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过熟林资源短期内木材供给潜力分析

2013-04-11 05:28赵同林徐伟恒苏志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蓄积清查天然林

赵同林,徐伟恒*,苏志芳,林 宏

(1.西南林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昆明学院 数学系,云南 昆明 650214)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需求持续增长,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木材供给压力。2010年,我国木材总供给量达到43189.92万m3,比2004年增加了1.3亿m3,年增长率为5.9%,超过了近期林木蓄积的年均净生长率。期间木材进口量从10903.94万m3增长到18356.08万m3,平均年增长率为9.1%,进口依存度从36%上升到2010年的43%。2010年中国为进口木材及其制品花费达到了304.75亿美元,成为我国钢铁、化肥后的第三用汇大户[1]。

而我国现今人均木材年消耗量0.31 m3/人,仅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木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而我国的木材依存度已经超越了国家安全警戒线[2],依靠进口填补供需缺口并非长久之计,我们不得不把眼光投向国内的森林资源,寄希望于自给自足能力的提高。开发利用国内森林资源,需要对已有的资源总量和结构有详细的了解。

1 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根据2008年截止的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我国林业用地面积达到30590.41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1.9%,森林面积为19545.22 hm2,森林覆盖率为20.36%。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为149.13亿m3和137.21亿m3。人均森林面积为0.145 hm2/人,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为10.151 m3/人,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7左右。由于缺乏长期地、科学地经营,森林质量不如人意。乔木林的单位面积蓄积为85.73 m3/hm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32 m3/hm2,林业发达国家的单位面积蓄积甚至是我国的2至3倍。郁闭度不到0.6,低于平均水平,只相当于正常密度的67%,反映大量林分的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和有效地更新。全国林木蓄积年均净生长量57157.38万m3。乔木林平均每公顷年生长量为3.85 m3,也只达到林业发达国家的1/2。如果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大兴安岭林区与芬兰比,小兴安岭与瑞典比,不但不差,甚至还有优势,但却难以像他们那样每年从每公顷森林拿出3~5 m3木材进行深加工,而不影响正常发挥森林生态功能[3]。

2 林木蓄积消耗与采伐限额

式中:Mg为一类清查期内国内木材供给量,Zκ为同时期森林蓄积采伐消耗总量。使用第7次一类清查期的数据使用公式(1)进行计算,结果得到综合利用率α=56%。“十五”和“十一五”采伐限额中商品材的出材率分别为60%和63%,综合利用率小于出材率的部分正好可以由造材以外的损耗解释。发达国家的综合利用率可以达到90% ~95%[4],可见我国对采伐林木的综合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1 近期森林年采伐限额Tab.1 Forest harvest limitation for different periods

第7次清查期间覆盖了“十五”(2001—2005年)和“十一五”(2006—2010年)两个阶段,可以看出清查期内的实际采伐消耗量远远高于采伐限额(表1)。为了了解超限额采伐引起的计划外木材,需要估算计划外木材产量与计划内木材产量的比值系数(δ)[5]。这里将该比值系数定义超采比例,即一定时期内,森林资源清查得到的森林蓄积采伐消耗量超过采伐限额的部分占采伐限额的比例。中国木材市场供需研究课题组根据森林资源消耗结构调查及每年统计的木材产量,计算出δ在1984—1988年间为30.9%;在1989—1993年间为33.9%;在1994—1997年间为36.9%[6]。这里根据第7次清查期间的采伐限额和林木蓄积采伐消耗计算,超采比例达到59.2%,可见随着木材资源愈发紧张,超额采伐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是有加重的趋势。超限额采伐直接反映了我国突出的木材供需矛盾。

3 我国成过熟林资源木材供给潜力分析

由于木材主伐都在成过熟林中进行,这里不考虑可及度和其他国家政策的限制,从林龄的角度尝试对木材供给潜力进行分析。

3.1 我国成过熟林资源概况

我国的乔木林面积15559.00万hm2,蓄积133.63亿m3。其中成熟林和过熟林面积分别为1871.25万hm2和919.04万hm2,合计仅占乔木林总面积的17.93%;蓄积分别为31.59亿m3和22.05亿m3,合计占总乔木林蓄积40.14%。从现今依赖进口并且每年近37911.71万m3林木蓄积采伐量来看,近54亿m3成过熟林蓄积最多能够支撑木材采伐消耗约14年,之后的木材采伐将依靠新成熟林分。

3.2 数据整理和计算

式中:Ew为年伐蓄积,m为成、过熟林蓄积,u为一个龄级期年数;运用公式(2)时,假设以下条件:

(1)起源相同,所处地域相同的同一优势树种的所有资源视为一个经营单位;(2)公益林通过抚育间伐能实现等同于主伐一样的完全利用,因此不考虑采伐政策、采伐可及性的影响;(3)森林资源一类清查的结果相当于清查期末那一年的资源现状;(4)不考虑可及度和国家政策的限制。

各优势树种的龄级、龄组划分标准参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不考虑各省对短轮伐期树种自行制定龄组的情况,表中未列出的树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然后分别优势树种、分别地域、分别起源进行计算。

3.3 结果分析

龄级最短的树种以5年为一个龄级,因此成熟度法的计算可确定近5年的成过熟林可采蓄积资源。根据计算结果,未来5年平均每年可采伐成过熟林蓄积为49928.8万m3。从起源来看,人工林可采的成过熟林蓄积仅占12.3%,天然林占到87.7%。其中针叶纯林占比例为41.2%,阔叶纯林为27.5%,混交林为31.3%。可采伐量最多的类型优势树种从大到小依次为冷杉、云杉、杨树、桦木、杉木,各自占总量的比例在5% ~10%。人工起源可采蓄积中,53.4%为针叶纯林,39.5%为阔叶纯林,其他为混交林,南部和北部的比例接近2∶1。人工林可伐蓄积最多的类型优势树种为杉木、杨树、马尾松、湿地松、柳杉,蓄积占人工林总量的75.1%,仅杉木和杨树就占63.6%。天然起源的可采蓄积中,39.5%为针叶纯林,25.8%为阔叶纯林,34.7%为混交林。南部和北部的比例接近3∶1。不考虑天然林中的混交林,天然林可伐蓄积最多的五个树种从大到小依次为冷杉、云杉、桦木、高山松、栎类,占天然林总量的37.2%。相较而言,可伐的人工起源树种结构单一,不具有天然林的多样性。计算结果低于现今我国林木蓄积年生长量。人工林可伐蓄积所占的比例与“十二五”采伐限额中人工林采伐限额占总量的70%的比例相距甚远。从绝对值来看,6160.9万m3的人工可伐蓄积仅“十二五”18830.1 m3的人工林采伐限额的1/3。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这里的计算没有考虑到地区对短轮伐期树种自行确定的龄组较小的情况,二是这里的计算相较采伐限额缺失了对疏林、四旁树、散生木、及经济林的采伐,三是采伐限额编制中相当一部分人工林的采伐转移到了中幼林龄,反映出人工可采资源的不足。若将计算的总采伐量乘以上文所得出的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的综合利用率56%,则2020年国内成过熟林能提供的木材为27960.1万m3。如果综合利用率能提高到90%,木材供给将直接增长16975.8m3,达到44935.9万m3,从2010年的消耗来看,也刚好自给自足而已。如果加上一些林地不可及的限制以及暴风雪、林火对林木生长和收获的影响,国内成过熟林可提供的木材将更为有限。

表2 近5年成过熟林合理年采伐Tab.2 Reasonable harvest volume in future 5 years

图1 主要优势树种林分合理年采伐量;Fig.1 Reasonable harvest volume of main species in future 5 years;

4 讨论

对成过熟林的分析暂时没有纳入政策对部分森林资源采伐的限制因素,也没有考虑地理不可及对采伐利用造成的困难,而这种困难较难解决。然而以此计算的可采蓄积,与我国的木材需求和将继续增长的趋势相比,显得捉襟见肘。要缓和我国的木材供需矛盾,各方学者提出了节约代用、拓宽进口市场的对策和建议,都是为了给国内森林资源休养生息的机会[9]。做好国内资源的规划、培育和经营利用,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使其在未来能够更大程度的可持续满足国人的木材需求,减少对进口的依赖,解除国家进口安全危机[10]。对我国木材市场供需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为木材流通领域的宏观调控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11]。从本文的分析内容来看,综合利用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对其有关环节进行更深入研究和控制。超额采伐现象需要加强惩治力度,否则我们所做的规划,尤其是森林经营方案和限额编制都成为一纸空文,森林资源得不到休养生息,只会在过度采伐利用中变得越来越稀缺。

[1]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011.

[2]鲍甫成,熊满珍.我国木材及林产品供需平衡研究[J].林产工业,2005(4):3-5.

[3]沈国舫.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森林可持续经营[J].林业经济,2009(11):15-16.

[4]鲍甫成,熊满珍.我国木材及林产品供需平衡研究(续)[J].林产工业,2005(5):8-11.

[5]朱洪革.东北内蒙古地区2010年木材供需预测[J].森林工程,2008(6):84-88.

[6]中国木材市场供需研究课题组.中国木材市场供给总量与结构研究[J].林业经济,1999(5):61-74.

[7]亢新刚.森林经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11-225.

[8]奉国强.人工用材林弥补天然林限伐“缺口”可能性分析[J].林业经济,2001(3):32-37.

[9]张春霞,许佳贤,黄森慰,等.基于木材供给生产目标下林农经营规模效率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4(2):5-8.

[10]Tan Xiu-feng.Analysis and forecast for timber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J].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10(4):36 -40.

[11]张智光,唐文彬.2011年中国木材供给和需求的灰色模型动态预测与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9(3):53-59.

猜你喜欢
蓄积清查天然林
浅谈高校固定资产清查的组织开展与实施对策*――以H高校为例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森林资源清查复位调查的几种简易提速调查方法
“倒轧法”在清产核资中的运用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