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读本》用爱心和睿智启迪人生

2013-04-10 07:15牟正华
慈善 2013年1期
关键词:读本慈善体育课

牟正华

慈善,这一古老而又文明的话题,从2012年5月起,在享誉中外的蜜桔之乡黄岩天空中炸响了一颗惊雷——“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读本》从刚开始试点的5所中小学,扩大到17所,2万4千名师生争相传阅,引发了广大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学生在向善,教师在向善,校园在向善,社会在向善。短短半年时间,全区学雷锋活动高达20336人次,参加公益活动10850人次,尊老爱幼、扶弱助困、保护环境、公益服务,蔚然成风。桔乡的校园在课余时间反复播放着《爱的奉献》、《雷锋之歌》;每天的升国旗仪式更为壮观瞩目,秩序井然,而这一切均得益于《读本》的慈善感怀,得益于《读本》服务于青少年学生,得益于《读本》从题材主题、情节语言到内容形式所激发出慈善这一大爱的精神力量。

《慈善读本》渗透德育为主体的各科教学教育

德育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核心,是学校育人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学校德育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某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未成年人的文化涵养和道德素质有下降趋势,感恩的传统美德正在失落。问题出在哪里?通过“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主题调研,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意识、行为习惯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读本》中有着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试点学校的校长、教师把经典诵读、感恩教育、心理教育三者紧密结合,整体推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及时以《读本》中的中外道德经典诵读为抓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不少学校举办了千人以上集体诵读活动,场面蔚为壮观,感染力极强,《今日黄岩》、黄岩电视台、台州电视台均及时播发报道,营造起浓郁的环境氛围。与此同时,区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小学每周安排两节课余时间用于诵读《读本》,初中每周安排一节课余时间用于诵读,将《读本》诵读纳入考核目标、评优条件,并要求教师在思想道德课中突出“慈善”教育,做到计划、备课、考核、评比四落实,初步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比赛读”五个环节的诵读模式。同时,对语文、社会、美术、音乐、英语等课也要求教师尽量结合慈善教育,把慈善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如西江小学黄丽华老师写了《今天我们怎样当慈善教师》的文章,牟海军老师的语文课《少年闰土》将鲁迅先生对乡土和父母的挚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张燕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将慈善与人道主义结合得近乎完美无缺。老师们对中小学教材的独特理解和剪裁,简洁明快而又激情飞扬的教学语言、对师生互动的巧妙把握,更使慈善这一永恒的命题一浪高过一浪,令无数师生叹为观止,深感《读本》带给学校师生的精神动力与理念支撑。

《慈善读本》开启睿智

中小学的数学、科学和信息技术三门课既是开启学生智力的主要课程,又是奠定学生未来报效祖国志向的基础,如何使《读本》进入这三门课,我区教师有许多创新。邬东平老师毕业于宁波大学化学系,他对数理化生这四门课十分娴熟。在课堂上他把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艰辛与当代数学家陈景润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皇冠上的明珠过程向学生讲述后再导入数学应用题,极大地激励了学生解题的思维技巧,而这两位数学家又是爱国主义者,爱祖国就是爱慈善,做慈善,从而把慈善理念无形地灌输到学生头脑中。他所教班级的数学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引来了无数的参观者、学习者。林东伟老师所教的科学,逻辑性非常强,他就经常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结合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神舟9号飞船与天空一号完满对接,蛟龙号下潜7000米大洋,向学生讲述科学救国、科技强国的典型事例,感动了数以百计的学生。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科学家们学习,将来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上周四,林老师上课时,一进教室,没有立即讲课,而是朗读《文汇报》记者写的“沈阳在心痛”,这篇通讯描述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林老师说:“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课堂里鸦雀无声。罗阳的爱国主义情怀震撼了全体学生,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来要做一个罗阳式的科学家。这堂课,虽然没有讲书本知识,却比书本知识内容丰富了几十倍。这就是科学这门功课深含慈善大义的典型例子。

信息技术课是近几年由教育部为义务教育阶段新设立的一门功课,主要是为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我区钟秀根老师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他认为信息技术课同样可以具有慈善爱心的内涵。

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慈善教育,将慈善精神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这并不是说把慈善精神生硬地加到教学中去,而是与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浸润在专业知识中。它使专业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例: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室软件下载学习所需的素材,但打开素材文件后却是一片空白;一些电脑鼠标右键不能使用;电脑突然无端的重启动等,这些由病毒导致的问题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醒学生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不能利用信息技术伤害或干扰别人生活和学习,否则最终会害人害己。如我国台湾省大同工学院学生陈盈豪为发泄对防毒软件不满情绪而编制了电脑病毒“CIH”,1998年4月26日造成全球6000万台计算机被毁,此后每年的4月26日定期发作,继续造成更大破坏,而陈盈豪也最终被判入狱。结合事例讲道理最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在利用互联网上的音乐和视频时向学生介绍慈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二、采用主题或专题的形式有目的地开展教学,使学生能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例如,在Word的综合练习课中,要求学生对长潭水库的生态情况进行调查,介绍黄岩义工协会的环保行动,在长潭水库周边义务植树,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后利用Word写出了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这样不仅使学生对Word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近自然,探索自然,善待自然,并且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自然和环境。这样将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创作有人文精神内涵的作品,使学生在创作中提高人文素养。如,结合玉树地震救灾,钟老师还指导几名学生利用Frontpage制作专题网站“玉树充满爱”,在两个星期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了解到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对玉树的救援,包括黄岩义工协会三天三夜募捐到24万多元善款,全部及时发汇到救灾专用账户。各地的民间公益组织,自发组织起来,捐钱捐物,表现了全民族的大爱精神,引导学生查阅了大量关于玉树地震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并且自己动手进行资料的筛选和整理,最终做出富有动感和美感的专题网站,这样制作的过程对他们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慈善爱心教育。

三、借助互联网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批判性思考力,也是信息技术教育融合慈善精神的一个方面。教师在传授互联网知识时要注重教育学生如何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拒绝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并鼓励学生们通过网络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面。为此,钟老师在备课时多下工夫,精心为学生选择提供具有趣味性、艺术性、科学性的优秀网站,使学生能够安全地在互联网里冲浪,领略到网络世界的美景,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青少年的慈善修养。钟老师在对“电子邮件联接你我他”进行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老师该怎么和学生交流”,让学生给我发一封信,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先查找资料了解全国各地学生是怎样和老师交流的,然后在学校校园网的论坛上展开讨论,最后撰写邮件,最终收到近五十封学生来信。网络环境可以变“书本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书本”,形成多个学科整体综合认识,从而更好的在教学中渗透慈善文化教育。

《慈善读本》推进体教结合

带着《读本》上体育课,这在全国可能尚无先例,但在黄岩宁溪中学却是真的。体育老师崔兆祥说:“学生平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为了让学生有兴趣上体育课,崔老师引用《读本》中关于“制作慈善地图”的例子。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每一个学生长大后,怎能周游世界,怎能到世界各地行善,怎能到地震灾区帮助受灾的同胞和失学的儿童,怎能承担起“对全人类的爱”。同学们听了以后,马上响亮地会答:“应该上好体育课,为全民族作贡献,为全人类作贡献。”

创新“嫁接”,提升素质。宁溪中学将体育与心理、德育教育相结合。操场上,“坦克链”、“四人五脚”等游戏比拼团队力量,同时也考验同学间的彼此信任。这些既是心理训练的常用项目,也是体育课创新内容。在将心理训练“植入”体育课的同时,崔老师在基础项目练习中有意识地加强德育和心理教育,采用体育、心理、德育“嫁接”的教学模式,可谓一举多得。宁溪中学的体育课大致分为认同教育、坚韧教育和责任教育三个阶段。这既是德育目标,也是体育目标。体育的功能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为今后国防建设、科技强国奠定基础。“体育承载的不只是奖杯,那是竞技体育所追求的。中学生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体育课更看重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

最近,该校正尝试把广播体操改革成慈善健身操。该操分四部分:第一节慈善萌发;第二节是慈善抽枝;第三节是慈善开花;第四节是慈善结果。此操引发了全校师生的极大兴趣,效果正在接受实践检验。

猜你喜欢
读本慈善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雏燕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讨厌的理由
Little Bean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