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险与上海经济社会共同成长的五大因素

2013-04-10 16:09张伟庆
上海保险 2013年5期
关键词:产险上海主体

张伟庆

“十八大”之后,上海将明确扮演改革开放和先行先试的排头兵角色,上海经济社会将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5~10 年。因此,上海保险业需要未雨绸缪,审时度势,精细谋划,积极置身时代变革和发展的潮流,实现与上海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上海财产保险目前的基本状况和行业经营水平可以从以下数据略加了解。上海保监局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信息显示:2012 年1~12 月,上海市财产险保费收入271.872 亿元,中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87∶13,全市产险赔付138.63 亿元;上海现有经营产险公司57 家,再保险公司4 家,集团公司1 家,保险经纪机构107 家,保险代理机构150 家,保险公估机构67 家;上海产险现有从业人员约1 万余人。同期上海国民生产总值(GDP)2.01 万亿元,同比增长7.5%,产险业的GDP 贡献度约为1.35%。

综观以上数据,可以作出以下基本判断: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上海财产保险从几乎一片空白发展到目前的规模水平,成绩斐然;产险业伴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而迅速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朝阳行业,令人鼓舞;财产保险要与上海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定位相适应还有很大距离,产险业充满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以目前整个上海市场经济为背景,就笔者认为十分重要的五个方面的因素着手分析,提出观点和建议。

一、产险业的环境在不断演变

上海财产保险市场是多元化的,作为WTO 的开放领域之一,产险业从发展之初就基本进入充分竞争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上海的保险市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与上海经济发展相呼应。上海保险市场最早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经营主体进入,竞争主体众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较高,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二是较少的行政干预和切实的保险需求保证了市场相对的透明度和公平公开性。三是市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无序到理性的转变,众多保险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基本体现优胜劣汰的法则,市场的力量逐渐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些数据可以展现上海产险市场的魅力。20 年来,先后进入上海产险市场的主体基本上都以平均20%~30%的年增长率实现快速扩张,其中人保、太保、平安三家中资公司以8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全球最具行业代表性的保险公司早已悉数抢滩上海,美国美亚、瑞士丰泰、英国太阳联合、日本东京海上、德国安联等入沪角逐,使上海产险市场更具国际化色彩,而国际知名保险经纪公司MARSH、AON、WILLIS 的进入,更是改变了上海产险市场传统营销运作模式。据上世纪90 年代末的统计,外商在上海等待申领保险业牌照最多时达200 多家,按WTO 承诺的开放速度计算,每年准入两家,众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若要全部进入上海市场,至少也要100 年时间。上海保监局官网数据显示,目前仍有38 家外国保险公司在耐心等待开业牌照。由于上海坚持国际化和市场开放,一大批中资、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的中小产险公司、经纪公司和保险代理机构得到健康培育,确立了市场多元化的特色。

与此同时,上海产险市场又以独特的发展形式服务于上海经济社会。上海历来是中国经济的中心,百年开阜造就了门类齐全的经济实体,产业水平全国领先。独特的地理人文优势产生的强大磁场吸引着国内外一切优质资源的聚集。大部分世界500 强企业都已落户上海,并带动了上海的产业升级,形成钢铁、石化、汽车、电气装备、IT 高科技、生物医疗等支柱产业。庞大的经济总量为上海产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各保险主体也纷纷抓住市场机遇,做大做强,形成目前的二八格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外资产险公司实际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像当初想象的那样对中资产险公司产生剧烈的冲击。中资产险公司充分发挥地利优势,敢于竞争,勇于求变,占据着90%左右市场份额的优势地位。这种市场态势的形成与众多经济实力强大的被保险人客观上的需要匹配密切相关,这也许就是市场无形的规律和力量。

当前,上海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下,已确立建设以“四个中心”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定位。上海经济社会结构必将重新排列组合,传统支柱型产业——制造业必将逐渐让位于确立“四个中心”地位所必需的、高度开放繁荣的服务业,这是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产险业也将迎来业务结构的深刻变化,车险、企财险、水险“老三样”的发展前景不会偏离其所对应的行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产险市场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将更为突出,而主动融入主流经济体,果断转型,是产险业长久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产险保障能力大小取决于产品适销程度

2012 年上海市场产险保费收入中,车险保费153.19 亿元,占总保费的56.52%,处于主导地位;企财险保费26.07 亿元,占总保费的9.61%;建安工险保费4.05 亿元,占总保费的1.66%;水险(运输险和船舶险)保费35.99亿元,占总保费的13.28%,其中有10 亿元左右的船舶险保费来自其他口岸;责任险保费16.31亿元,占总保费的6.01%;信用保证险保费5.84 亿元,占总保费的2.15%;意外健康险保费15.21 亿元,占总保费的5.61%;家财险保费0.97 亿元,占总保费的0.35%;其他险种保费12.06亿元,占总保费的4.45%。

由此可见,“一车独大”的产险业务结构依然与过去20 年基本一致,这是客观存在。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进程不断升级,汽车将逐步进入稳定的梯级消费阶段。从宏观层面分析,车险经营的规模将持续保持绝对优势,某些年份的周期性变化不会改变这种整体的趋势。因此,长远来看,改善车险经营水平始终在赢利和亏损边缘游走的局面,把车险业务发展放在各主体最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断创新车险经营模式,不仅关乎各市场主体的整体经营质量,也是各主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占据竞争有利地位的主要方面。未来车险产品的创新和完善不在于开发众多的附加险种,而在于树立诚信为本的市场理念,切实提高理赔服务水平。

车险以外的险种被业内统称为非车险。企业财产保险等大多数非车险产品基本上是伦敦ICC协会条款的再造产品。与上海经济发展各阶段水平相适应,企财险和建安工险等险种一直是非车险的代表性险种,它们在上海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风险保障作用。产险业通过传统非车险体现了自身承载风险责任的技术和水平,而针对不同行业的财产保险产品也得到了相应的延伸,但它们仍然属于企财险范畴,其承保深度和广度还是受到各行业不同发展水平的限制。上海目前产险的增长方式依赖于各实体经济行业不间断的共同扩张,而经济转型却要求产险业提供更多新产品以满足经济新领域(如综合服务业)对保险的需求。

水险产品同样面临上海经济转型的课题。当未来传统制造业溢出上海,第三产业占据上海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来临时,传统水险必须跨地域经营并获取生存空间。上海未来的城市定位预示着上海不可能完全复制伦敦和纽约的发展,理想愿景中的商贸、金融和航运中心最终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中国海派特色、多功能服务经济的消费型大都会。

相比上述“老三样”保险产品,发展更快的是责任险、意外健康险和信用保证险等保险标的完全不同于传统产险的产品。这些险种在十年、二十年前因为市场需求有限,基本不属于各主体的主打产品,而是作为主要险种业务的补充。但是,今天产险市场的参与者再也不能轻视各类责任险、意外健康险和信用保证险了,因为它们代表着未来上海保险的发展方向。

产险业只有不断推出满足社会群体和个人需求的产品,才能实现其保障能力的提升。

三、人才因素

上海的产险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客观环境这一原因,从产险业自身角度而言,靠的是人才兴业。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上海产险业的从业人员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惊人的发展和进步。上海作为中国保险业最发达的口岸,必然吸引全国各地保险专业领域的人才,构成上海产险业人才多元化的特点。目前的产险人才基础将成为产险业未来转型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人才紧缺仍然是限制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构筑兴业有望的人才高地是产险业长远不可替代的战略选择。

上海经济的转型已经从酝酿阶段进入实质起步阶段,因此,产险业需要提供与之相配套的人力资源,主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人才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前后台、一二线、销售和管理等作业环节的人员功能单一,内部矩阵等级过长,主次错位,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同时,各主体虽然历经多年市场竞争,但还未真正建立人才岗位历练机制,复合型、创新型、观念颠覆型领军人才严重匮乏,大部分作业层面的人力资源趋于流水线化、模式化,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导致人才平庸化。有鉴于此,产险业应加强人才建设,特别是在业务关键层面要引进和培养适合产险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市场化、个性化、高技术、高质量的人才,才能成就企业难以复制的独特优势。

在未来,产险业的人才观应进一步打破地域概念,树立全球视野。新一轮转型经济以世界顶尖人才的集聚为特征,如果今后5~10 年内,产险业在人才使用模式上能够突破体内循环,主动吸纳来自国际经济中心的新鲜血液,就有可能尽早满足上海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对产险的新增需求。

四、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制度是产险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保险业是从粗放型发展开始成长起来的,上海也不例外。市场从无序转变到理性经历了漫长和反复的发展过程,可能还将随着市场形势继续转变。

近年来,上海的监管部门为了与加快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目标相适应,为了促进保险业整体的健康持续发展,出台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和制度,涵盖了行业主体的方方面面。短短三年多时间里颁发了“通知”、“规定”、“准则”、“意见”、“办法”共28 项,内容涵盖保险业(产险)合规销售、费率指导、成本监控、偿付要求、行为准则等各方面,这当中还不包括同业公会提出的更多涉及实务操作层面的具体做法要求和行业主体间的协调措施。政府管理部门的初衷当然是为了尽全力促进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但是无微不至看护式的监管在监督各主体规范经营的同时,也可能不利于各主体自身肌体免疫能力的培育。各主体对被保险人采取的终级行为,譬如行业如何经营,经营得如何,报多少费率,付多少手续费,营运成本多少等,这些都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由监管部门来决定。监管部门应该更关注与被保险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面,如各主体的诚信度和偿付能力等。产险业监管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未来监管的主要目的是让市场化监管发挥规律性作用。

因此,把监管的重点聚焦在产险主体市场行为诚信与否、偿付能力充足与否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行业的诚信问题几乎都涉及理赔环节,故监管部门在制定监管政策制度时,既要注重道义上的劝导,又要关心被保险人的根本利益。这种监管是制定量化的数据标准,对偿付能力设定不同等级的申报制度,同时针对行业实际情况,对超过一定金额的赔案必须悉数上报至监管部门备案,并要求各主体定期向社会公众通报案件处理结果。监管部门要教育、引导、督促各主体采取符合国际中心价值观念的经营行为,对达不到偿付能力标准的主体降级或吊销其营业许可证,以体现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法则,维护市场秩序,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产险业与欧美同行匹配的关联度日益增高

经济规模的集聚效应同样适用二八定理,中资险企通过原始积累和资本市场募集,资产实力和体量迅速增大,然而其在经营价值理念上还是与欧美同行有很大的不同,或者说是存在差距。

中资险企一方面认识到了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保险资源,发挥市场规律的调节作用,期望获得更高水准的行业监管,以图取得更大的经营空间,但另一方面却总想利用政府垄断资源来解决行业的发展问题,让看得见的手为我所用,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另外,中资险企产品严重同质化,价格竞争简单随性,经常与国际再保市场行情脱节。反观欧美保险业,在始终主张保险市场自由化,放松费率管制,使费率成为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的同时,非常强调保险服务的自由化,保险公司设立和关闭的宽松化,保险业务的国际化、规模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保险管理的现代化,展业领域的广泛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在行业监管方面,欧美最注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英国的保险监督官在“资本充足性和偿付能力原则”中,对偿付能力提出的标准是:“如果一家保险公司在任何可以合理预知的情况下能够履行所有的合同义务,那么它就被视为具有偿付能力。”英国官方对偿付能力的监管设置了一系列风险控制线,当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降到控制线以下时,监管机构就可以立即对保险公司业务进行干预,以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美国最高法院于1869 年裁定保险不是州之间的商业行为,因此保险公司不受联邦政府管辖,而是受州保险监管机构监督,各州保险监管部门任命式选举的负责专员共有56 名,他们同时也是美国全国保险专员协会(NAIC)的成员。该协会是保险监管州际协调的主要工具,其监管的重点在于加强风险预警和宏观审慎指导,微观审慎监督,统一监管规则,加强机构健全的监管,以及建立相互合作的信息交流机制。美国的保险市场十分活跃,保险主体众多,产品极其丰富,竞争相当激烈,指导性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和维护市场自由竞争,这显然与国内市场大不相同。

另外,上海产险业与世界500 强中的同行也有一个匹配的问题。这些综合实力超强的公司遍布全球,基本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和渗透。它们成熟的经营理念是经过上百年市场的考验而建立起来的,其强大不仅在于雄厚的资本,更在于积累了高品质的宝贵人才和高超技术。如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它始终保持优质优价的经营风格,这种品位和底气正是上海业内极其缺乏的。同样,美国保险集团(AIG)尽管在房地产次贷投资中栽了跟头,但并不意味它的保险业务出了什么问题。在奉行自由经济的美国,政府果断放弃雷曼兄弟,敢于全力托盘支持AIG,正是因为其拥有健全而巨大的保险业务经营体系及国际业务网络。上海产险业学习、模仿欧美同行关键性的经营特质,是实现匹配目标的长期任务。

最后,业内还有一个与世界500 强中其他行业的匹配问题。现实显示,过去30 年来,上海制造业的许多自主品牌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世界500 强企业的产品。今后,除了制造业之外,服务领域的各类国际性机构也会随着上海城市转型陆续登陆上海。产险业只有主动与之适应,争取全面匹配,才能完成中资主体自身的全面升级,从而进入业界主流行列。

猜你喜欢
产险上海主体
上海电力大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的演变分析
航天科技中国四维与中国平安产险签署协议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