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研究

2013-04-10 10:31张旭辉
社科纵横 2013年10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边区卫生

张旭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 甘肃 陇南 742500)

一、前言

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北部,这里呈千沟万壑、峁塬相接的地形特点,因此交通闭塞、自然灾害多、人口居住分散。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糜子、谷子为主;畜牧业以牛羊为主;没有工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人们的思想被封建迷信所禁锢,民主与科学无从谈起,文化教育非常落后。落后的自然与经济条件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据史料记载,陇东老区在革命取得胜利前,只有5所完全小学……农村中文盲占90%,环县全县只有二三十个“老先生”,高小毕业也只有二三十人,妇女中没有一个识字的[1](P2)。李维汉指出,由于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分散落后的农村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都很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统治着广大的农村,成千上万的农民终日辛劳难得温饱。“方圆几十里找不到一所学校,穷人子弟入学无门,文盲高达90%”[1](P566)。这就使得民众的不良卫生习惯根深蒂固,封建迷信盛行,人们有病一般不去看医生,而是求神拜佛或听天由命。由此造成边区的人口出生率虽然很高,但人口死亡率很高。面对这种情况,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一)总体状况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延安仅有六七家药铺和少数坐堂医生,但基本上是中医。抗战爆发前,党中央已在延安先后建立了三所后方医院(后又在陇东庆阳成立第四后方医院),分别驻在永坪、下寺弯和清涧。后来由于部队抗日作战的需要,四所后方医院的医护人员陆续派往抗日前线执行救护任务,剩余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已不能满足边区卫生工作的需要。党中央和边区政府根据医疗工作的需要,陆续建立了一些医疗机构。首先在原红军一个卫生所的基础上建立了边区医院,隶属于边区政府主席团,后因工作性质改属于民政厅卫生科。当时边区医院的知名度较高,华侨筹集的许多医疗救济物资都集中在这里使用,设备较为齐全,技术水平较高。1938年边区政府民政厅成立了保健药社,这是一个医药并举的机构,1939年一度扩大为边区制药厂。1939年5月建立了拐茆医院(后改为八路军军医院),1939年11月为了纪念白求恩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39年11月党中央创立了延安中央医院。1944年边区政府成立了卫生合作社。在边区的其他地方,也依托当地驻军成立了一些医院或卫生队。如陇东的利民医院,这些医疗机构的建立,使边区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了改善。医院各科室较齐全,分工较明确,病床规模大大增加,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进行化验和X光检查。这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以前不能看的病及时得到救治,药价低廉。边区医务工作者坚持长期为人民群众服务,解除了人民群众的病痛,稳定了抗战大后方。

大批医疗机构的建立,使边区的医疗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医务人员还是很缺少,很多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培训,医疗技术水平还很低。为了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及医疗技术的研究,发展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边区的“人兴财发”与“人财两旺”,边区政府及时建立了一些医学教育机构。1940年9月,在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医科大学。1941年,边区政府在陕甘宁医科专校的基础上,合并了连卫药科学校,创立了边区医药学校,后改名为西北医专,培养军队及地方的医药卫生人才。除了医科大学和边区医药学校外,这个时期党政军系统的卫生部门都办过医药训练班、助产士班、卫校等教育机构。

(二)医学教育的发展

医药卫生事业是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生命健康和革命事业的成败。抗战爆发后,由于对敌斗争的需要,前线急需大批政治可靠、技术优良的医务人才。为此,各医疗卫生学校都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例如,中国医科大学成立后,根据中央军委的规定,学校就以“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作风艰苦的现代化革命医务技术人才”[3](P99)为目标。边区各医药学校的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是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医疗技术与政治教育并重。

边区从事医学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门从事研究与教学的专家;另一部分是边区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做兼职教师。抗战时期边区各个医药学校的学员,在不同时期的来源、文化程度、出身背景、地区分布都有不同。学员的招收办法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招考,一种是轮训。前者是为了吸收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为边区培养实际工作的医药干部,后者是为了提高边区原有的医务工作者的技能。

边区医校因学校不同,学制和课程内容也有差异。如八路军卫生学校在1938年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将当时的学制设为:军医班一年半,调剂班一年,护士班半年。当时所用的教材,大多是由教员自己编写的。教员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主要依靠自己的记忆和经验。学校的仪器设备是比较齐全的。中国医科大学就有各种仪器和挂图,还有生理实验室、解剖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细菌检查、X光室等十个多实验室 在教学上,设有预科课程、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如当时医大所开的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英文、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药物、处方、妇产、护理、调剂等[3]。从设置的课程来看,边区的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紧紧结合边区实际和抗战的形势,既注重专业教育,又重视政治思想和时事政策教育。学员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学员毕业后就赴前线为战争服务、为边区人民服务。教员为此目的而教,学员为此目的而学,教学具有明显的战时特征。

(三)医药发展

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敌人的封锁,边区药品需求加大,药品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军队和人民的需要。加之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也没有先进的设备与科技,无法开发利用当地药材。因此,党中央针对现实状况,从1939年开始,先后建立了八路军制药厂、边区制药厂,还创办了药科学校。在边区政府的指导与关怀下,保健药社设立了26处,民间中医发展到1080人[4](P221)。边区还大力发展中医事业,边区先后建立起了药铺390家。同时还向民间收购药材,这样不仅能解决药材问题,而且还能增加民众的经济收入。效果很好,影响很大,边区民众都能积极参加。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边区药品缺乏的状况。

边区药品补给的另一个来源是国内外慈善团体的捐助和自身采购。慈善团体通过各种渠道向边区进行捐助。但是,捐助和采购并不十分顺利,一方面边区交通运输困难,药品无法及时运到;另一方面在国统区大部分被扣。因此药品的补给主要靠自力更生。

(四)中西医结合发展

在抗战时期,知名爱国人士李鼎铭先生向中共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毛主席的好评,这也为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代医学家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它以四诊法和八纲透析病因病情。主要采用中药和针治推拿等技术实施医疗。西医是西方国家在古希腊、古罗马医学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起来的。它借助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主要以器械、仪器和化验进行诊断,应用西药片剂、针剂注射治疗。

中医和西医尽管起源、技术诊断等不同,但都是人们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应该说,两者在治病与发展的过程中应相互结合,共同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两者自立门户、互相排斥。过去中医和西医互不团结,不结合,彼此看不起,从而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医院里没中医,农村里没西医。1945年,边区成立了中西医研究会,推选李鼎铭任会长。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边区卫生处总结了两方面的利弊,提出了“中医科学化,西药中国化”的口号,并规定“西医应主动与中医合作,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帮助中医科学化,共同反对疾病死亡和改造巫神。中医应努力学习科学,学习西医,分析自己的秘方和经验”。边区中西医的结合,明显改善了医疗效果,缩短了治病疗程,有力地推动了边区卫生防疫运动的开展和抗战的胜利。

(五)卫生防疫的发展

由于边区一直比较落后,再加上边区民众的不良卫生习惯,巫神盛行,边区人畜死亡率都很高。同时,在抗日战争的严酷环境里,为了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边区政府对卫生防疫工作重视不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能采取有力措施。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承认“关于民众卫生医药工作,我们曾犯了疏忽的错误,迄今未予以重视……今后尤应重视卫生工作”[5](P451)。随着边区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发展,由落后的卫生状况所造成的人力、畜力资源的匮乏给人民政府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党和政府逐步认识到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1942年4月28日,陕甘宁边区正式成立了防疫总委员会,民政厅长刘景范为主任,李志中为秘书,该会全权负责筹划管理全边区的卫生防疫工作[6](P160)。

据调查,边区人口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都是可以预防的传染病。边区政府首先提出了预防第一的方针,在边区开展全民性的讲卫生运动,开展卫生运动。在普通卫生方面,边区政府主要倡导多吃营养品、不喝生水、不吃死气饭、食物防蝇、灭蝇灭蛆、修好井水窖、人畜分居、修厕所、洗浴等。在妇婴卫生方面,主要是多办接生班,普遍改造老娘婆。还动员一切知识分子来领导和宣传,表扬在卫生运动中的先进个人和家庭,用以推动全局。

同时还把讲卫生同当时的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早在1938年边区政府就“禁止在河里,井水里洗澡等”八条注意事项用于对群众卫生防疫运动的宣传。同时还发行印制的卫生小报,各种卫生小册子,举行清洁运动、卫生讲演、卫生模范家庭竞赛等。这些方法针对性强、适应性广、简单易行,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边区大量的巫神,主要是边区文化落后、医药缺乏和卫生教育不足的产物。因此,边区要开展卫生防疫和卫生运动,就要消灭大量巫神。而要消灭巫神,除一般的提高文化教育外,就首先要普及卫生运动和加强医药工作。随着卫生运动的展开,边区政府强调“要在各地推行崔岳瑞运动”[7](P432)。抓住巫神敲诈害命和医生救病治人的事实,进行唤起群众自觉的反巫神运动与巫神坦白运动。

(六)社会支援状况

在发展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有专长的医务工作者和国际友人,他们支持中国革命的正义事业,支援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他们放弃在国外的地位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放弃金钱,不愿万里,来到延安,来到抗日根据地,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当时来中国的如留法肺科专家何穆,妇科专家金苏岳、鲁子俊等。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受美国共产党和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由美国人和加拿大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4月1日抵达延安,在为边区和中国抗战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于1939年11月12日牺牲于抗战前线[8](P219-252)。1939年2月12日,爱德华率领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到达延安,印度援华的爱德华、柯隶华、巴苏华到延安东北的拐茆医院工作,卓克华、木克华到富县卫生学校任教[8](P256-263)。还有1936年7月随斯诺到达陕北的美籍黎巴嫩大夫方禹镰等。这些国际友人以自己精湛的医术,医治了无数的中国伤病员,并且为中国的伤病员献血输血,表现出崇高的忘我无私的医德医风。这些国际友人中的一些友人中,他们甚至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抛下了个人优越的工作条件,不辞辛劳,奔赴延安,为陕甘宁边区的医药卫生事业,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名字和伟大的贡献,将永载史册,他们高尚的医德医风,忘我无私的工作精神永远激励着今天无数的白衣工作者。

三、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效

首先,到抗战全面爆发前,陕甘宁边区的根据地面积扩大到约1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50万。陕甘宁边区所辖的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的荒漠,党中央到达延安前,边区群众长期受到统治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全边区150万人口中,群众中90%以上是文盲。有些地区,如陇东的华池县和曲子县识字的人只占0.5%。在1937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所辖的范围内,只有小学120所,学生2000多人。至于社会教育,基本没有开展”[9](P101)。因此边区群众多数不识字,加之普遍缺乏医学知识,因而流行病和传染病在边区肆虐,严重威胁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旧社会遗留给边区人民的贫穷、落后、愚昧、迷信和缺医少药,是边区人畜死亡的主要原因。“1940年,全边区各种程度不同的中医合计千余人,西医不到百人,兽医50余人,工作在机关,部队的西医只有200余人。中药铺和保健药社400余个,而巫神则多达2029个。仅延安县一年累计,全县用于巫神招待费达2361万元(旧币)。59个巫神治死病人278个。1940年,边区的一些地方的婴儿死亡率高达60%,成人死亡率达3%,牲畜的死亡率也很高”[9](P311)。抗战爆发后,为了尽快改善边区的卫生状况,在党和边区政府的重视下,边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了一大批医院,还培养了一大批医务人员。这些医疗机构不但为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治病,而且还面向群众,为当地群众看病。据统计“边区医院在1943年的一年间,为当地群众治病达9611名,占病员总数的30%,治愈率达90%”[9](P312)。这些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上保证了边区党政军民的健康。

其次,抗日战争期间,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边区建立了各种医疗机构,还大力进行医学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医药技术人才和医务工作者。广大医务工作者根据党的号召,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改进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全心全意救治伤病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边区驻军的卫生队和医院除了救治前方输送的伤病员外,还派遣医疗队支援前方,做了大量的战场救护工作,并积极向官兵宣传卫生常识,注意可能条件下的营养改善,有效地保障了部队的战斗力。除此而外,他们还积极帮助老百姓治病,并免收各种费用,对生活有困难的还提供饭食。在各大医院的带动下,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也积极行动,免费为人民群众看病,药价低廉,对灾民免费,对军属予以优惠。各医疗机构还经常组织下乡为人民群众服务。“1942年10月—1943年9月,中央医院治愈病人2389人。1940年—1941年,中央医院收产妇565名,死亡2人。1942年—1943年,收产妇893名,无一人死亡”[4](P222)。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之下,边区的人口死亡率大大降低,不仅解除了人民群众的病痛,还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稳定了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由于边区经济文化长期比较落后,封建迷信思想盛行,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边区人民群众长期遭受疾病的困扰。据调查,“百分之九十的病人没药吃,请巫师的现象很严重”[10](P435),“儿童死亡率占54%还多”[11](P215)。妇科病患病比例高,“刘家域村五十四个妇女,有四十三人是有病的,在一百九十四个产妇中,死了的就有一百零六个”[11](P249)。这些非正常死亡一方面受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群众的卫生习惯差,封建迷信盛行,边区人民群众缺乏必要的医疗常识,不讲卫生,生病不找医生,反而相信巫神,结果造成人财两空。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普及卫生知识,大力开展卫生运动。二是利用医疗实践,消除人民群众的模糊认识。各医院坚持免费为人民群众治病防病,很多病人得到救治,使人民群众相信科学,认识到了巫医的骗人把戏,使巫术等迷信活动没了市场。三是普及科学知识,破除了封建迷信。边区政府开办了许多扫盲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使群众深刻认识到迷信活动的真实面目。边区一位识字的积极分子曾总结说:“识字好,卫生更重要,旧法接生,生一个死一个,不讲卫生,将来还有谁来念书呢”[11](P220)。四是加强预防,防止传染病流行。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医务人员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防止工作。

综上所述,陕甘宁边区在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艰苦条件下,再加上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边区的医疗卫生工作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很落后的,疾病对边区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还是相当严重的。感冒、天花、白喉、痢疾、伤寒等常见病肆虐边区,大多数民众还生活在病魔的蹂躏之下,疫病和新生儿的死亡率都很高。尽管边区当时存在着各种困难,边区政府和人民仍坚持不懈地努力去改变这种状况,政府通过依靠和教育广大民众,到抗日战争胜利前,边区卫生工作逐渐达成了“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积极开展人民性的卫生防疫运动,中西医结合,为人民服务”的共识,这些充分证明了党和政府一心为民的精神,因而也获得了广大人民的爱戴与支持。

[1]甘肃教育资料编辑委员会.陇东老区教育史[M].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

[2]李维汉.回忆与研究[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3]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李鼎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M].科学出版社,1958.

[5]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C].档案出版社,1988.

[6]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五辑)[C].档案出版社,1988.

[7]陕西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C].档案出版社,1988.

[8]张文琳.国际友人与红色中国[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9]房成祥,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0]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2]李建国.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13]秦爱民.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工作[J].宁夏大学学报,2003(5).

[14]王斐,贺启翔,谢小梅.论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医学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08(6).

[15]胡国胜,董娟.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社会保障建设[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16]温金童.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卫生防疫举措[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7]唐正芒.陕甘宁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和启示[J].云梦学刊,2004(5).

[18]白茜.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1988.

[19]卢希谦.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史稿[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20]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史[M].春秋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边区卫生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卫生与健康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
冀鲁豫边区革命史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