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

2013-04-11 15:33邓程DENGCheng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水区内陆滨水

邓程 DENG Cheng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水对世间的万物和人类的文明都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作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无一例外的出现在滨水区域。现代社会中,一系列的知名城市都是依靠庞大的水系发展起来的,如国际大都会巴黎、纽约、芝加哥、新加坡、香港,而“水城”威尼斯更是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城市景观而获得“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可见水体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在城市的生态、经济、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多水域的国家,江河湖泊众多,许多城市都有贯穿其中的水系,因而在我国推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滨水景观设计被越来越多的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城市都将滨水景观的营造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在这个大兴土木的年代,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不科学的现象:对场地生态的破坏,对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的割裂、忽视,对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方法的误读和生搬硬套,使得我国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正朝着一个不健康、不和谐的方向发展。因此,对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在当下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相关理论

要研究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明确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相关理论则是重要的前提,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对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类型、特征及构成都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有值得肯定的成果。

1.内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在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都论及到了滨水区的概念。刘滨谊在总结韦氏字典、牛津英语词典和美国传统词典对滨水区的释义之后,认为滨水区泛指毗邻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区域的土地[1]。武星宽认为滨水区既是陆地的边缘,也是水体的边缘[2]。陈六汀在其著作《滨水景观设计概论》中将滨水区定义为滨水景观设计的对象和前提,是指某一特定水域及其相关构成物形成的空间总称,一般可分为自然滨水区和人工滨水区两大部分[3]。

对城市滨水区的概念,刘滨谊、陈六汀以及日本土木学会都发表了中肯的看法。总结三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指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和建筑。这个水域和陆域相连的特定空间区域一般是由水域、水际线、陆域3部分组成。城市滨水区的概念是相对于乡村滨水区和自然状态下的滨水区而言的,它是人类社会城市化的产物,具有更多的人工性特征[1]4。城市滨水区因滨水类型的不同而各异,分为滨海、滨河、滨湖等[3]28。其中滨海与滨河、滨湖差异较大,因此,对沿海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不能与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同等而视之。

2.内陆城市滨水区的类型

从相关著作对内陆城市滨水的分类来看,一般为5个类型。

(1)按土地使用性质可分为商业金融区、行政办公区、文化娱乐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湿地等;

(2)按空间特色与风格可分为东方传统滨水区、西方传统滨水区以及现代滨水区;

(3)按空间形态可分为线状空间、带状空间和面状空间;

(4)按景观生态学可分为斑块性质的滨水区和廊道性质的滨水区;

(5)按水域类型可分为湖泊滨水区和河流滨水区。

3.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特征及构成

通过对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和陈六汀《滨水景观设计概论》相关内容的研读,总结出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特征为:历史文化特征、生态敏感性特征、资源共享特征、独立的审美特征、多样性特征、方向性和识别性特征等6大特征。

在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构成上,刘滨谊将其归纳为人类活动景观、滨水区实质景观两项内容。

人类活动景观包括休闲游憩活动景观、审美欣赏活动景观、科技教育景观、娱乐体育活动景观、修养保健活动景观、群众性活动景观和集市购物等其他活动景观。

滨水区实质景观包括以水体、护岸、人造水景、水边展示、桥为载体的蓝带景观;以滨水区绿化为载体的绿带景观;以土壤及岩石层、建筑界面与天际线、滨水广场、滨水游步道、建筑小品、路标、夜间照明为载体的灰带景观。而日本土木学会在其《滨水景观设计》一书中还特意指出由河床高度不同而产生的浅滩、渊潭、沙洲,因蓄水泄洪需要而人为营造的闸门、堰也是滨水区景观项目中设计者应当着力研究和考量的重要部分[4]。

二、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定义与特点

1.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定义

在研读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城市滨水景观所撰写的论文及著作之后,笔者以为,所谓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指以内陆城市水域(江、河、湖等)为中心,对场地生态、地貌、水文、历史、文化等相关要素的调查与研究作为前提,通过对沿岸的空间、设施、环境等做出相关的规范设计,从而营造出具有唯美、生态、个性特征的城市滨水空间的创造性活动。

2.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特点

从《滨水景观设计》中对内陆滨水景观设计的描述可知,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对象的综合性、对象的日常性和设计的视觉透视性[4]4。

对象的综合性体现在滨水区景观的构成元素众多,设计时需要探究人、动植物、水体与地貌形态、滨水建筑、交通流线、水文资料、当地风俗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关联,以求达到滨水景观集美化城市、防汛抗洪、生态保护、文化继承于一体的多样性功能。可以说,滨水景观设计是在景观设计学科门类下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生态学、地质学、美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对象的日常性体现在滨水区水岸的设计是以防洪功能为目标的非日常性尺度,它与日常的观赏性景观元素共同构成滨水区景观空间,而这些非日常尺度的构筑物往往会给整体的景观效果带来不协调因素。因此,对滨水景观的营造既要满足防洪功能的需求,又要将防洪构筑物非日常的功能尺度与日常的景观尺度相协调,设计时要将这些非日常性的构筑物作为日常景观来考虑,充分利用造型语言、植物配置和自然材料,对生硬的、非日常性的景观元素进行遮挡、柔化、过度、变形,使之能与整体的景观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设计的视觉透视性体现在滨水景观空间的观赏者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中对空间进行观察和认识,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当是站在空间维度下的施行,设计师对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不单纯是做平面的布局规划,还应当把握设计对象在环境空间中的尺度与透视关系,通过手绘透视效果草图、制作三维模型等多种设计手段以考虑滨水景观各节点、滨水景观与城市建筑间遮挡、借景、呼应等空间位置关系,从而使欣赏者在移步换景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滨水景观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三、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学者撰写的有关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文献的查阅探讨,笔者总结了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相信这些问题在内陆城市景观设计的实践和发展之中具有比较多的共性。

1.生态、文化要素的缺失

在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进入了一种误区,一方面是在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大量采用硬质铺地,去除本已属于当地生态系统中的非观赏类植物,且未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从水资源循环、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层面去思考和营造滨水景观,从而造成城市滨水景观的不自然和不生态。另一方面是过度追求景观规划的平面效果,在滨水景观的营造上过分的倚重西方的景观设计体系,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的表现,在造成各个城市千篇一律的重复滨水景观的同时,也在景观的营造上割裂了城市的文脉,降低了城市的特色与可识别性。

2.设计缺乏公众的参与

在整个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程度不够,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没有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调研,就将自己的设计思想、对场地功能的规划强加给城市滨水景观的日常使用者,对公众行为心理、利用目的调研不够使得方案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就有可能出现了偏差。而在方案完成后,设计者也没有针对该滨水景观的使用者进行后期调研。对使用者来说还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改进,才是设计师今后设计时必须高度注意的问题[5]。

3.小水系滨水景观设计缺乏精品

许多城市小水系的滨水景观设计过于简单,单纯为了满足防洪功能的需要而忽视了景观设计的唯美宗旨。在当今城市小水系滨水景观设计中,我们很难发现有类似“小桥流水人家”式的精品滨水景观。

四、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

针对国内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设计实践者(如刘滨谊、陈六汀、简天佐等人)以及国外专业机构(如日本的河川治理中心)结合自身的一些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实践提出了许多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笔者在总结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体会与认识而罗列了以下原则。

1.生态原则

滨水区域是陆地与水体交汇之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物质能量交流频繁。在景观设计时应充分发挥水域边缘效应,利用物种的多样性创造丰富的景观[3]102。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前提之下,尽量保留场地原有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物种,对场地景观进行迎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改良,而非颠覆性的改造。景观采用栽植灌木等处理手法,设置缓冲带,从而避免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6]。设计时将低碳、环保理念与生态设计相结合,在保证驳岸、堤坝坚固程度的前提下,更多地考虑低碳、自然、环保材料(如木桩、植物、石块、贝壳等)以及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景观营造和运营过程中的介入与使用。不仅如此,设计者在设计时还应当将场地水体与城市水系进行整体的组织和设计,通过筑坝、调水、连接相关水系等手段来提高水系的水质和加强流动性,从而有效的保证整个水系生态的稳定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应当指出的是,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营造一定要从全局的观点出发,着重考虑区域的生态平衡。滨水区是人、鱼、鸟、植物等生命体共同生存、活动的地带,因而在设计时不应仅仅看作成“为人的设计”,而应该将设计的服务对象扩大到当地的整个生态系统之中,本着“大爱”的精神为地球而设计,从而保护和维持更多动态的、鲜活的自然景观元素,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

2.唯美原则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体系下的一个门类,其学科背景决定设计的初衷和最终的目的是美化环境,创造宜人居住、满足人精神需求的、具有唯美特征的滨水景观环境。而滨水景观的“美”应当兼顾形态、色彩、意境与文化,要从传统的造型语言、文化符号、美学哲理中寻找美的动机。设计时根据场地的不同条件来考虑借景、山水风景画构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传统造园手法与思想的运用,并结合现代的造型语言、色彩组合,从而营造出形式唯美、迎合大众审美需求的高品质内陆城市滨水景观作品。

3.可达性与共享原则

内陆城市滨水景观通常处于城市最重要的区域,是众多市民和游人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师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景观场地的人流因素,注意入口、道路、停车位、公共交通枢纽站、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等交通流线、设施的布置,从而保障滨水景观的可达性;另一方面景观规划应当避免仅仅是为了满足观光客的游览需要,在功能上还应该考虑城市的不同人群对滨水景观的不同功能需求,把城市滨水区设计成集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商贸旅游、露天表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共空间。

4.防洪功能与亲水性相结合的原则

满足防汛抗洪功能是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需对驳岸做最坏条件下的设计,考虑到记录在案的最高水位和最大风速对驳岸的冲击力[7]。此外,设计时可采用不同高度的临水台地做法,将景观平台进行立体化的处理,通过对驳岸、堤坝进行竖向设计以适应水位的动态变化,使之既能保证滨水景观的防洪功能,又可满足不同季节市民对滨水景观亲水性的需求。

5.地域文化原则

滨水地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河流、湖泊的历史、水岸的自然景观以及人类活动所留下的历史遗迹往往都代表着城市的文化特色。因此,设计者需要对当地的自然风貌、文化习俗、历史典故等资源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场地中具有文化特色的地貌、植物、景观建筑、文化遗迹进行选取、提炼、保留、整合、放大,从而突出体现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需要传承,城市的特征需要强化,城市的建筑风格需要保护,城市的水岸需要建设,只有把握好河道、湖泊的历史特征和文化脉络,才能保护与建设好水岸景观,才能突显地域的个性[8]。

6.迎合水系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原则

滨水城市依水而建、沿水发展,在城市规划时就应当考虑以水系为基础,进行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形态设计,从而使河流、湖泊等水景的视觉和实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建筑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滨水建筑外轮廓所构成的天际线是城市滨水景观的一大视觉特色。因此,在进行滨水建筑的设计与规划时应当考虑建筑群轮廓线与周围水体、山体的呼应关系,并重点把握建筑物之间的层高、密度变化,控制建筑物与滨水岸线的距离,从而增强水体与市区间的视觉通透性,丰富滨水城市天际线的景观层次和视觉效果。

五、小结与展望

城市滨水景观一直以来都与滨水城市的发展、城市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城市的不断进步,滨水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被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体现城市精神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陈六汀在其著作中所言:“通过城市滨水区域历史街区景观、原有的水运港口码头景观、传统建筑和建筑群落景观的适应性再利用、再开发,给城市注入了新鲜血液,重新唤起人们对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对未来的憧憬。”[3]16

通过上文对内陆城市滨水景观的相关概念、营造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设计原则做出的归纳、总结,笔者认为未来的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必将朝着生态化、人本化、人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生态上充分考虑整体生态的利益关系,维护整体水系统的生态平衡,在景观营造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有的景观生态体系和原始的地域风貌,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城市生态保护联系起来;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本地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通过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使得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提高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在设计形式和元素的运用上突出体现文化价值,把滨水景观的文化特征放在时空维度上去衡量,考虑到文化在时空中连续与变化的特点,在设计时将文化、地域特色作为设计创意的直接来源,既能继承传统又能与时俱进,通过将传统元素、现代设计手法和语言相结合,从而在时空维度上体现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文化意义;在生态化、人本化、人文化的发展基础上,内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生态的多样、功能的多样、形式的多样共同构成滨水景观的多样性,各地的城市滨水景观都将会有其自身的个性化特征,整个内陆城市滨水景观定能朝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内陆滨水景观设计将会把经济、生态、景观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城市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自然的和谐做出最大的贡献。

[1]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4,6-14.

[2]武星宽.环境艺术设计学——小城镇特色创新研究[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10.

[3]陈六汀. 滨水景观设计概论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7,16,28,102.

[4]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 [M].孙逸增,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4,122.

[5]徐艳玲,王汉祥,何经.中日滨水景观设计的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6):127-131.

[6]日本河川治理中心.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M].苏利英,译.胡洪营,校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7.

[7]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朱强,俞孔坚,王志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7.

[8]王希红.浅析滨水景观营造[J].中外建筑,2012(2):48-53.

猜你喜欢
水区内陆滨水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内陆移民(外二首)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