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大众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微观基础探索

2013-04-11 13:23欧阳功林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国梦市场经济民众

欧阳功林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中国梦”及其幸福追问的社会意义

市场经济改革多年后,我国民众是否感到幸福?这一话题首先是由新闻媒体引发的。①当幸福、幸福指数、让人民幸福等词句成为各地电视、广播的热词的时候,是新闻在博人们的眼球还是社会民众在对改革成果发出由衷赞美?人民福祉的增加是改革的初衷也是改革成果的必然体现,它涉及到改革建立在群众利益基础上的深化和强化。新闻媒体的幸福追问以及政府对此问题的呼应,反映的也是新时期执政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调整和转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闻话题,更不是一个娱乐话题。

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商品生产和政府制订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国民的幸福。在经济学中,幸福被定义为效用的多少。萨缪尔森认为幸福和效用成正比,和人的欲望成反比。前总理温家宝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有信心”。这不仅仅指物质富裕、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涉及法律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等社会进步的软指标。我国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否必然导致国民幸福感的提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13亿人口如何在未富状态下提高幸福指数,这是一个意义深远又充满挑战的大问题。它涉及到改革中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竞争、个人财富至上等理念有机融合,涉及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凝聚社会力量,涉及到如何在社会改革和进步中获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和建立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市场经济的幸福观让人们正视自己的欲望及其欲望的满足(包括满足的途径)。人们需要欲望的满足,正因为有了欲望才建立了伟大的文明,但如果欲望得不到控制就会演变成贪婪甚至罪恶。[1]这就需要一个完备的制度建设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个完备的制度设计成为今天改革深化的核心问题,而一个完备的制度构建是复杂的,它包括:如何从体系上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内容,如何加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建设和协调以减少社会摩擦和体制失衡;如何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全面准确地钳制市场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构建美丽中国和幸福中国;等等。这些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突破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理论结合的全部要求,也是“中国梦”②提出及其实现的基本社会背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这一表达代表着执政党和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的的一致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在人民群众中贯彻、在人民生活中体现的基本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决定社会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了而人民生活改善度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幸福指数就难提高。人民感到改革预期与个人幸福指数越来越偏离,这就是改革的误区和失败。正是在这一层面上,一个小小的幸福追问代表的是关注改革深入进行的微观社会基础构建的警示意义。

二、“中国梦”与大众利益诉求

“中国梦”及其幸福追问的实质体现的是民众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表达利益诉求的新机制,为各社会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顺畅的利益诉求的制度平台,这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梦”的提出无疑是我国民众价值和利益诉求的最新概括。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把民众价值诉求尤其是利益诉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从经济转型(体制转型)到社会转型,再到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主体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转型。[3]这一利益诉求首先表现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价值导引上。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过多强调国家集体利益,强调社会利益主体一元化,这种价值和利益诉求在建国初期实为必然选择。计划经济的初期是社会主义英雄主义的时代,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神圣化的时代,计划经济的有效性正是建立在这种对社会主体利益的推崇上。这种对国家和社会主体利益的推崇和向往使个人价值牢牢依附在社会主体利益之上且服从主体利益,“国家好了,我们就好了”成为社会民众的主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改革开放中一度被看成是“大锅饭”的代名词。但是,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主流,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起过巨大的社会推动作用,不能简单加以否定。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利益激励,导致社会进步的速率大大加快,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示范。这种示范性使民众潜在的物质利益诉求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一时间“一切向钱看”成为社会民众的金钱观、物质观。[3]这种价值诉求在现实社会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交易行为的 “一切向钱看”。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前沿流通领域出现了大量见利忘义的行为,市场经济发育初期的一些不道德行为甚嚣尘上,极大地损害着我国的市场环境。二是政府公务员队伍中的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贪赃枉法、贪污腐败行为。一些人丧失党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搞权力寻租,腐败窝案的不断暴露降低着政府官员在民众中的威信,也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三是对社会基本道德标准的腐蚀和伤害,社会价值扭曲触目惊心。南京庞宇案、广东小悦悦案把民众道德逼问到悬崖边缘。人们不禁追问:如果人人事事皆“一切向钱看”,成为社会对一事一物的取舍标准,社会将会被推向何处?

价值和价值体系是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马克思说:“实际上价值只不过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它的物的表现,人们同他们的相互生产活动的关系”。[4]它说明价值存在于人(主体)与客观事物(客体)的关系中,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人的精神需求所提出的要求。作为生产关系的价值体系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复合的矛盾体系,包含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诸多要素和内涵。怎样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中提炼出一个代表社会和时代的核心价值并能够通俗地被社会大众感知和接受,这是一个社会价值构建的难题。

市场经济利益观催生我国价值诉求多元化,这种价值多元化是社会利益主体个性凸现的结果,其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冲击已经成为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障碍。30多年的实践使我国生产力和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实质性改变,大众的利益诉求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中。“中国梦”的价值诉求的出现理顺了改革过程中民众的利益追求与改革的成果和目的的关系,它第一次活生生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本身,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这是我国社会价值构建的巨大进步。

三、改革实践对社会民众主体价值构建的冲击

幸福观和未来社会梦想是对社会民众心理上欲望的肯定,也是对社会制度建设的基础要求。经济学和心理学早就揭示了人既是自然人,也是经济人和社会人。人类欲望的实现受到社会制度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制约和限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幸福和欲望的实现必须高度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2]这里特别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即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来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设计和制度框架构建也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审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社会基层民众所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把市场经济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并通过这种结合来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奠定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这一理论和实践的具体要求在于:第一,在市场经济改革深化的基础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并具体化在改革实践之中;第二,在改革实践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市场经济改革所激发的社会经济人的泛价值观进行理论提炼和修正并进行规范,从而构建和形成我们的新的精神支柱;第三,从市场经济改革实践主体出发批判旧的社会理论和价值观念,使思想理论趋于科学化,使价值观念趋于合理化,并用正确的理论和价值指导实践,使市场经济改革获得群众的巨大支持,化为自觉的行动。由此,社会大众对市场经济的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融合研究才显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从市场经济理论践行的群众基础看,提出在市场经济改革实践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直面上述问题并力图解决这些问题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问题是怎样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具体化到改革实践中?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改革之初就指出:“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生产力。”[5]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就说明我们必须站在社会主义制度角度来研究人的行为和人的思想,也必须正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人”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大众普遍了解和接受了改革在于打破原有的“大锅饭”体制,逐步接受了由“体制人”向“社会人”、“经济人”的转变。人们认识到,由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大生产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同时在走向“社会人”的过程中又不断徘徊和怀疑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走向。在改革过程中,大众经历了对市场经济改革理论的不置可否(这和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滞后有关)到实践中被动(少主动)接受的过程。“打左灯向右转”甚至“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等较为典型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怀疑和矛盾心态,也说明大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肯定与否定、认同与反对、接受与质疑等交织的复杂感情,即一方面最大可能地支持对自己有利的改革(拿起筷子吃肉),同时又对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缺失和社会混乱严重不满(放下筷子骂娘)。其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与理论构建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官员及其依附者成为凭借权力、用资本掠夺财富首先富起来的人,人们亲身感受到两极分化加剧。市场经济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趋利特性及其法律、道德滞后所产生的真空现象,如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滑坡等问题,使社会大众对现行市场经济运行前景产生担忧和质疑显得十分正常。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在影响生产力的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中,劳动者是主导地位的因素,是推进生产实践和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主体的主动性首先取决于主体的自愿和自觉性。因此,大众是否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直接影响着生产者对生产力的推动方向和力度。大众能否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其根本在于自身得与失的比较。如果大众尤其是劳动群众感受到自己政治上是主人翁,但是经济上相对收入等核心和实质性利益受到冲击,就会不自觉地以消极态度来对待改革,以“大家都那样”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不合作行为解脱,从而加剧社会的混乱状态(如假冒伪劣的盛行)。

改革开放和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变革中群众损失较多,民生问题日益凸现。就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而言,“上学难”反映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工作难”反映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二代游离在城市边缘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医难”反映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医疗服务分配比例不合理,医疗保障水平低,民众生不起病,生病致穷突出;“住房难”反映房价过高、上涨过快问题十分突出,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收入提高难”反映分配领域存在严重不公问题,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垄断行业、公务员成为大学生就业首选是这一问题不断衍生的反映;“社会不和谐因素多”反映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一些基本保障尚未实现全覆盖(在过去较长时间内社会福利机制转换而产生真空)。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老百姓感觉个人掏腰包的事情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得多,生存成本越来越高,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些不能不说是我国改革政策的失误所致。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优势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取向,在改革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行。这样的改革能有效避免转轨力度过快过大造成的社会冲击,有利于保持稳定,但现在回过头看,对这种改革优势不能盲目乐观。社会公众坚持深化改革的前提是对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期待,这也是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如果民众总是改革的牺牲和奉献者,总是改革的各种不利后果的承担者,社会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凸现,甚至由非对抗性向对抗性转化。这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是一句空话,就会仅仅成为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集体的政治诉求而非人民大众的思想价值基础。

四、让“中国梦”成为改革深化的原动力

“中国梦”作为我们民众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上述作为精英价值观和社会大众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制度构建最需要强化的部分,也是增强我国“软实力”和“话语权”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以全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出发点,符合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规律,实现市场主体中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有尊严地公平参与生产、公平获得产出,进行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积累,促进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步的生产、消费方式变革,更好地在经济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科学发展等。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精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它既包含了社会宏观制度构建,也包括了人们群众思想建设等微观内容,体现了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在利益诉求方面,幸福与否的话题及其“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人民大众需求高度契合。它的通俗性也就是它的有效性,这是人民群众拥戴它的心理基础。

党的“十八大”同时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如何深化?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构建上看,其核心理论问题聚焦在三个基本层面:一是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改革、制度环境等基本制度建设;二是探索市场、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等市场经济基本要素的系统构建;三是市场经济主体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认识问题,它包括市场主体对市场的态度、对市场的认同程度、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观等。这三个层面的问题互相交织、共同作用,其有机统一构成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全貌。

应该说,在市场经济理论深化的研究中,第三层次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薄弱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的生产力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在人们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上的集中表现和反映,公众是市场经济的践行者、参与者,他们对市场的认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改革又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触及到社会深层次矛盾和人民群众重大利益调整,也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出现一个“凸显期”。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信心,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仅仅是理论务虚,还需要与人们真实的价值需求结合起来。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条件是人们思想观念形成的基础。[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有说服力,得到普遍的认同,还有赖于其能够满足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和广大群众认同的实践效应。价值认同,说到底是一种利益认同。“中国梦”正是这样一种利益认同,它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中国梦”从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就是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人民利益与大众福祉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只有这样,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才能广泛深入人心,才能引起共鸣,形成舆论和理想信念合力,也才能真正从社会民众基础上体现我国改革开放深化的原动力。

注释:

①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央视走基层的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幸福”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

②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国梦受到高度重视。

[1]李希秋.对市场经济伦理和道德关系之考量[J]].理论学刊,2004,(4):55.

[2]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DB/OL].新华网,2012-11-19.

[3]蒋家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实施路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9):25.

[4]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1.

[6]蔡桂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伦理的互动关系[J].商业研究,2004,(16):13.

猜你喜欢
中国梦市场经济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