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丽
(惠州学院中文系,中国惠州516007)
对外汉语本科教育已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最初1985年仅有4所院校设有该专业,截止2011年4月,全国已有近300所院校设置对外汉语专业。据统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是各大高校近年来意欲增加的热门专业。特别是2000年以后,各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设置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深入展开,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对外汉语本科生成为汉语国际推广市场急需的人才。此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便是设有对外汉语专业的各大高校,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前提便是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而言,对外汉语教学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所以关于对外汉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仍是对外汉语研究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作者在搜索前人关于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前人研究的特点、规律、成果,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日后对外汉语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有所帮助。
作者于2012年12月,通过关键词“对外汉语培养模式”、时间段为“2006-2012”的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进行穷尽式搜索,共检索到有关对外汉语本科培养模式的期刊文章及会议论文54篇(本文相关综述仅限于网络文章资源,暂不探讨纸版文献)。作者参考Norris&Ortega(2000)在《Effectiveness of L2 Instruction:A Research Synthesis and Quantitative Meta-analysis》中二语综述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不同侧面对现有相关研究做简要综述。
1.文章发表时间分析
通过对文章发表时间的统计分析可知,近几年学者对对外汉语本科培养模式的关注率越来越高。具体时间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1 文章发表年份分布图
从图1可知,从2006至2012年,有关对外汉语本科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章大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包含9篇会议论文)。此现象说明随着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在各大高校陆续开设,该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完善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学者的重视。
2.文章受资助情况分析
作者将所搜集的54篇文章按照受资助情况大致分为3大类:省市级课题文章、校级课题文章、个人文章和国际会议文章(个人文章和国际会议文章一般为无资助文章,此处将其归为一类,与前面的两类有资助文章相比较)。文章受资助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 文章受资助情况分布图
从图2可见,在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中,省市级课题和校级课题所占的比例为35%,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及各高校对对外汉语本科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较高,教育部门与高校部门的资助与鼓励能够更好地促使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
3.文章来源分析
作者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统计的国家核心期刊目录表,将文章来源分为5类:国家核心期刊(CSSCI)、非核心对外汉语专业期刊(如:《国际汉语》、《海外华文教育》等)、一般大学学报、国际会议和其他期刊。本文搜集的54篇文章来源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3 文章来源分布图
从图3可知,有关对外汉语本科培养模式的研究能够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对外汉语专业期刊上的很少,仅占9%。多数研究发表在大学学报或其他期刊上。这一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现今学者们对对外汉语培养模式的研究较为重视,但所做研究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1.文章研究范围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作者将所搜集的54篇文章按研究主题分为2大主题:理论分析与个案分析,另外个案分析又可分为2小类:以某一地区为例、以某一学校为例。下面我们综合上面两种分类方法,分析三种研究范围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4 文章研究范围分布图
从上图可知,现存的有关对外汉语培养模式的研究范围大多还停留在理论论述阶段,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相对较少,仅占30%。而对外汉语专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关键在于体现不同地域、不同高校的特色,培养特色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转变研究方向,更多地关注特定地域、特定高校对外汉语培养模式特色的研发。
2.研究方法分析
作者通过总结分析发现,本文所综述的54篇文章中,绝大多数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仅有少数文章采用了定量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分布可见下图:
图5 文章研究方法分布图
由此可见,现存的对外汉语本科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结合实证研究进行量化分析的文章仅有19%。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证性研究来提供数据,来验证理论研究正确与否,这样才能做到培养模式的真正创新发展。
本文综述的54篇文章中,多数是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就业、具体培养模式几方面进行分析的。下面我们将从上述四个方面对现存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
1.培养目标
在培养模式的整个设计环节当中,培养目标起着方向标的作用,所以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培养目标是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方向。本文所分析的文章中,学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对培养目标进行探讨。
第一,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类型。
在人才类型方面,较多的说法是“三型一化”,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如钱玉莲(2010)、何华珍、孙德平(2010)、熊家良、黄高飞(2010)等多位学者都论述到,为顺应汉语国际推广的需求,我们的人才培养类型应属于“三型一化”的人才。也有学者从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着手,指出对外汉语人才应具备“厚基础、强能力、多技能”能力,如周卫华(2009)、高萍(2011)等学者就此做了详细论述。
第二,提出专业向分流。
在人才培养方向方面,不少学者提出要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为顺应学生就业与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专业方向分流。经作者统计分析,学者们提出的专业分流方向大致为以下几类:对外汉语教学、涉外文秘、旅游、商务汉语、文化传播等,如周卫华(2009)、张如梅(2010)、郑燕萍和宋毅(2011)、张小平(2012)等在文章中对专业方向分流进行了详细论述。专业方向分流能够适应学生就业与兴趣需求,拓宽就业口径,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提出培养目标本土化,突显地方特色。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培养特色人才,适应地方及国际汉语教学人才需求是对外汉语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的本土化也是各大高校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之一。如周卫华(2009)提出三峡学院的对外汉语培养目标应该突出地方特色,开设特色课程,培养特色人才;张婧(2010)论述玉溪师范学院应结合地理优势,发展特色培养模式;范晓玲(2009)提出新疆对外汉语培养模式的特色方案。
2.课程设置
一个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设置,所以多数学者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课程设置的分析与研究上。所谓课程设置,即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计相对比较复杂,因为按照对外汉语教师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来讲,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接受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学法、心理学、第二语言教学等方面的培养。所以,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
针对课程设置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第一,提出课程模块论。
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不仅包括汉语言文学,也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此外为顺利完成语言文化的传播,学生还需接受中外文化、教学技能、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培训,所以不少学者把对外汉语课程进行模块化,如张映光(2006)把对外汉语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分别为:语言模块、文化模块、文学模块、教学法及教研模块、通修及其他特色课程模块,并对各模块之间的课程比例进行了探讨;郑燕萍、宋毅(2011)提出“语言、文学、文化、教学法”四大课程模块论;申红义、左媚柳(2012)提出“专业课程、外语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三大课程模块论。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能够更好地对课程设置进行量化分析,按照不同比例设置更合理的课程大纲。
第二,提出设置特色课程。
随着培养目标中地域特色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特色课程的重要性。根据学校地域特色,开设特色课程培养特色人才,是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备方向。范晓玲(2009)提出新疆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应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课程,如:第二外语、中亚文化概况等;周卫华(2009)论述到三峡大学应该根据地方特色,开设三峡文化概况、三峡旅游汉语等特色课程;黄桂凤(2010)提出玉林师范学院应利用广西地理优势,开设东南亚文化概况、东南亚语种等特色课程,以拓宽学生就业范围,体现特色培养;潘国英(2011)提出“根据学校特色设置特色课程,如浙江地区的地方性院校所处的长三角地域文化中有很多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如湖笔、丝绸、竹子、苏绣、园林、戏剧等,可开设相关选修课”。特色课程的开设可以总体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有利于更好的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
第三,提出开设第二外语课程。
第二外语课程的开设一直是对外汉语界师生关注的一个热点。就现今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式来看,第二外语的开设是大势所趋。很多有条件的院校已开设第二外语,如左媚柳(2010)、申红义(2012)都论述到四川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二外课程开设情况;范晓玲(2009)、张婧(2010)、姚晶(2010)等多位学者都论述了开设第二外语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外语的开设可以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趋势,适应不同国家的汉语教学需求,拓展学生的就业范围。
第四,提出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
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中对于专业特色的突显,势必造成特色教材的欠缺。范晓玲(2009)针对新疆对外汉语课程特色,提出需要编写俄汗对照系列教材;胡培安(2010)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缺乏专门现代汉语教材”,现用的现代汉语教材与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教材无异,这样很难体现对外汉语专业特色;唐贤清和廖加封(2010)都对缺乏针对性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详细论述。
3.实践教学与就业
对外汉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与就业所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不同学者、不同高校一直在努力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改善,概括来说便是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利用地域特色优势,努力实现实践就业多元化。如潘国英(2011)提出构建全方位、分阶段的实践教学模式,包括“课上教学实践、课余活动教学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方法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六大类;张如梅(2010)论述大理学院利用地域优势,安排学生进行境外实习就业;黄桂凤(2010)提及玉林师范学院利用地域优势,与邻国进行联合办学,所培养的人才大都输出到联合办学单位及其相关教学部门。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就业“宽口径”,如王振顶(2011)提出的“双向三性”中的“双向”便是指的就业方向多元化,分为国际汉语工作者和国内语言教师两个培养与就业方向。由于实际条件的制约,有关实践教学与就业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弱,学者们还需继续改革创新实践与就业环节。
4.具体培养模式分析
有不少学者根据各高校不同特点,提出有本校特色的培养模式,如:“2+2培养模式”,如:王华(2010)论述河北师范大学的“2+2模式”,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大一大二在中文学院学习汉语言基础知识,大三大四转去国际交流学院进行培养;钱玉莲(2010)论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2+2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接受教育,后面两年转去外国语学院进行学习,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做到高校内部不同学院的优势互补,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一体两翼”的培养模式,如荣四海、白宝山(2011)针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和国际少林武术推广基地的联合办学提出“一体两翼”——武术为体,语言为翼的培养模式;蒋协众(2012)论述了“汉语言与教法类课程为‘体’,中外文学文化、外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培养模式”。
还有学者如:吕浩雪、景凯旋(2010)提出对外汉语“三三制”培养模式,即“第一、二年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第三、四年为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第七学期进行专业方向分流”。
综上所述,现存的有关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第二,研究范围不断扩宽,研究方法不断改进;第三,研究层面涉及全面,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再到实践就业,都得到相应的探讨。但总体来说,还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
从上文统计分析可知,现存对外汉语培养模式研究方法存在研究方法较单一的问题,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实证研究较少。要提高研究的可信度,或者要做到真正的革新,实证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如钱玉莲(2010)、翟燕(2010)、李建宏等(2011)、夏日光和吴文静(2012)等学者,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辅以调查、问卷、对比分析等研究手段,使得研究理论有数据做支撑,这样才能够做到培养模式的真正改革。
另外,通过作者统计分析可知,在本文所综述的文献当中,横向研究文章较少,纵向研究较多。我们应该根据前人纵向研究的结果,多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找出各高校不同点,根据自身特色,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根据上面的论述可知,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相对较窄,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者与研究者在培养初期设置准确的专业定位,把人才培养特色化突出出来,如:南方地区的高校,可将专业方向定位在“培养针对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人才”;东北地区的高校,可将专业方向定位在“培养针对俄罗斯、日韩等国家的汉语教学人才”。只有做到专业定位明确,突出特色培养,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可从专业方向分流方面找到突破口,应对市场竞争的需求。
虽然较多学者都论述到现今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许多问题,如:张映光(2006)、周卫华(2009)、黄剑涛(2011)等学者都论述到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语言类与文学文化类比例不合理,汉语类课程与外语类课程比例不协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协调等。但各类课程应如何分配,具体比例应如何确定,怎样实施,这些问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数据化,得出量化的结果供对外汉语研究者与教学者参考。
从上文分析可知,有关实践就业方面的论述多数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创新阶段,仅有少数学者把理论研究付诸于实践,如黄桂凤(2010)、张如梅(2010)、吴勇毅(2010)等学者把实践就业的研究付诸于行动中进行讨论。
然而现今真正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并不多,据官方统计,截止2011年全国开设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高校有285所(教育网),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共236所(教育部网),而两者并非完全对应关系。校外的汉语培训机构也主要分布于京津沪、江浙、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所以相对来说,对外汉语本科学生的实践就业研究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机会较少。但这也正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如何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如何在国内对外汉语人才与国外汉语教学人才的需求见搭建桥梁,是对外汉语教学界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综述,将前人有关对外汉语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进行整合梳理,对学教学工作者今后制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对外汉语人才培养历史还较短,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整合,希望本研究能对研究者有所帮助。
注释:
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于2012年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因本文所综述的文章属于2012年之前的研究,均采用“对外汉语专业”名称,为方便起见,本文仍采用“对外汉语”。
范晓玲:《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语言与翻译》,2009年第1期。
高 萍:《汉语国际推广下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黄桂凤:《对外汉语专业3+1培养模式的优势——以玉林师范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为例》,《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黄剑涛:《地方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论——以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何华珍、孙德平:《对外汉语专业2+X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汉字文化》,2010年第3期。
胡培安:《职业导向下的对外汉语专业建设》,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2010年。
蒋协众:《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李建宏:《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吕浩雪、景凯旋:《“三三制”教学模式下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2010年。
陆俭明:《汉语教师的素质和师资培养的针对性》,《国际汉语》,2011年第1期。
潘国英:《地方高校对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潮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第3期。
钱玉莲:《新形式下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2010年。
荣四海、白宝山:《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2011第6期。
申红义:《基于非通用语种优势的复合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四川外院为例》,《考试周刊》,2012年第9期。
申红义、左媚柳:《复合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唐贤清、廖加封:《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王 华:《对外汉语专业2+2培养模式探索》,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2010年。
王振顶:《地方高师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2011第1期。
吴勇毅:《汉语种子教师“直通车”培养模式》,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2010年。
夏日光、吴文静.:《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状及培训模式研究》,《人民网》,2012年。
熊家良、黄高飞:《对外汉语专业“三型一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姚 晶:《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新型培养策略》,《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翟 燕:《新形势下对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调查与思考》,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2010年。
张 婧:《边疆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语文学刊》,2010第9期。
张如梅:《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多模式探索——以大理学院为例》,《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张小平:《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济南大学为例》,《现代阅读》,2012年第2期。
张映光:《论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师资型人才的培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版)》,2006第4期。
郑燕萍、宋 毅:《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践与认识——以莆田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为例》,《忻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周卫华:《地方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想——以三峡大学为例》,《三峡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左媚柳:《基于小语种优势的复合型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科学时代》,2010第21期。
Norris,J. & L.Ortega.Effectiveness of L2 Instruction:A Research Synthesis and Quantitative Meta-analysis.Language Learning,2000,3(417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