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文献拒借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3-04-11 04:53由小燕牛兰金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实物不合理流通

由小燕,牛兰金

(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山东泰安 271018)

试论图书文献拒借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由小燕,牛兰金

(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山东泰安 271018)

当前图书馆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拒借现象。一般来说,拒借分为显性拒借和隐性拒借、合理性拒借和非合理性拒借。分析隐性不合理拒借原因,主要是丢失和破损图书注销不及时、下架图书文献管理不妥、图书文献转移、图书管理不当等。解决隐性不合理拒借,就要做到图书采购科学化、剔旧注销常规化、实物信息一致化、流通管理规范化。

图书文献;拒借现象;规范化管理

一、拒借的概念和研究的重点

(一)拒借的概念

图书馆“馆藏图书不能充分满足读者需求”的现象一般统称为图书拒借,这是图书拒借的广义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图书馆管理者对拒借的类型作了如下分类:按感觉不同分为显性和隐性拒借。显性拒借是指读者通过索书单不能借到图书的现象,通常在过去闭架借阅的服务方式中出现;隐性拒借是指通过检索查询某图书文献存在,但读者却无法实现借阅的现象,这在目前开架借阅的服务方式中出现。按理性不同分为合理性和非合理性拒借。合理性拒借是指读者的借阅需求因超出了图书馆的馆藏范围或有关规定不能借到图书的现象,这往往是图书馆功能的局限性造成的。不合理拒借是指读者的合理借阅不能如期实现的现象,这是图书流通的各个环节管理不佳造成的。

(二)研究的重点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是图书馆界一致的工作宗旨,因此拒借的存在是与图书馆工作宗旨不相容的现象。同时,拒借率也反映了高校图书馆在图书文献建设中经费投入所产生效益的水平,拒借率越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低。拒借率高低是衡量图书馆工作质量高低最客观的指标之一。因此,图书馆工作者应重视和加强对图书拒借现象的分析,研究杜绝拒借的措施,树立和保持图书馆良好的服务形象。特别是要研究解决因图书流通的各个环节管理不佳造成的隐性的不合理的拒借现象。

二、隐性不合理拒借的原因

(一)注销不及时导致的拒借

在学校图书馆发展及合并过程中,图书文献实物有的已经缺失,但是该部分图书文献的信息却未注销,也有的注销不及时,往往引发拒借。产生这类现象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图书文献在正常流通过程中产生了丢失,管理人员对丢失信息统计报告不准确、不及时,实物已经不存在,但是检索信息还是旧的,故造成读者按照检索到的信息查借不到所需要的图书。二是图书文献在长期流通过程中,产生严重破损,馆员对破旧图书文献实物进行了剔旧处理,但是检索信息没有改变或者改变不及时,读者仍将剔旧处理后的图书文献作为正常流通图书文献进行检索查询,故遭到拒借。

(二)下架图书文献管理不妥导致的拒借

图书馆的架位都是有限的,在架位不增加的情况下,新采购图书文献的涌入,必然导致部分图书文献要下架。过去,下架的图书常规作两种方法处理,一是破损严重,应用价值不大的作剔旧处理,并注销账号;二是破损轻微,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转存密集书库备查。故一般不会出现不合理的拒借。但是,近年来,由于受教学评估对图书馆藏量的指标要求影响,集中采购图书量较大,低质量捐书较多,造成大批图书下架,但未作剔旧处理和注销账号,同时典藏工作未及时跟进。这种图书实物存在、信息存在却无法流通的情况自然造成了较多的不合理拒借现象出现。

(三)图书文献转移导致的拒借

前几年比较流行的合校办学,扩大规模办学,致使不少学校出现了多校区办学,图书馆也随之出现了多区多馆办馆的局面。随着办学专业在不同校区的调整,图书文献的分布也不断随之调整转移。在调整转移过程中,有的图书文献实物转移了,但是,图书文献的馆藏信息没有随之改变,实物与信息不符,形成了拒借。另外图书文献捐赠也是图书文献转移的一种形式。如图书馆为支持乡镇或友好单位文化建设,从图书馆挑选部分正在流通的图书文献予以捐赠,已经捐赠的图书文献信息在本馆没有消除,或者消除不及时,故引发了实物与信息不符,形成了拒借。

(四)管理不当导致的模糊拒借

在图书文献流通过程中,因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图书文献拒借往往是流通环节管理不善造成的,可暂定为管理不当导致的模糊拒借。例如:借阅制度得不到严格执行,一部分图书不能及时归还,超期滞留在读者手中,影响了图书文献的正常流通;全开架借阅,读者增多,流通量增大,读者选书过程中,随便乱放,造成乱架、错架,管理人少,图书文献上架、排架、整架不及时,不准确,从而导致读者找不到所需的图书。图书破损、磁条丢失或失效,修补时间过长,归架不及时,影响了正常流通。

三、解决隐性不合理拒借的对策建议

从图书隐性不合理拒借的基本表现和产生原因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确保图书实物的存在、转移、下架、消失与图书检索查询信息的一致性是避免产生不合理拒借的根本条件,流通环节的科学管理是避免产生不合理拒借的必要手段,背离了根本条件和必要手段,拒借就必然发生。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四化”对策建议,以杜绝图书隐性不合理拒借现象的出现,提高图书文献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读者至上,服务第一”。

(一)图书采购科学化

图书文献建设是涉及学校发展规模、办学层次、经费投入、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图书出版发行等内涵的一门系统科学,因此在图书文献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化不动摇,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办学需求、经费状况、出版行情的基础上,本着学科覆盖面合理、知识相对连续的原则,分别制定出图书文献建设长期规划和每年的采购计划,努力避免或者杜绝大跃进式的大量集中采购,更要反对采购垃圾图书。坚持图书采购的科学化,可减少图书库存压力和下架压力,从而为避免出现不合理拒借打下基础。

(二)剔旧注销常规化

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和图书馆藏容量都是有限的,有新书入藏,就应有旧书淘汰。前几年,由于受教学评估对馆藏图书总量指标的要求限制,不少图书馆对图书该下架的不下架,该注销的不注销,有的形成大量不能流通的死书,出现不合理拒借。坚持剔旧注销工作的常规化,既是图书文献流通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避免不合理拒借的措施之一。因此图书馆应建立图书剔旧注销工作的长效制度。

(三)实物信息一致化

由于读者借阅图书是实物,查找实物依靠的是图书的检索信息,因此图书实物与检索信息高度一致,是防止产生不合理拒借的根本措施和手段。过去有的图书典藏管理在采访部室,信息管理在技术咨询部室,图书文献实物管理在流通阅览部室。随着办学方式的改变和图书馆自身管理的需要,图书馆藏地点需要转移、调整下架或者注销,各管理环节配合不密切、不及时,自然就造成了短期或者长期的实物信息不一致,进而出现不合理拒借。为确保图书实物的存在、转移、下架、注销与图书检索查询信息的一致性,凡涉及图书实物典藏、转移、下架、注销、检索信息修改应实行统一管理,做到日清月结,及时准确,随时保证实物信息的一致化。

(四)流通管理规范化

读者选书时随便乱放,造成乱架、错架,借书超期滞留,图书文献上架、排架、整架不及时、不准确,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拒借,给读者带来不便。为减少或避免此类原因产生的拒借,流通管理者应主动、耐心、经常地向读者宣传流通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管理育人,使读者的借阅行为逐步规范化;同时流通管理应加强自我工作责任心,上架及时不过当日,排架准确不出差错,整架整齐方便查阅,使管理行为逐步规范化。

[1]于兰英.浅析高校图书馆图书拒借原因及对策[J].情报杂志,2009,28(12).

[2]樊五妹.论高校图书馆拒借中华医学图书[J].情报杂志,2010,19(8).

[3]叶建英.开架借阅中的拒借问题及对策[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0,(1).

(责任编辑:王友才)

G252

A

1008—6153(2013)01—0173—02

2012-11-28

由小燕(1968-),女,山东济南人,大专学历,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牛兰金(1972-),男,山东新泰人,硕士,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实物不合理流通
带你学习实物电路图的连接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