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与美丽中国视域中的生态意蕴

2013-04-10 22:45郎振红陈尚伟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自然界恩格斯马克思

郎振红,陈尚伟

(1.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2.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与美丽中国视域中的生态意蕴

郎振红1,2,陈尚伟1

(1.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2.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不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分析其原因,提出并发展了生态文化思想,其内容可以从价值观、实践观、科技观和消费观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美丽中国”的建设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指导构建当代先进文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美丽中国;生态意蕴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现实与必要条件

生态文化思想这样的词句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确没有出现过,但是其生态文化思想是经常散见于他们的经典文本之中的。其生态文化思想的内涵,可以进行如下的界定:所谓生态文化思想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的价值观念,充分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以及树立人与自然的独立自主性的情感态度,并且培养保护生态系统、防止环境污染、人、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形成的历史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突飞猛进发展的19世纪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无法和谐发展的历史现实,在看到大工业带来的物质财富无比丰富的同时深刻地反思了人对自然造成的损害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在经典著作中他们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早期的生态文化思想。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家为了短期的个人私利,在丝毫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破坏的情况下,无止境地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马恩生态文化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对高额利润的疯狂追求必将使人处于自然的对立面,导致自然资源被无休止地掠夺与盘剥,能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与日俱增。对资本家而言,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要生存与发展别无选择,只能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1](p284)在这种贪欲的驱使下资本疯狂地膨胀与扩张,不仅在国内资本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资本的魔掌突破了地域的界限伸向了不发达的地区和殖民地国家,以便寻求更广阔的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空间。对自然资源进行肆意的开发与利用,其内在价值、客观规律都没有考虑,使自然迅速人化的同时完全处于资本的统治和控制之下,自然成了人类为了自身价值增值需求的一个可以无限获取资源的资料库和任意排放毒害物质的废水池。众所周知,资本肆无忌惮的扩张本性是导致人与自然无法和谐发展的罪魁祸首。“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个人的全部精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它尽可能地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等。”[2](p566)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将以往的依赖关系变成了以利益的生产和交换为核心的功利关系,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已荡然无存;将以往时代人对自然的崇拜关系转变成了人是自然的主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奴役自然的主仆关系,颠覆了传统的自然文化观念。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阻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受损的自然资源已经消耗殆尽。恩格斯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和其他地区居民的行为导致了肥沃的耕地变成荒芜的不毛之地;森林的砍伐失去了贮存水分的中心;松林的破坏毁掉了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洪水倾泻淹没了平原。[3](p519)面对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再一次反思工业文明时代应当树立怎样的生态文化观,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4](p603)因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在这种历史实践与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并发展完善。

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一,使用全新的思维范式探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采用培根、笛卡尔奠定的线性思维范式,该范式的确改革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体系,但却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主、客二分的理念,人成为主人,自然沦为受奴役的地位,丧失主体性,这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成为工业文明社会的基本信条和主导价值取向,被纳入社会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工业革命为人类控制自然提供了方法与力量,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似乎没有获得解放与自由,巨大的生产力没能使大多数人与自然界得到恩惠,相反却成了破坏性的力量。马恩意识到必须变革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重构自然、人、社会三者的文化价值观。必须扬弃人与自然的线性思维范式,突出自然的主体性,树立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观念,将人与自然视为有机的统一整体,构建整体性的思维分析范式。因此,马恩以整体性作为研究的视角,建立了一种互敬、独立、和谐、交融一体的生态文化观念。

第二,揭露资本主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马恩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阐述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他们看到,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仍然发挥作用,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的激化、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生态危机逐渐升级。恩格斯指出:“在一个资本家为着直接的利润去进行生产和交换时,他只能首先注意到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3](p521)此时,资产阶级只看重自身的眼前的经济利益,完全忽视了他人及长远的利益,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损坏,人与自然关系进一步恶化。其背后的本质反映的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与对立,自然资源消耗殆尽必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使原本已经短缺的自然资源更加紧张,对稀缺的资源的争夺,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由此可见,要彻底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与生存方式,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p927)到了这时人与自然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与和谐共处。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基本内容的剖析

1.价值观。

价值观是生态文化观的核心内容,马恩生态文化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人与自然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6](p167)但不能将人视为纯粹的自然人,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都不能忽略,“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p38-39)但人又不是一般的自然存在物,是高级的、具有自主意识的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6](p169)人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1](p46)其次,“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6](p95)所以,人类对自然界进行肆无忌惮的盘剥就等于对自己无形身体的损害。再者,价值观要成为人类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价值规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生态文化思想必须渗透到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等诸方面,消除传统价值观中认为自然界只有工具性价值、消费性价值等观念,建立起自然界具有内在自身价值的观念。另外,马恩还把尊重动物生存权利、保护优良土地传给后代的义务也纳入生态文化的价值观中,指出:“对动物、土地等等,实质上不可能通过占有而发生任何支配关系,虽然动物服劳役。”[7](p495)“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5](p875)此时马克思已经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具有不可侵犯的生存权,人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员,必须与整个宇宙和谐共处才能永续发展。

2.实践观。

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是建立在人类实践劳动基础上的,在讨论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时实践观是生态文化思想的关键要素。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劳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和中介,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马恩给予劳动极高的评价,“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8](p313)同时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前提,第一个历史活动。”由此可见,劳动首先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劳动实践的理解应当从自然界长期进化与演变中进行把握,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但是,在强调劳动实践的重要性时,时刻不忘提醒世人在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要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资源,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遭到自然的报复。恩格斯认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p519)马克思也明确表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9](p52-53)这说明,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中具有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人以自身需求为取向的尺度是内在尺度;在操纵自然的过程中人以物的本性为取向是外在尺度,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是人类劳动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3](p519)

3.科技观。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在自然资源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合理开发,这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很难找到契合点,马恩认为该问题的解决应当求助于科学技术,具有双刃性的科技观是生态文化的主导思想。所谓生态文化的主导思想应当包括:“摒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进行无废料生产,既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产品,又保护自然价值,实现人与自然‘双赢’。”[10](p300)科学的进步与技术的改进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单位产品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节约了资源的使用率,提升了机器的利用效能,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科学技术的充分应用在减少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11](p117)另一方面“它不仅发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工业的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11](p118)这样一来,一个生产部门产生的废料,经过加工后可以成为另一个部门生产时需要的新的原材料,“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循环中,使这种废料本身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12](p94)他们已经看到了对大工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加工与处理之后,可以再利用的可能性,以此来缓解资源的匮乏,将“原料——产品——废料”[11](p301)这种线性非循环的技术路线转化为“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11](p303)循环再利用的生态工艺技术,这与我们现阶段提倡的循环经济的生态文化思想极为相似。

4.消费观。

人类要生存发展必定要向自然索取物质资料,消费自然资源以促进人与社会不断地进化与发展,但是自然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库,高功耗消费、过度消费、污染消费,都将影响到生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但是在近代工业文明社会中的生态文化思想是,自然界被看成是人利用和征服的对象,对人有用的工具之物,自然界处在隶属于人的价值客体地位,对其乱砍滥伐,野蛮征服与残酷盘剥,无节制地挥霍与消费。马恩极力主张要确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的索取一定要小于对自然的回馈,建立一种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持续消费的理念是生态文化思想的坚实基础。马克思告诫人们:“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过程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5](p916)“资本剥削土地,剥削空气,从而剥削生命的维持和发展的权利。”[5](p872)所以,资本扩张的本性导致掠夺土地、滥用自然力,造成空气污染、土地贫瘠、动物栖息地被破坏、植物生长环境受损、自然资源锐减等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本家在聚集资本的同时也挥霍消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贫困的无产者为了生存只能在匮乏的自然资源中挣扎,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的抢夺,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简言之,从以上四个方面概括马恩的生态文化思想,是为了从整体的视角构建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的理论构架,体现了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指导意义和方法论作用,彰显了与构建美丽中国视域中的生态意蕴是一脉相承的。

三、美丽中国视域中的生态意蕴

党的十八大制定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目标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高度,体现了党中央具有高度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这应当得益于我们党始终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指导。

1.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指导构建当代先进文化建设。

“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指导,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并在历史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具有优越性的文化”,[13](p9)即能够体现社会发展趋势、时代进展走向、人类实践进步的新文化。那么,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当之无愧地被认为是当今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自然与人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和谐一致的发展状态。“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它不仅有生命,而且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世界万物与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界的生命创造。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14](p363)这要求我们,“以尊重和保护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类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15](p99)其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对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理论的深刻反思,显现人类生存的内在需求和发展的趋势走向。因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的统一体,所以通常生态文化思想也要涵盖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形态,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生态文化依次经历了对自然崇拜与依赖的远古和农业文明;对自然征服与掠夺的近代工业文明以及即将步入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态文明时代,这对应了马克思所归纳的人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美丽中国”建设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可以概括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引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人类对自然抱以平等的态度和人文关怀的心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公平、自由的氛围,营造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荣的社会景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蕴含着深刻的生态问题,首先,可持续性不仅强调了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还不能危及后代人的需要,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地球是我们从前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拥有支配和控制的全部权利,相反,地球只是我们从后代人那里借用的,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还要负有看护的义务,将来必须归还一个生态平衡健康运转的地球。其次,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制定以及社会机制的运营,确保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限制过度索取,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永续利用。再次,可持续性要求在自然、人、社会之间建立协调一致的内在关系。社会要延续和不断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为了避免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物质断裂现象以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中国当今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借鉴马恩提出的生态文化理念。另一方面,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又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尺度,“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和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16](p36)鉴于上述的分析,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应当突破生物人、经济人、理性人的界限,建立与自然之间具有共生共荣为内涵的生存共同体意识的生态人。[17](p5)建设“美丽中国”所需要的应当是具有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取向,以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意识,以树立珍惜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己任的道德观的生态人。

3.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导向建设循环经济。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增长,GDP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攀升,人民物质生活极大地改善,然而生产与生活消费大量增加,能源资源消耗大量增加,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加,导致自然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污染,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这些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伴随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发展不能停止,那么只能转变传统经济模式,开发与“美丽中国”建设理念相一致的新型的循环经济模式。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将原材料投入生产或生活领域,创造出新的产品,然后将大量的废弃物丢弃掉,这样就迫使人类尽可能多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原料,将大量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抛回自然界,可见,这种粗放的、一次性的、不可再生的传统经济模式既浪费原料又污染环境,是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摒弃的经济模式。[18](p9)马恩的生态文化思想中已经渗透着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相吻合的循环经济的思想。“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11](p118)“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19](p664)结合目前“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自然资源的紧张以及人口的增加必须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变成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循环再利用经济模式,将循环产生的废物经过加工处理再次投入新的生产过程作为下一轮生产的原材料,这样反复循环以至无穷,最终实现最小资源消耗、最低废弃物排放、最少环境污染但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总之,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的指引,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并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观,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这个我们所有国人期盼的中国梦。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3]长沙理工大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关系刍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4]余谋昌.古典道家的生态文化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

[15]杨亭.论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哲学意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宋周尧.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2007,(2).

[18]蔺运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及其时代意蕴[J].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1).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 张晓予

D6

A

1003-8477(2013)11-0013-04

郎振红(1975—),女,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尚伟(1950—),男,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自然界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例说“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