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忠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姜堰 225500)
肛周脓肿术后应用中药及湿润烧伤膏效果观察
刘 忠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姜堰 225500)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术后应用中药及湿润烧伤膏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肛周脓肿根治术,对照组术后予1:5000高锰酸钾坐浴及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组予中药坐浴及湿润烧伤膏换药。观察术后伤口的肿胀、疼痛、分泌物、瘙痒及创面愈合的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00%,对照组92.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伴随症状消失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脓肿术后用中药坐浴联合湿润烧伤膏有满意效果。
肛周脓肿术后;中药坐浴;湿润烧伤膏
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多敞开引流,为减轻术后伤口的肿胀、疼痛、分泌物渗出、瘙痒。我们在肛周脓肿术后应用中药坐浴配合湿润烧伤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下。
共100例,均为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19~53岁。对照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20~55岁。两组均采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排除标准:肠道器质性病变、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结肠息肉等。有消化道手术病史,有严重原发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精神病患者。
治疗组:中药坐浴药用苦参30g,黄柏30g,五倍子20g,野菊花20g,乳香20g,没药20g,白鲜皮15g。煎取药液约2 000mL,到入盆内,先熏洗后坐浴,每次约10min,每日1次,坐浴后予湿润烧伤膏纱条换药,至创面愈合。
对照组:予1︰5 000高锰酸钾坐浴及凡士林纱条换药,亦至创面愈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伤口愈合。好转: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疗效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症状消失及创面愈合时间 (d,)
表2 两组症状消失及创面愈合时间 (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肿胀疼痛分泌物瘙痒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505.2±1.2△4.1±2.3△7.2±2.1△4.3±1.5△17.2±3.5△对照组509.2±2.19.1±2.412.3±3.17.1±2.223.5±4.6
肛周脓肿多由肛腺感染后,炎症蔓延波及到肛门直肠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而成。因此,不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均必须找到内口,即原发感染灶,才能争取一次性根治。然而,由于肛周脓肿发病部位的特殊性、致病菌的多样性以及多个切口的敞开,导致在病程中会出现以创口为中心的肛周皮肤潮红或红色丘疹,创面渗出,滋水淋漓瘙痒,肉芽组织水肿或者表现为创面边缘隆起固定,创面停止生长修复,肉芽呈暗红色。
手术后创面愈合的过程包括凝血、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形成、胶原的合成及细胞在创口处的增殖、重组,包括胶原纤维的重新组合以提高机械强度,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受损,均可导致创面延迟愈合甚至不愈。而导致受损原因有感染、缺血、血肿、机械刺激等原因[2]。MEBO湿润烧伤膏具有保护创面生理湿润环境、隔离创面免受空气刺激、松弛立毛肌及解除微血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组织缺血缺氧状态等作用,可增强局部间生态组织的抗缺氧能力,预防和改善微血栓的形成,使瘀滞带向充血区转化、创面愈合时间缩短[3]。
肛周脓肿属中医“肛痈”范畴。病因病机为湿热壅滞,下注肛门,热胜肉腐,肉腐成脓。《外科正宗》云:“夫脏毒者,醇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苦参清热燥湿、收敛止血、生肌排脓,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五倍子收湿敛疮,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白鲜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消肿收敛生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收敛止血、排脓生肌之功。药理研究证实,苦参主要成分为苦参碱,苦参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及多种真菌、滴虫有明显作用,苦参水煎液及苦参碱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膜,有显著的抗炎作用。黄柏、五倍子、野菊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肛周脓肿术后应用中药坐浴联合湿润烧伤膏纱条换药,不但能减轻肛周脓肿术后伤口的肿胀、疼痛、分泌物渗出、瘙痒,而且能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2]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57.
[3]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3-15.
R256.571.5
B
1004-2814(2013)07-533-02
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