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芬
(肇东市水产局 黑龙江 肇东 151100)
黑龙江省属北方高寒地区,尽管每年的冰封期长达五个月,但由于丰富的太阳辐射资源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由于半年时间进行水产养殖,半年时间进入越冬管理,因此对黑龙江省来说,主要的水生动物疾病经常发生在春、夏二个季节。每年全省常发的水产养殖病害种类约十八种,其中真菌性疾病1种、细菌性疾病7种、寄生虫病10种。受害的养殖品种主要为鲤鱼、草鱼、鲫鱼和花白鲢等。
目前,全省水产养殖业在病害防治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二个问题:一是对水生养殖动物病害进行综合防控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养殖轻预防的现象;二是发生鱼病时往往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渔药的大量使用会形成药物残留,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此,黑龙江省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要加强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要从传统的以药物防控为主转变到生态防病、药物防控、免疫防控这一轨道上来。通过采取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加强对投入品的管理等措施,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和渔药的使用量,避免药物残留风险。
养殖场地应生态环境良好,养殖场地应选择在位于上风向、灌溉水源的上游,周边要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池塘土质保水力强,堤坝坚固,排灌方便。鱼池面积一般为5-20亩,水深一般为1.8-3m。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池面结冰厚度可达80-100cm,因而对越冬的养殖池塘深度要求为2.5-3m。池底要平坦。
池塘淤泥厚度应保留15cm左右。淤泥过厚易滋生各种病原。清出的淤泥要运输到远离该池塘以及周边临近的地区。清淤后每亩用100-120kg生石灰或15-20kg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进行消毒,3-d天解毒后,在池塘的进水口设置过滤网注水。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养殖水质应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等标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
合理的养殖密度是对养殖环境的一种优化,有助于预防鱼病的发生。黑龙江人喜食鲤鱼,所以在全省一直有养殖鲤鱼的传统。经验证明,在我省采用亩产350kg的以鲤鱼为主的鱼种培育或成鱼养殖80:20放养模式效益很好。这是因为亩产350kg以鲤鱼为主的养殖池塘,养殖密度比较适中,水体微生态环境能维持平衡,鱼不易得病,可规避高密度养殖带来的高风险。
放养健壮和不带病原的苗种是养殖生产成功的基础。养殖苗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一般可采用5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或3-5%的食盐,也可用10-20mg/L的高锰酸钾或10-20mg/L的漂白粉给苗种药浴10-30min。药浴的浓度和时间可根据不同的养殖种类、个体大小和水温灵活掌握。
我省的池塘养鱼多为驯化养鱼,因此对饵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配合饲料。养殖培育鱼种,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达到30%-33%,饵料粉碎细度应在60目以上;养殖成鱼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达到28%-30%,饵料粉碎细度应在40目以上。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5%,每次投喂量以鱼吃八成饱为宜,即大部分鱼游走为止。
从目前看,药物防治将仍是我省水产动物病害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在渔药的使用上一是要大力推广国标渔药在我省的使用。所谓国标渔药是指通过GMP认证的渔药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渔药标准生产并取得农业部核发的产品批准文号的渔药(截止到2007年10月10日止,我国允许通过GMP认证的兽药生产企业生产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国家标准渔药制剂共179个)。二是要求渔民遵守休药期的有关规定。每使用一种渔药,都要了解该药的休药期,并做好使用记录。例如治疗鱼类细菌性鱼病时,可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但要了解二氧化氯的休药期为10d以上;三是要求渔民从正规厂家购买渔药,并索要发票,一旦出现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便于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