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名城发展经验及其对文明武汉建设的启示

2013-04-10 22:45陈继勇王保双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名城文化产业武汉

陈继勇,王保双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中部崛起与湖北发展·文明武汉建设对策研究·专题主持人:陈继勇

世界文化名城发展经验及其对文明武汉建设的启示

陈继勇,王保双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当前,武汉正在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宏伟目标而努力,武汉不仅需要建设经济强市,更需要建设文化强市、文明城市。就发展基础而言,武汉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教育科技资源以及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文化产业规模有限,文明武汉建设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从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经验来看,文明武汉建设需要把握好“昨天、明天和今天”,即立足于自身的历史文化基础提炼发展特色、强化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夯实文明武汉建设的现实基础。

世界文化名城;发展经验;国家中心城市;文明武汉

一、世界文化名城与文明武汉的内涵

关于世界文化名城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不过,曼彻斯特、巴塞罗那、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却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名城。这些城市具有一些共同特质:一是文化辐射力。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名城,是因为它们至少在文化的某一个领域超越地域性,辐射全球。这些具有全球辐射力的文化领域,有可能是历史文化,比如雅典、罗马,代表了古希腊文明;有可能是当代文化,比如纽约、洛杉矶等。二是文化影响力。文化的影响力体现在价值观的输出或者行业标准的确定。例如,洛杉矶通过电影影响着全世界,巴黎和米兰则通过时装使其成为全世界时尚界的圣地。三是文化向心力。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使这些世界文化名城反过来具有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全世界的文化人才趋之若鹜,纷纷去学习、创业,如果不到这些城市,就难以达到其所在领域的高峰;吸引全世界的游客,人人都像朝圣一样希望身临其境,感受世界要么最古老、要么最先进的文化氛围。

文明武汉是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背景下设定的目标。具体而言,文明武汉是在建设“幸福武汉”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以开放和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为感召,通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获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设文明武汉,就是要通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武汉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提升武汉国际化水平,形成开放包容、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社会精神风貌,使武汉成为发展环境最优、法治环境最好、安全程度最高的城市。总的来说,文明武汉应该包括“物”的文明、“人”的文明和“制度”的文明。[1](p23)“物”的文明主要是指畅通的道路网络、便捷的公共交通、完备的公共设施、整洁的市容环境、秩序井然的公共场所等。这个环境展示的是城市的形态,凸显的是人类的知识、智慧和创造力,它的文明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的文明主要是指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主导的行为方式。市民整体的文明需要、文明素质和文明实践决定着文明武汉的发展方向,并最终通过市民自身的文明行为将它们表现出来。“制度”的文明主要是指社会制度的规范化和人们生活的法制化,它是文明武汉建设的基础。

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模式总结及经验借鉴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主要城市纷纷把文化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发展方面;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综合实力的提升,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世界各主要文化名城在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纷纷以现有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为目标,来推动城市的文明建设,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名城形象。世界主要文化名城的建设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第一,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名城。传统文化资源是一座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弘扬传统文化,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名城建设的起点,也是文化名城建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纵观世界各主要文化名城的发展,不难发现它们很多在建设文化名城的过程中都将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发展置于重要战略地位。以新加坡为例,早在2000年新加坡就发布了《文艺复兴城市》报告书,明确将其以后的文化发展目标定位为21世纪的“亚洲文艺复兴之城”,并在5年到10年内赶上格拉斯哥、香港等世界主要文化名城,其远期目标是与纽约、伦敦等历史文化名城“平起平坐”。[2](p72)

第二,依托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创新是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核心,是其文化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文化创新能力不仅体现为一座城市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发展的能力,而且还体现为利用文化手段推动产业发展与转型并实现城市内涵式增长的能力。以文化创新推动城市文明建设最为典型的是英国伦敦。早在2000年,英国政府就颁布了《创造机会:英格兰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文化战略指南》,旨在促进文化创新,构建世界文化名城。在此背景下,伦敦发布《伦敦计划》,将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创意之城”,并提出了具体的创新型文化发展策略:增强“创意之城”的吸引力,并为各地方社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伦敦创造性地将文化创新与城市创新相结合,不仅使文化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而且为城市的发展寻求到了新的发展模式与突破口。

第三,依靠文化产业化促进文化名城建设。文化产业对一座城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3](p1)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主要文化名城纷纷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产业,并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如电影之城洛杉矶,歌剧之城维也纳、文化创意产业之都伦敦等。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将文化的艺术价值,社会功能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文化发展模式在城市的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一是让更多的市民投入到艺术、教育、体育等活动中来,发挥广大市民的多元化文化意识,增添他们的艺术情趣;其二是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文艺创作者社会地位的保障,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三是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可以凸显文化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使得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表现出更强的发展动力。

总的来说,上述世界文化名城的发展模式均体现了以下特点:其一是强调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现有的文化资源,使之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活力,带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其二是强调文化创新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创新来实现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其三是强调要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使更多的市民投入到文化活动中来,并保护文艺创作者的合法权利。

三、建设文明武汉的重大机遇与现实基础

当前是武汉市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与武汉作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相匹配,文明武汉的建设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此外,武汉提出要建立幸福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要把武汉打造成为中部文化之都,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文化建设上的支点,使其能够引领中部地区文化发展,并实现“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等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可以预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随着武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文化需求空前旺盛,文化发展空间更加广阔;随着武汉市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高潮。具体而言,文明武汉的建设还具有以下重要支撑。

第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武汉是明清“四大名镇”之首、“白云黄鹤”之乡、辛亥首义之都、中国近代工业和革命的发祥地之一,大禹治水、伯牙鼓琴、屈子行吟、木兰从军、李白放歌、岳飞填词的佳话,传承千古;盘龙古城、知音琴台、黄鹤名楼、归元佛刹、碧波东湖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起义门、农讲所、国民政府、八七会址、八路军办事处等革命旧址,遍布三镇。3500年的文明传承,独特的山水资源,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色;九省通衢、商贾云集的繁华街市,展示独有的人文风貌。[4](p34)

第二,科技教育水平领先。武汉是中国第三大科技教育基地,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85所,在校大学生110余万人,各类研发机构80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密集,在集合资源、创新产业、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扩大国际交往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第三,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近年来,武汉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武汉生产总值连续迈过3000、4000、5000亿元三个台阶,经济总量实现倍增,综合实力争先进位。2011 年GDP突破6500亿元,同比增长12.0%,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位列第十三位,为副省级城市第六,是中部地区唯一GDP超过5000亿元的城市,预计到2015年,武汉GDP将超过一万亿元,人均将达到2万美元,跻身发达城市行列。

第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各区都有一个中心文化广场(公园)和区级文化馆,建成街(乡镇场)文化站158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3116个。建成市、区、基层服务点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全市共有区级以上图书馆17座、农家书屋930个,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91支,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修建了琴台大剧院、音乐厅以及中南剧场等一批大中型文化设施,完善了城市文化设施体系。

第五,区位与市场优势明显。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滨江滨湖特色鲜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地处国家五大中心城市的圆心位置,“1+6”城市圈正在加快部署和发展之中。随着京沪高铁、武广高铁等一批城市高铁的陆续开通,武汉北至京津、南至广深、东至沪宁、西至西安重庆,均只需要4—5个小时左右,极大地拉近了武汉与东中西部的联系,加快了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交往的频率,拓展了城市对内外开放的空间。此外,武汉还是全国高速公路网和航空枢纽,是中部地区的航运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城市,伴随着“江海直达”“保税港区”以及一大批国际航空航线开辟,武汉联系周边、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5](p13)

四、对加快推进文明武汉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世界文化城市的发展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开发文化的经济价值刻不容缓。加快推进文明武汉建设,需要把握好“昨天、明天与今天”,即立足于自身的历史文化基础提炼发展特色、强化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夯实文明武汉建设的现实基础。

第一,立足于昨天,利用好武汉现有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武汉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近现代工商业文化、木兰文化和首义文化的内涵,系统总结武汉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以响亮的文化名称概括武汉文化的特点,进而强化武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武汉的文化品位。其一,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同组建若干武汉文化研究中心,包括楚文化研究中心、三国文化研究中心、近现代工商文化研究中心、首义文化研究中心等,深度挖掘武汉传统文化的特色,总结这些文化对现代武汉建设的借鉴意义。其二,通过光谷产权交易所,建立文化成果研究与创意交易平台,鼓励文化研究者将武汉文化资源挖掘的成果,通过与文艺创作者、文化投资者的有机结合,推出具有显著武汉特色文化产品。例如开发楚国风情园、品三国系列丛书等。其三,以汉正街商贸旅游区的整体升级与改造为契机,深度挖掘和展示汉正街的商文明起源、特色与发展历程,并与现代都市经济的新趋势和新特点相结合,提炼当代汉正街新的商文明,最终将其发展成为武汉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进一步对武汉的“近代大学文明”、“近代民族工业文明”及多元历史文化的内涵,进行提炼和总结,打造武汉文明特色。其四,做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科技融合。充实和加强全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申报成功更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以及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快建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重点保护和利用好白云黄鹤、知音琴台、辛亥首义等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汉剧、楚剧、湖北大鼓、楚乐、汉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注重对代表性传承人及传承机制的保护。

第二,立足于明天,加强对文明武汉建设的规划。规划文明武汉建设,要有超前的思维与战略的眼光,把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去定位,努力促进文化发展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的融合与对接。其一,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思想,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弘扬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6](p1)文化不仅塑造了一座城市的形象,而且文化氛围凝聚人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文化发展规划时,要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指导武汉的文化建设。其二,要明确未来文明武汉的发展目标,确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认识自身的发展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合理规划武汉的文化发展战略。不仅要以市民需求为导向,而且还要彰显武汉创意之城、艺术之城和大学之城的精神风貌。其三,要以开放包容的高度与广度去谋划文明武汉的建设与发展。武汉不仅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沉淀,为促进武汉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其他地区与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能推动其文化资源的传播,而且还能吸纳别人之长为我所用。

第三,立足于今天,夯实文明武汉建设与发展的产业基础。毫无疑问,文化产业是文明武汉的基础。目前,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不管是规模还是品牌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将武汉丰富的文化资源转换为市场竞争力是题中之义。[7](p122)我们要以“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为改革思路,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扎实推进文化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等产业载体建设,形成一批较具影响力和规模效益的文化品牌。坚持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着力提升文化要素聚集力、文化产业带动力和文化产品供给力,把武汉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其一,推动文化企业的改革改制,强化文化载体建设,建设有武汉特色的文化企业,增强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传统文化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融合,培育扶持一批实力雄厚的网络文化企业,重点做大做强武汉广电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等新闻媒体。其二,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带动,高起点定位文化产业,注重文化品牌的挖掘,力争有更多的文化品牌进入国家级系列,并形成文化产业和文化特色的集聚,在市内形成“中部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集聚区,建立武汉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编制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指导目录。支持楚文化产业园、武汉工程设计城、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洪山创意大道、“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长江传媒产业园、武汉出版文化产业园等特色文化项目建设。其三,指导推动文化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大力推进长江传媒产业园、武汉出版文化产业园、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洪山创意大道、江岸吉庆民俗美食旅游街、“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武昌首义文化园、江夏谭鑫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并通过产业园建设,凝练武汉的文明特色和文化特点,进而辐射中部地区以及全国。

总的来看,文明武汉建设之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其他世界文化名城的经验告诉我们,文明武汉的建设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有善于谋划的智慧、敢于创新的勇气、持之以恒的决心。建设文明武汉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充满期待。

[1]金家厚.城市文明的衡量维度与发展取向——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0,(10).

[2]杜小平,王琳.世界文化城市模式与“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城市战略研究[J].城市,2011,(3).

[3]青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培养世界文化名城[J].城市观察,2011,(3).

[4]黎增东.为武汉市文化建设献上一言[J].省情与战略, 2012,(8).

[5]刘永明,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十二五”的重要战略目标[J].武汉建设,2011,(2).

[6]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R].2011.

[7]邹志生.文化建设·艺术品位·城市格调——对武汉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学习与实践,2010,(2).

责任编辑 郁之行

F127(263)

A

1003-8477(2013)11-0064-04

陈继勇(1953—),男,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武汉市政府参事。王保双(1988—),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文明武汉建设对策研究”(201304090601043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研究”(11&ZD008)。

猜你喜欢
文化名城文化产业武汉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鼎鼎大名“大名府”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与演变研究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