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渊浩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积极成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思想。列宁曾指出,“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重新探讨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基本理念以及具体实践,其意义不言而喻。关注民生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毛泽东同志对民生的理解随着革命形势和任务的改变而不断演变,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②民生主要关系着百姓的生存问题,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对民生的认识更加全面,强调民主建设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推动建立三三制抗日根据地政权,把民生与民主紧密联系起来,建国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毛泽东同志对民生思想的认识更加深刻,他在继承前期民生思想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把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纳入到民生的范围内。具体说来,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群众利益,革命过程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毛泽东在参加和领导革命的过程中,不但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疾苦,其民生思想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从理论角度看,该时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有两个重要特点:
首先,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要旨在于改善民生。近代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的道路,期望能够较好地解决近代中国的民生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但是,由于理论的不切实际使得这一切都成为空想,直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原则的中国共产党接过中国历史使命,中国的民生建设才翻开崭新的一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十分强调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即使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高瞻远瞩地强调中国共产党要重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③并且,他将民生问题与政治联系起来,指出民生建设的成败直接关乎共产党能否得到百姓的拥护,“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以为革命战争的环境不应该进行经济建设的意见,是极端错误的,”⑤全党上下必须始终铭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发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伟大精神,“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⑥以民生建设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其次,明确看到农民问题是民生问题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有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民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只要全中国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逐步工业化、农村逐步现代化,那么,中国的民生问题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而就近代中国的国情来看,农民问题更多的集中于土地问题。近代中国民生思想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土地问题的高度关注,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也不例外。自大革命时期开始,毛泽东就深入农村,考察农民生活与农民运动状况,在不断与农民、农村接触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转入土地革命阶段,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当时党的重点任务。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深入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农民生活问题与解决土地问题的有效方案。在评价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论时,毛泽东曾指出孙中山虽然“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是可惜,在他掌握政权的时候并没有主动地实行过土地制度的改革。”⑦土地问题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⑧这样的表述便道明了土地问题在民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⑨土地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因此,毛泽东提出要“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大力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民生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及时颁布《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由此可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农民问题在毛泽东民生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主要解决的是民族独立问题,解放战争主要解决的则是政权问题,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在这一时期,毛泽东从战争中总结经验,不断思考,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民生思想。一方面,毛泽东从战略高度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价值,认为民生问题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必需条件,要求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另一方面,毛泽东又从理论角度构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正确态度和基本途径,强调以政治眼光看待民生问题,通过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创造解决民生问题的新途径。
首先,从战略高度提出民生建设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和实现中国人民彻底解放的先锋队,在改变中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独立、繁荣和富强归根结底还是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一切好的设想终将会因缺少力量的源泉而难以付诸实践,因此,民生建设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民生问题事关百姓的生存问题,在一个人口如此庞大的国家,每一个民生问题都不能轻易忽视,“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作为执政党,“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要始终铭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重要原因,“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因此,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是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的民生建设将长期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就是在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执政地位,应是长期坚持的重要执政原则。
其次,从政治角度看待民生问题。从政治的角度看待民生问题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一个特点,在正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毛泽东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完善对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吃饭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残酷无情的压迫和剥削的结果,”因此,中国民生建设的道路首先要“联合尽可能多的同盟军,组织武装斗争,依照情况,反对内部的和外部的武装的反革命,为争取民族的和社会的解放而斗争。”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这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民生建设提供了较好的政治前提。民主与民生的关系也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民主从根本上讲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只有实现民主才能改善民生。从党的内部建设方面,毛泽东主张要大力发扬民主精神和作风,所有党员无论其职位高低,都应为人民服务,投身于民生建设当中,“我们一切革命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在和群众的互动过程中,“应该号召全党提起警觉,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不要让他脱离群众。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群众之中。”在毛泽东看来,“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民生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全党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使民生建设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从政权建设而言要大力团结不同社会群体,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该时期陆续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即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站三分之一,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政治需求,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也调动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
最后,强调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毛泽东看来,文化建设同样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共同推进中国民生建设的发展,民生不仅仅是对生活水平的保证,同时包含着对政治权利的保障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因此,“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文化终究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该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而就思想建设而言,毛泽东在总结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即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对民生建设至关重要。在抗日战争的重要时刻,延安整风运动在1942年达到高潮,毛泽东相继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使党在思想上达到高度统一。在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宗旨,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党上下要贯彻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投入到民生建设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主要任务也由争取政权变为巩固政权,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正确处理国内各种关系是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渐完成,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也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在该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紧紧围绕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展开。不仅认识到民生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而且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手段与方式以解决民生问题。在涉及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时,毛泽东深刻认识到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因此提出发展经济的主张。与此同时,毛泽东吸取国民党失败的教训,同时重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主张建立相对完备的保障体系以发展民生。毛泽东还基于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与国际局势,提出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论点。
首先,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直接影响到执政党的合法地位,历史上因忽视民生而丢掉政权的例子数不胜数,国民党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为此。因此,毛泽东就指出“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任何建设和发展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宗旨,而最根本的利益就是生存问题、吃饭问题,改善民生必须落实到实处,“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目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名为《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虽然没有直接论述民生的语句,但是这其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民生建设主张。比如在论述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时,毛泽东坚持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快速发展农业相结合的原则,既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也满足国家资金积累的现实要求;在论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时,他指出“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既肯定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也强调国防建设在保障民生方面的作用;在论述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时,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但同时也要兼顾个人利益,重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论述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的关系时,毛泽东论述了他的民主政治建设思想,体现了他对保障人民群众政治权利的重视,这些民生建设主张虽然随着国情的变化适用性有所异同,但是“十大关系”对民生内容的概括对当前民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次,提出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生产力的认识,肯定了生产力发展对民生建设的决定性作用,他曾明确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并且提出了检验一切政党政策的生产力标准,即“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毛泽东在强调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忘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并肯定科学技术对改善民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虽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主要包含着建立国营经济、发展计划经济等一系列生产力发展的措施,但是他并没有忽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的重点必须放在发展生产上,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福利不可不谋,不可多谋,不谋不行。现在,不顾人民生活,不顾人民死活的干部还不少。……不顾人民生活是不对的,但是重点还是要放在生产建设上,”可见,毛泽东主张在建国初期民生建设以生产力发展为主的同时,要兼顾提高人民群众的水平,这是由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再次,通过制度建设不断发展民生。制度建设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内各项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的努力,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就。比如通过对土地制度的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得农民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保障民生建设的有效落实,比如提出要“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除原有的剥削制度,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框架,为民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制度前提条件;在政治制度方面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党内民主、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需求,顺应民生发展的时代潮流,毛泽东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国家要赋予每一个劳动者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等等权利,就没有保障,”全国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民主建设,保障劳动者政治权利的实现,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毛泽东从国家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对民生建设的主要举措和重要意义,同时他还把制度建设应用于群众的实际生活中,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比如他认为“保护工人利益,根据情况的不同,实行八小时到十小时的工作制以及适当的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险,保障工会的权利。”在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中,制度建设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这一系列的成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制度前提,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律保障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当制度上升为法律后,制度才能以更稳固的形式保留下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这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比如在劳动方面,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制度和法律建设为民生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可行的平台,使得民生建设从应急机制转向常态机制,充分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
第四,通过建立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民生。与制度建设相对应的就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体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方面,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作用,他曾生动地指出,“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但是国家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以维护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由国家承担部分保障公民生存的职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又一重要部分,“要把衣、食、住、行、用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毛泽东也曾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为此,毛泽东在国家建设中十分重视社会保障的建设,比如就业方面他曾指出“请考虑发一通知,叫各地调查解放前失业工人究竟有多少,以便考虑包括这批失业工人的救济问题。我意只要有可能,他们是应当救济的,”又比如在养老方面他指出“要办好敬老院,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五保户’),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场所。”在建立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指导下,一些农村地区逐渐创办了具有合作医疗性质的保健站和医疗站,并逐步发展为合作医疗制度;全国展开由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等多种形式组成的“多种办学方式”;在农村地区建立“五保制度”和在城镇地区提供“民政福利”,专门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建立可行的救济制度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条例》;这些措施总体上构成了建国初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解决了大部分困难群众的生存问题,为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推动文化建设与政治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毛泽东关于民生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的论述是基于建国初期的国情和国际局势基础之上的,发展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文化对政治的服务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应对资本主义世界挑战与威胁的必然选择。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对民生建设意义重大,是民生建设的基础工程,而毛泽东对民生的认识并不局限于此,他坚持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中国民生建设的重要环节,尤其重视对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的发展。在毛泽东看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是必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通过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是促进民生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文化建设方面而言,要弘扬中华优良传统道德,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倡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同时,我们还应自信地看到,文化的发展必然实现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相反的正是会加强它的这种地位。”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要在全社会形成积极的国家归属感,使每位公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种集体主义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民生问题是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其民生思想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革命发展需要形成了不同的民生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生问题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从前人的思想智慧之中寻找具有当代适用性的思想源泉,也是促进现代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毛泽东的一些民生思想在当前民生建设过程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注释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