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秀玲
(吉林省东丰县龙头水库灌区管理所 吉林 东丰 136313)
近两年,东北地区鲤鱼、鲢鱼、草鱼等常规鱼类养殖陷入低谷,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养殖一斤鲤鱼甚至要亏损1元,严重挫伤了渔民的养殖积极性。如何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增加效益,就成为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泥鳅、黄颡鱼等小型经济鱼类日益受到各地关注,并取得了较好养殖效果。过去,小型经济鱼类常被作为野杂鱼类予以清除。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过去不为人看重的小型野杂鱼类,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鱼中上品,如老头鱼、黄颡鱼、泥鳅、板黄鱼等,而且其价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因此,近些年来小型鱼类的开发受到了各地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小型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取得了突破,实现了规模化养殖。
泥鳅是市场上非常走俏的优质鱼类,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滋补价值。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适应环境能力强,易养,易繁,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养殖鱼类。目前,泥鳅的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池塘养殖一般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膨化饲料养殖效果相对较好,亩产1000~1500kg,亩效益5000~8000元。稻田养殖泥鳅,一般投喂膨化饲料,成鳅亩产40~50kg,养殖亩效益可达500元;鳅苗培育前期施有机肥肥水,后期投喂膨化饲料,亩产40~50kg,亩效益可达1000元左右。泥鳅养殖所需苗种来源途径有两个,一是野生苗种,目前占较大的比重;二是人工繁育的苗种,泥鳅已实现了规模化繁育,目前占养殖苗种比重较小,但今后将逐渐取代野生苗种。人工培育的泥鳅苗种体质好、规格整齐,养殖效果好于野生苗种。泥鳅人工养殖要注意的关键技术要点是防逃,要设置好防逃设置,另外还要注意防鸟害。
黄颡鱼又名嘎牙子,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市场上非常畅销的名优鱼类品种,其繁育和养殖技术都已成熟。黄颡鱼属于偏杂食性的肉食性鱼类,饲料容易解决,可投喂畜禽加工下脚料、低值野杂鱼和配合饲料,但东北地区水产饲料加工企业很少生产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需外购。目前,人工繁育黄颡鱼苗种可满足养殖生产需求。黄颡鱼养殖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池塘养殖:池塘主养,每亩套养规格10~20克的黄颡鱼种5000~6000尾/亩,亩产可达300~500kg,亩效益2000~3000元;最高亩产1500公斤,可获利1万元。池塘套养,每亩套养规格10~20克的黄颡鱼种50~200尾,亩产可达5~20kg。(2)湖泊、水库增殖:一般每亩水面放养黄颡鱼夏花鱼种40~100尾,或规格15~20g的黄颡鱼鱼种20~50尾。亩产可达3~10kg。
葛氏鲈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鲈塘鳢属,地方名也称老头鱼、山胖头、还阳鱼、沙姑鲈子等,是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葛氏鲈塘鳢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动物、小型鱼类等为食。目前,市场上销售葛氏鲈塘鳢主要以江河、水库和湖泊等自然水域捕捞为主,人工养殖很少。近几年葛氏鲈塘鳢市场价格快速上扬,由原来的不足10元/kg升至80~100元/kg,市场潜力巨大。虽然,葛氏鲈塘鳢人工繁殖获得了成功,但未实现规模化繁育,人工养殖所需苗种主要仍从自然水域捕捞。受苗种和饲料限制,目前葛氏鲈塘鳢人工养殖规模很小且产量较低,主要采取池塘混养,投喂野杂鱼。今后,其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是研究的重点,一旦实现技术突破,养殖规模将迅速扩大。
细鳞斜颌鲴也称板黄,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型经济鱼类,深受消费者欢迎,养殖前景看好。板黄鱼属中下层鱼类,食性杂,幼鱼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阶段主要以水体底部腐殖质、附生藻类及高等植物碎屑为食物。与其它鱼类混养,不与其它鱼类争食,还能利用腐殖质和其它鱼类的残饵,净化水质,有水体“清道夫”、“环保鱼”等称呼。细鳞斜颌鲴主要作为搭配品种养殖,可采取以下方式:(1)池塘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等鱼的鱼种或成鱼池中,每亩套养夏花鱼种50~100尾,在不增加饲料和肥料的情况下,板黄鱼能充分利用池中的腐植物、碎屑等,不与主养鱼争食,每亩可增加鱼产量10~20kg。(2)湖泊及水库增殖:湖泊、水库等水域一般鱼产量比较低,而放养板黄鱼后,可充分利用水体中的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另外,板黄鱼还可在放养水域中自然繁殖,一般3~4年可形成规模化种群。只要控制好捕捞量,可不再投放板黄鱼苗种。板黄鱼可放养夏花鱼种,放养密度30~50尾/亩。细鳞斜颌鲴养殖所需夏花鱼种多来自南方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