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

2013-04-11 10:35张佐娟王敏刘文雅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残疾人文化教育

张佐娟 王敏 刘文雅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据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发布,截至2006年4月1日,中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我国共有各类残疾人口8300万,占全国人口的6.34%。残疾人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2012年的5月20日是第二十二个全国助残日,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文化建设,加强残疾人服务与扶助,切实满足广大残疾人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我国将助残日主题确定为: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

但我国多数地区无论在物质文化建设,还是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无障碍设施不够齐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人们的交际中常出现侮辱残疾人的字样,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越严重。

一、特殊教育现状、文化现状

1.残疾人教育不完善

目前我国残疾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据调查,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有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而全国人口的文盲率为6.72%。具有大学程度的残疾人为94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1.13%,而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有676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18%。在6-14岁的246万学龄残疾儿童中,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占63.19%,这一比例大大低于全国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平均水平(97%以上)。

目前,我国残疾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残疾人学前教育几乎是空白,由于医疗卫生、家庭经济等原因,残疾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康复亟待加强;二是虽然基础教育阶段,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即国家规定每30万人口的地区就设立1所特殊教育学校,同时,普通学校接受一部分孩子随班就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残疾儿童被限定在家里,没有接受教育;三是残疾人职业教育落后,应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四是残疾人高等教育亟待发展,现在,在全国公立70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中,仅有16所院校设立了特殊教育专业,其中招收残疾人的高校只有长春大学、宾州医学院、天津理工学院、南京盲人联合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这么几所高校;民办高校中,永康残疾人大学(烟台)、黄河科技大学(郑州)专门招收残疾大学生。

2.文化领域中的歧视残疾人现象

从古至今,在我国文化领域中,普遍存在歧视残疾人现象。

比如民俗中:歇后语是流传下来的语言,一些歇后语的使用,如瞎子点灯——白费蜡、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聋子耳朵——摆设、罗锅上山——前(钱)紧、哑巴骑瞎马——走一步算一步等。

戏曲中:特别是地方戏,如东北二人转中常出现故意模仿残疾人的动作、语言,如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的小品《卖拐》、《心病》等。

影视作品中:赵本山、范伟、刘流、王小利、刘小光等人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中,王大拿对口齿有毛病的儿子有嘲讽之嫌、刘助理的踮脚、刘能的口吃、赵四的抽动,不排除剧中人物有这样缺陷,但赵家班子有故意夸大、渲染人物缺欠之嫌。

文学中:对残疾人的称呼,在我国已习以为常,一些优秀作品中也能见到使用瞎子、聋子、哑巴、瘸子、拐子、矬子、傻子、白痴、呆子等字样。如《红楼梦》中的傻大姐;一些低俗的作品中出现对残疾人挖苦、讽刺性的语言,如电子书《梦回大唐》。

拿残疾人说事,拿别人的残疾开涮,是往残疾人伤口上撒盐,凡此种种,都是无视残疾人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二、高校如何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

要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就应让残疾人回归社会大家庭,融入生活,针对我国教育、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快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文化水平是刻不容缓的。

1.推进残疾人教育工作

我国已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之中,就目前我国残疾人教育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残疾人教育也发展较快,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人教育也相对落后。

国家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投入,高校应起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残疾人职业技能教育方面,开设实用的电焊、调琴、药品检验、针灸按摩、服装设计、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技能学习;在残疾人高等教育方面,本着专业定位准确,课程目标明确,教育内容实用、培养残疾人人文素养,理论与实践合理分布的原则,拓宽专业门径。

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开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就是要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及文化水平,增强其融入社会的技能,有效降低残疾人文盲的数量,进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2.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

一是打造文明文化环境,对残疾人的关爱,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风俗、传统、心理的积淀,我们要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剔除无视、歧视残疾人的糟粕,建设文明国家、打造和谐文化环境。清除文化领域中模仿残疾人动作、侮辱残疾人人格的内容,大力打造新文化,树立新风尚,平等对待残疾人,让残疾人融入社会。

以全国助残日、世界自闭症日等为契机,广泛开展的宣传活动,走出校门,组织师生宣讲盲、聋、自闭症等相关研究与诊断等知识,让人们了解、理解残疾人,从而帮助残疾人。加强与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合作,一是落实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实习,使学生的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了解基础特殊教育情况、康复机构发展现状,针对其现状,进行指导,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功能。

二是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利用高校师资优势,组织师生进社区,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提供有个别化辅导,利用高校实验室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残疾人的康复训练。

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有利于残疾人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使文化周活动成为广大残疾人展示特殊艺术才能、集中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搭建残疾人网络平台,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增进残疾人与社会的理解和沟通。

同时,为有需要的残疾人做心理辅导,引导残疾人健康生活,积极、乐观看待世界。引导残疾人加强学习,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勤奋好学,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做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

3.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

积极宣传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一是出行无障碍。包括无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房间、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志、音响提示以及通讯、信息交流、无障碍公交车、低位电话等生活设施。 信息无障碍建设。提高公众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认识,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理解、关爱特殊群体,爱护无障碍设施的良好社会氛围。避免无障碍设施形同虚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信息无障碍。推动影视作品、电视节目加配手语、字幕、解说工作,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开设广播电台残疾人专题节目,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中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基本要求。“收看新闻节目是保障残疾人知情权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了公民参政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黎建飞教授说。各级电视台、各类电视节目,特别是倍受关注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更应该配字模、手语。各种演出、演讲也应该配手语。

残疾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即引领、带头作用,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剔除文化中歧视侮辱残疾人的部分,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从而有效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陶冶道德情操,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我价值;培育残疾人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残疾人与残疾人、残疾人与普通人和谐友爱人际关系的建立。总之,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高校义不容辞,搞好残疾人文化建设,有利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残疾人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