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探究

2013-04-11 11:20朱意兰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11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服务

朱意兰

(柳州市图书馆,广西 柳州 545001)

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税收来支持的,为保障市民平等获取知识的权利而设立的图书馆。历史上的公共图书馆是与私人相对的,读者可以自由地利用该类图书馆[1]。现代图书馆的理念已不仅仅局限于其公共性,更强调其所具有的法律性,是被当做公共信念管理的。20世纪中期开始,公共图书馆被认为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机构。

1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状况

1.1 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较发达国家落后。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是分级的,自上而下一般有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市级图书馆和县级图书馆以及下设的乡村级图书室。资料显示,在本世纪初,全国仍然有620个县没有图书馆,即使拥有图书馆的2,000多个县,有55%的馆舍低于国家标准。根据文化部的调研统计,我国的27,000个左右的乡镇根本就没有综合文化设施,更不用说面向公民的图书室了。同时,在拥有文化设施的乡镇,有些也没有设立图书室[2]。在现存的各级图书馆,发展水平也因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重视情况不同而相差很大。从经费支出方面看,图书馆每年以超过期望值15%的速度增长,发展的速度最快。而建筑面积和馆藏数量仅仅保持2%~3%的速度增长。在县级图书馆的调查中,发现馆藏数量和建筑面积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读者的数量却低于增长速度,表现出县级图书馆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失衡发展。另一方面,市级图书馆的发展在各级图书馆的发展中是最差的,其馆建速度不如县级速度,流通人次递增速度比省级图书馆低。在各级图书馆的藏书量和人员流通上来看,省级图书馆拥有接近30%的总藏书量,却只占阅读人数的10%,而县级公共图书馆却超过50%的比重,表现出资源分配的不均匀[3]。市级图书馆的发展在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市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市级图书馆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对各项指标的提升创造了巨大的空间。现阶段,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虽然起步较晚、发展落后,但是在各级图书馆的辐射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巨大。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与事业的创造性发展。

1.2 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文化事业的投入和当地经济发展都同等重视,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互为动力、相互促进。各地的公共图书馆星罗棋布,承担着文化教育和信息传播的职能,是社区文化交流的中心。开放式布局、多途径检索是目前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读者。所谓免费开放,就是不管读者的种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差异,只要有读书的意愿就可以进入馆内读书。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超过56小时,即便是在节假日也会开放。同时,馆内提供人性化的咨询服务,帮助读者答疑解惑。例如:在美国,据有关数据表明,仅1996年芝加哥公共图书馆总馆就免费向读者解疑达到1,899万人次。[4]在一项面向全美219所公共图书馆馆长的调查报告中,通过的21种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中,“图书流通”位于第一位,“文献参考咨询服务”位于第二位。图书馆管理员在聘用时都会有专业和能力的要求,能够全面、及时地解答绝大部分读者遇到的问题。图书管理员还有一些低学历的人员,主要做一些图书维护等方面的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管理应用,目前公共图书馆也将计算机软件用于对图书的流通、编目和检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索速度和实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需要。以美国芝加哥公共图书馆总馆为例,其所辖计算机辅助中心提供有偿的检索服务,用户可以利用检索访问近600个联机数据库。截至1998年,有86%的美国公共图书馆连接因特网,97%的读者利用互联网享受全方位的服务。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利用公共互联网接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共图书馆还提供基于Web2.0的多种化服务。伴随着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的创新,促使美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采用团体管理模式是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的一大特征,这些团队主要以信息用户群为单位,如某一住宅小区用户小组、某一地区银行从业者用户小组等。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组织文化和结构,为网络信息服务创设了一个灵活的机制。除了技术因素外,美国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发达的原因要依赖于完善的机制、优秀的管理因素以及超前的思想因素等等。

2 国内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重内轻外

重内轻外,是指各图书馆重视的是自己藏书量、建筑面积以及内部管理,却忽视了图书馆的形象树立。这与我国自古以来的各大藏书阁所比较的指标相关,在排名上一般都是以藏书数量来比较,重藏而轻用是现在各图书馆存在的一大弊端。在管理上,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大多在图书的收集、分类、整理和修改方面,对于这些藏书对文化的传播起到的作用却完全忽略,没有形成图书管理学上的体系。对于这种传统,到了现代依然没有改变。现在图书管理员的岗位分配上,我们和国外区别较大,我国在与读者接触的岗位上,大部分是学历较低的人员,而在图书的分类管理等方面却是高学历人员;图书馆组织的业务竞赛中,也以内部业务知识为主,而与读者交流方面的知识却只占很少一部分。在介绍图书馆时,一般也是从图书馆的历史、馆藏数量、建筑面积等硬件方面来宣传,却没有对读者的服务方面多做介绍,从而导致了有些书就是放在那里,无人问津,没有关于吸引读者的管理策略。

2.2 重书轻人

图书馆的价值和灵魂需要读者来体现。现代图书馆的使命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服务的本质出发,以人为本才能被广大人民接受。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中,重书轻人的传统绵延不断,而以人为本的思想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轻人的理念是违背现代服务业的宗旨的,我国公共图书馆这种轻人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轻与读者的交流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图书馆(包括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始终是以读者的借阅咨询为主。而有些先进的图书馆,通过检索系统完全可以替代这部分工作。最能体现人性化的参考工作却无人问津。这方面工作的缺失,其实就是对以人为本的原则的忽视。

2.2.2 轻发散

轻发散,是指目前许多图书馆都在忙着扩大自己的规模,没有规划建立更多的分馆和流动网点。发展受到固有传统的局限,我国大多数县级城市就只有一座图书馆,根本没有下设的乡镇级的分馆,大多数乡镇居民不会驱车几十公里去县城图书馆借阅图书,这就很难更好地开展便民服务,这与国外的发散式图书馆分布有很大的区别。

2.2.3 有偿服务

公共图书馆,本身就是带有公益性质的设施。服务本身就应该是无偿的,这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含义。然而,有不少地方的图书馆却以各种名义以有偿服务代替了无偿服务,收费名目繁多,例如:有些图书馆办证仍然收费、收取设备维护费、图书磨损费等费用。这种亵渎公益甚至侵害人民权益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脱离了“读者第一”的原则。

2.2.4 轻平民

公共图书馆是人们行使自己阅读和获取知识权利的地方之一,是体现平等的圣地。这就如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样。获取知识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无论国籍、性别、宗教、身份,都可以利用图书馆并不受歧视。然而,在我国无论什么行业都存在普遍的区别对待。在公共图书馆,有些专门为领导设立的阅读室、为领导设立专项服务,让领导享受“最惠读者待遇”。这种区别对待本身就体现了不平等,有悖于图书馆追求的平等原则。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图书馆服务真正的主体是平民读者,只有把平民读者的工作服务管理到位,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播,发挥图书馆应该发挥的作用。

2.2.5 轻人文培训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都是先培训再上岗。这种培训是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这种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是有利的。但是,在我国图书馆人员的上岗和工作期间的培训可以看出,在培训的内容上过于重视管理技能而忽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讲授内容上,包括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方面,甚至有时还讲授一些有关管理的课程。但从来就没有关于人文意识和理念方面的内容。这样就使得图书馆人员在意识上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结果导致服务不到位甚至缺失。培训目标上,培训是为了提高人员的技能、对业务的熟练程度等,对于人文素质的提高却很少提及。这就导致被培训的馆员是技术工,而不是拥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现代人才。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两种精神都是必需的。科学精神赋予其管理的缜密和逻辑性,人文精神赋予其管理的人性化。图书馆本身就是充满了人性化的场所,没有人性化的体现,一座图书馆就没有了灵魂。所以,在人员的培训上要更多地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2.2.6 重他律,轻自律

每一个行业都会有其相关的规定,制度建设也是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然而,机构的一些规定又不同于法律,所以,此时的自律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公共图书馆这种公益性的地方,自律以其自觉性,比他律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很多组织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在制度建设中重视自律建设。明确自律标准是一个企业、组织、个人拥有强大执行力的关键。在我国的一些公共图书馆,却表现出重他律、轻自律的不足之处。如:许多图书馆在最醒目的位置都张贴有读者须知,其内容涉及很多禁止行为和处罚条例,同时,这些规定又显得十分严肃,缺少人文的婉转和和蔼。与此同时,读者却看不到对图书馆本身的约束和规章制度,使得读者无法监督图书馆本身的规范。这对提升图书馆服务是不利的,无法促进服务的进步和完善。有些图书馆工作人员把规章制度当做武器,在态度上蛮横,完全颠倒了服务关系。

2.2.7 轻内涵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公共图书馆评定定级活动。通过这两次活动的开展,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规范评价体系,这也使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有据可依,并在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这个评价体系现在看来是有误区的。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在评价时,我们过多地重视图书馆建设的规模和数量,对于图书馆的质量和服务评价却没有明确指标。在现在实行的评价体系中,是按照每一个指标所显示的数字来打分的,根本就没有显示质量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会导致数量和质量的发展不平衡,导致评估可信度的下降。这种评估体系,是现在我国图书馆不注意分散,而盲目扩大自己的规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不提倡靠主观努力勤俭办馆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读者的反馈。现在评估体系是不包含这方面的内容的,读者的满意才是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推力,读者的评价是衡量一个图书馆一切管理与服务是否完善的最根本标准。因此,在评估体系上,这些误区需要改正,把读者的评价作为体系的第一标准,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3 国内公共图书馆管理体系的推进

公共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是继承、弘扬我国文化和提升国民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公共图书馆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为此,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尤为重要。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必须受到我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在管理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管理体制”,界定三方面的权责关系。政府承担图书馆的建设和宏观管理,行业承担规章制度的制定、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行业人员的培训,图书馆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结构,依法依章,人性化地行使权力,办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只有政府、行业、公共图书馆三方相互协调,及时反馈广大市民的意见和要求、协同运作才能实现公共图书馆管理效能最大化,加速构建覆盖面广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才能确保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1]肖容梅,吴晞.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22-29.

[2]王学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2):13-19.

[3]尹鸿博.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0(3):74-79.

[4]赵益民,柯平.新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展望[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4):5-12.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服务
图书推荐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