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三先生别集叙评及其版本流变

2013-04-11 11:20江增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11期
关键词:云集唐氏四库全书

江增华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 芜湖 241002)

元末明初,徽州唐元、唐桂芳、唐文凤祖孙三人皆学博治文,均以诗文闻名于世。明代文献学家程敏政将祖孙三人诗文集合编为《唐氏三先生集》,因而后世合称为其“唐氏三先生”。

1 祖孙三人别集叙评

1.1 唐元(1269~1349年),元代诗文家。字长孺,号筠轩。歙县(今属安徽)人。幼年家贫,发愤读书、致力于诗文。与洪焱祖、俞赵老,号“新安三俊”。元延祐二年(1315年)元朝始开科举。唐元四试不售,元泰定四年(1327年)以文学授平江路学录,再任建德路分水县教谕,后又出任集庆路南轩书院山长,不久再以徽州路学教授致仕。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去世,享年81岁。事迹详见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四十八、《新安文献志》巻九十五等。

唐元学贯古今,深明理学,尤精于《易》,亦擅作诗文。一生著述甚丰,(明)凌迪知着录为“《易传义大意》十卷、《见闻録》二十帙、诗文五十卷”[1]。《四库总目提要》着录为“《敬堂杂着》、《思乐杂着》、《吴门杂着》、《分阳杂着》、《金陵杂着》、《老学聚稾》,几七千篇,分为五十卷。”[2]。但因“兵燹之余,十存二三。”[3],今仅存唐元诗文集《筠轩集》13 卷。(清)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着录为:“唐元诗文五十卷,今筠轩集十三卷。”[4](清)钱大昕《元史艺文志》着录为:“唐元筠轩集五十卷,今存十三卷。”[5]

《四库总目提要》评曰:“……始终皆当元盛时,故所作多和平温厚之音。又尝着《易大义》、《见闻录》诸书,于经术颇深。故议论亦不诡于正。”[6]

凌迪知评曰:“……为文纡徐典雅,有汴宋前軰风。诗则含蓄隽永,不作近代人语。”[7]

方回评曰:“诗以格髙为第一……唐长孺元,自里中来访,出诗五十四篇,始年三十六岁。其所以可人意者,格髙也。何以谓之格髙?近人之学许浑、姚合者,长孺扫之如粃糠,而以陶、杜、黄、陈为师者也。”[8]杜本在《徽州路儒学教授唐公元墓志铭》中评曰:“呜呼!公之诗文,霶霈敷腴,不事险涩。诗慕陶、杜、黄、陈,文入欧,曾。”[9]

以上简述可见唐元为方回等人所推赏,乡贤所尊仰。其诗文温润而典雅,含蓄而隽永,格高而平正。

1.2 唐桂芳(1308~1381年),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酒狂先生,以字行,学者称“白云先生”。歙县(今属安徽)人。教授唐元第五子。少从洪焱祖学,诗文尤佳。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顺帝至正(1341~1368年)间,为建宁路崇安县教谕、再迁南雄路学正等职。潜研经史,笃学于文。因丁父忧归里。明太祖克徽州,闻其名,欲授以官,桂芳以双目失明辞,不久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四。事迹详见《明书》卷一百四十二、《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等。

桂芳幼习儒业,通诗文。其诗文在当时颇享盛名。桂芳诗歌多题赠及歌咏山水之作,诗中寄寓了生活于乱世的恬淡襟怀。其诗清新流丽,时有警句。诗以七言为佳,工于七律、七绝。桂芳早年诗注重炼字,晚岁渐趋平淡。其诗音节和谐,流畅圆美,但其诗格局稍窄。其文以气为主,取法苏洵 较为开爽,无晦涩之病。

《四库总目提要》评曰:“其文以气为主。今观集中有《与陈浩书》,称尝慕苏老泉闭户探赜,古今上下,融液胸臆,故下笔源源,而无艰险窘迫态。辄谓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此苏老家传法也。盖其平生宗旨如此。故所作容与逶迤,绝无聱牙晦涩之习。诗亦清谐婉丽,颇合雅音。”[10]

傅维鳞《明书》曰:“文章以气为主,辞严理正。诗清新流丽,而声调格律,铿锵浏亮。”[11]

陈田《明诗纪事》曰:“仲实文宗老苏,诗亦格律苍老。”[12]

唐桂芳著作甚富,有《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因战乱兵火,幸存仅十之略二,今有《白云集》七卷。(清)嵇璜《续通志》着录为:“白云集七卷,明唐桂芳撰。”[13](清)何绍基《(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着录为:“白云集七卷,唐桂芳着。”[14]

1.3 唐文凤,生卒年不详,一说“生卒年1347~1432年”[15]有待考证。明代诗文作家。字子仪,号梦鹤,桂芳次子。歙县(今属安徽)人。年幼聪颖过人,以文闻名于当世,也与博学故旧交游,深研经史百家之学,无不精善,任教于紫阳书院。永乐中以文学荐授江西兴国县知县,政绩颇着,后改赵王府纪善,故亦有以官称之为“唐纪善”。卒年八十六。事迹详见(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三十七、汪舜民《(弘治)徽州府志》卷八、钱谦益《列朝诗集》乙集卷八等。

唐文凤与祖父唐元、父唐桂芳俱以文学擅名。其诗作丰缛宏深,长于铺叙,如诗《上东门竹》颇能体现这样特色。文气几经转折,显得跌宕有致,可见其运笔的老成和苍健。以下引述,可管窥其诗文风貌。

过庭训评曰:“子仪与祖元、父仲实,俱以文学擅名,时号‘小三苏’,为诗文丰缛闳深。”[16]

陈田评曰:“诗文丰缛深厚,刊落浮华,能不失其家法。田按:‘纪善诗骨干老苍,如豫章凌云,非复寻常近赏。”[17]

《四库总目提要》、钱谦益《列朝诗集》乙集中均有对其诗文之风貌有上述雷同之评述。

唐文凤著述颇丰:乡校者曰《朝阳类稿》,在兴国者曰《政余类稿》,又曰《章贡文稿》,在藩府者曰《进忠类稿》,在洛阳者曰《洛阳文稿》,归田后曰《老学文稿》。但这些稿本均已散失。今仅存《梧冈集》诗文各四卷,不及原作十之三、四。何绍基《(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着录为:“梧冈集八卷,唐文凤着。”[18]嵇璜《续文献通考》着录为:“唐文鳯《梧冈集》八卷。”[19]永瑢《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梧冈集》八卷。”[20]

2 诗文别集的版本流变

从上叙评可知,元末明初,徽州唐元祖孙三人皆学博治文,均以诗文闻名于世。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着录唐元有“诗文五十巻,藏于家”(明)凌迪知《万姓统谱》着录为“诗文五十卷”(清)曾廉《元书》着录为“唐元筠轩集五十卷”[21](清)张廷玉《明史》着录唐桂芳有“白云集略四十卷”[22](清)万斯同《明史》着录为“唐桂芳白云集略四十卷”[23](清)傅维鳞《明书》着录为“白云集四十卷”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着录唐文凤为“……今此编所存者,止诗四卷文四卷,盖不逮十之三四。”

上述枚举,足见唐氏三先生著述丰富,且唐氏三先生诗文别集各自的卷数是明确的,这说明了在元明时代,唐氏三先生的诗文别集是有各自的单行本行世的,而今未见各自别集单行本传世,只有流传存世之诗文仅得十之二三至三四的唐元《筠轩集》十三卷、唐桂芳《白云集》七卷、唐文凤《梧冈集》八卷,其诗文散佚巨多,十分惋惜。

受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战火之祸,唐氏三先生别集散佚巨多,幸存十之二三或三四,今仍可观其大端,这归功于唐氏后裔与其同乡的明代文学家、文献学家程敏政先生。

据程敏政《唐氏三先生集序》:“监察御史,歙唐君希恺,尝奉其先世三先生之集,请校而刻之。余盖素慕乡先逹之为人,谨为之校已且定着为若干巻,而序其出处之大畧,以告观者。”[24]可以获悉:唐氏三先生别集散佚后,是有其后裔唐希恺再次辑集,再请程敏政先生校订、定稿而名为《唐氏三先生集》予以刊行。此合集具体刊刻年份不详,但此合集的序文却收集在程敏政的《篁墩集》卷二十三中,而《篁墩集》是刊行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因可断定《唐氏三先生集》刊行应在明正德二年(1507年)前,唐氏三先生别集也在此之前已形成合集,成为后世诸刊本的母本。如(明)焦竑《国史经籍志》着录为:“唐氏三先生集,二十八卷,元、桂芳、文凤着。”[25]

程敏政所编的《唐氏三先生集》,内收唐元、唐桂芳、唐文凤三人别集。前列诸集原序,后附以传记铭志之文。但因稿成而毁于火,也无原刊本传世。正德十三年(1518年),唐氏裔孙泽濂再得其副本于程师鲁,因重为补辑,徽州知府张文林(张芹,字文林)刊之,此本成为今天可见的最早刊本。

后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即以张文林刊本为底本,三集均单行入集部,是为四库本,分别作提要,着录卷数与程敏政所编的《唐氏三先生集》无异。也因张芹刊本是以程敏政所编的《唐氏三先生集》的副本、重为补辑而刊行,故《四库总目提要》为《唐氏三先生集》作提要时,仍着记为:“《唐氏三先生集》二十八卷,附录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程敏政编。凡唐元《筠轩集》,诗八卷,文五卷,唐桂芳《白云集》,诗五卷,文二卷,唐文凤《梧冈集》,诗四卷,文四卷。”

今有李修生主编的《全元文》收录唐元《筠轩集》内所有文章[26],《全元文》收录唐桂芳《白云集》内所有文章[27],附补遗一篇。章培恒主编《全明诗》收录唐桂芳《白云集》,内所有诗歌[28]还有北京图书馆古籍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的《唐氏三先生集》本(影印正德刊本)。[29]

[1][7](明)凌迪知.万姓统谱[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48.

[2][3][6][10][20]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集部二十.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 167,169,170.

[4](清)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M].清光緖刻广雅书局丛书本.

[5](清)钱大昕.元史艺文志[M].清潜研堂全书本:卷4.

[8](元)方回.桐江续集[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33.

[9](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巻95.

[11](清)傅维鳞.明书[M].清畿辅丛书本:卷142.

[12][17](清)陈田.明诗纪事[M].清陈氏听诗斋刻本:甲签卷23,乙签卷13.

[13](清)嵇璜.续通志[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 162.

[14][18](清)何绍基.(光绪)重修安徽通志[M].清光緖四年刻本:卷343,343.

[15]唐宸.元代新安理学家唐元考论[J].黄山学院学报,2012(4):11.

[16](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M].明天启刻本:卷37

[19](清)嵇璜.续文献通考[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191.

[21](清)曾廉.元书[M].清宣统三年刻本:卷23.

[22](清)张廷玉.明史[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99.

[23](清)万斯同.明史[M].清钞本,卷137.

[24](明)程敏政.篁墩集[M].明正德二年刻本(1507):卷23.

[25](明)焦竑.国史经籍志[M].明徐象橒刻本:卷5.

[26][27]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第24 册,51.

[28]章培恒.全明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2册.

[29]北京图书馆古籍编辑组编.唐氏三先生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云集唐氏四库全书
蓝营大咖云集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云山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围攻云集品风波的背后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