作用。环顾当今的世界,观中国今日之现实,要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中华”,难道不可以从墨子的政治学说中吸取有益的政治智慧吗?

三、墨子在科技教育上的贡献

墨子是一位与孔子齐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

与孔子相较,墨子重视生产劳动教育和科技教育,而孔子轻视生产劳动教育和科技教育。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学派,其风格是贵实行而不贵文采,重口说而不重著书,强调身体力行与绝对服从首领。墨子在科技教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果。

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墨子在教育中特别强调“行”。他要求学生要言行一致。注重实效,反对只说不做,反对说空话、大话。他带着学生在生产劳动和实际生活中边干边学,因而他的弟子们往往是穿着草鞋布衣日夜不停地干,因而他培养出来的学生皆具有生产知识,大多是具有工艺技能的实干家,为行其义,“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化之所致”[1]1204。

2.采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原理。墨子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和亲知。闻知是通过传闻、书本得到的知识;说知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知识;亲知是亲身经历的“耳目之实”的知识。他认为亲知是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可信程度大,所以,特别重视直接经验。

3.突出创新。墨子认为,发展科技文化要靠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墨子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即根据已知推测出未知,依据可见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先从几何学证明题引例。据《墨子·经上》载:“平,同高也。”[2]326意即平行线有同样的高度。因怕所下定义抽象,不易理解,又在《墨子·经说上》以形象比喻的办法加以推理和论证:“谓台(抬)执也。若兄弟。”[2]342意即平行线如同两个人抬东西一样,抬在一个水平线上,恰似兄弟之间的名分相等那样平行。又如力学中科学推论的事例。据《墨子·经下》载:“负而不挠,说在胜。”[2]335意即负担一定重量的衡木而不倾斜,原因在于支点力量适中,因此能够胜任。“倚者不可正。说在斜。”[2]335意即偏倚的东西是不可正的,原因在于力的偏斜。从上述例子可知,墨子是先提出概念,然后以“说在”推论原因,再以《经说》阐释,最后得出判断结论。

4.墨子开中国古代科技教育之先河。他在几何学、力学、光学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关于几何学方面,墨子向弟子至少传授有点、面、线、圆、立体等原理及其运算方法。据《墨子·经说上》载:“体(部分),若二之一,尺(指线)之端(指点)也。”[2]338意即部分对整体来说就像二中的一,线中的点。又据《墨子·经上》载:“圆,一中同长也。”[2]326即从圆心到圆周的半径相等。关于力学方面,墨子向弟子至少传授有杠杆、天平、滑车、斜面等原理及其应用方法。据《墨子·经上》载:“力,刑(形)之所以奋(动)也。”意即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则。又据《墨子·经说上》载:“力,重之谓下,与(举)重,奋也。”[2]327意即重量就是力;下坠与上举,都是力的作用;重量是物体运动产生的力。再据《墨子·经说上》载:“动,偏祭(际)从(纵)。若户枢免瑟(閟)。”[2]342意即运动是由偏际一边用力纵送的缘故,像关闭的门去掉了闩引转动一样。关于光学方面,墨子向弟子至少传授有阴影、倒影、平面镜、凹面镜等知识及其研究试验方法。据《墨子·经下》载:“景(影)二。说在重。”[2]333意即影有本影和副影,因为影有相重或不相重。又据《墨子·经下》载:“景到(倒)在午(指交叉)有端(点),与(矛)景长。说在端。”[2]333意即影倒立,在于光线交叉处有一小孔,小孔对于光体的距离,关系影的大小,小孔是关键。这段论述来自墨子和他的学生所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它是世界上对光之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的解释。

墨子死后,墨家学说的发展分成许多流派。他们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还很活跃。有宋研对墨子学说的继承,有告子对墨子唯物主义的发展,有许行对墨子政治学说的发展。但是,到了战国末期,墨子学说与墨家学派的活动便逐渐消亡。

在漫长的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了日益雄厚、发达的物质文明,又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思想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总是呈现出时代性、民族性的重要特征,并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的阶段相联系。研究墨子的思想体系,目的是为了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儒墨之学”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之所在。处今之世,必须认识包括墨子学说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时也要扬弃其中的糟粕。

[1] 淮南子(下册)[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2] 墨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六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 孟子[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5]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责任编辑治丹丹)

Mo-tse’sPoliticalDoctrinesandHisContributionstoScienceandTechnologyEducation

LEI Ke-xiao1,YI Qin2

(1.Bureau of The Retired Personnel,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0088,China; 2.Branch Office of Teaching Materials,China Map Publishing House,Beijing 10054,China)

Mo-tse was an outstanding thinker,scientist,and educator during the Spring-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s.He is also the initiator of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His contributions involved some idea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s well as in the epistemology,the outlook of ghosts and gods,and political doctrine.In ter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he advocated actual effect,highlighted innovation,and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verify scientific principles.H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geometry,mechanics,optics and other scientific fields as well.

Mo-tse;political doctrin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contribution

K 203

A

2095-462X(2013)01-0053-04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4.C.20130109.1023.00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3-01-09 10:23

雷克啸(1936-),男,湖北荆州人,原教育部发展中心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世界人学、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发展战略。易琴(1982-),女,江西萍乡人,中国地图出版社教材出版分社编辑,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和中国教育史。

猜你喜欢
尚贤政治学墨子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墨子号”与墨子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
为什么民主尚贤制适合中国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