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美术流派及精神对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影响

2013-04-11 04:53朱光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油画美术俄罗斯

朱光

(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湖北襄阳 441053)

论俄罗斯美术流派及精神对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影响

朱光

(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湖北襄阳 441053)

俄罗斯美术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可以从三个侧面去反映:俄罗斯巡回画派,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和马克西莫夫油画培训班,而处于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运用意义的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是当今我国美术技法研究的重点。我们对于这种教学体系的运用和借鉴,要避免过于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极端,要结合我国的的时代特点和美术教育的成功经验,予以创新和发展,特别是要借鉴其爱国主义精神与科学、严谨的教学和创作手法,充分发挥个人创作天赋,挖掘创作潜力,极大地发展我们的美术教学和创作事业,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俄罗斯美术流派;中国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技法

一、俄罗斯美术的历史分期及特点

俄罗斯美术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古俄罗斯时期。也就是从基辅公国形成至彼得大帝改革以前这段时间。这是俄国封建社会初期对拜占庭文化的移植与古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形成时期。在俄罗斯文化中可以看到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响。17世纪,俄罗斯绘画不再局限于宗教圣像题材,而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力图客观地反映生活。

第二时期:彼得大帝到叶卡婕琳娜女皇时期的整个18世纪。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这时在俄国也被效法。”[1]

第三时期:19世纪上半期是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18世纪中期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这时期现实主义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圣经神话题材逐步为世俗生活题材所代替。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不乏浪漫主义情怀,但已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第四时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批判现实主义时期。

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有如下的显著特点:首先,俄罗斯艺术家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着巨大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第二,欧洲文化在俄罗斯有着完整的传承和嫁接过程,艺术主流转向真实表现生活和再现社会风貌、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时期,俄罗斯文艺的发展基本与西欧社会是一致的。第三,车尔尼雪夫斯基在1855年的著名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明确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理论上给蓬勃兴起的文艺运动以有力的指导。

综合分析上述四个时期,俄罗斯美术与美术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它是整个欧洲美术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基本观念与造型技巧的评价标准与西欧诸国特别是法国、意大利没有本质性的差异;其二,它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国社会的需要,渗进了本民族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因素,形成它的某些不同于西欧美术的特点:特别强调关注社会生活,批判社会丑恶现象(俄国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歌颂社会光明,塑造劳动者或英雄人物的形象(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

二、俄罗斯美术思想和体系对中国美术教育的重大影响

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上,俄罗斯美术对中国绘画(油画)创作和教学的影响可谓巨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巡回画派”的批判现实主义影响

俄罗斯巡回画派的艺术成员关注人民大众的利益,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巡回画派的作品具有人民性和民主精神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同时符合30年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人士的精神追求。巡回画派的艺术思想及其绘画创作的引进,对当时我国革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日后成为新中国美术创作的思想基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鲁迅,他认为中国社会的改造需要在民众中注入革命的力量,这需要的是现实的大众的美术。“鲁迅对俄罗斯的现实主义美术十分感兴趣,并大力推广”。[3]作为苏联现实主义的样板“巡回画派”的作品相继被介绍到中国。鲁迅和徐悲鸿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

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契斯恰科夫(Павел ПетрοвичЧистяков,1832.6.23—1919.11.11)擅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他的教学法在保持学院派的主题性、故事性、戏剧性的同时,强调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强调科学实证的态度,强调观察、理解和表现的系统过程,尤其强调对人的研究,要求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征”。[4]

“契斯佳科夫艺术教学体系与徐悲鸿一贯倡导的以素描为造型基础的教学法相结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右了中国油画三十多年”[5]。契氏体系帮助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结构严谨的美术教学体系,而且在写实语言的掌握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进契氏体系的积极意义是让中国艺术家更直接地接触到学院派的系统训练,空前地加强了对人本身的重视,大大提高了科学的造型方法和写实能力,从而建立起一种评价标准。[6]30年代初,苏联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建设,引起中国人极大的兴趣。“中国美术家对苏联建国后的艺术开始有所了解。对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美术的影响,远在其它国家的影响之上”。[7]

在艺术上学习苏联,不是从1949年开始的,它经过一个较长的准备期。苏联美术不但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不同,也有别于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在经过建国初期的清理、整合之后,整个艺坛只有苏联绘画能给人以不同于革命根据地的大众美术的印象。它不是那么粗糙、简单和生硬,它新颖、明朗,有“教养”。除了政治说教之外,它有一点“人情味”,形式、技法上也比较讲究……正是这些原因,“使俄、苏美术在五十年代以后的不同的政治背景下,一直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保持着一种亲和力,一直在中国文化界发挥难以取代的影响”。[8]派遣留苏学生,举办苏联美术作品展览和油画训练班,是这一阶段传播苏联美术的重要举措。

(三)马克西莫夫的艺术思想和教学方式。

真正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油画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不是这些归国留学生,而是1955年至1957年应中国文化部邀请来华主持油画训练班的油画家康斯坦丁·马克西莫夫。追其源,新中国的美术教学模式,是西欧模式通过两条线的延续,同中国的民族美术的整合。一条线,由传教士直接带进来,和世纪初清政府、民国时期政府派出及自费留学传带回国的积淀。另一条线,是由西欧传入俄国,在那里经过发展、演变后,由马克西莫夫带入中国。

1955年,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马克西莫夫来华,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为期两年的油画训练班担任指导专家。“经马克西莫夫系统介绍并通过自己在训练班的教学实践,向我国美术院校示范了一套油画教学方法与步骤,而这套方法与步骤,经来自全国的学员们推广,和已经在各学院实施的徐悲鸿等人从法国引进的油画教学方法相结合,初步形成中国学院油画教学体制。”[9]

在两年的教学中,马克西莫夫从世界观、艺术观到具体艺术实践向学员们进行写实技巧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教育。“马训班进行的基础训练基本上是根据契斯恰科夫体系进行的,但吸收了苏联美术教育和创作的新经验,尤其在色彩训练上,已经运用了印象派外光的探索成果”。[10]从此,中国美术事业回归人文主义、现实主义价值体系成为可能,也缩短了中国美术融入世界主流艺术形态的进程。

三、对俄罗斯美术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思考

当今世界艺术之林百花齐放,各种绘画手段层出不穷,新观念的美术教学体系不断产生,各种教学手段多元并存,艺术创作者个人的能量得到极大的调动,创造性的潜能不断被开发,世界文化艺术以多元的格局存在,现代主义思潮使世界一些美术院校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写实教育体系,而转向个性发展的培养,世界的艺术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也表现了美术教育领域的宽容,有利于美术教学体系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在开放思维的主导中如何广博汲取外来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俄罗斯美术和美术教学历程达到“洋为中用”,值得认真思考。

第一,对祖国很深沉的爱,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着巨大历史责任感,对人民的幸福与疾苦的关怀,应是我们美术和美术教学之源。

对我国近几十年举世瞩目的农村大变革,以及抗灾、奥运、世博、国防及其它科技尖端的进步,对跨越式发展的豪迈,对再开发的多种项目以美术形式表达等等,我们美术教学都要满怀激情,严谨练功,创作描绘,以鼓舞、推动社会前进,可谓神圣光荣、义不容辞。艺术思想作为文化现象,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这是我们美术和美术教学工作者应有的认知。

第二,学习借鉴俄罗斯美术的科学性、完整性。

俄罗斯对欧洲文化有着完整的传承和嫁接过程,美术教学体系在世界美术教学之林以写实技法体系独树一帜,有其相对的完整性、科学性,因而,作为多元中的一元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其教学写实艺术体系,尤其是素描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传统性优势,使其美术教育独立于世界艺术教育领域,在表现卫国战争、表现崇高的人文精神及大自然的优美等方面,具备了坚实而稳固的科技基础。经过俄罗斯和苏联美术体系教育和熏陶的中国美术工作者,大多数成为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与教学的著名画家,成为我国美术界的领军人物。如詹建俊、靳尚谊、侯一民、何孔德、冯法祀、任梦璋、魏传义,以及曾在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过的留学生罗工柳、林岗、肖锋、全山石、郭绍纲、张华清、徐明华等等。

许多中国画家在中国国画的传统技法中吸收、应用其美术教学体系中的块面关系,增长立体效应,促进了中国画的改进与发展;在雕塑、环境艺术、建筑设计等造型艺术基本功练习上,都不同深度受俄罗斯美术思想的影响。事实上,上述著名中国画家及作品已为广大人群所赞许和接受,并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因而,研究和保持这些优秀的美术思想体系和作品,并充实全新的时代元素予以继承发展,使其不断保持旺盛的活力,显得十分重要。

第三,去其糟粕,保持与时代发展的旺盛活力。

防止片面性,避免全盘接受并错误发挥。过分强调为某一时期的中心任务而强求一律,摒弃如当年使齐白石弟子孙万青以国画的手法去画舞台布景的行政命令做法。在提倡多样化中,又要注意那些风花雪月小桥流水及低俗趣味之作大批涌现;题材上更要关注有关国际动荡的关乎祖国安危、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对于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辉煌成就的弘扬,等等。

第四,避免走向两个极端。

在人类以和谐和平发展观取代冷战思维的曲折转化过程中,以美术魅力促进和谐和平世界的发展,增强和壮大我国的综合国力。要从俄罗斯美术和美术教学中,从世界各种教学手段中,有鉴别地汲取、借鉴其爱国主义精神与科学、严谨的教学和创作手法,充分发挥个人创作天赋,挖掘创作潜力,极大地发展我们的美术教学和创作事业,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综上所述,俄罗斯美术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可以从三个侧面去反映:俄罗斯巡回画派,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和马克西莫夫油画培训班,而处于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运用意义的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是当今我国美术技法研究的重点。我们对于这种教学体系的运用和借鉴,要避免过于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极端,要结合我国的时代特点和美术教育的成功经验,予以创新和发展,特别是要借鉴其爱国主义精神与科学、严谨的教学和创作手法,充分发挥个人创作天赋,挖掘创作潜力,极大地发展我们的美术教学和创作事业,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美术作品。

[1]吴向峰.伏尔加河畔寻梦——俄罗斯艺术传统与中国当代美术[EB/OL].三秦书画网,2010-9-22.

[2][9][10]奚静之.苏联的美术教育及其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N].中国艺术报,2008-11-09.

[3][7]水中天.俄苏美术对中国当代美术的影响[J].美术馆,2008,(1):76-82.

[4][5][6]潘耀昌.指引新中国油画的双刃剑——契斯佳科夫素描教学体系[A].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论文集[C].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8]于安东.俄罗斯美术与中国油画创作及教学[J].安徽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责任编辑:张希宇)

本文为教育部项目《高校国际合作办学中美术教育的研究》(编号:11YJA60063)的阶段性成果。

G40-014

A

1008—6153(2013)01—0162—03

2012-12-20

朱光(1981-),男,艺术史博士,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油画美术俄罗斯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岁月长又长》(油画)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