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课题组
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大量涌现。据测算,湖北省的“两新组织”已达28万余家,其中新经济组织26.7万余家,新社会组织1.1万家。年收入约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40%,吸纳城乡就业人口约300多万。面对“两新组织”的蓬勃发展,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正在引起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两新组织”的内部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两新组织”中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从而确保其在实现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不断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理想、有能力、有文化、有志气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为了做好课题研究,课题组在历时一个月的调研中,完成了对武汉、宜昌、襄阳、黄冈、咸宁5市40家企业和单位,以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相结合为主要调研方式的资料搜集和研讨。
随着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精神的深入学习与贯彻,湖北省“两新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以加强,其作用发挥日渐显著。综合5个地市所推荐试点单位的活动经验,“两新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正在形成以下几种有效模式。
“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立体化”模式,是指由组织机构、观念思路、保障机制诸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性模式建构。其显著特点不仅在于要素间的互相依存,而且在于能够满足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和对象之间的全方位互动需求。在这里,湖北稻花香集团的经验具有典型性。
首先,在组织架构上,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凡是符合建立支部条件的公司都成立了党支部,还创造性地探索了“邻企联建”、“同行联建”等新型模式,使稻花香形成了集团党委下辖10个党支部、23个党小组、322名党员的组织格局,党组织全覆盖为稻花香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奠定了第一层基础;此外,按照党建带群团的原则,成立党支部的10个公司也及时完成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建立,集团也安排专职人员组建党群办、宣传部,协调统筹党建群团及思想教育工作,为整个集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奠定了第二层基础;不仅如此,对于有着34家成员单位的稻花香集团,仅靠党组织主抓思想政治工作仍显不够,于是,集团又组建了涵盖所有成员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一个由集团党委牵头、各部(办)参与、34家成员企业总经理为主的工作联动体系,形成组织延伸,工作网络完善的新格局,为稻花香集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奠定了第三层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近两年集团党委不断争取各方支持,不但上级党组织选派了2名经验丰富的党建指导员常驻企业指导开展工作,还聘请了10多名老干部、老党员专职担任各有关企业的文化、经营、宣传等方面的顾问,使得这批政工出身、经验丰富的前辈成为稻花香集团思想政治工作的第四层基础。四层基础的建立与完善,构筑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为集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三融合”模式是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在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创造。所谓“三融合”,即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维护员工利益相融合。其本意在于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企业打造精神家园,为员工培养精神支柱。显然,融合性特征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属性。因为,融合性在方式上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表现,它防止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脱节,渗透到员工生产生活的细节之中;融合性在内容上强调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任务、目标等,对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作用,它的存在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愿景具有高度吻合的一致性;融合性在本质上是提升员工自身素质,引导大家既做事又做人,在做事中提高做人的意识,在做人中提升做事的境界,从而帮助企业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由于高德公司悟出了融合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真谛,因此其融合模式为企业发展始终引领着前进的方向。
“四加强”模式系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创造。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政工干部队伍素质是完成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而有无政工干部队伍则是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的基础。为此,三宁公司在陆续组建了公司党委、成立了6个党支部、面向全体员工公开招聘198名专兼职政工干部,解决了“有人做事”的同时,又通过制度建设深化政工干部队伍管理,例如,实行明确职责、定期考核、沟通咨询、关心生活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使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实现了由量到质的提升。第二,加强对职工的教育管理,一是突出典型培养,发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二是突出专业培训,解决各层级人员提升专业素质的需求问题;三是突出制度管理,帮助员工养成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现代意识。坚持“三突出”原则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明显增强。第三,加强对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他们的做法是,在企业建立董事会、党委、群团组织和职工代表共同参加的民主协商沟通机制,倡导企业员工人人有权在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决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努力实现员工收入的同步增长;严格执行国家法规,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四,加强党政工团协同。他们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改革传统的思想教育管理方式;以创新活动为中心,大力开展多种技能竞赛;针对80、90后青工为主的企业人员结构特点,拓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等,这些有影响的大型项目无一不是协同动作的结果。
“四突出”是黄冈市鄂东女子中专学校党支部总结、提炼而成的富有成效的特色育人模式,即突出办学理念教育、突出国学精粹教育、突出区域特色教育、突出学生特长教育。所谓突出办学理念教育,就是指学校坚持将党和政府关于“关心贫困生”、“关爱农村女孩”的要求,将学校确立的“以德治校,以爱执教”的管理理念,以及“学知识,强素质,创精彩人生”的学生成长目标理念,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实践中去。为此,他们用管理理念塑造师德师魂,把真爱落实到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技能培训、素质教育、兴趣培养和生活关怀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围绕“为谁学、为什么学、怎么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起步,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所谓突出国学精粹教育,就是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新时代女性教育的范例和教材,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活动。为此该校成立了国学教育中心,定期开办幸福人生、古今女性励志故事等专题讲座;还开展了中华经典课外阅读活动。这些教育形式对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和人生品位,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谓突出区域特色教育,就是运用黄冈地区的红色革命文化、名人经典文化、佛教禅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等,教育和熏陶学生,帮助她们树立自豪感、自信心和良好学风,不断培植大家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涵养。所谓突出学生特长教育,就是根据中职女校的办学要求和女生的性格特征,把礼仪课、化妆课纳入常规教学计划,各专业还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爱好,开设了10多种兴趣班。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较好发展,既愉悦了身心,又学到了一技之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毕业就职平添了一份优势。
由于“两新组织”起点不一,行业各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牢记宗旨,坚持标准,立足实际,注重创新。在这里,湖北至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总结的“五环节”模式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在“五环节”模式中,第一个环节是目标激励,把建设一流企业、一流工程作为至高人的不懈追求。第二个环节是教育引导,提升全体员工的思想水平。第三个环节是典型示范,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第四个环节是舆论先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五个环节是文化为本,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五环节”模式的诞生过程表明,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自己的规律性特征,只要认真总结,不断探索,每个企业都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至高公司党委总结的“五环节”模式,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五个层面,也是富有新意的五个特点。坚持五个环节,使至高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公司项目经营也出现了新飞跃。
本次抽样调查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湖北,“两新组织”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试点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对本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评价上,有13.1%的人表示很满意;有25.2%的人表示比较满意;二者合计,持满意态度的人员占比为38.3%。表示一般的低度性评价人员占比为36.1%;表示不太满意的占14.5%;表示很不满意的占11.0%。显然,持低度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的人员占比合计超过了6成。从本次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当前湖北省“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即观念缺明、制度缺位、队伍缺专和方法缺新。
在湖北“两新组织”中,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的最大问题是来自观念上的误区,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作用、目的等根本性问题认识模糊,甚至带有偏见或成见。这一问题多存在于管理层,特别是高管层。其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企业忙,没时间开展;二是成本高,不愿意开展;三是担心多,抵制开展。第一种观念主要认为企业人少事多,特别是正在为生计而奔波的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常常是一人兼多职,没有时间搞教育;第二种观念主要认为,企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养人、建章、有活动,这些内容都离不开经费,对于效益不好的大量中小企业(单位)来说,他们不愿意增加此类成本;第三种观念主要认为,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接受党委、政府约束,要成立党组织,要受到各种监督审查,当老板会从此失去自由。此外,在员工中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主要是员工与企业关系难以理顺,他们认为现在的民企劳资关系就是“花钱雇工”,“拿钱干活”,这里没有前途可想,也没有理想可言,员工的工作是为国家?为个人?还是为老板?没有人能回答清楚。于是便认为今天的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再适宜,即使一定要开展,也难以风光再现,因为企业的性质变了。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为数不少的“两新组织”对什么是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作用、性质如何界定,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的关系如何理解等问题不明确。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认识,因此导致了对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态度和行为上的消极。
实践证明,“两新组织”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必要开展,而且也能够开展,正因此,各地陆续创造并推出了一些好的做法或工作模式。但是,几乎所有的“两新组织”普遍反映,靠单位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开展工作的政策依据和制度设计,否则自发的积极性不可能持久,这是其一;其二,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机构的设置不仅牵涉到经费开支,而且还涉及到他们的个人收入和未来出路问题。由于政工干部不仅职称评聘制度没有得到实行,而且即使是专职人员其工资待遇也普遍偏低,单位管理层人员普遍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其三,在共产党员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后,按有关规定应当组建党的基层支部,但是这种党组织在该企业的职责如何履行?它与企业法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它应当享有哪些权利?正是由于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因此党组织或党员在他们那里不仅没有话语权,而且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党”、“在野党”。为了完成“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成立指标,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私人关系到企业进行游说,而私企老板也表示,他的企业成立党组织完全是看某个人的面子。显然,这样的党组织不会在企业发挥多少积极作用,而“有组织无作用”的现象目前正在成为私企党建的普遍现象。
根据对已组建党组织并成立思想政治工作机构的“两新组织”负责人的座谈会调查,90%以上的与会人员认为现在的政工干部队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队伍不专业,正在成为影响“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缺乏专门队伍。一些“两新组织”、特别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随着事业发展的需要已经认识到与员工沟通、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或归属感、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已有共识,甚至有的民营企业老板还亲自去抓全员素质的提高工作,他们希望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政工干部队伍,但是企业内部实在难以遴选此类人才,机构和队伍迟迟无法组建。二是缺乏专业知识。调查发现,在组建了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机构的企业(单位),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满意度仍然很低。他们认为,现在的政工干部不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不熟悉单位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不掌握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技能,甚至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本身也充满了因工作知识的缺乏而产生的困惑或苦恼。工作效果为自己的身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被员工称为“专制领导”、“训人书记”、“读报老师”等。三是缺乏专业训练。本次调查的40家“两新组织”中,从党组织成员到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几乎人人希望参加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学习和培训,但由于没有培训机构,无从制定培训计划,其结果自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有关机构或部门缺乏对新时期、特别是对“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性特征的认识和研究,以及对研究成果疏于推广或运用,于是产生了功能—需求脱节症;二是由于形而上学思想依然存在,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在深入,但是配套管理的体制机制并未形成,以至于出现了企业或单位内部沟通、疏导、育人等正常工作的空缺;三是由于企业高管层或企业主自身素质所限,没能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特别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加之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中负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不仅不重视、甚至以抵触的心态来看待思想政治工作,如此等等。
首先在活动形式上,一方面是载体少,活动形式单一,例如,在谈到“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时,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有76.3%的人认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另一方面虽有活动,但教育效果难以入脑入心,因为形式老套,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即使是一些企业崇尚或流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大都只是停留在制定理念体系,或上墙上版展示等形式上,而如何才能落地生根,内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却不甚了了。其次在事关员工切身利益问题上,看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和作用。例如,在员工与企业关系上雇佣观念的流行,不讲做人只讲做事的思想境界的低迷,缺失理想信念的群体性消沉,面对物价、房价持续上涨自己却入不敷出的无望等等,这些深层次或根本性问题,急需思想政治工作给予化解和回应。但是恰恰在这些方面,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概予以回避,基层政工人员表示,这是一些讲不清、理还乱的问题,因此不想讲;这是一些企业十分敏感的问题而不敢讲;同时这也是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而自己又不会讲。“三不讲”现象既道出了基层政工的难题,也反映出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苍白和无力。此外,面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在时间上的矛盾,更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上述问题的产生表明,当企业生产方式、体制机制等根本性运营模式转型时,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也必须转型。由于缺乏工作机制、模式等转型期所必须的组织准备、思想准备、甚至心理准备,因此当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时,不仅员工难以适应,即使是管理层也容易陷入发展误区。显然,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从根本上说,企业员工的思想困惑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过程与方法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抓好全省“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拟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扭转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滞后局面,不仅要看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还需要将其纳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两新组织”代表着新的生产力、生产组织,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生力军。这支队伍的素质、发展进程和结果直接影响全省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证明,“两新组织”的未来成长,不仅需要业主和法人的自身努力,同时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保驾护航,以确保正确的航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还因为,“两新组织”的负责人队伍素质不一,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政策法律意识、大局意识、人本意识、创新意识、自律意识等明显缺乏,正因此,企业或单位发展只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只追求个人享乐,不注重员工合法权益保护;只追求不择手段的资源配置和产品的市场占有,不注重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提升产品质量等现象比比皆是。
上述问题表明,提高“两新组织”对思想政治建设的认识不仅要抓紧,而且要突出重点群体和重点方向,即突出对企业主和法人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能力建设,帮助他们在提升业务素质的同时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而不能放任自流。此外也还因为,“两新组织”汇聚着全省数以百万计的就业人群,他们中又以80后、90后的青年人居多,这些人是民族、国家的未来,如果他们以其尚未成熟的年龄消沉在失去理想信念寄托的环境里,则我们的未来堪忧。
事实证明,在基层,如果没有党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宗旨、意志和理念很难得到贯彻实施,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将遭到极大削弱。在“两新组织”中构建党的基层系统需要实施“党政共建,四有并举,高层参与,各级交叉”的经营架构和理念。所谓党政共建,即是说“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同时建设,共同推进,党组织及其管理下的宣传部门、群团机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者,思政工作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所谓四有并举,就说这种建设必须有地位、有机构、有规划、有经费,四有缺一不可;所谓高层参与,即指企业或单位的高管层有专人负责并任职其中,如果自身没有适当人选,可由上级主管部门与企业协商派入,被派入者享有企业副总经理待遇;所谓各级交叉,系指二级单位或部门的行政领导与党组织领导交叉任职,但党组织不负责企业或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从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系统的角度看,企业或单位也要实现“四有”,即有建设规划、有建设内容、有建设方法、有考核指标,形成完整的企业或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链条。
为实现上述两大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需要出台全国、全党统一的制度设计,明确规定“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作用,权利、职能,人员结构、待遇及其晋升通道或流动途径;明确规定党组织与所在企业或单位的关系与分工;明确规定企业或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职能、责任、权利、活动原则及其经费来源;明确规定“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标准,以及监督、考核、奖惩机制。总之,通过两大体系建设,为“两新组织”建构起一个新型的由企业单位主导、党政组织保障的体制机制。
由于“两新组织”起步早晚不一,规模大小不等,效益好坏不同,处于非平衡状态,因此,其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不能一刀切,有必要实施分类指导、组织引导、模式倡导的“三导”战略。
在分类指导上,需要根据企业或单位的成长状况,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生涯设计。有必要规定,当企业或单位达到一定人员规模、效益规模、发展规模后,才能组建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对于未能达到上述三种规模指标或者尚处于初创时期的企业或单位,如果本身有此需求,可以派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常驻企业或单位进行工作。介于成熟型和初创型之间的类型企业或单位,可以先行组建党支部,支部书记由本单位产生或由上级部门选派,暂不成立宣传、党办、群团等组织机构。通过分类实施使党的组织网络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建设对“两新组织”实现全覆盖。在组织引导上,一方面既要加强舆论引导,另一方面还要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加强疏导和指导;此外也需要进行大量人员培训,例如,动员企业或单位积极选派人员参加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培训,组织部分大专或本科院校开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课程,为“两新组织”定向培养政工人才等。在模式引导上,近年来,许多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企业文化建设模式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来提炼出符合本企业需要的战略目标、发展愿景、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形象设计等文化理念,完善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上述内容的宣传、贯彻和展示,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形成良好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由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以建设不同层次的企业文化模式。
“两新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结构—功能理论的视角看,只有组成系统的要素排列实现协调后,才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整体功能。根据这一原理,“两新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需要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是制度设计环节。例如,至少需要制定《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组织建设的章程》、《在“两新组织”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有关规定》、《“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工作条例》等文件。明确规定“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企业(单位)行政机构的关系,明确规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地位、待遇、职务(职称)、晋升,明确规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使得这一制度设计成为“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依据或法律文本。第二是归口管理环节。有必要组建从中央到地方党的“两新组织”工委,统管其党建和思政建设工作。目前社会组织的党建和思政建设归口民政部门、民营企业的党建和思政建设归口工商联系统的划分方法,作为过渡性管理举措尚无不可,如果依此形成长期机制则明显不妥。因为,党建和思政建设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工作性质均非上述部门的职责范围,实践证明它们管不了也管不好,而如果将这种局面继续维持下去,只会延缓“两新组织”中党建和思政建设的全覆盖进程。第三是思政工作内容环节。作为已经完成或者准备完成思政工作机制建设的“两新组织”,其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需要常态化、制度化,这就有必要规范其工作内容。首先在工作原则上,要确认其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则、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原则、提升员工思想素质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则、加强沟通化解矛盾和谐人际关系的原则、以及培养员工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以企为家的原则等;其次在工作内容上,有必要抓好育人做人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根据“两新组织”的人员构成、活动特点,教育内容应该分为常态化和临时性两大类型。第四是思政工作方式环节。为了实现“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业化,还需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提炼和养成。例如,善于调查研究、注重化解矛盾、坚持以情感人、学会启迪心智、开展宣传鼓动、擅长表达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