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与美国文学教学

2013-04-11 04:15李显文罗建婷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书教书育人育人

李显文,罗建婷

(四川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教书育人与美国文学教学

李显文,罗建婷

(四川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教书育人”话题由热转冷导致部分教师的误解,最易将其作并列式即割裂式理解,从而在教学中不能有机地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其实,对于专职教师而言,“教书育人”应作偏正式理解,即“教书”从属于“育人”。从美国文学教学来看,要实现“教书育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化常识和审美情趣等,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文学的两大基本功能:娱乐与教化,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认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美国文学

一、教书育人抑或育人教书

上个世纪90年代,“教书育人”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进入2000年后,该热点逐渐退隐。这或许是因为该话题已讨论得足够全面深入以至于毫无新意可言,也可能以为该话题已毫无讨论的必要,认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天经地义之事。不管怎样,近年来部分教师对“教书育人”出现了有失偏颇的认识,甚至有误解之嫌。最易产生的误解就是将“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就是上课时只管上课,“育人”只是课后的事,以至于“教书”时很难做到“教材中与教材外”、“课堂中与课堂外”的有效结合,出现了课堂教学要么“教死书”,要么过度“娱乐化”的极端现象。

前几年,有人对“教书育人”的表述提出了质疑,认为现在应该采用“育人教书”的表达。有文章认为,“教书在前必以传授知识为主,育人在后定以育人为辅”。还有文章以儒家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例来证明“语言是思维的外现,语言的次序彰显了意识的重轻主次”,进而认为中国教育的失败都是“教书育人”这种错误表达惹的祸。更有文章得出结论:“正确的和优秀的教育毋容置疑、当仁不让是‘育人教书’”,“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正本清源,废弃‘教书育人’而启用‘育人教书’这一概念,是时候了。”[1]这种观点及讨论有相当的道理,但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教书育人”术语由来已久,在这么久远的历史过程中,我国的教育无论在人文社科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涌现了不少的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受益于还是受害于“教书育人”不能贸然下结论;第二,若将“教书育人”改为“育人教书”就真的能改变我国教育的现状和效果吗?第三,“教书育人”已成为人们表达的习语,读来也朗朗上口,易被人们表达和接受;第四,最重要的不在于怎样表达,而在于怎样理解。其实,“教书育人”应是一个偏正式概念,区别于“管理育人”或“服务育人”,其重心和重点应在后半部分的“育人”上。

二、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目前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将“教书育人”分开来看,把它看成一个并列词组,“教书”或等同或重于“育人”;另一种是将“教书育人”作偏正式理解,即通过“教书”这种方式、手段来实现“育人”的目的,这就提醒为师者务必要有意无意地在授课时渗入“育人”的内容,而且要以是否实现了“育人”为标尺来衡量课堂教学的成败。诚然,“教书”与“育人”有所差异,但在本质上或至少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育人”。毋容置疑,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是实现“育人”。实现“育人”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多元的,甚至是“百花齐放”的,比如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个性化育人”和“育个性化的人”等,而且“育人”是动态的、各元素共振的、校内外连动的。在实现“育人”的过程中,“教书”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育人”看成是一个“集合”或系统,那么“教书”就是其中的一个“子集”或子系统,某门课程的教学就是这个子集或子系统中的一个“元素”。“教书,是社会劳动分工中的一种特殊职业,一种特殊的劳动方式和过程,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成才的过程。育人,就是培育人才,在不同的社会、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2]其实,一方面,“教书”和“育人”是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教书”是手段、形式方面,“育人”是目的、内容方面,两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3]另一方面,“教书”与“育人”是一种“属于”关系,一种“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而绝对不是一种或并列或交叉或等同的关系,同时,二者也不是“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这样的认识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育人”效率和“育人”效果,它既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地位,也平抑了部分专业教师趾高气扬的心态,因为这种理解不仅可消除教师只是教书匠的误解,也可消除部分教师自认为要比其他从事育人工作的人高人一等的错误认识,进而有利于协调从事“教书育人”的专职教师与从事“管理育人”的其他员工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育人”共同体。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这是“教书育人”的一个常用定义。从这个定义来看,“教书育人”就是一个偏正式概念。这样,“教书育人就成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离开教书来谈育人,也不能离开育人来谈教书”。其实,专职教师育人有两个场地: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在所授课的内容中用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即“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育人,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旗帜鲜明地、开门见山地在授课内容中巧妙而自然地融入育人的内容,此之为“教书必然育人”或“学为成人”,这也是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一种体现。[4]除此而外,课堂外即在真正的社会大课堂中育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交流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育人,此时教师教会学生的才是真正的“学问”而不是狭隘的“学术”,孔子的“游学”与“游教”是最典型的大课堂教学。惟有此,方有可能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功能。换句话说,教师在育人方面要比其他人员担当的责任更重、更多。“传道、授业、解惑”三词的动宾结构告诉为师者要先“明道”方能“传道”,要先“精业”方能“授业”,要先“不惑”方能“解惑”,进而为师者须“穷其一生”、“上下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方有“灯火阑珊处”。

毫无疑问,教师是一种职业。作为职业,教师务必保持本有的职业操守,教书是其最直接现实的劳动;但仅仅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这于教书或育人都不利,因为任何一种职业,无论采取任何激励机制,都有可能出现或长或短的职业倦怠期。要克服职业倦怠,除了政府或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教师本人要不断地提高职业献身精神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要提高对该职业的认识,特别是教师能把教书由职业转换为爱好,这于教书育人有百益而无一害,因为“情感与热爱是教书育人的源头活水”。[5]事实上,当一种事物或行为成了一种兴趣或爱好,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在做该事或实施该行为时在心理层面上就由被动变为了主动、由自发变为了自觉,其效果将不言而喻。因此,对教师而言,首先必须要培育“好教书、好育人”的兴趣,才有可能收到“教好书、育好人”的效果。为此,有人提出了“教书育人三原则”,其中一条就是“教育爱”原则,意思是“教师在热爱自己职业的基础上,对自己工作对象的爱,即‘一切为了学生’”,[6]因为在人际交往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起着重要作用。

三、美国文学教学中的“育人”

作为专业学科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必修课,美国文学承载着多重功能:语言学习、知识传承、审美提高、文学修养和教化(育人)功能,前四项功能自不待言,其实“教化功能”尚需强调。由于美国文学的特殊性,未必人人都能完整深刻地认识到该门课程的价值,同学们通常容易认为美国文学可以“提高英语水平、拓宽英美文化视野、应付专业八级考试的人文知识考题、或是把该课程当作文学欣赏,只为愉悦心情”。固然如此,但在支斌生看来,“外国文学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文学’本质,正是在‘文学’这一层面,外国文学教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心理成长和思想进步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如此,外国文学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是提升大学生的语言境界和文化领悟,而不是简单地增加词汇和获得文化知识,因此,没有必要将外国文学课上成语言课和文化课。”[7]尽管“育人”是所有课程必须坚持的终极目标,美国文学更应彰显其“育人”的教化功能。

时至今日,关于文学的“唯美主义”和文学的“教化功能”孰轻孰重尚无定论,换句话说,文学的“教化功能”还没有被否定,相反,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文学的“教化功能”一直延绵不绝,从“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可知一二。另外,从董学文经过多方辨析后给文学所下定义也能看出文学的传意功能,其定义是:“创作主题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体现着人类审美意识形态特点并实现了象、意体系建构的话语方式。”[8]陶渊明说“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换句话说,任何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必定有“言外之意”,这“言外之意”需读者开动脑筋来解读。西方古典主义鼻祖贺拉斯明确地认识到,“文艺具有‘教’与‘乐’两种功能,而且‘教’的作用很重要”。[9]既然文学作品中已经载道,而我们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那么,在进行美国文学教学时就务必将作品中的“道”给道出来,以实现“育人”的目的。

美国文学的历史虽短,但由于美国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导致其文学也相应地快速繁荣。美国简短的文学历史和繁复的文学作品所折射的“道理”甚多,其中“大道”不少,只能择其要点略而叙之,这既可从宏观层面的美国文学史或文学流派中,也可从微观层面的作家或文学作品中看“道”、论“道”、传“道”,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一)宏观层面的“育人”

发生在美国本土的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相距近百年,后经本土外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一路飙升为世界的头号强国,其二百多年的发展史告诉人们:一个国家或民族历经的战争越少或者说和平时期越长,该国家或民族就越有可能富强。比照中国近几十年和平发展的结果,我们有理由与学生分享这样的理念:中国必须维护统一、稳定的局面,尽量延长和平的时间,从而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这是历史课要融入的“育人”内容,不过,历史与文学紧密相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强国,世界各国的人们纷纷争相移民美国,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本国的精英,包括大量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等。精英们的到来一方面更加提升了美国的国力,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思想的交锋,从而促进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以至于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战后美国涌现了诸如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莫尼森等数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一文学史告诉我们:艺术包括文学与国力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中国的艺术要繁荣,除了从艺者,其他国民也须为国力的提升而努力。若大家齐心,谁敢否认世界艺术中心不会从纽约转移到北京抑或上海呢?把这些史料以及所蕴涵的道理告诉给学生们无疑将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对将来某一天北京或上海成为世界艺术中心的期盼又将提升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美国社会被称为“大熔炉”,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美国那样拥有世界上所有肤色的人种,世界各族人的到来为美国带来了多元思想及其交锋,真正达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占主流价值或思想的作家自不必多言,其他诸如以休斯、莫尼森等为代表的美国黑人文学,以贝娄、辛格等为代表的犹太文学,以赵健秀、汤婷婷、谭恩美等为代表的华裔文学,以N.斯科特·莫马代(N. Scott Momaday)、谢尔曼·阿莱克西(Sherman Alexie)、詹姆斯·韦尔奇(James Welch)、莱斯利·马蒙·希尔科(Leslie Marmon Silko)和路易丝·厄德里奇(Louise Erdrich)等为代表的印第安人文学在美国这个文学大舞台上的演出精彩纷呈,这是交响乐的和声演奏。除此而外,美国文学一方面与世界文学潮流几乎同步跟进,另一方面又独辟蹊径,新潮迭起,比如女权批评和生态批评在美国的声势就特别浩大。这些文学事实说明,一个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国家有利于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这告诉我们,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统一对于中国文艺的发展与繁荣是有益而无害的,同时我们要有海纳北川的胸怀,对外来人及外来思想不仅容得下而且还吸得了。这对于学生们宽广胸怀和放眼世界之眼光的培育无疑将有裨益。

美国社会源自于英国的清教徒移民,这些清教徒饱受宗教迫害,怀揣梦想,渴望新世界,找寻新的“伊甸园”,途径生死考验,最终登陆“新大路”,接着对当地的印第安土著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为此,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除此而外,他们还经受了严峻的自然环境的考验。在这一过程中,一代代清教徒形成了具有独特品格的美国人:务实的理想主义者(practical idealist)。美国人的这种品格既对美国的发展具有永恒的影响也对美国文学的形成、发展与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潜在影响,美国文学作品中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美国人的这种品格。事实上,这种品格在讲授美国文学时应该对学生说清楚,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也印证了中国教育中常提倡的青年学生要把“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的理念,这对学生们的学习、择业甚至人生无不具有深远的启示。

(二)微观层面的“育人”

美国文学教学从微观层面实现“育人”的事例举不胜举,美国作家的身世经历以及其具体的作品给了我们无限多样的启示。很多美国作家因各种原因年少清苦、身世艰辛,小学未完即干苦活,更不用说上大学,但他们有一共同点:好读、上进。比如,麦尔维尔在十一岁时父亲因负债而死,从此辍学而开始了年幼的艰苦劳动,先后当过银行职员、推销员、农场工人、小学教师,二十岁时开始出海,海上的艰辛任何人都可想象,船毁人亡屡见不鲜,他曾经就被食人岛上的居民捕获,后来死里逃生而有今天我们读到的麦尔维尔。又如,惠特曼仅接受过五、六年的正规教育,但通过私自阅读而成为有学问之人,开自由体诗歌之先河;豪威尔斯所受正式教育寥寥,但私下大量阅读欧文、丁尼生、屠格涅夫、奥斯丁和乔治·艾略特等而开美国现实主义先河;大家更加熟悉的殴·亨利,三岁时丧母,但他一有空闲就读书,尔后成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父,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诸如此类身世的作家不胜枚举。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二,其一,终生学习。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上不上大学而在于好读好学,即使上了大学而不学习也等同于没有上大学,甚至不如那些尽管没上大学但勤奋好学的人。其二,知行合一。上述作家好读是一方面,人生经历丰富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将阅读、历练与思考、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知行”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完美地诠释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学的“育人”功能自然首推阅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通常被分为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诗歌尽管曾被奉为“文学之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说被更多的人所喜爱,它的“育人”功效就更为明显。《白鲸》被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称为“最伟大的一部美国小说”,[10]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恢弘巨著,它给了读者无限多的阐释与启发。这部小说曾一度被埋没至作家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方有人识破其伟大之所在(全世界像这种生前无名身后伟大的作家不在少数),这告诉我们:只要你辛勤耕耘、务实创新,伯乐会显灵的、金子会闪光的,只是早迟的问题,此可谓“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白鲸》最初被读作一篇普通的海洋冒险故事,因为海洋冒险是西方文学惯常的主题,这与东方特别是中国文学的大陆主题不同。西方众多的海洋冒险故事揭示了西方强烈而浓郁的海洋意识,而当前中国在从浅蓝走向深蓝的进程中却遭到了美日等国的喧嚣围堵,那么中国人特别是当代青年学生是不是应该更进一步增强海洋意识,作家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担当,写出更多更有深度更有可读性的作品供人阅读呢?后来,《白鲸》中丰富的象征意义包括宗教主题逐渐被深度破解,其主人翁亚哈一度被正面歌颂,他与海明威的“老人”一样是条硬汉,其“典型意义在于表现了美国民族的冒险奋斗与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11]时代在变,人们的认识也随之而变。目前,该作品常作生态批评的解读,亚哈与白鲸之间的决斗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不是鲸死,就是艇破。”“作者麦尔维尔以象征的手法,通过亚哈的悲剧结局和实玛利的幸存,超前地表达了一种现代生态观,即人类与非人类自然物之间应该摒弃仇杀,和谐共存。”[12]这样的解读与今天的时代合拍,这样,在文学课中可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增进环境意识、增强生态理念、增加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社会的共识。其实,造成当下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准确说来,人不如兽,因人有欲,有欲则变,变则无忠,喜哉乎悲哉乎?因此,要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务必先求得人类欲望的平衡,先要解决人的“精神生态危机”,[13]即古语常言的“修心为上”。

四、结语

“教书育人”可作两种理解:一是并列式理解即“教书”和“育人”,二是偏正式理解,即“教书”从属于“育人”。对专职教师而言,“教书育人”应作偏正式理解,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育人”的效率和效果。美国文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英语水平、文化常识、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等,不过,美国文学教学首先是文学的教学,即首先要实现文学的两大基本功能:娱乐与教化,所谓“教化”,就是其中的“道德”功能,即帮助人提高思想素质和认识能力,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并享受课堂的同时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1] 孙庆民.“教书育人”抑或“育人教书”——不只是词序的颠倒[J].教育发展研究,2005(6):81-87.

[2] 林霁峰.“教书育人”涵义之浅见[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87.

[3] 吕文硕.正确处理教书育人中的几个关系[J].教育探索,1996(6):32.

[4] 殷国聪.对教书育人的理性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5):86-88.

[5] 欧 亚.情感与热爱是教书育人的源头活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3):44.

[6] 袁义文.教书育人三原则[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1(1):100.

[7] 支斌生.略论外国文学教学如何促进大学生心智成长[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2):74-75.

[8] 董学文.文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7.

[9]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87.

[10]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56.

[11]李万钧.简论《白鲸》——“这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国小说”[J].福建外语,1986(3):88.

[12]邹渝刚.《白鲸》的生态解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8.

[13]李显文.浅议精神生态危机的突围[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8-42.

[责任编辑邓杰]

CultivationinTeachingandAmericanLiteratureLecture

LI Xian-wen,LUO Jian-t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s Sichuan 635000,China)

The topic of “cultivation in teaching” has become calm which makes some teachers misunderstand the expression and the easiest misreading is that the expression is understood by the way of juxtaposing or separating. Consequently, in teaching actions, the teaching and cultivation can not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together. In fact, the “cultivation in teaching” should be understood by the way of modification, that is, the teaching conduct is subordinate to the cultivation, which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 of cultivation could be attaine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cultivation in teaching” in American literature lecture means that not only does the lecture improve the students' English level, common sense of culture and aesthetic taste but also it shoulders the two goals, namely, entertainment and edification, which refers to helping students to improve virtue quality and cognitive ability, to establish the right world outlook and life outlook and to sense the life truth when students enjoys the classroom lecture.

teaching;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in teaching; American literature

2013-07-03

李显文(1969—),男,四川开江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

G423

A

1674-5248(2013)06-0127-05

猜你喜欢
教书教书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的教书生涯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在山里教书
篆刻
秀才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