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应对*

2013-04-11 12:59:27黄艳艳张珂维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3年5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摩擦贸易

■黄艳艳 张珂维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它不同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它是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以达到保护本国贸易和就业的目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生命、健康、环境和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为由,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和手段上的隐蔽性。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后,目前全世界经济处于恢复期。为了拯救国内经济,西方各国纷纷掀起了救市的热潮,不少国家筑起了贸易壁垒,引发了全球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

我国一直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关注区域。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对华贸易保护手段更加频繁、更加多样化。

(一)贸易摩擦案值越来越大

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采取奖出限入的贸易手段保护国内经济,我国很多出口产品遭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贸易摩擦案值越来越大。我国是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2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保护措施累计高达600项,其中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遭遇了100项贸易保护措施。2012年1-3月,我国共遭受了8起贸易摩擦,涉案金额2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0%,创历史新高,使我国出口损失惨重。

(二)贸易摩擦国家由发达国家扩展至发展中国家

新贸易保护主义正从少数发达国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蔓延,贸易壁垒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对于复苏仍不强劲的我国外贸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仅2012年上半年,我国重点产业中的冶金产品遭受8个国家 (地区)发起的13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巴西位居首位,为5起,占国外对华冶金产品贸易救济调查数的38.5%;其次是加拿大,为2起,占比15.4%。

(三)贸易摩擦的产品范围转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我国新兴的钢铁、汽车、通讯、金融等行业已成为2009年以来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行业,部分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开始成为调查重点,许多的贸易摩擦使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如我国出口附加值较高的电子与新能源产品均遭到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美国频繁对我国发起337调查;2010年10月美国启动对华清洁能源政策措施301调查; 2010年6月30日,欧盟已经对原产于中国的数据卡 (又称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双案”并发调查,2010年9月16日,欧盟对该产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欧盟同时对我国数据卡产品进行“双反一保”调查,截止2010年10月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我国案值最大的贸易救济案件,众多数据卡生产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贸易保护手段多样化和综合化

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遭到贸易救济调查数量呈上升趋势,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趋于多样化和综合化。当前除了提高关税、进口管制、反倾销等直接的保护,也出现了货币贬值、政府补贴等变相保护,还有以政府指令或压力形式出现的干预型保护。如2009年2月2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综合拨款法案727条款就规定:“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订或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该条款通过限制政府经费用途的方式,限制了我国禽肉产品出口到美国,造成中美禽肉贸易的严重不平衡。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进出口贸易额增速下降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衰退,外需萎缩,使得我国外贸企业国际销量大幅下降。据海关统计,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012年为38667.6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6.2%,和原先预定目标有一定差距。6.2%的增速也是最近10多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其中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下降3.7%,占我外贸总值的14.1%。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增速出现了回落,同比2011年进出口增速回落了16.3个百分点。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增速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出口贸易摩擦频发

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为了保全本国的经济纷纷给新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了合理且合法的外衣,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是被重点打击的对象,从而导致贸易摩擦明显增加。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仅2012年上半年有19个国家 (地区)对华启动42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11年上半年增加10起,增幅为31.3%。其中,反倾销27起,同比增加6起;反补贴5起,同比增加2起;特别保障措施2起,同比增加2起;涉及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等8个行业。

(三)出口成本大幅提高

金融危机后,各国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要求将环境、生态等因素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环节中,这必然会增加成本。例如,为贯彻实施环境标志制度,我国越来越多的产品要接受各种绿色检验、测试、认证和技术鉴定,并且在包装、标签等方面做出调整,这些成本最终都要进入产品定价。使出口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不少企业陷入生存危局,甚至面临倒闭破产。同时还受到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遭遇空前的挑战。

(四)加大了外贸的外部经济风险

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世界制造中心”,我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组织产生双边或多边的摩擦,已主要由微观企业贸易层面开始向宏观层面渗透。随着宏观层面利益冲突的凸现,已开始由贸易领域向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扩散。如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制裁已转向人民币汇率、对华投资、技术出口等领域;欧盟对我国产品不仅频繁设限,而且当地企业与我国厂商出现了“砸店”、“烧货”等矛盾激化的趋势。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升温,我国外贸的外部经济风险日益加大,并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策

(一)政府层面的应对

⒈充分利用好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一个能够有效解决贸易纠纷的机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10多年,对各方面的运作都比较清楚,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充分运用该机制解决遭遇的贸易纠纷。虽然它容易受到某些国家的影响,但随着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加,这一机制还是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贸易壁垒。另外,利用双边、多边谈判等机制,也可以解决贸易争端,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国际贸易问题更多的关注。

2.尽快调整、制定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国家标准

发达国家使用的新贸易保护措施很多都是高水平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目前我国技术壁垒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要求。我国的产品质量标准种类多、门槛低、不规范是事实,政府应借着有关法规大调整的有利时机,尽快调整、制定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国家标准。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开发绿色产业,抢占国际市场。

3.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除强化与已建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外,还应加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合作。如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PEC等区域经济组织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与海湾六国 (沙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合作委员会、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有助于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稳定国际贸易环境。

(二)行业层面的应对

在国际贸易纠纷中,行业协会充当着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应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预警机制。行业协会通过促进企业之间多方面的磋商,可以进一步加强企业自律,避免在国际贸易中自相残杀,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国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1.建立国外贸易保护与产业损害的信息库

行业协会应利用信息优势,定期对一些敏感商品列出清单,公布有关商品的最低限价。可以限制甚至禁止那些技术附加值低、严重破坏环境消耗自然资源的产品,及时帮助企业协调和调整。尤其是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行业协会能够发挥政府部门难以达到的协调作用,冲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封锁。

2.储备专门的人才

行业协会作为经常性的应对外贸摩擦的机构,应储备专门的人才研究国外贸易保护政策、法规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及时搜集世界各国的技术标准法规的变动信息,并向相关企业及时通报,指导企业避开贸易壁垒。积累的经验越丰富,解决该问题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企业层面的应对

1.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

贸易实践证明,出口商品的地区越集中,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就越大。因此,我们应尽量分散出口市场,避免向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大量出口同类产品,有利于规避区域化的贸易壁垒。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加强与东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贸易等。通过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缓解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冲击。

2.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对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企业最应做的是苦练“内功”,提高产品质量。

第一,加大科技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先进的生产技术永远是产品质量的保障,在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当今世界,企业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如温州打火机企业经过技术改革和创新后,基本冲破了欧盟的贸易壁垒,出口欧盟市场在2008年初止跌回升。2012年1-3月份,温州打火机出口国际市场的份额由2011年的24%上升至40%。2012年11月27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将从1012年12月12日起,取消对进口中国打火机征收反倾销特别关税。这透露出一个信息:未来温州打火机出口欧盟的贸易摩擦会减少。品牌依附于产品的质量,又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外贸企业长远之计是出口自主创新的品牌产品。如果该产品得到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品牌的价值不仅会自动提升,而且能成为企业产品质量的通行证。

第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外贸企业应在采纳并执行国际标准组织制订的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使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都得到提高,获得通向国际市场的绿色护照,保证出口商品在技术、环保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绕开国外“环境补贴”的壁垒。

3.积极应对和应诉,保护自身权益

我国出口企业应充分了解和学习WTO规则和各国的新贸易保护手段。只有通过认识和掌握这些新贸易保护手段和有关贸易调查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对方采取一些不利于我国的保护手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应对和应诉他国企业,避免遭受各种贸易壁垒的打击,合理、合法的保护自身权益。

参考资料

1.李清.孙东升.邓丽娜.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李健.非关税壁垒的演变及其贸易保护效应[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3.胡莹.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动因研究[J].时代经贸,2012,(02).

4.李舟.新贸易保护主义下柳州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J].北方经济,2011,(15).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摩擦贸易
干摩擦和湿摩擦的区别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14
神奇的摩擦起电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4
条分缕析 摩擦真相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50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贸易统计
解读摩擦起电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