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鱼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2013-08-14 08:03唐敬伟
黑龙江水产 2013年1期
关键词:亲鱼摄食鱼苗

唐敬伟 任 波

(龙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龙江 161100)

(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前言: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又称细鳞鲑、秦岭细鳞鲑、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是产于我国的大型名贵冷水性鱼类。细鳞鱼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江河溪流,常年水温较低(最高水温不超过20℃以上)的水域,不在湖泊开阔水域生活,在江河及支流的深水区越冬。为肉食性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小鱼等为主要摄食对象,较大的个体也捕食蛙类、落浮在水面的昆虫及岸边的鼠类,在每日晨昏之际觅食活跃,冬季冰下也摄食。吉林省图们江、鸭绿江为其主要分区之一。此外,黑龙江、内蒙哈拉哈河、河北小滦河、额尔齐斯河等亦有分布。据研究,我国各地分布的细鳞鱼均属同一种,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和人为破坏,分布范围日趋缩小,资源急剧衰退。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将其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随着国家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养殖业开发高档新品种的迫切需要,急需突破在细鳞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方面进展缓慢的局面。

关于细鳞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试验,我国最早于1953年由哈尔滨水产试验场进行,取得了初步经验,但对发眼率、孵化率、上浮率、鱼苗成活率等没有报导。有关人员曾于1984—1985年通过对鸭绿江细鳞鱼的生物学研究及增殖试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首次对受精卵至孵出鱼苗的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作了详细观察,将其划分为32期。刘希泰等进行了野生细鳞鱼池塘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2000年产卵雌鱼6尾,获发眼卵2600粒,上浮仔鱼1970尾,但未报导受精率、发眼率、孵化率和鱼苗培育情况。白桂芝等及刘希泰等报导了亲鱼采捕和饲养情况,但未见后续报导。2003年,郭银环报导了细鳞鱼仔稚鱼培育技术,但对用于试验的鱼苗数量、规格、起止时间、生长情况等均未交代,难以判断实际效果。由此可见,我国细鳞鱼人工繁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规模化养殖尚未起步。

为保护、恢复细鳞鱼资源,使之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试验站于2008年4月至9月期间进行了细鳞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点设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试验站。细鳞亲鱼分别产自乌苏里江和牡丹江,为野生鱼类,在本试验站驯养2年,目前年龄为3—4龄,苗种在本场通过人工繁殖获得。水源为泉水+井水,泉水出水口处水温常年9℃,溶解氧6.79mg/L,流量0.8m3/s;井水为深层地下水,水质清澈。孵化采用自制平列槽,金属卵盘盛卵。苗种培育采用275cm×52cm×25cm的平列槽,大槽内平行排列4个50cm×50cm×25cm小槽,小槽的进水面和底部密布直径2mm的小孔,可以透水。

1.2 方法

1.2.1 人工繁殖

把亲鱼用麻醉剂麻醉后采取人工挤压法采卵采精,先采精液待鉴别精液的活力后再采卵,干法人工授精。在室内进行流水孵化。

1.2.2 苗种饲育

(1)上浮开食阶段(5月22日一6月2日):前3日喂煮熟的鸡蛋黄,用纱布挤到水中,每天喂l2次。以后加喂破碎后的鲑鳟配合饲料和水蚯蚓。

(2)不同温度下的饲养对比试验:从6月3日开始,将细鳞鱼苗分为两组,分别放人A、B两个孵化槽中,槽内水深均保持在10cm左右,每筐放鱼260尾,密度均为每平方米1625尾。为防鸟、蛇、鼠害,筐上用铁纱网盖严。A筐置于井水中,水温变幅1O~22℃;B筐置于泉水与少量井水汇合处,水温变幅8.5~16℃。

(3)饲料及投喂:以鲜活的水蚯蚓为饲料,用2O目筛绢包成一团扎紧,悬挂在水中,任鱼苗自由觅食。每日投喂前和采食后分别秤量水蚯蚓的鲜重,以确定实际摄食量。为减少误差,另设一空白筐,悬挂水蚯蚓,第2d测定其自然逃逸的比例,据此对摄食量进行修正。

2.结果

2.1 人工繁殖试验

2.1.1 性成熟年龄

雄性较雌性为早,雄性多为2~3年,雌性多为4年,怀卵量0.1~0.4万粒,卵径2.20~3.37mm,每克重卵数量44粒~73.5粒。卵橙黄色,沉性。产卵期4~5月份,其时水温5℃~8℃以上。受精卵在水温5℃时,需45d以上才能孵化发育至仔鱼脐囊消失。怀卵量见表1

表1 细鳞鱼怀卵量

2.1.2 亲鱼成熟情况

4月22日首次进行成熟度检查,30尾亲鱼中,仅1尾雌鱼能挤出卵粒,4尾雄鱼能挤出精液。

5月6 日进行第2次检查,2尾雌鱼能挤出卵,但已过熟。将剩余亲鱼移人流速为0.4m/s的水泥池中,加大流水刺激,几天后检查,未见明显效果。

5月30日检查,5尾雌鱼能挤出卵,但均为过熟卵;雄鱼多数挤不出精液,少数能挤出精液,但量少而粘稠。

2.1.3 雌雄鉴别

雌、雄鱼外观无明显差异,在繁殖期的雄鱼体色鲜艳、发黑,腹部灰黑色;雌鱼体色浅,腹部发白。

2.1.4 人工繁殖

4月22 日配1组,雌雄比为1:1。雌鱼原产地乌苏里江,体重1.0kg,4龄;雄鱼原产地牡丹江,体重为1.5kg,年龄3~4龄。采卵总数约3300粒,授精5日后捡出死卵69粒,受精率达97.9%。

2.1.5 孵化结果

发眼前孵化槽水流量保持在50mI/s,发眼后移入平列槽,流量加大到750mI/s左右孵化用水为泉水与井水混合水,直接用管道引入孵化室。发眼期间阴雨天较多,井水有些浑浊,孵化槽中泥沙堆积,可能对发眼率有不良影响。

从受精到破膜孵出,水温日变幅为9~14℃平均为11.5℃,溶氧7.68mg/L。

破膜后到上浮期间,河水进量剧增,日水温变幅达12~16℃,平均14℃。高温使孵化上浮期缩短,也导致畸形死亡率增加,畸形率达28%以上,上浮率较低。孵化各阶段结果见表2,水质分析结果见表3。

表2 细鳞鱼人工授精至仔鱼上浮阶段试验结果

水质分析结果(mg/L) 注:水体 pH 6.9

2.2 鱼苗上浮开食阶段饲育结果

5月22 日鱼苗全部上浮,平均体重0.06g,平均全长1.9cm。在9℃水温中经10日饲养,成活率98%,平均体重增至0.077g,平均全长增至2.2cm。体重瞬时生长率为2.49%/d。

2.3 不同温度下的苗种培育对比试验结果

从试验第1日开始,水温较高组,前期(6月3日~18日)A组日摄食量比B组多20%~40%,后期,A组日饵量是B组的2~3倍。经35d饲养平均体重A组从0.08g增至0.8g,净增9倍;B组从0.08g增至0.43g,仅净增4.4倍;成活率A组为77.7%,B组为66.9%。对比试验结果详见

表3,两组水质分析结果见表4。水温较高的A组鱼苗摄食量明显高于水温较低的B组鱼苗摄食量。

表3 不同水温细鳞鱼苗培育对比试验结果

表4 对比实验的水质分析结果mg/L

3.分析与讨论

3.1 本次试验亲鱼成熟率低的原因

原因可能有4点:(1)据国内研究资料,牡丹江细鳞鱼成熟年龄为3~4龄,3龄成熟的较少,所选取的雄鱼为三龄鱼种。(2)亲鱼长年生活在水流平缓的鱼池中,缺乏必要的流水刺激。(3)以泉水为主要水源,水温年变化幅度很小,与在原栖息地的水温变化有很大差异,对性腺发育也可能有不良影响。(4)成熟度检查开始时间晚,可能错过了性腺成熟的高峰期。

3.2 本次试验上浮率低的原因

主要可能是由于孵化水温较高引起胚胎发育异常。鲑鳟鱼类的孵化水温以1O℃左右最为适宜,最高不宜超过13℃,而本次孵化期间日最高水温经常达到14℃左右,后期达到16℃左右,使孵化期比正常情况提前6~7d,上浮期提前5d左右,畸形较多。

3.3 鱼苗早期生长缓慢的原因

按一般规律,鱼越小,相对生长率越高。但本次试验细鳞鱼苗在开食后的10d中,体重瞬时生长率仅为2.49%/d,远远低于以后的生长速度。其原因是其对投喂的人工饲料没有抢食反应,投入的饲料绝大部分沉入水底或随水流走,被利用的很少,造成开食阶段营养不足,影响生长。

3.4 水蚯蚓是细鳞鱼苗开食期和前期培育的良好饲料

采取将水蚯蚓用筛绢包住悬挂在水中的方法,不需要整日在池边耐心投喂,节省了许多人力。鱼苗对水蚯蚓十分喜食,水蚯蚓从筛绢孔中钻出头时,鱼苗即上前抢食,摄食强度很高,在水温18~19℃时,平均日摄食量(鲜重)达鱼体总重的35%左右,最高达40%以上。

水蚯蚓干物质含粗蛋白达62%,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在有流水和肥泥的地方,水蚯蚓很容易大量繁殖,孵出的幼蚓30d后即进入繁殖高峰,一生能产卵100—400万粒,若专门养殖,年亩产可达2000kg以上。因此,开发水蚯蚓,能够满足细鳞鱼苗批量生产的需要。这样既能节约人力物力,又能提高苗种成活率与生长速度,还能减轻对鱼池水质的污染,可谓一举多得。待鱼苗长到1~2g以上时,再改用颗粒饲料驯化。

3.5 水温是影响细鳞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试验表明,在适温范围内,高水温组(平均16.4℃)比低水温组(平均11.6℃)的瞬时生长率提高1/3以上。经35d饲养,高水温组个体均重比低水温组增大86%,成活率增加10.8个百分点,饵料效率提高近1倍。因此,如何采取措施适当提高水温,是今后细鳞鱼苗种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亲鱼摄食鱼苗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轻则摄食减慢,重则大量死鱼!加州鲈养殖亚硝酸盐超标,预防处理如何做好?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笼养灰胸竹鸡入冬前日摄食量规律的研究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
加强春季亲鱼培育管理确保繁殖顺利进行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摄食紫菜粉等4种单一饵料的蚤状溞脂肪酸组成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