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科学发展 再创济宁治淮新局面

2013-04-09 06:55刘文峰
山东水利 2013年12期
关键词:济宁市济宁水利

刘文峰

(济宁市水利局,山东 济宁 272100)

继往开来 科学发展 再创济宁治淮新局面

刘文峰

(济宁市水利局,山东 济宁 272100)

济宁市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境内除北部少数乡镇属黄河流域外,大部分属淮河流域。淮河自古多水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治淮历程,从“修库筑坝、疏浚河道”开始,到东调南下续建工程的基本完成,为提高流域防洪除涝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山东治淮乃至中国治淮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一、济宁治淮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一)综合整治南四湖水系,流域洪水得到控制。1957年淮委确定在南四湖湖腰位置开工建设二级坝枢纽,从此以建闸修库、筑堤挖槽、调整水系、治理涝洼为主要内容的南四湖综合整治篇章正式展开。特别是国家实施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战略后,济宁通过实施东西股引河开挖、湖内浅槽开挖、韩庄运河扩大等工程,逐步打通洪水南下的通道;通过湖东堤建设、湖西大堤加固及续建、泗河治理等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流域防洪能力。通过湖西河道开挖、疏浚、截流并源以及对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等骨干河道清淤治理,53条入湖河道呈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洪涝分治的格局,河道洪水泛滥、滨湖洼地内涝灾害大为减轻。通过在东部山区修建312座大中小型水库、1468处塘坝,并对228座水库实施除险加固,水库调节拦蓄洪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保安兴利。目前,济宁市各类水利工程防洪标准普遍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由原来的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南四湖堤防最高防洪标准达90年一遇,大中型水库校核洪水标准达到千年一遇,防洪除涝能力大大提升。

(二)大力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粮食连年增产丰收。济宁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有耕地61.13万hm2。为有效解决旱涝灾害、水土流失、涝洼盐碱、人畜吃水等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20世纪60~70年代,济宁人民按照“库水浇山,井水浇川”原则,重新调整了灌区布局。同时按照治淮规划,采取“高低水分开、洪涝水分开、主客水分开,排涝与引水结合”的工作思路,对滨湖涝洼地实施了“三田两改”(条田、台田、畦田、涝改、稻改)治理措施,在“邹西”和“三湖”地区开展会战,进行了村、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治理。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和各级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济宁市相继实施完成了12个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项国家和省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300座排灌站维修改造工程等。目前,全市耕地灌溉面积46.58万hm2,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5,农村通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3%,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力建设水生态文明,实现人水和谐发展。近年来,济宁市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开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全市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82km2,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7.6%。“四荒”治理开发工作成效突出,全市出现了许多“四荒”治理的大户和亮点,积累了宝贵的治理开发经验。水利风景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11处,新申报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9处。积极开展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泗水、曲阜、金乡、嘉祥4县(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泗河生态治理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成效初现。梁济运河、洸府河水系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引水入城和南二环路北湖段等重点城建工程积极实施,为打造“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特色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四)借助南水北调工程,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济宁市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点地区,工程过境长度198km,占山东省干线总长度的40%,总投资50多亿元。目前,济宁市境内南水北调工程已全面试通水运行,今年第三季度将正式运行。同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状况实际出发,济宁市积极实施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一期工程拟用南水北调水量4500万m3,2013年年底将完成邹城供水单元建设任务。工程的实施,为济宁实现当地水、长江水、黄河水三水联合调度,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水合配置提供了良好机遇。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治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配合济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建成7处南水北调大型中水截蓄导用工程,为确保南四湖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做出积极贡献,其中济宁市中水截蓄导用工程累计截蓄输送中水3400多万吨,灌溉农田2.8万亩次,效果明显。

二、济宁治淮经验弥足珍贵

(一)坚持以人为本,让治淮服务发展、造福百姓。济宁是鲁西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济宁的发展兴于水也阻于水,京杭大运河带来的繁荣从1400多年前流淌到现在,但洪水泛滥、干旱频发也让济宁运道中落、生灵涂炭。新中国治淮的号角吹响后,济宁着眼恢复和发展当地经济,除害兴利、造福百姓,持续掀起大规模群众性治淮热潮,为保障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美好生态环境追求、人居幸福指数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治淮的目的是服务发展、造福群众,发展的目的仍然是为群众谋福利,因此,坚持以人为本防治水患、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坚持科学治水团结治水,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治淮思路。济宁60多年的治淮历程,就是坚持科学治水,在思想和行动中丰富完善治淮思路、力行治淮实践的过程;也是坚持团结治水,在省界、市界等边界水利工程建设中化解矛盾、结下友谊、实现互惠互利的过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水资源条件的新变化、治淮事业的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焕发出勃勃生机,是一条符合国情水情、富于创新的治水之路。高举团结治水的旗帜,山东、江苏两省人民在引沂济淮、引江补南四湖过程中表现出崇高的大局意识,特别是济宁、徐州两市在历时18年、先后经历“四上三下”的东调南下一期西股引河上段工程建设中,加强协调、维护和谐稳定,使工程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力印证了团结治淮的重要作用,其意义和影响非常深远。

(三)坚持依法管水,保障治淮事业长远发展。为确保治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严格按照《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生产安全、规范水事活动、维护水管理秩序、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防汛抗旱、农村水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配套制度,特别是对泗河河道采砂、全市小型水库、河道、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创新管理,为全省创造了典型经验。目前济宁市已拥有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单位省一级1个,省二级1个,省级水资源规划化建设示范县1个、水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县1个。

(四)坚持改革推动,实现治淮事业创新发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坚持与时俱进,把水利改革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土地出让收益计提15%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管理细则和加强金融支持水利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组建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圣都水务建设有限公司等4个水利融资平台,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入增长机制。通过改革,全市有4个县(区)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33家财务独立核算的大中型国有水管单位破解体制制约难题、12个县(市、区)乡镇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得到全部恢复。实践证明,只有改革推动,才能不断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促进治淮事业创新发展、全面发展。

三、再谱济宁治淮新篇章

防治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治淮的战略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济宁治淮任重道远。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努力拼搏,在认真总结治淮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治淮建设,加强洪水科学调度,努力开创济宁治淮的新局面。

(一)着力实施进一步治淮等工程,充分发挥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2015年前,济宁水利要按照打造现代水利示范市的要求,建设水资源调配、防洪减灾、农田水利、水系生态、水利信息化五大工程,完成水利投资520.06亿元。将紧紧抓住国务院开展进一步治淮工作的有利时机,谋划实施进一步治淮工程,扎实做好湖东蓄滞洪区、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梁济运河、洙赵新河、泗河、大汶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和湖东堤郗山至韩庄段堤防工程前期工作。同时,尽快实施泗水县泗河大闸等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继续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进一步提高流域的防汛工作水平和防洪除涝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二)着力推动各项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农田灌排体系建设,按时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年度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突出抓好渠系配套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抓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同时,积极做好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切实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在水保生态建设方面,积极实施东部山丘区、西部黄泛平原区水土保持工程,大力推进泗河生态河道治理、梁济运河综合治理、洸府河景观改造等生态水系工程建设,适时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等水利风景区,努力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积极构筑水生态保护防线。

(三)着力加强水资源的严格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对维护良好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加快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全力做好南水北调干线通水保障工作,实施好济宁市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启动引汶入济工程,探索实施引黄、湖水东调等区域调水工程,加紧开展非常规水源利用工作,提高水资源可利用效率,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供水保障。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严格管理,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出台的《济宁市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切实加强用水计划及用水效率管理。同时,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等。

(四)着力强化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充分发挥水利对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坚持依法行政,继续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和执法装备建设,健全河道监控系统,加快水政执法现代化建设水平,全面推行水利综合执法,依法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健全完善水利依法管理体系,加快水资源管理配置、防汛抗旱、农村水利、节水型社会管理等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制度。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建立健全移民服务体系,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涉水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张玉燕)

刘文峰(1964—),男,党委书记、局长

猜你喜欢
济宁市济宁水利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山东济宁卷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