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研究*

2013-04-10 08:38兰冬东马明辉于春艳鲍晨光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赤潮溢油灾害

兰冬东,马明辉,梁 斌,许 妍,于春艳,鲍晨光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 116023)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研究*

兰冬东,马明辉,梁 斌,许 妍,于春艳,鲍晨光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 116023)

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对公众健康、生产生活及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合理的防范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严峻形势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文章在全面分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保障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措施与对策,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形势;对策

生态环境安全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环境问题专家莱斯特·R·布朗(LesterR.Brown)于1977年提出来的[1],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 《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使用这一术语[2],后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研究进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3-10]。海洋是我国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涉及公众健康、食品安全、海水资源利用、国际关系及海洋经济等诸多领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生态环境安全的研究基础上,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进行了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阐述[11-12],目前较为常用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是: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可以看作与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资源处于良好的状况或不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2]。本研究所说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是指公众健康、生产生活及海洋经济发展未受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的状态。

1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形势

随着我国海洋污染的加剧和海洋生态破坏加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形势更为严峻。突出表现:在海洋赤潮、溢油等环境灾害严重,海产品安全形势严峻,外来物种入侵和生态破坏的风险升高,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气候变化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威胁凸显等。严峻的海洋生态环境对公众健康、生产生活及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1.1 赤潮等灾害频发,海产品安全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赤潮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新的赤潮生物种不断出现,给海洋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和海洋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害。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赤潮10次左右,到90年代上升到每年20次左右[13]。21世纪以来,赤潮灾害日益频繁,2000—2010年,我国近海共发生赤潮灾害861起,平均每年78.27起,2000—2003年间,我国的赤潮灾害发生数逐年上升,2003年达到119次,为历史新高;2004—2010年赤潮发生次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仍远远高于2000年的28次[14]。随着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2010年绿潮也相继发生,损失严重。由于赤潮、绿潮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近岸海域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广泛分布,且随着海洋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污染物及贝类毒素在海产品中累积,致使海产品使用安全形势严峻,2006年由于药品滥用所导致的 “多宝鱼”事件,更是给海洋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

1.2 突发环境事故风险加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在陆续建设、海上石油运输日益频繁、海洋石油开采规模不断扩大,风险源分布更广,源强更大,大规模的石油溢油潜在风险也在增加,突发性溢油污染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在大幅度增加。近年来,我国船舶溢油事故和海上石油开采的泄露与井喷事故迅速上升,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约12万t[15]。据统计,1976—2000年间我国沿海海域仅船舶油污事故发生2353起,国家海洋局每年发布的海洋灾害统计公报显示[16],2000—2004年,近海溢油事故平均为6起,2005年我国发生近海溢油事件16起,同比增长220%,近年来溢油事故逐年增加,大连湾“7.16”溢油事故和蓬莱“19-3”溢油事故的发生更是给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敲响了警钟。

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我国核电能源的开发利用正处于上升势头,1986年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再次表明核电站并非绝对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将对海洋生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是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潜在威胁。

1.3 海洋灾害频发

2010年我国各类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浪、海冰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2.76亿元,高于1989年的平均值,与2001—2005年相比,2006—2010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增加了18%。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我国海岸侵蚀灾害严重的区域包括辽宁省营口市盖州-鲅鱼圈岸段、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岸段、秦皇岛岸段、山东省龙口至烟台岸段、江苏省连云港至射阳河口岸段、上海市崇明东滩岸段、广东省雷州市赤坎村岸段、海南省海口市新海乡新海村和长流镇镇海村岸段。2010年,海水入侵严重地分布于辽宁盘锦和锦州、河北秦皇岛、唐山和黄骅、山东滨州和潍坊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距离一般距岸20~30km,与2009年相比,渤海沿岸和东海大部分监测区基本稳定,南海沿岸地区,海水入侵程度和范围有所增加。

1.4 外来种入侵及海洋生物病害严重

随着我国海洋运输事业的发展和海水养殖品种的传播和引入,外来海洋物种数量越来越多,使得我国海洋环境面临的入侵压力越来越大,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已经引进的滩涂和海洋外来物种89种,另外还有93种生长在海岸的外来植物,其中,互花米草、沙饰贝、美洲红鱼等已经对海洋生态产生影响,污损生物和外来赤潮生物也已成为海洋生态安全的隐患。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越来越严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外来生存能力较强的赤潮生物所致。我国近年引入许多外来海洋生物进行养殖,已经导致海洋生物遗传污染问题,且外来物种携带的病原生物已经造成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巨大损失。据统计,2002年,仅对虾白斑病、托拉病等外来入侵病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就多达40亿元[17],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种类达200余种,常年养殖病害发病率达50%以上,损失率20%左右,估计每年因水产养殖病害问题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之巨,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1.5 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

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共记录到22561种,约占世界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10%[16],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趋向简单,生物多样性和均一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近20多年来,渤海潮间带生物、底栖贝类、鱼类种类多样性明显降低。海洋鱼类资源衰落,产量下降,渔获物组成低龄化、小型化和低值化。莱州湾渔场的带鱼、小黄鱼等大型底层鱼类被黄鲫、鳀鱼、斑鰶、枪乌贼、青鳞小沙丁鱼等小型中上层鱼类所替代,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原有近岸海域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逐渐丧失。位于海岸带的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湿地生态系统本身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境破坏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等珍稀濒危生物的数量也急剧下降。

1.6 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海表温度 (SST)年平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升幅分别为0.0127℃、0.0097℃和0.0106℃,其中黄海升温最为显著。2010年中国海平面公报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2.6mm/a,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01—2010年,中国沿海的海平面总体处于历史高位,比1991—2000年的平均海平面高25mm,比1981—1990年的平均海平面高55mm。201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67mm,与2009年相比基本持平,渤海和黄海沿海海平面分别上升11mm和10mm,东海沿海略有上升,南海沿海下降24mm。预计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比2010年升高80~130mm,由此引发的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风暴潮等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

2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2.1 陆源污染压力巨大

近岸海域污染是我国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爆发及海产品食用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陆源污染压力居高不下,导致我国海域污染范围广,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局部海域受到石油类和COD的污染,一些新型污染物也相继被检出,海域污染愈加严重。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4.8万km2,2000—2009年,我国近岸海域二、三、四类及劣四类海域面积平均分别为7.6万km2、3.5万km2、1.9万km2和2.9万km2,近岸海域海水污染物主要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2000年以来,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一类的水域面积比例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石油类污染主要以三类水质为主,也呈现出加重趋势。

2010年全年,由河流入海的CODCr、氨氮、总磷、石油类、重金属 (铜、铅、锌、镉、汞)和砷等主要污染物总量为1756万t,比上年增加389万t,长江所携带的CODCr、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入海量分别增加59%、290%和26%。

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率居高不下,主要超标污染物多年来基本不变,包括总磷、悬浮物、CODCr和氨氮,超标率分别高达70%、78%、75%和90%。近几年来,排海污水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类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铊、铍、锑等剧毒类重金属被检出,难降解有机物(PCBs、PAHs等)污染和热污染等新型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更加持久,危害更为深远。

2.2 海岸带生态破坏严重

随着沿海开发强度的加大,全国围填海规模激增,自然岸线、滨海湿地、海湾等重要自然生境丧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及海岸带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灾害频发。海域使用管理公报显示,自2002—2010年,围填海造地总面积达238004.1hm2,人工岸线的比例已达到58%,沿海自然滩涂湿地以每年26937hm2丧失。1991-2008年全国20个重点海湾的水域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减,缩减的比例为0.3%~20.7%,其中锦州湾、胶州湾、复州湾、雷州湾最为严重,面积分别缩减了20.7%、15.8%、12.5%和9.3%。2009年我国脆弱岸线总长度达14344km,约占岸线总长度的80%。

2.3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能力薄弱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能力主要包括监测能力、预警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应急能力、综合管控能力等,目前,自 “十五”以来,国家加强了沿海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加大了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力度,对遏制海洋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制订了 《碧海行动计划》和 《渤海环境保护规划》等区域治理规划,目前污染治理工程尚未实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保护的工程措施十分薄弱。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机制体制也不健全,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安全防范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严重制约了全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工作的全面部署和及时有效地开展。

2.3.1 监视监测能力不足,应急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应对海洋灾害的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已不能满足应对海洋灾害的需求,协调机制不顺,抵抗海洋灾害的能力较弱,应完善国家海洋环境灾害响应机制,明确涉及部门职责,分级建立监管机构。国家海洋局关于 《突发性海洋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设定了包括突发性海洋环境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步骤、环节,但流程的实施缺乏高层次协调和监督。

2.3.2 科技支撑体系薄弱

对海洋的科学认识集成转化为海洋管理能力的支撑薄弱,海洋科学成果转化为海洋监测、海洋环境评价、海洋生态环境预测、污染海域实用技术及海洋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的支撑能力弱。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科技成果集成为管理依据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海洋保护的实用技术的支撑能力。

3 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措施

3.1 完善海洋环境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1.1 建立海洋环境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具有多因性、复杂性和不可确定性,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灾前预测、预警和灾前应急准备,采用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对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对灾害进行最有效的救助和灾中处理。进行灾害疏缓、准备、应急和恢复,使安全风险管理业务化、制度化。

3.1.2 完善海洋环境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现有的海洋环境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不能满足大规模突发性海洋环境事件的应急需要,面对大规模的海上溢油事件,协调机制不顺。由国家海洋局颁布的 《突发性海洋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设定了包括突发性海洋环境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步骤、环节,但流程的实施缺乏高层次协调和监督,故应完善国家海洋环境灾害响应机制,明确涉及部门职责,分级建立监管机构。

3.1.3 推进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法律体系建设进程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体系包括海洋环境灾害、污染控制、生态建设等诸多领域,涉及部门多,需要政府、公众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应对。现有规章制度不能满足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的需求,在现有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实践的基础上,考虑制定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法律,规范部门职责和相互关系等。

3.1.4 完善海洋环境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建议国家成立由国家海洋局牵头,环保、交通、渔业等涉海部门组成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机构,明确涉及部门职责,统一协调沿海省、市、自治区各涉海部门有效应对海洋环境灾害,统一调动海、陆、空多种应急监视监测力量,科学处置灾害应急物资、设备与人力资源,科学、高效指挥海洋环境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3.2 加强海洋污染控制

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强化污水有机物和营养盐的处理。建立和完善污水排海标准,统一规定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浓度标准,严格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强制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监督污水排放活动,实行污染物申报登记、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等,针对性地加强对陆源入海排污口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监管。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排放。加强入海河流的管理,防治污染,使入海口处的水质处于良好的状态。应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等有毒有害废水,以保证海水产品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3.3 构建海洋生态安全屏障

3.3.1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

保护重要物种栖息地,产卵场、育幼场、越冬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强对河口水域、红树林沼泽等重要滨海湿地的保护,对一些遭受破坏的重要滨海湿地,开展滨海湿地的退养还滩、植被恢复、改善水文、增殖贝类、污染治理、外来入侵植物控制等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使生态系统重要功能得到初步恢复,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3.3.2 构建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

建立海岸生态隔离带或生态保护区,沿海各地要以保护海洋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建立海岸生态隔离带或生态保护区,保护及恢复海岸生态系统,强化海岸生态建设。通过设立砂质海岸退缩线,严格控制海岸退缩线向海一侧建筑施工、采砂等开发活动,严格控制围填海,防止海岸侵蚀,保护海岸景观和生态功能。加强受损河口、海湾、珊瑚礁等区域的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工作,构建有海藻场、海草床、芦苇、碱蓬、红树林、海岸防护林带、海岛构成的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安全与生态健康维护屏障,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突发环境事故和气候变化等影响。

3.4 加强海洋生态安全防范的能力建设

3.4.1 提高海洋环境灾害的预警能力

提高港口、海湾船舶疏导能力,加强重点海岛邻近海域的暗礁情况调查,加强事故多发区的标志与警示工作,减少船舶触礁溢油事故发生风险,加强海洋油气开发设备定期检测和维修,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应对溢油等灾害的意识和能力,降低海洋油气开采溢油事故风险。提高陆岸、海上及空中的立体化监测能力,加强海上溢油、赤潮、绿潮等突发性环境灾害的监测,提高海平面灾害监测的精度,加强海水入侵及海岸侵蚀灾害的动态监测,提高海洋环境灾害信息共享能力水平,科学确定海洋环境灾害的多发区及灾害的敏感区。

3.4.2 提高海洋环境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海洋溢油灾害应急处置物资的储备和调运能力,提高海洋溢油现场处置能力和现代化作业水平,研发生物消油技术和绿潮等有害生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赤潮毒素的快速检验技术及突发环境灾害的规避技术,有效提升突发环境事故的现场处置效率和效果,减轻突发性环境灾害对海洋生态、海洋产业及公共安全造成的损害。

3.4.3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对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消除及生态恢复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建设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应依据风险评估需求,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将风险评估贯穿到整个管理过程中,包括对灾害发生几率及强度预测评估、紧急应对风险以及灾后恢复对策的评估,使之成为领导层面科学决策的支撑平台。

建设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海洋环境应急信息系统,构建全国海洋环境基本背景信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海洋环境灾害信息,海洋环境灾害风险源分布信息,海洋环境灾害敏感区域分布信息,海洋环境监视监测机构基本信息等相关数据库,建立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共享网络体系及共享服务平台,为海洋环境安全事故监测、预防及处置提供依据。

3.4.4 海洋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

建立国家、海区及沿海省 (市、自治区)三级海洋突发性污染事故灾害应急处置物资、设备储备基地,依据环境灾害的特点、风险源级别、敏感区分布等科学规划基地物资与设备储备种类、规模以及空间布局,保障溢油、赤潮等环境灾害的现场处置需求。

3.5 提升科技支撑作用

加强海洋环境的基础调查和评价,积极开展海洋污染总量控制、入海污染物处理技术、海洋生态恢复、海洋生态灾害防治、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物病害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对从事海洋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单位扶植,全面提高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广泛借鉴国际上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范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拓宽视野、创新理念、把握趋势。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陆源污染物排海压力的加大,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我国近岸生态系统濒临全面退化的高风险期,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维护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十分薄弱,机制、体制尚不健全,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形势严峻,对公众健康、生产生活及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保障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战略势在必行。在全面分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保障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措施与对策,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 杨振姣,姜自福.海洋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兼论海洋生态安全的涵义及其特征[J].太平洋学报,2010(6):90-96.

[2] 丁德文,徐惠民,丁永生,等.关于“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5(10):60-64.

[3] MATTHER,HALLEM,SWITZERJ.Conserving thepeace:resources,livelihoodsandsecurity[R].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IISD)andIUCN-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2002.

[4] StockholmInternationalWaterInstitute(SIWI),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UNDP).Balancinghumansecurityandecologicalsecurityinterestsinacatchment-towardsupstream/down streamhydrosolidarity[Z].Stockholm:SIWI Seminar,2002.

[5] WESTINGAH.Theenvironmentalcomponentof comprehensivesecurity[J].BulletinofPeaceProposals,1989,20(2):129-134.

[6] 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等.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25(4):861-868.

[7] 曲格.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J].环境保护,2002(5):3-5.

[8] 郭中伟.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预警系统与维护体系: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对策[J].科技导报,2001(1):54-56.

[9] 左伟,周慧珍,王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念框架研究[J].土壤学报,2003,35(1):2-7.

[10] 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54-358.

[11] 张素君.海洋生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2009.

[12] 张珞平,洪华生,陈伟琪,等.海洋环境安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8):254-256.

[13] 愈志明,曹西华.九五期间中国沿海有害赤潮灾害状况及其防治对策[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6):15-17.

[14] 高波,邵爱杰.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发生特征、机理以防治对策研究[J].海洋预报,2011,28(2):68-76.

[15] 陈建秋.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影响和防治[J].节能与环保,2002(3):15-17.

[16] 黄宗国.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增订版)[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17] 朱泽闻,赵文武.中国水生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和对策[J].中国水产,2004(5):19-22.

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12714);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21107019).

猜你喜欢
赤潮溢油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近岸溢油漂移扩散预测方法研究——以胶州湾溢油事件为例
基于GF-1卫星的海上溢油定量监测——以青岛溢油事故为例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对白茆沙水域溢油事故后修复治理的思考
广西近海溢油扩散数值模拟
《灾害来临怎么办?》
揭秘韩国流
征子与引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