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校建设要着力在“特色”上下功夫

2013-04-10 18:47王家爱
山东纺织经济 2013年2期
关键词:潍坊技能型名校

王家爱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31)

201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名校建设突出“分类指导、内涵发展、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主题,分别在山东地方高校中遴选一批应用基础型、应用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进行重点建设。目前,首批28所高校已立项建设,其中技能型高职院校13所,潍坊职业学院名列其中。本文谨结合潍坊职业学院工作实际,就名校“特色”建设谈几点认识。

特色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是名校建设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选择。当前我国高校发展存在着“发展目标趋同,学科结构趋同,教育模式趋同”的重大问题,千面一孔,没有个性,也就失去“活力”。特色名校建设,首先应该着力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科研服务等方面精心培育自身独具的、不可替代的学校特色。

一、坚持科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

对高职院校来讲,特色名校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区域内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示范基地。办学特色应体现其区域性、行业性和职业性。每一学院,其主办者不同、所处区域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应有不同的目标定位,体现自身的服务面向和办学宗旨。以潍坊职业学院为例,潍坊职业学院是市属职业学院,根本宗旨是为山东省和潍坊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其办学定位,就是主动适应潍坊市及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立足潍坊、辐射周边、面向全省,以高职教育为主,多层次多规格培养技能型人才,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年来,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贡献赢支持”的办学理念,着力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与技艺传承等方面,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潮流,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不断为地方经济建设送人才、送技术、送成果,做到学院发展与区域经济相生相伴、共生共存,不断提高学院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促进了学院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加强专业建设,彰显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是特色名校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学院办学特色、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潍坊职业学院现有53个高职专业,其中2个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设专业、7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围绕潍坊市装备制造业、农林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了几大专业群。学院专业建设总的思路是深入研究潍坊“蓝黄两区”建设经济布局,从战略的视角制定专业建设长远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分类指导专业建设和发展。是对市场需求小、招生数量少的专业进行撤并整理,缩减专业数量,壮大专业规模,提升办学效益;同时按照“做强制造类专业,做优服务类专业,做精农林类专业”的指导思想,分类制定实施建设与发展的举措,着力打造专业特色,为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规划重点建设园林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和商务英语6个省财政资助专业和园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装饰艺术设计4个学院支持专业,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建设成为学院的品牌专业,并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三、深化教学改革,彰显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主要是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体系与教育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其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来讲,总的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但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条件和产业要求,要着力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潍坊职业学院突出“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一大背景下,对不同专业大类探索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园林技术专业“教学、科研、生产、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三级引导、三段培养”培养模式、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四段递进式”培养模式等。在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技能培养;要按照“四个合作”、“五个对接”的要求,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实践产教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强化质量监控,做好质量年报,建立正确的育人导向和评价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文化特色

文化育人,是名校的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不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来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名校的发展。要优化文化育人的载体,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工程,建立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和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潍坊职业学院多年来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明德尚学、强能善技”的校训精神,积极探索实施学生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认真做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纪律与安全教育以及学生奖助、评优树先等工作,通过制度约束、主题教育、文明示范、学生自律等形式,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并通过打造“企业家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母校行”、“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品牌工程,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彰显管理特色

技能型特色名校的体制机制建设,重点是校企合作要有新突破,一是建立理事会和专业合作委员会,与企业共建专业或二级学院,进一步密切校企关系,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方面制度建设,以科学的制度规范管理。二是推进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组建包括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和产业主管部门在内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内部的合作发展。三是探索建立校企合作产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园,引进区域内企业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真正做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学院内部运行管理,要做到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要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管理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科技与服务工作,彰显科研特色

科技工作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名校的科技工作,要有重点项目和突出成果,要有显著的效益和影响。要把科技工作与育人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合作育人;要把科技工作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面向生产一线创新发展有代表性的特色服务项目,实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打造自己的科研特色。要依托设在学院的各级各类培训基地,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科技服务,大力开展各类中短期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做大做强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政府信任、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的技能培训品牌基地,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彰显师资特色

名校要有名师,要有名师群体,师资队伍既是名校建设的保障也是建设的内容。名校建设要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实施“名师工程”,拿出建设经费重点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特别要引进具有长期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技术人员来校任教,造就一批具有现代职业教育教育观念、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好、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双师型教学名师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双师结构。高职院校多数专业应配备“学校、企业”双带头人,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应按照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团队的标准培养建设。同时,应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和大部分实践课程,应有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潍坊职业学院近年开始实施企业锻炼、海外培训、国内进修、“能工巧匠”进校园和优秀团队培育“五个计划”,有计划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教师及专业带头人,倾力培养和引进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物、顶尖人才以及专家型教师,以造就一支省市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型、双师型名师团队。目前,已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有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确保了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1] 田建国.名校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 孙永华.实施名校建设工程,推动学校全面发展[N].山东农大报,2012-11-16.

猜你喜欢
潍坊技能型名校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筝”艳潍坊四月天
风筝之都潍坊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赶集挑名校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