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6-29日,由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基于多元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成功召开,这是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席本次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有160多名,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韩国、日本、越南、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等10个国家和地区。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一江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张博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邀请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陈申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赵金铭教授、美国佛蒙特大学印京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徐丽华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吴英成教授、复旦大学吴中伟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张黎教授等8位专家作大会报告;在分会场报告的论文有140余篇。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主要涉及汉语教学法与教学模式研究、汉语本体与教学研究、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各地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教材与工具书研究、汉语教师研究、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研究和汉语教学的标准研究等七个方面。
闭幕式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闫艳教授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林广教授致辞,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作总结发言。王建勤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学术研讨的亮点有五个:(1)汉语教学研究展现出国际化视野。这种国际化视野主要表现在与会学者对世界各国(地区)汉语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次会议涉及了泰国、越南、新加坡、美国、蒙古国、日本、意大利、喀麦隆、澳大利亚、韩国、法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马来西亚、菲律宾、东南亚、中国台湾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学现状,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材及教法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百花齐放,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汉语教学模式。(2)汉语习得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门领域。许多研究都与习得研究相结合,基于习得理论的教学研究、教学模式研究和多媒体教学研究,以及习得研究与本体研究,甚至语言习得与汉语史的研究相结合,表明语言习得研究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3)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理论走进课堂教学。学者和教师们在不断尝试基于新的习得与认知理论的教学方法,如社会文化理论、任务型教学。特别是介绍国外同行汉语教学的新观念、新做法和新尝试。(4)实证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越来越多。(5)既有宏观思考,又有微观探讨。宏观研究涉及汉语教学、汉语培训的国家标准研究,以及现代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发展史等;微观研究,从音节到汉字、词汇等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在研究水平上的提升,以及对学科研究的自觉意识。
本次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与精彩演讲,开阔了学术眼界,拓宽了新形势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视野。大家希望通过本次学术研讨会能够进一步推进本学科的发展。
会议期间,《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还举办了专家咨询会,就如何彰显办刊特色等问题广泛听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闭幕式上宣布,第十一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行,由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和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同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