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2013-04-11 09:19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评价

李 小 燕

(陕西理工学院 汉水文化研究中心, 陕西 汉中 723000)

土地资源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工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土地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着快速的转变,森林面积萎缩、草原退化、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威胁着土地资源安全的因素频频出现,这些均对土地评价工作提出了挑战。只有准确的对土地进行评价,了解其适宜性,才可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关开发和利用。客观、准确的对土地评价现状、发展情况、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梳理意义重大。

一、 土地评价研究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土地分类评价的国家,早在夏禹时期已根据土色、质地和水分将土地评为三等九级,依其肥力等级制定赋税等级。战国时期有将土地分为3等18类90物的土地评价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为合理利用土地而进行土地评价工作。但对土地有计划的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开始于建国后,20世纪50—60年代土地评价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针对荒地资源评价;70年代开始建立适合中国的土地评价体系,主要是单项和定性评价;80年代,土地利用评价快速发展,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从地域到国家、从单项到综合、从定性到定量的一整套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20世纪90年代后,土地评价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广度和深度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现代数学方法和3S技术的支持下,土地评价向综合化、定量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1]。

通过中国知网对有关土地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1990年之前共有相关文献38条,主要代表人物有傅伯杰等专家学者,其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评价的概念阐释、土地评价的对象以及内容等方面,该时期的研究对我国土地评价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2-4]。20世纪90年代至今,相关研究越来越丰富,期刊信息540余条。刘彦随、倪绍祥等一批专家学者对土地评价展开了更深层次的、全方位的评价和研究,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该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的构建、现代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模型构建、研究区域选择以及研究内容细化等方面,不同学者结合区域特色提出了因地制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丰富和充实了现代土地评价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对土地评价及土地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案例支持[5-9]。

二、 土地评价概念与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1.土地评价概念的相关研究

关于土地评价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组织和个人有不同的定义。粮农组织认为土地评价是当土地用于特定目的时,对土地性状进行估价的过程,它包括按照可供选择的土地要求,在气候、土壤、植被和土地的其他方面进行基础调查和分析说明[1]。Dent.D and A.Young指出,土地评价是以不同的土地利用为目的,估价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傅伯杰认为土地评价是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是对土地生产能力和其他生产能力的鉴定,是对土地功能的综合评价[2]。王秋兵提到,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的性能进行鉴定[3]。目前,土地评价在3S技术的支持下外延不断丰富,范围涉及农业和非农业,评价综合了土地自然和经济属性,且呈现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趋势。

2.土地评价的主要方法

土地评价常用的数学方法主要包括:(1)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进行评价时,会碰到众多因素,且因素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众多因素通过数学方法综合成少数参评因子,且使新的因子既代表原来因素的信息又相互独立,通过简化问题而抓住问题的关键[2]。(2)特尔菲法又称专家打分法,是一种客观的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技巧,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的决策和判断过程。土地评价过程中会存在多种因素,且很难将其量化,因此有必要使用该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化处理。(3)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4]。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状态-压力-响应模型便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因素归结到不同层次和若干因素上。(4)回归分析法通过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土地评价因素及其与土地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近似地描述为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间联系的函数。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可以近似确定土地生产力与诸评价因素的相关关系,从而达到筛选评价因素及确定权重的目的。(5)判别分析法是在已知要判别的类型和数目并已取得各种类型的一批已知样本的情况下,根据一个未知样品的多种性质判定它究竟属于哪一类。

除了以上常用的方法之外,地学统计方法、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遗传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专家系统的土地评价方法[6]在以往的研究中均已得到普遍应用。

三、 土地评价内容的相关研究

土地评价根据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按照评价途径可以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近年来随着土地评价的专项化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具体化,土地评价的内容进一步细化,目前土地评价主要集中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方面。

1.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土地针对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作出等级的评定。早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针对的是荒地;20世纪70—80年代起区域性和单项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9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3S技术的土地适宜性分析方法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主流。同时,土地适宜性评价就评价对象和内容上表现出农业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持续增多;城市、旅游用地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成效显著;土地整理、复垦土地适宜评价迅速发展等特点[4]。刘彦随以陕西秦岭山地为例,对山地土地类型的结构和适宜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土地优化利用开发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5];郑宇等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进行空间分析[6];白淑英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对呼和浩特武川县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7];佟宝全、张建明、苏建平等对黄土高原地区、农牧交错带和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区进行了相关分析[8-10]。刘贵利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做了探讨,以期寻求一种协调用地矛盾,提高用地效益的途径[11]。

2.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主要是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其对于土地的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做出等级划分。土地潜力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预测土地未来利用的潜在能力。傅伯杰认为影响土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的主要生产性因子是气候和土壤,因此将土壤潜力评价分为: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以土壤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和土壤潜力综合评价[2]。张友焱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12];佟宝全、高志强等在遥感和GIS基础上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了潜力评价[13-14]。

3.土地经济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是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评定,是在一定利用方式下,将某一土地类型同土地利用所产生的效益相联系。其实质在于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下,质量不同的土地其耗费量与产品量的对比关系。通过对组成土地的经济要素的分析,反映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土地在生产或其它利用方面的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的差异。根据土地属性不同,存在城市土地经济评价、乡镇土地经济评价、农村土地经济评价等类型。黄裕婕、赵晓丽、张鹏岩、焦叶芬等对福建省、河南省、重庆市等的城市和乡镇土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经济评价[15-17]。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的增加,城镇土地经济评价和针对基础建设项目所开展的土地经济定量评价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

4.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是在土地分类定级评价、潜力评价以及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适宜性评价在时间方向的延伸。1990年2月,在首次国际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研讨会上首次提出这一思想。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可持续土地评价纲要》中确定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5项基本评价标准,即土地生产性、安全性、土地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刘康系统的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概念和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龙花楼、蔡运龙等对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评价[18-19];余敦、陈文波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与时空特征进行研究[20];此外,还有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5.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土地集约利用带有时代特点,是一个动态过程,以“土地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为目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起步较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资源的短缺和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开始众多学者针对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土地进行相关研究[21-24]。目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评价体系有“投入-产出”、“经济-社会-生态”、“集约-高效-协调”、“城市土地总量集约、水平结构集约、垂直空间集约和动态集约”、“压力-状态-响应”等。

除以上土地评价的类型之外,还有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土地风险评价、土地退化评价、土地健康评价、土地污染评价等。

四、 土地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土地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者就土地评价的类型、指标、方法、标准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除了其他学者已经发现和总结过的问题之外,还存在以下主要不足:(1)土地评价分类系统比较混乱,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体系。均是按照土地评价的内容分类,有的学者将土地评价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三类;有的在前三者的基础上加上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和土地生态评价,共分为五类;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环境评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截止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准确、权威的分类体系。(2)不同类型的土地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混乱。例如状态-压力-响应模型既用于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也用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且存在指标体系直接借用的情况。指标体系不完善、指标体系选择和建立过程中的主观性较强。现有的指标体系虽然已经不少,但大多从衡量发展水平及角度出发选取指标,对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潜力的指标考虑较少。缺乏较为系统、权威的指标体系。相同区域不同研究者建立的指标体系存在较大差异,结果也存在明显的不同。(3)土地评价之间的可比性较差。相同的土地评价类型,不同的指标体系;或相同的指标体系,但在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时存在方法和标准值的差异;对结果的分等定级存在不同的标准。这些都会导致不同区域和相同区域不同时段的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较差。(4)数据获取途径和方法、评价方法、模型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在GIS、RS、GPS技术的支持下,深度挖掘数据;评价方法和模型需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定量化、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2.土地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1)新方法、新技术、数学模型的进一步完善

新的计量方法、3S技术、数学模型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国内土地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土地评价过程的可度量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为土地管理者及相关部门提供更为可靠和准确的决策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多层反向传输算法(BP算法)、遗传算法、退火算法及组合预测等一些新算法已开始在土地评价中得到应用。如,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体系规律性的理论和方法,模糊数学模型在土地适宜性决策中可减轻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产生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土地评价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用于基准地价评估、土地复垦评价等领域。为了使得土地评价更加简单、准确,土地评价算法模型也将得到进一步的综合与优化。

(2)土地评价内容出现专项化和综合化并存的格局

评价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土地本身,内容逐渐综合化、细化和实用化。综合化是指土地评价已从初期的自然土地评价逐步走向综合土地评价,综合评价涉及的知识和信息量更大,需要更为完整和全面的数据系统,不仅包含传统土地评价的相关知识信息,还覆盖有关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在评价过程中强调社会经济特征和经济效益分析,既反映了土地的自然特性又反射出不同土地利用的收益水平。同时,对执行评价的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专项化是指土地评价的研究向许多不同的方向伸展出专项土地评价,小区域、典型地段专项的土地评价工作越来越多。专项化土地评价的理论和技术都有更高要求。目前,土地评价研究力求将大尺度空间数据和高精度的方法进行有效整合,以期使土地评价向综合化、实用化、精确化和动态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丽,樊俊文.土地评价的概念诠释[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108-111.

[2]傅伯杰.土地潜力评价的类型与方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0(2):29-32.

[3]倪绍祥.近10年来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6):672-683.

[4]史同广,郑国强,王智勇,王林林.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06-115.

[5]刘彦随.山地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以陕西秦岭山地为例[J].地理学报,2001,56(4):426-436.

[6]郑宇,胡业翠,刘彦随,等.山东省土地适宜性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60-65.

[7]白淑英,张树文,宝音,阿拉坦图雅.遥感和GIS在土宜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18-22.

[8]倪绍祥,陈传康.我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近今进展[J].地理学报,1993,48(1):60-69.

[9]张建明,郁光磊,璩向宁.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地区土宜评价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2):154-156.

[10]苏建平,许彦卿,张颖,等.祁连山及河西走廊西段土壤和土地适宜性特征[J].干旱区研究,2004,21(3):240-246.

[11]刘贵利.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初探[J].地理研究,2000,19(1):80-85.

[12]张友焱,周泽福,程金花.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潜力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中阳县圪针耳流域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3):51-54.

[13]佟宝全,陈才,宝音,等.北方农林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调整研究——以内蒙古阿荣旗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113-118.

[14]高志强,刘纪远.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潜力资源的研究[J].遥感学报,2000(2):136-140.

[15]黄裕婕,赵晓丽,香宝.福建省的土地经济评价[J].资源科学,2000(3):66-69.

[16]张鹏岩,周志民,秦明周,王宪,张浩,刘欣.乡镇土地经济评价研究——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79-285.

[17]焦叶芬.重庆市城市土地经济效益评价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76-79+96.

[18]龙花楼,蔡运龙,万军.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0(6):719-728.

[19]刘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系统概念模型[J].中国土地科学,2001(6):19-23.

[20]余敦,陈文波.江西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与时空特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4):43-47+69.

[21]龚建周,刘彦随,张灵.广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及其潜力[J].地理学报,2010,65(11):1391-1400.

[22]杨勇,任志远.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及对策研究[J].地理研究,2010,29(1):154-161.

[23]王丽娟,刘彦随,李裕瑞.快速城市化影响下天津农村土地优化利用研究[J].生态经济,2011(3):112-116.

[24]陈睿山,蔡运龙.土地变化科学中的尺度问题与解决途径[J].地理研究,2010,29(7):1244-1246.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土地评价
我爱这土地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分土地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