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治淮硕果丰

2013-04-09 06:55申作信
山东水利 2013年12期
关键词:沭河临沂市临沂

申作信

(临沂市水利局,山东 临沂 276000)

临沂市总面积1.72万km2,人口1 080万,是淮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的沂河、沭河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中较大的2条河流。从水患灾害频发的现实中,临沂人民切身体会到,只有加强水利建设,才能解除洪水威胁、安居乐业。1949年春,淮海战役硝烟未散,临沂人民就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导沭整沂工程,打响了千里治淮的第一仗。60多年来,临沂市始终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水利工作的中心任务,注重统筹发挥水利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民生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支撑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突出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从1958年起,全市掀起了 “千库万塘”建设高潮,共建成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30座,小型水库864座,塘坝近10 000座,各类水利工程设计年均供水能力达41.3亿m3,不仅有效发挥了拦蓄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而且较好地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1971年,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开工,临沂市在沂河、沭河先后建成一批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洪水东调入海能力。2005年,沂沭河洪水东调续建工程全面启动,洪水东调入海的控制性工程——刘家道口节制闸建成运行,彻底解决了沂沭河洪水出路,大大减轻了下游骆马湖、新沂河洪水压力,解除了洪水对鲁南苏北广大地区的威胁。从2008年起,临沂市用3年时间完成了32座大中型和81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现了“治一座水库、保一方平安、管一方供水、改一片生态、促一方发展”的目标。在加强工程建设的同时,临沂市高度重视工程管理,积极推进大中型水管单位体制改革,63个大中型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支出100%到位,“四险一金”等社保政策全部落实,于2012-09在全省率先通过水管体制改革整体验收。

二、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水利问题,水利服务民生的能力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田水利基础极其薄弱。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筑坝挖渠,发展灌溉,大搞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状况。农村税费改革后,临沂市积极探索实行土地治理、土地流转、水利配套、结构调整、合作经营“五位一体”的综合开发治理模式,整合涉农涉水资金,灵活运用“一事一议”制度,实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持续加强。近年来,全市先后对6处大型灌区实施了29期续建配套,9个县全部列入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吃水难是沂蒙老区“两难一不通”的第一难,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农村群众吃水难当作为民谋福的大事来抓。1988年,中德合作粮食援助项目在临沂市6个县实施,至1999年共建设饮水工程680处,解决了78万人饮水困难,有效改善了山区群众饮水条件。2005—2007年,连续3年开展村村通自来水建设,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383万,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292万人口的任务。2008年以来,全市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方针,着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截至2012年,全市农村供水工程总受益人口已达836万。

三、全面加强水生态工程建设,水利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显著提升

受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影响,临沂市水土流失历来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全市大力开展以封山育林、闸山沟、修塘坝、整梯田为主的水土保持建设,创造性地实施了“二合一”、“三合一”梯田治理模式,水土保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毛泽东主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示,一直激励着临沂人民为建设秀美家园不懈奋斗。“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模式,成为享誉全国的水土保持先进经验。全市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 685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0%,林木覆盖率比1985年提高了近18%,年减少土壤流失量达到2 300万t,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蒙阴县成功申报为全国第五个、山东省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2003年以来,临沂市十分重视发挥水利修复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依托水系发达的得天独厚优势,以沂沭河为骨架,以祊河、汶河、蒙河等河流为脉络,对全市河道进行统一规划,积极建设“大水城、大水网、大水利”。全市规划在沂河、沭河、祊河等河流上新建、改建拦河闸坝36座,现已完成24座,一次性蓄水3.3亿m3,其中,临沂城区形成了总回水长度88.5 km,水面50 km2,一次性蓄水1.62亿m3的大水体。

以迎淮治污检查为抓手,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工程。累计淘汰294条落后产能生产线,关停取缔或停产、限期治理了2 439家环境安全隐患企业,实施了189项水污染防治工程和总量减排工程,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5座,大幅度地改善了水利和生态环境。在水利部淮委对2009年省界断面水质情况的通报中,临沂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了有监测以来的最好水平,并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检查考核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2012年底,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临沂市“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3-07,水利部批准临沂市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在60多年的治淮历程中,主要体会是:

一是必须坚持贯彻中央治淮方针,走可持续发展治水道路。60年来,临沂市始终坚持立足市情、水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治淮方针。特别是近年来,临沂市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不断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变单纯强调防洪安全为统筹保障供水、防洪、生态环境3个安全;在发展水利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转变水利发展模式,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是必须坚持围绕加快发展的大局,着力提升水利的支撑保障能力。60年来,临沂市经济社会实现了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欣欣向荣、富裕文明的历史跨越,始终离不开水利的支撑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复苏,临沂人民向穷山恶水宣战,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基础。改革开放后,临沂市积极应对经济体制转换对水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小农水、大水利”的农村水利发展格局。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临沂市把水利发展提升到支撑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助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水利的重中之重。临沂治淮的60多年,是治水为民的60多年。大规模治理河道、修建水库,防洪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基本解除洪水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坚持不懈解决农村群众吃水难问题,在一个山丘区面积占72%的农业大市,建成惠及广大群众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持之以恒地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效灌溉面积40.13万hm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大力加强库区移民开发和后期扶持建设,31万大中型水库移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四是必须坚持弘扬沂蒙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治淮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了治理沂沭河,百万大军导沭整沂,劈开马陵山,挖通新沭河,书写了气盖山河的治水史诗。为了拦蓄山洪,建库筑坝,一年就建成大型水库6座。在创造治水伟业的同时,临沂人民也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仅实施完东调一期工程,临沂人民就奉献良田2万多公顷,搬迁村庄30多个,拆迁房屋2万多间,伤亡民工403人。在水库建设中,库区拆迁房屋25万间,淹没良田1.93万hm2,31万库区群众远离家园。实践证明,临沂人民具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是推进新时期治淮事业的力量所在。

淮河治理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临沂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牢固树立统筹治水理念,再创治淮工作新辉煌,为建设富裕魅力的“大美临沂”提供可靠的水利支撑保障。

猜你喜欢
沭河临沂市临沂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我家门前沭水流
苏北沂沭河流域水利建设资源的重置(1800—1965)
——以水稻种植进退为视角的考察
芦 苇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临沂市彩叶植物的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