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2013-04-11 11:49胡玉君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支部党组织

胡玉君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中组部2005年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把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1]因此,学生党支部要成立在高年级班级上,以便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不断提升班级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紧密党同青年大学生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党建工作模式,对于深入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有效巩固党在大学生中的群众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立大学生班级党支部的理论根据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927年的“三湾改编”,我党完成了在革命军队的连上建立党支部,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深入贯彻落实,确保党的军队听党指挥,进一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大学生班级建立党支部,是对我党“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的继承,是新时期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组织保证”。[2]

(二)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十六大以来党高度重视人才强国战略,把优秀的大学生发展成为党员编入党的支部积极工作,更加符合党管人才的原则。按照“十八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章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3]因此,在一个班级里,学生正式党员达到三人以上就可以建立党支部,这不仅是有利于更好的贯彻和落实党章具体要求,而且促进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形式和机制的不断创新。

(三)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是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的重要形式和内容。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出台,时任党的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s“高年级把党支部建在班上,使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4]2004年,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万人,学生党员的比例平均达到了10.5%。因此一个院系只建立1~2个学生党支部,不能满足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此外,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与70后、80后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因此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必须不断创新,促成了新的党建工作模式的诞生。

(四)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有益于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班级建设中,“党支部书记是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的组织者之一”。[5]通过党支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生活,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提升党性修养。同时,党支部也要通过压担子、分任务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本支部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增强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能够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班级同学紧密团结在班级党支部周围,促进班级团结稳定、发展进步。

二、建立大学生班级党支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低年级正式党员数量少,达不到成立支部的要求。由于高中生年龄达不到入党要求,发展党员名额有限,导致大学一年级学生党员数量极少,大二的班级学生党员一般不足3人,而且以预备党员为主,正式党员数量严重不足,低年级班级达不到成立学生党支部的人数要求。

二是学生党支部书记或支委领导能力不足。学生党支部记或支委入党时间比较短、党务工作经验不足、领导能力缺乏等问题,导致支部书记或委员在班级学生中威信不足,支部的凝聚力不够,党支部在班级中的领导核心没有形成,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

三是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形式单一,效果不佳。有些学生党支部空有组织机构,不知怎样开展具体工作,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组织文件精,学习走过场,形式简单,内容枯燥,敷衍工作任务,支部开展活动不贴近学生生活,支部工作效果不理想。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班级党支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把握重点环节,采取五项对策,进一步巩固党在大学生中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大学生中的信任、忠诚和热爱程度,带领班级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主动引导优秀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每年新生入学后,院系党组织要利用开学初的一个月时间,通过开设党课、主题实践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的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政治主张,广泛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宣传学生党员和学生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不断地激励和启迪非党员学生,使广大学生把“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作为大学生活的目标之一。党组织通过有意识地给入党积极分子安排清扫区、帮扶困难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等,给他们下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和考察,增强党性修养。由于早引导、早培养,从而保证大学低年级学生党员的发展。凡经过一年以上培养的优秀积极分子,党组织都及时地将他们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做到低年级有党员,为高年级建立班级学生党支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选拔能力强的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党支部书记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支部发挥作用的程度。因此,选择学生党支部书记必须从政治坚定、思想进步、讲原则、顾大局、群众拥护的学生党员中全面考察,从沟通协调能力突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学生党员中选出,这样有利于将党的政策精神在党支部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发动党员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精神开展工作。若支部里的学生党员不符合上述条件,可以从班主任或辅导员中选择正式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带动支部顺利开展组织生活,待学生党员成熟后,再由优秀的学生正式党员担任书记。

(三)组建有威信力的党支部委员会。班级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领导机关,是党支部发挥作用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学生党支部委员会组建上,要充分考虑支部书记和班级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可以采取上级组织考察任命的方式,或采用公开竞聘、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把真正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同时学习成绩优异,具有相当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能够赢得广大同学信任的学生党员选拔出来担任党支部委员。”[6]通过上述方式选出的党支部委员会能够得到全班学生的尊敬和信服。党支部委员会成员要定期参加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切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维护党在大学生心中的形象,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四)建立健全党支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如“三会一课”制度、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学生党员发展、转正工作制度、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制度、学生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学生党员制度等。班级党支部通过整章建制,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约束力,从而提高班级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思想建设上,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利用主题班会、主题团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组织建设上,班级党支部要认真组织党员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等,定期过组织生活,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活力和集体的凝聚力。在政治建设上,支部成员要以风雨同舟的感情为基础,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在作风建设方面,其核心是党支部要依靠群众路线,就党员和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学习、工作、考研、就业、心理等及时进行交流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的谈心活动,关心和改善党员的生活,保障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2]何扬波.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www.gov.cn/jrzg/2012-11/18/content_2269219.htm,2012-11-18.

[4]朱振宁,李晓可.对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几点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1).

[5]谷建杰,刘英,孔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思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3).

[6]方雅静.支部建在班上——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支部党组织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清华党组织公开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