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谐德育基础理论探讨*

2013-04-11 13:05李家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德育大学

李家祥

(许昌学院社科部,河南 许昌 461000)

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尽快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种全新的大学德育理念——大学和谐德育应运而生。大学和谐德育理念,就是指大学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大学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产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大学德育模式。它主要包括: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民主融洽互动的“双主体”和谐,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协调配合的“三教”和谐,大学生知、情、意、行德育过程“四环节”和谐,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内容的“五育”和谐,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五个方面要素相互渗透协调一致的“五要素”和谐,以及其他方面的和谐。

为了增强实施大学和谐德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需要为大学和谐德育建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备的理论体系。能为大学和谐德育提供理论指导的是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两个方面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主要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大学和谐德育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和谐德育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反映大学和谐德育根本性质和方向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为大学和谐德育奠定了更为丰富、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大学和谐德育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能够为大学和谐德育提供直接理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和谐德育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而能够为大学和谐德育提供直接理论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之中,绝对孤立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联系概括了事物或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一切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方面的总特征;而事物、现象的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同事物、现象的运动、发展、变化是不可分割、互为表里的,即任何事物、现象都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着的联系。和谐就是相互联系着的事物之间所呈现的一种理想状态和处于理想状态的联系着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运行机制和良性运行状态。

大学和谐德育,实质上就是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相互联系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理想状态;大学和谐德育实施的过程,就是使这些要素协调配合,形成具有活力、能产生整体效应的一种运行机制,从而使大学德育呈现出良性而和谐的发展状态。具体地说,实施大学和谐德育,就是要使高校教师与大学生“双主体”之间融洽互动,高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协调配合,对大学生的知、情、意、行德育“四环节”之间良性对接,使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自身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五个方面教育内容之间相互渗透和协调一致,使这些大学德育要素综合起来,相互协调配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原理无论对大学和谐德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大学和谐德育的具体实践均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即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不是纯粹的本能,而无不打上社会的印记,融入了人的社会性,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和规定。因此,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马克思主义同时又认为,人也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人、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2]。要根据人的多种需要,“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马克思还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不仅是我们确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的重要理论根据,也是大学和谐德育理念提出的重要理论根据。

既然人是社会性的人,大学生又处于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能够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大学德育必须适应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使大学生在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确保大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承担的角色自然和谐,并且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和谐一致,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代合格公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是我国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大学德育的根本目的和提出大学和谐德育新理念的基本依据。自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个体素质划分为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以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也日益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领域,大学德育就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而是包含着促进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的教育活动。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满足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实施全面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把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德育的目标、内容与方式,都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相互配合,协同开展,共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大学和谐德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不仅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一方面,大学和谐德育就是要承认每个大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自主创造潜能的人,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和人性,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需要,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完善人,把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去。另一方面,大学和谐德育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调动大学生增强自我教育和德育内化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享有和运用权利的主体和有社会责任感以及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主体。这种以人为本的大学和谐德育观符合现代社会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真正体现大学德育的内涵和本质要求。

大学和谐德育坚持以人为本,从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和要求出发,着眼于他们自身实际,增进个体发展,摈弃传统德育那种对人的漠视和仅仅把人作为手段的工具理性取向转向“以人为本”,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视为引导主体进行价值追求、价值创造、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的过程,以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建设和发展大学生自身和谐的主体关系,形成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相互协调,这样就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人类的进步,最终实现所有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人民内部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而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题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说来是非对抗性矛盾。“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4]这种民主方法,被毛泽东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思想斗争,分清是非,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这种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正确方法,是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相对立的。毛泽东还强调指出,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毛泽东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是我们确定大学和谐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大学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方针、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求的才是正确和有效的;反之,则是错误和有害的。对于具有较高知识修养和思想上有较强自由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的当代大学生来说,用强制、压服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是根本无法奏效的,而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方式、说理的方法,并辅之以情感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心理咨询与疏导方法、矛盾冲突与缓解方法、社会控制方法等,同时讲求教育的艺术和技巧,也就是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方法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使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认同和接受,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现心理上的融洽交流与协调配合,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真正体现出大学和谐德育的精神实质。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内容非常广泛,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和谐德育奠定了最为现实而又丰富的理论基础。而能为大学和谐德育提供直接理论依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所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所提出的战略目标,也为我们结合中国现实国情来审视大学德育在现时代发展的新境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思考大学德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一个“和谐论”的视角。在社会主义建设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在理顺各种思想矛盾的基础上协调人们的利益冲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功能。从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上看,和谐社会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紧密联系、相互对应的。和谐德育不仅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而提出的,同时和谐德育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工程;而在作为国家重要人才资源的大学生中实施大学和谐德育,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适应并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既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大学和谐德育理论研究的目标和依据,又把它作为促进大学德育发展的实践基础。同时,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大学和谐德育需要不断探索和运用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方法,运用隐性教育法、咨询教育法和自我教育法等多种方式来认识和解决与大学生有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大学生接受和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水平和行为方式,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他人相处,并在不断内化和外化过程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使大学生与学校、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的关系呈现良性互动、和谐融洽的理想状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为大学和谐德育提供理论依据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十分广泛,以上专门列出并加以分析的这些理论,是大学和谐德育的直接理论依据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基础。当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以德治国的思想、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等,均对大学和谐德育的基础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要指出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打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进步、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大学和谐德育理念提出的重要依据,成为构建大学和谐德育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4]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2.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德育大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中国德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