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显华
(黑龙江省虎林市虎林镇水产站 黑龙江 虎林 158400)
春季是鱼种放养的季节,只有细致、认真地做好春季鱼种的放养,才能确保一年的养鱼生产取得好的收成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春季鱼种放养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不少养殖户为省事省力省钱,在放养鱼种前不重视对鱼池的清整,开春温度适宜就放入鱼种。这种做法会给全年生产带来严重隐患,致使生产季节水质不好控制,病害严重,有的甚至在雨水季节出现决堤现象,造成损失,因而鱼池清整必不可少。正确的方法是冬季鱼捕净后,排干池水,清除池内杂物,铲除过多的淤泥,将池埂加固,然后曝晒、冰冻,杀灭病原体。鱼种放养前15d注60—80cm水,用生石灰75~100kg/667m2或漂白粉5~7kg/667m2化浆后全池泼洒,彻底消毒。
放养时机不仅影响鱼的生长期,而且影响放养成活率。春季水温达8—12℃,是鱼种投放的最佳时间。此时鱼类鳞片紧密,活动能力弱,鱼不易受伤害,放养成活率也高。而放养过早,天气寒冷,易冻伤鱼体;放养过晚,鱼活力强,易撞伤鱼体,降低放养成活率,且放养过晚,会使生长期缩短,影响鱼的生长。另外,放养时应选晴天无风的日子进行,避免大风天放养鱼种,因风浪会将体弱的鱼种冲到岸边造成损失。投放鱼种时应尽量做到“三早一快”,即早放养、早适应、早开食、快生长。
施基肥可繁殖浮游生物,一方面供肥水性鱼类摄食;另一方面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池水溶氧,利于鱼类生长。一般亩施腐熟的人畜粪250~500kg,新建池塘或瘦水池多施,而底泥较多的肥水池可少施或不施。
鱼种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应选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满,色泽鲜艳,鳞片、鳍条完整,无伤无病的鱼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要尽量加大大规格鱼种的放养比例,以使鱼及早上市,均衡供应,提高产量和效益。
由于春季放养时水温、气温还比较低,操作不慎会使鱼受伤不易恢复且易引发鱼病。因而在捕捞、运输、放养等环节中应细心操作,防鱼受伤。
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提高鱼产量,增加效益,这是大多数养殖者所共知的事情。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混养,什么样的搭配较合理又能取得较大的效益。根据多年的经验,我认为鱼种混养搭配的品种,应根据市场信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确定,市场什么鱼畅销、价格好,就尽量多养什么鱼,然后适当配养其他品种。并要注意尽量改变以往春放秋捕的传统习惯,力求随着市场的需求,做到食用鱼均衡上市。这就要多规格多品种放养,轮捕上市,以取得较好效益。在具体放养时还应注意,当主要养殖的鱼及配养品种确定好后,进行合理搭配,一般主养鱼可占60%~70%,配养鱼占30%~40%;每放500g草鱼可配养团头鲂或鳊鱼2~5尾;每放4~5尾鲢鱼可配养1尾鳊鱼;每放500g草鱼可配养鲢鱼1尾。不管以哪种为主养鱼,鲫鱼作为搭配鱼是不可少的,它个体小,摄食饲料碎屑的能力强,对主体鱼影响不大,又可增加群体产量,一般每亩可放200~300尾。鲢鳙鱼作为滤食性鱼类,可控制池水肥度,防止水质过肥,调节水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混养时还应注意的一点是食性相近或相同的鱼应尽量少混养或不混养,以防一种鱼抢食凶而影响另一种鱼的摄食和生长。
实践证明鱼种消毒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鱼种消毒可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放养成活率。常用的消毒方法有:3%~4%的食盐水浸洗鱼种5~10min,或8mg/L的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min,也可用10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鱼种15~20min,然后将鱼种轻轻放入塘中。
春天气温低,水温也低,温差往往较大。长途运输来的鱼种放入池塘前应测量池水及鱼箱中的水温,若温差较大(超过3℃),则应将鱼箱中的水排出一半,然后抽入池塘水,待鱼箱中水温与池水温度接近时再放养,防止温差过大直接放养,引起鱼患感冒等病症。
在放养前3~5d,应取几条鱼放入待放鱼种的池塘(或取池塘水一桶放入几条鱼),看鱼能否在水中存活,待确定鱼能在池水中存活时方可进行放养,严防池水清塘后毒性未消失就放鱼种,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需注意的是春天水温低,药物清塘后毒性消失慢,因而应等待时间稍长才可放养鱼种。
记录放养日期、品种、规格、数量、来源等,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养殖管理提供依据。
鱼种放养后,应注意及早投饲,以使鱼早摄食,早生长。一般放养3~4d后,鱼已适应新环境,可开始投饲,前期多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